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七 正溴丁烷的制备Experiment 7 Preparation of n-bromobutane计划学时:6学时实验目的1、学习以溴化钠、浓硫酸和正丁醇反应制备正溴丁烷的原理与方法。2、掌握回流反应及气体吸收装置的安装和使用。实验重点 卤代烃的制备方法实验难点 正溴丁烷粗产物的提纯:即分步多次洗涤和简单蒸馏。教学内容一、实验原理卤代烷制备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由醇和氢卤酸发生亲核取代(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来制备。反应一般在酸性介质中进行。实验室制备正溴丁烷是用正丁醇与氢溴酸反应制备,由于氢溴酸是一种极易挥发的无机酸,因此在制备时采用溴化钠与硫酸作用产生氢溴酸直接参与反应。在该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消除反应和重排反应的发生。该反应方程式为:(插入讲解反应机理)二、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100 mL 的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长颈玻璃漏斗、烧杯等所需药品:7.4 g(9.2 mL,0.10 mol)正丁醇 (M 74.12),13 g(约0.13 mol)无水溴化钠(M = 102.89),浓硫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无水氯化钙三、实验步骤1、投料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 mL水,再慢慢加入14 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冷至室温后,再依次加入9.2 mL正丁醇和13 g溴化钠,充分振荡后加入几粒沸石。(硫酸在反应中与溴化钠作用生成氢溴酸,氢溴酸与正丁醇作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正溴丁烷。硫酸用量和浓度过大,会加大副反应进行;若硫酸用量和浓度过小,不利于主反应的发生,即氢溴酸和正溴丁烷的生成)投料注意事项:(1)加料顺序不能颠倒。应先加水,再加浓硫酸,依次是醇,NaBr。加水的目的是:减少HBr的挥发;防止产生泡沫;降低浓硫酸的浓度,以减少副产物的生成。(2)在此过程中要不断的摇晃,水中加浓硫酸时振摇,是防止局部过热;加正丁醇时混匀,是防止局部炭化;加NaBr时振摇,是防止NaBr结块,影响HBr的生成。2、加热回流在烧瓶上装上冷凝管,并在冷凝管上接一个气体吸收装置,用电热套加热回流1 h。 注意:在回流过程中要不断的摇动烧瓶。因为是两相反应,通过摇动增加反应物分子的接触几率。3、分离粗产物待反应液冷却后,改回流装置为蒸馏装置(用直形冷凝管冷凝),蒸出正溴丁烷粗产品。注意:判断粗产物是否蒸完。判断的标准:a、 馏出液由浑浊变澄清;b、 蒸馏烧瓶内油层(上层)消失;c、取几滴馏出液,加少量水摇动,如无油珠,表示已蒸馏完毕。4、粗产物的洗涤和干燥将馏出液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洗涤(由于正溴丁烷的密度大于水,固产物在下层),静置分层后,将产物转入另一干燥的分液漏斗中,用等体积的浓硫酸洗涤(除去粗产物中的少量未反应的正丁醇及副产物正丁醚、1-丁烯、2-丁烯。尽量分去硫酸层(下层)。有机相依次用等体积的水(除硫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未除尽的硫酸)和水(除残留的碱)洗涤后,转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12g的无水氯化钙干燥,间歇摇动锥形瓶,直到液体清亮为止。注:(1) 正丁醇和正溴丁烷可形成共沸物(bp.98.6,含正丁醇13%),故必须除净正丁醇。(2) 无水氯化钙干燥时,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除去醇类,因为醇类化合物(特别是低级醇)可与氯化钙作用生成结晶醇而不溶于有机溶剂。本步注意事项:(1)蒸馏粗品正溴丁烷后,残余物应趁热倒出后洗涤,以防止结块后难以洗涤。(2)馏出液要充分洗涤,分液时要干净彻底(分除水相),注意产物是在上层还是在下层。各步洗涤顺序不能颠倒,应正确判断产物相。5、收集产物将干燥好的产物移至小蒸馏瓶中,在石棉网上加热蒸馏,收集99103的馏分。四、实验步骤流程图五、为了提高产率,所采取的措施有:1、浓硫酸过量,其作用有:(1)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水,使HBr保持较高的浓度,加速反应的进行;(2)使醇羟基质子化,容易离去;(3)使反应中生成的水质子化,阻止卤代烷通过水的亲核进攻变回原来的醇;(4)但是硫酸的存在易使醇生成烯或醚等副产品,因而要控制硫酸的加量。2、增加NaBr的用量,使平衡右移。3、通过回流,使反应完全。4、加少量水,降低浓硫酸浓度,以减少副产物。六、主要试剂及产品的物理常数(文献值)名 称分子量性状折光率比重熔点沸点溶解度:g/100 mL溶剂水醇醚正丁醇74.12液1.399310.80-89.2117.77.920SS正溴丁烷137.02液1.48931.299-11.4101.6不溶SS七、实验结束后计算该合成反应的产率八、思考题1酯化反应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要慢慢分批加入浓硫酸?3为什么开始反应时反应液分为三层,每一层是什么物质?4洗涤时,各步产品在哪层?5为什么在昆明,产品的收集温度是9294?6 p641, 2, 37预习p71乙酸乙酯的制备参考文献:1、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李明、李国强,杨丰科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3、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4、周科衍 吕俊民主编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5、黄涛主编有机化学实验(第一版)6、谷亨杰主编有机化学实验(第一版)微波辐射合成正溴丁烷Synthesis of n-bromobutane under microwave教学目的(1)了解微波辐射下合成正溴丁烷的原理;(2)学习微波加热技术合成正溴丁烷的实验操作方法。教学内容一、实验原理卤代烷可通过多种方法和试剂进行制备,如烷烃的自由基卤代和烯烃与氢卤酸的亲电加成反应等,但因产生的异构体混合物难以分离。实验室制备卤代烷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结构对应的醇通过亲核取代反应转变为卤代物,常用试剂有卤化氢,三卤化磷,氯化亚砜。本实验是微波加热条件下利用正丁醇与溴化氢反应制备正溴丁烷,反应式如下:微波的作用可以在两方面给出解释:(1) 极性分子在微波辐射作用下,分子按照电磁波的方向做调整,但其速度慢,导致分子间的摩擦,能快速达到高温。(2) 极性的改变引起电子云分布的改变,对有些反应能起到降低能垒的作用。所以,微波加热具有三个特点:(1)在大量离子存在时能快速加热;(2)快速到达反应温度;(3)分子水平意义上的搅拌、耗时短、能耗低而效率高。二、实验仪器及试剂仪器:烧杯200 mL 1个、100 mL 1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转移性胃癌治疗胃癌诊疗指南解读试题(附答案)
- 数字化物流商业运营 习题答案-模块4
- 2025年物流运输职业技能实务操作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叉车司机车辆基本操作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树叶上的秘密课件
- 2025院感试题及答案
-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目的课件
- 深圳独栋度假别墅室内设计方案
- 化肥厂员工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医嘱查对制度试题(带答案)
-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优秀课件
- 商铺销售基础知识培训.(太全了)
- SH/T 0316-1998石油密度计技术条件
- GA 1301-2016火灾原因认定规则
- 质量控制计划
- TTT培训师培训课件(-)
- 学校学生健康体检知识培训课件
- 常用分析质量控制图课件
-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拟聘用证明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护理课件
- (中职)VB程序设计电子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