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工作内容.doc_第1页
施工测量工作内容.doc_第2页
施工测量工作内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测量工作内容业主交点校测坐标、标高起始依据场地控制网测量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基础放线建筑物的主体放线建筑物的定期沉降观测。1. 工程定位放线项目部进场后首先对业主提供的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校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其次与业主一道对现场的坐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业主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现场建立控制坐标网和水准点。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见后。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2.平面测量控制网设立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物平面设计形状,采用矩形测量控制网进行控制。(1) 控制网布设根据业主在施工区提供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为保证控制网使用的便利,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坐标轴,每30-50m左右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m(30)*50m(50)的控制网(以现场实际尺寸为准),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采用极坐标法先定出各轴线位置上的控制点,形成一个矩形网状的控制网。对建筑物的测量控制地下采用外控法,地上采用内控法,网点的布设以不妨碍施工为前提,尽量布设在施测过程能相互通视的地方,整个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分为两步:第一、 在平面图上根据施工的顺序和方法确定出控制点的大概位置,图解法得到其点位坐标,利用全站仪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在放样点位,埋设好控制桩。第二、 在用全站仪观测各点的距离、方向,进行平差,得到各控制点的平差坐标和点位精度,如果控制网的精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必须增加观测数据的测回数,提高观测精度,重新平差,直至满足要求为止,以此作为施工的定位依据。第三、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控制点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可能受到破坏,故需在施工过程中对一些重要而易受损坏的基点进行拴桩保护。万一基准点被破坏,可通过拴桩点迅速恢复。(2) 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为便于测量工作的方便性和准确性,控制网布设遵循以下几点:a.控制点之间视野应开阔,通视良好。b.控制点布设在安全地点,尽量防止有外来损坏的威胁。c.控制网图形要简单,控制点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3)平面控制网按照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定位桩的精度符合下表要求:等级 测角中误差()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一级71/30000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a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厂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的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b.根据场区内测绘院给定的高程点BM1布设场区内高程控制网。c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据测绘给的高程点,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先用水准仪进行复测检查,检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内高程竖向控制点,即场区半永久性水准点m1,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该点也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技术要求a。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B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符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等级高差全中误差(mm/km)路线长度(km)与已知点联测次数符合或环线次数平地闭合差(mm)三等650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L(3) 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A、 水准点的埋设B、 水准点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墙水准点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C、 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等级水准仪型号前后长度(m)前后视距较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辅分计划读数差(mm)基辅分计所测高差之差(mm)三级DS375250.32.03.0四、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测量1.建筑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结合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关系,测设和建立轴线控制网,作为基础施工轴线测设及控制依据。2. 用轴线法放样后的点位,应进行角度观测,检查直线角度:测定交角的测角误差,不应超过2.5:轴交点在长轴线上丈量全长后确定;轴交点应在长轴线上丈量全长后确定;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测量精度应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应在905以内。3. 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控制网的影响,必须把主轴线标志桩引测至施工影响区域外且有利于保存和使用的地方,并设置半永久性桩点。4. 为了确保轴线控制网的测设精度,放样后的主控轴线点位,必须进行检测。测角用经纬仪2个测回,测距往返丈量,或用测距仪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误差,不应超过2.5,直线度限差在1805以内,测距结果较差不超过2mm五轴线测量法;1、基础阶段轴线测设:(1)采用外控法,用极坐标原理,以建筑物的外边轴线作为控制网主轴线,在主控轴线外(内)2m设辅助控制轴线,主控轴线和辅助轴线的交叉点做成用铁钉作固定的三角桩,以便随时控制,从主控点引出外边线轴线矩形方格网后,测量出其他轴线。(2)基础施工采用矩形控制法,以放线办核定的控制点为依据,采用经纬仪、钢尺、木桩、广线测出闭合矩形控制网,用平行线法测出各轴线,并引测到工程四周辅助固定三角桩或砖砌围墙上,且做好红三角标志,作为基础及楼层平面轴线控制及施工放线的依据。在主体上升施工中采用矩形ABCD的引出点控制轴线位置。并同时做好轴线、标高放线记录,填写报验单报监理工程师核查,监理高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3)基础施工矩形平面控制网设置:(4)基础施工放线方法A根据各主轴线控制桩,按建筑平面关系尺寸测设出其他轴线,然后根据这些轴线进行基础定位及测出开挖线。B 挖孔桩位测设按照建立的施工控制网,测定其实际位置,最后引测出十字控制桩,如图所示。定出的桩位之间尺寸必须再进行一次校核,确保桩位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开挖。C 根据施工图桩基控制点和工程放线轴线交点为中心,设计基础梁宽度确定为基础梁放线依据。D 基础全部施工完后,根据地面设置的轴线控制桩点。用经纬仪将各轴线测设弹放的在基础砼表面。2.主体施工测量:(1)内控点设置采用内控法,控制点设在0.00层楼面上,在楼面上做半永久性标志,作为控制点。随主体施工每增加一层,都在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或激光铅垂仪向上投测,控制点垂直方向各层楼板处留方孔,使激光全站仪的激光能通过孔洞射向各楼层,各楼层准确接收。定出基准点,用经纬仪测出各轴线。(2)轴线竖向传递在控制点上安置激光铅垂仪仔细对中、严格整平后,启动电源,让激光向上射出,在需定位的楼层上设靶环,让靶环中心对准激光点,然后将靶环固定在楼板上,作为该楼层定位放线的基准点。在平面的4个投测点都进行如此投测之后,在该楼层上用经纬仪进行角度与距离的闭合检测,校核有测出各轴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