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资源的综合开发.doc_第1页
导学案 资源的综合开发.doc_第2页
导学案 资源的综合开发.doc_第3页
导学案 资源的综合开发.doc_第4页
导学案 资源的综合开发.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案: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流域的综合治理 【要点剖析】要点一:流域的开发(了解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1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1)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长江流域地貌千姿百态,既有高原、山地、丘陵,又有盆地和平原。这里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但年降水量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年入海水量占我国河川径流量的37%。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除丰富的水资源外,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国三大阶梯,落差达5400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2长江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上游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是上游地区发展的重点,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游地区必须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一方面,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另一方面,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保护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中游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主要有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如大冶的铁矿、铜矿,大余的钨矿,水口山的铅锌矿,冷水江的锑矿等。在矿产资源基础上,长江中游地区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建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治理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是中游地区的重要任务。一方面,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源,增加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另一方面,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此外,应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并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一方面,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逐步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金融、信息、房地产、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另一方面,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要点二: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该区域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德国鲁尔区开发条件: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鲁尔区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莱茵河纵贯本区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发达,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该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2鲁尔区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a.环境恶化;b.传统产业的衰落。3方法与途径:a. 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只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b.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高考真题链接】 例1:(08四川高考)39. 田纳西河流域住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青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图8),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9),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1)分析图8,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0分)(2)依据资料和图9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10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图文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地理逻辑思维分析能力。第一小问只要根据图8的纲要信号,可以顺藤摸瓜,依次得出其相应的后果;第二小问,可以从图9中的大坝、港口等图例符号,再结合文字材料的信息提示,也可以顺利解答。本题属于基础容易题,只要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可以直接回归教材作答。参考答案:(1)扩大种植面积、开矿乱开滥采、用木炭炼铜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高强度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S02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生长。(2)修筑了(多座)水坝、(多处)船闸和港口。取得了防洪、改善通航条件、提高运输能力的效益。实现了对全河的统一管理和梯级开发。例2:(08广东高考)33. 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0%在广东省境内。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资料一:见图17图17 M江流域(广东省境内)示意图资料二:见表1表1 M江流域(广东省境内)基本情况项目南部中部北部2000年人口比重(%)2136432000年城镇化水平(%)4334252005年GDP(亿元)2181.62484.9751.322005年人均GDP(元)3332632893017157地貌类型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台地、丘陵山地、丘陵材料三:见图18(1)该流域气候类型是_,河川径流的补给以 为主。(2分)(2)M江水资源的主要功能包括 ,其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 的合理开发利用。(4分)(3)2000年该流域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特点是_。根据表1和图18可以推测:进入21世纪,该流域城镇化进程总体进入_阶段(填正确项字母)(3分)A. 起始 B. 加速 C. 成熟(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5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结合区域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解答时要对珠江流域的气候、河流的补给、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城市化进程等基础知识进行合理迁移和灵活运用。参考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雨)(2)供水、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养殖、防咸 水资源(3)空间差异特点:南部高,北部低。 B(4)地理分布特点: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成因:水、陆交通便利,供水方便;中、南部地势低平,有利于城镇建设;中、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北部高,较有利于城镇发展。【课堂检测】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德国鲁尔区以其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据此回答12题。1.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酸雨蔓延 B.市场收缩 C.资源枯竭 D.运输量大2.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可以共同采取的改造措施是( )A.调整工业结构B.调整工业布局C.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D.进行产业转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建设的国家大型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工程主要是解决( )A.农业生产缺水问题B.海河流域缺水问题C.城市工业缺水问题 D.城市能源短缺问题4.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防洪 B.发电 C.灌溉 D.航运读下图,完成56题。5.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6.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安全 B.影响京九铁路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