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母亲》有感.doc_第1页
读《母亲》有感.doc_第2页
读《母亲》有感.doc_第3页
读《母亲》有感.doc_第4页
读《母亲》有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母亲有感 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他与广大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列宁肯定了它的现实意义。高尔基的母亲,其大概的内容是:小说的中一位重要人物是巴威尔的母亲尼洛夫娜。她像千百万受压迫的妇女一样,被繁重的劳作和暴戾的丈夫殴打折磨成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人。丈夫死后,她的儿子巴威尔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起来,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身上有着革命理想和热情。当儿子走上革命的道路时,他的母亲很伟大,在儿子以及他的同志们的启发、帮助下,逐渐接受革命的真理,也投入到革命中。当巴威尔再次被捕后,她搬到城里,和革命者住在一起,坚决担负起革命工作,完全献身给共产党。巴威尔在法庭上的演说及斗争更进一步提高了母亲的觉悟。小说结尾时,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去传送印有儿子在法庭上的演说的传单,不幸在车站被暗探围住。这时,母亲勇敢地把传单散发给车站上的群众。在被捕时,她庄严地宣称:“真理是血海扑不灭的。”母亲至死也不向敌人屈服,她最后献出了生命。看完母亲我受益匪浅,我感触最深的是母亲尼洛夫娜对她儿子巴威尔的爱。一开始她只是一个受尽压迫的普通妇女,但是当她儿子被抓走时,她觉得应该为儿子做些什么,于是第一次参加到这种与统治阶级做斗争中往工厂里向工人们发送传单。什么使她有勇气这么做呢?母爱!除了母爱还有什么能够让一个受尽磨难的女人如此勇敢呢?还有当她看到儿子已经决定在五一工人运动中打旗,这样做的后果是:会被警察抓去坐牢,然后流放到西伯利亚。母亲希望他不要去。但儿子说这种感情他不需要,这样会拖他后退,母亲听后怕他再说出其他字眼,来伤她的心,就及时把话题中断了。这不禁令我想起,也许做儿女的可能太自私,不是都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谁会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在身边?谁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坐牢?去受苦?这些心情也许只有做父母的才能体会得到,体会得最深吧!在小说中,尼洛夫娜的母爱有一个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最初,她的母爱同一般劳动妇女的母爱没有什么区别。经过一系列事件的教育,她的思想达到了新的境界,她坚信儿子真理在握,必然胜利。因此,她在散发儿子的演说稿时才能表现得那样镇静和勇敢。尼洛夫娜的母爱之所以那样崇高和伟大,就是因为她爱她儿子,支持她儿子。有一位作家史铁生的著作我与地坛,它同样赞扬了伟大的母爱。写的是在作者两条腿残废后,作者选择了以逃避世界的方法来面对生活。但是作者的母亲选择了在他背后默默支持他。母亲是最伟大,同时也是最痛苦的,尤其是作为一个被“命运击晕了头”的儿子的母亲。她面对一个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儿子,她期待自己的儿子最终的幸福。甚至,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在心灵上有一分宽慰和自由,她不惜自己承受心灵上的“痛苦”与“惊恐”。其中的味道,也只有母亲自己最能明白。当那个自暴自弃的少年长大时,他在地坛里自省,他缅怀那段时光,在那艰难岁月中对生命的理解,以及母亲给予他的关爱与启发。而作者在他母亲第一次获奖的日子里,在希望能给母亲一个安慰的日子里,他是多么希望母亲还活着,用自己的成绩给她一个小小的安慰,哪怕是让她有一个微笑,但是母亲却熬不住了,人世艰难,事与人违,作者再也没有机会了。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息, 子欲养而亲不在啊!”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请不要在错过了之后,才想要来珍惜,那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你将抱怨终生。小说主人公巴威尔的母亲为了儿子,可以牺牲一切,这样深沉的爱,每一个做儿女的都会感激终身的。但是当今社会却变得人情冷淡,随着社会的日渐发展,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甚至连亲情都变得淡薄。有些人逃避赡养父母的责任,不肖不义,有些人就自己享福,不顾父母受苦。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令人愤慨的事:一对夫妻将其多余的一套房子用来租给别人住,以用来收取租金,谋取利益。但是他们对自己的父母却以房子不够的借口,让他们住在一小间随随便便搭起的草屋中这让人听完后心寒,怎么可以为了一己私欲,竟让辛辛苦苦抚养自己长大成人的父母亲受苦。他们的良心难道不会受到谴责吗?这样的例子不少,我不禁想问一句,古时候人们都把忠、义、孝作为一个英雄必须遵循的守则,但现在我们的社会虽然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大大的提高,但相对人们却变得无情无义,难道我们仅仅发展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我们的精神素质还比不上古人吗?小说中还有一处描写道,令我印象深刻。母亲对巴威尔说:“你不要喝酒,该你喝的那份,你爸爸早已替你喝光了。他叫我受苦可受够了但你可怜可怜你妈妈,好不好?”母亲这如此悲伤而温和的话,令我生感同情,但值得庆幸的是儿子巴威尔听到母亲的话,他顿然醒悟。现在有不少的青少年他们动不动就发父母的脾气,他们总是以自己与父母的思想有代沟为理由,不屑与父母沟通,觉得父母做什么事情都逆着他们的意,其实我们是否想过,父母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我们好,就算他们真的做得不对,我们也可以平心气和地坐下来和他们谈谈,没必要为一点小事就大动肝火,好像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他们是否想过每一次我们与父母发生争执时,父母会有多难过!有时候,父母甚至会打我们,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打在儿身,痛在娘心”,所以我们要试着了解父母,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想想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我从小因为某些原因,我一出生就与我外婆生活,直到六岁才被父母带回家,还记得那天外婆把我带我父母家时,我死命拉着外婆的衣服不让她走,大声叫着:我不要留在这里。父母在一旁看着不知如何是好。在融入父母与我的兄弟姐妹生活的那段时间是很困难的,我经常吵着要回外婆家,要跟外婆一起生活,我甚至不称呼他们做“爸爸、妈妈”,因为觉得是他们拆散了我和外婆。大概过了一年多,在父母的包容与无微不至地照顾下,我感受到他们对我深深的爱,渐渐地明白,当初父母把我送到外婆家是有不得已的原因的,现在他们那么疼爱我,我又何必总是抱怨过去呢!他们现在对我的好,已经足够说明他们是爱我的!我还记得当我第一次开口叫他们“爸爸、妈妈”时,他们有多激动,眼眶泛泪,只是一个劲地说:“乖,乖,孩子”现在有时候回想起来,觉得那时的自己真不懂事。我想现在很多人与自己的父母都有发生过矛盾、冲突,或许当时我们不懂,但当你长大成熟一点,你再回想一下往事,你会发现当时的你有多伤害父母的心。父母是赐予我们生命的,没有他们,我们又从何而来?其实我们的父母亲要求的真的是不多,他们要的只是一句随意的问候,比如说:“爸妈,你们最近身体如何?”在父母亲节打个电话跟他们说声:”父亲节快乐!”母亲节快乐” ,随意买的宵夜,煮 一顿再普通不过的饭,睡前帮他们盖盖被子, 天冷帮他们添衣服、戴手套.常回家看看,这都会让他们温馨很久。有时候,我常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后如何对我,那么现在,我有没有如此对待我的父母?我相信,人是环环相扣的;现在,你如何对待你的父母;以后,你的子女就如何待你。父母的爱,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动的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