古诗鉴赏的答题格式.doc_第1页
古诗鉴赏的答题格式.doc_第2页
古诗鉴赏的答题格式.doc_第3页
古诗鉴赏的答题格式.doc_第4页
古诗鉴赏的答题格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1、 鉴赏古诗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 评价古诗的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形象鉴赏】:形象是诗中创造出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或能引发人思想感情活动的具体景物、人物等。鉴赏形象可从人物、景物、哲理三个方面入手:把握人物形象要注重细节(动作、心理、人物语言、神态等);把握景物形象抓住意象(融入诗人情感的客观景象或借助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感)和意境(通过对景象描写体现出的境界和格调),结合作品的背景和创作意图,联系个人的生活经历,通过联想、想象,体会形象;把握哲理形象关注象征手法的运用,把握景物蕴涵的道理。总之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要分清人物的性格、景物的特征,同时感知景物营造的氛围,再分析描写手法、抒情的方式。【语言鉴赏】:对语言的鉴赏要理解诗句含义、把握关键词(词语活用、古今异义、炼字炼句、诗眼等)的作用、分析修辞(对比、对偶、比喻、比拟、夸张、用典、化用等)和语言风格特点(雄浑、淡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悲慨、形容、飘逸、旷达、流动等)。【表达技巧鉴赏】: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可从表达方式(、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乐哀互换、古今对比、以乐景写哀情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映衬、象征、铺陈、抑扬等)和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借代、互文、双关、对比、反复、化用、用典、叠词等)三个方面入手。【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文学作品总是借助具体的语言,用一定的表达方式,创设一种意境,表达情感、传达思想。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首先把握诗的写作内容(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战争诗、离别诗、感怀诗、咏物诗、怀古诗、讽喻诗、羁旅诗、思乡诗、爱情诗、闺怨诗、爱国诗等);然后分析诗人在作品中体现的思想感情或人生观(寂寞、孤独、忧愁、惆怅、烦闷、激愤、仰慕、迷恋、欢快、闲适、恬淡、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崇高品质等)。【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诗人的观点、态度是从写景、状物、咏史中借助意象、意境、情感等曲折表现出来的,有高下、优劣、正误之分。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把诗人放到他生活的环境中去,知人论世,以历史的眼光评价;要体会诗人思想的先进性及局限性,以客观的态度去评价,不凭借个人的好恶故意拔高或贬低。【答题技巧】古诗鉴赏无论是鉴赏还是评价,实质上都是考查考生对于诗歌的想象能力。考生从哪些方面去想象,怎样去想象,如何结合诗歌本身、命题者所问、自己所想,不枝不蔓,按要求写出来,这是答题的关键。综观近几年试题,“古诗鉴赏的答题技巧”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一、 形象:景物(身份)+特点(性格)(例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如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词人在词中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_简析上片写身份,写人物神态,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下片写性格,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热身训练】(一)春 日 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1、分析诗句“一夕轻雷落万丝”所描写的景物特点。_(二)溪居即事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注:却关:打开门闩。2、简要分析小童的形象。_二、 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即解释诗句)+深层含义(象征义、比喻义或寓意)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瀑布 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_简析(表层含义)涓涓细流不辞辛苦,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深层含义)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热身训练】(一)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窘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3、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梅花”这一意象。(本诗主要表现了怎样的品质?)_(二)中秋夜李峤圆魂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4、 诗人借助中秋月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诗歌分析。_三、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例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从诗中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简析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热身训练】(一)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注释:明卿:作者的好友。 楚:楚地。 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怎样的情感?_(二)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6、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_(三)村居即事范成大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7、 “子规”即杜鹃,啼声悲切,声像“不如归去”,是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表现一种游子思乡的悲情,如秦观的踏莎行 郴州旅舍:“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而村居即事中用“子规”的意象体现了怎样的情感?_四、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例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_(简析“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真)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凄凉(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热身训练】(一)村 居张舜民水绕陂田水绕篱, 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 带得寒鸦两两归。8、整首诗描绘的秋月村居图具有怎样的意境?试分析。_漫成一绝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9、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美景。_五、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_简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人炼字妙用的理解阐释。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让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热身训练】(一)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注释:明卿:作者的好友。 楚:楚地。 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10诗中的“迷“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_(二)春 日 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11、“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句情致蕴藉,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试赏析。_六、赏析表达技巧: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例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石灰吟于谦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两首诗在表表现手法上是一样的,试结合诗作分析。_简析两首诗都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用描写的事物表现自己的精神品质。 于诗以石灰作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郑诗以竹石自况,表现诗人不论受到多大磨折击打,仍然坚定强劲风骨的精神。【热身训练】参考答案1、【点拨】解答此题结合标题,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轻雷”“万丝”。【答案】丝,喻雨。雷是“轻”的,雨如“丝”般,春雨“细”“密”的特点诗人只用两个字就揭示出来了。2、热情好客,天真淳朴。3、4中秋之夜,月色明亮,但也有些地方可能正是刮风下雨的时候,利用同一时间的不同天气,表明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千差万别,不可能完全一样的道理5、【点拨】本题要求结合标题,抓住主旨句中关键词“怜”“送”。【答案】对友人的同情和依依不舍之情。6、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7、乡村诗中通过子规的啼叫衬托出水乡四月时劳动的紧张、繁忙及特有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欢喜之情。8、【点拨】此题要求能够准确把握句中景物,结合诗句可从时间、景物自身的特点、相互关系等方面概括画面特点。描述时语言通顺,力求生动。牛在夕阳中漫步回村,背上没有牧童,却驮着几只悠闲自在的寒鸦;意境清幽、宁静、和谐。9、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光笼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动静结合,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10、【点拨】此题通过“炼字”考查环境描写的特点作用。 “迷”字既点染出凄凄秋雨中特有的迷蒙景色,又暗示离人前途的渺茫(内心的迷茫)11、有情的芍药象美丽的少女,含着伤春的眼泪;无力的蔷薇象纤弱的姑娘,躺在清晨的枝头。通过对偶形式,拟人手法,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表达了诗人的惜花之情。近四年南通市语文中考诗歌赏析题回放小池杨万里【2006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清新活泼,情趣盎然。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赏画面)清幽静谧的小池里,澄澈透明的水流从细小的泉眼中缓缓而出,轻轻悠悠,悄无声息;柔和煦暖的斜阳下,池边的绿树将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晶莹剔透的水面上,风姿绰约。池水无声人有情,好一幅小巧精致、柔美和谐的宜人画面!诗的三、四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品味关键词句)这两句诗选景角度巧妙自然,极富生活情趣。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的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雪梅【2007年】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注)卢梅坡:宋诗人。降(xing):服输。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从“差、欠、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中的空白处,应为_逊_。(2分)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春雪【2008年】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