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鉴赏 整体感知与依问作答 古诗鉴赏 整体感知与依问作答 1、整体感知 理解题目 (哪类题材 思想感情的基本走向) 知人论世 (用好文后注释 作家、写作背景、风格等) 内容感知 (写什么 表达什么感情 通过什么写 抒情方式) 结构章法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怎样收结) (开篇写法:点题、点旨还是写景设境?直入还是起兴?基本情调) (结尾写法 :卒章显志(直接抒情)、写景作结(借景抒情) 范例: 三闾祠 查慎行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江开。 莫嫌举 世无知己,未有庸才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这首诗首联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首联描绘了萧条冷落的意境(总说)。作者伫立平旷辽阔的楚国旧地,放眼放去,但见江流蜿蜒,远山逶迤;由远及近,渐渐收回目光,却看到古老的三闾祠背城而立(具体说明)。面对荒芜寂寥的眼前风物,不禁感慨万千,对屈原痛惜追念的情怀油然而生(表达效果)。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闲居江宁此 诗写于他晚年闲居之时。 问:前人评价这首诗说:“安石遗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悲壮之情的? 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并采用比喻和对比手法(总说)。诗人借助杏花形象,赋予其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以“纵被”和“绝胜”来强调(具体说明),形象而深沉地表达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表达效果)。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寻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真切地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看”字形象地写出了离别时的酸楚情态(总说)。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都令自己肝肠寸断(具体说明)。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表达效果)。 2、依“问点”作答 对考生的鉴赏要求中,即考查目标,都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我们可以称之为“问点”,例如2004 年全国卷: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 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分析“问点”:这道题的“问点”有两个,哪个细节和什么感情。 答题时,就应该紧紧抓住它们去回答,具体指出细节的内容和感情的内容。 请看当年考生的答案:这首诗通过描写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细节表达了思乡之情。 再对比当年的参考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科技电子产品贴牌加工及售后维护合同
- 2025房地产抵押贷款合同模板:绿色建筑版
- 2025年高科技企业实习生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劳动合同
- 2025版砂石料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合同范本
- 2025拆旧房屋产权置换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高品质住宅社区联合开发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度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合同
- 2025保密协议:能源项目信息保密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返聘高级管理人才与跨国企业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度套装门市场拓展与代理销售合同
- 病理科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表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写作素材:人物篇(墨子)
- 成人学习者数字素养的培养
- 管理会计模拟实训实验报告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
- 新闻采访课件
- 上市公司合规培训
- SPACEMAN(斯贝思曼)冰淇淋机 安装调试培训
- 利润分成合同
- 眼镜店市场可行性分析方案
- 5G通信网络中的负载均衡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