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重点”.docx_第1页
遥感“重点”.docx_第2页
遥感“重点”.docx_第3页
遥感“重点”.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遥感”重点”(按老师讲的顺序)1. 题型 概念题 5*6=30 简答题 5*8=40 论述题 2*15=302. 几何校正的目的和意义?第一,作为地球资源及环境的遥感调查结果,通常需要用能够满足量测和定位要求的各类专题图来表示。而这些图件的产生,则要求对原始图像的几何变形进行改正;第二,当应用不同传感方式,不同光谱范围以及不同成像时间的各种同一地域复合图像数据来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地物特征的变化监测或其它应用处理时,必须保证各不同图像间的几何一致性,即需要进行图像间的几何配准,以便满足复合处理原理上的正确性;第三,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形图测图或更新,是卫星遥感的致力方向之一。几何校正如何选择控制点? 答案一:一些特定的像元,其地图坐标或其输出坐标为已知。如人工地物、线性地物交叉点、不易随时间变化的易分辨较精细的目标。大比例尺的图像:道路交叉点、机场跑道、建筑物小比例尺的图像:城区、一些线性地物交叉点(河流、道路)分布:较均匀分布、满幅图像范围,保证足够数量。注意问题: 多项式校正法的精度与地面控制点(GCP)的精度、分布、数量及校正范围有关;GCP的位置精度越高,则几何校正的精度越高;GCP的个数不少于多项式的系数个数;适当增加GCP的个数,可以提高几何纠正的精度。 20-30个GCP,一般可以满足需求。 GCP分布应尽可能在整幅图像内均匀分布,否则在GCP密集区精度较高,在GCP分布稀疏区出现较大误差。 以上为ppt内容答案二(1) 在允许的情况下,控制点数的选取都要大于最低数很多(有时为6倍)。(2) 一般来说控制点应选取图像上易分辨且较精细的特征点,这很容易通过目视方法判别,如道路交叉点、河流弯曲或分叉处,海岸线弯曲处、湖泊边缘、飞机场、城廓边缘等。特征变化大的地区应该多选些。图像边缘一定要选取控制点,以免外推。此外,尽可能满幅均匀选取。3. 图像增强处理目的:提高图像质量和突出所需信息,有利于分析判读或做进一步处理。方法: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和彩色变换等。其中,对比度变换包括线性变换和非线性变换。图像像元亮度直方图峰值左偏,图像偏暗,右偏,图像偏亮。彩色变换包括单波段彩色变换和多波段彩色变换。单波段彩色变换是把遥感图像按亮度分层,每层赋予不同的颜色。多波段彩色变换是把三个波段分别赋予红、绿、蓝三种原色合成彩色图像的方法。4(R)3(G)2(B)是标准假彩色。图像过亮、过暗有什么处理方法?4. 目视解译的概念、原理、过程和方法是什么?目视解译的识别标志有哪些?人们运用丰富的专业背景知识,通过肉眼观察,经过综合分析,逻辑推理,验证检查把遥感信息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和解析出来的过程叫目视解译。原理:遥感成像的逆过程。(这个还要查书)解译标志:分为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直接解译标志:色调、颜色、阴影、形状、大小、位置、布局、图案纹理或质地。间接解译标志:河流交汇处,山脊错断处表示断层等。5. 概念题、简答题和(提示)遥感 :字面意思为遥远的感知,是一种远离目标,在不与目标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通过某种平台上装载的传感器获取其特征信息,然后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及应用分析的综合性技术。遥感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内容 :遥感系统包括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电磁波谱及公式:按照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频率或波长排列形成的连续的谱带。C=*f 黑体:对于任何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 比辐射率 :也叫发射率、吸收系数,表示实际物体辐射与黑体辐射之比。大气散射的类型:瑞利散射、米氏散射和无选择性散射。 瑞利散射: 由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如氮、二氧化碳、臭氧和氧分子引起的散射现象。其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很多,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即I-4,其波长越长散射越弱。大气窗口的判断标志: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判别标志参看遥感导论电磁辐射的度量方法 :(1)辐射能量W,电磁辐射的能量,单位J。(2)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单位W(J/s)。(3)辐照度I,被辐射的物体单位表面积的辐射通量,单位W/m2。(4)辐射出射度M,温度为T的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单位W/m2。反射率 :地面物体反射的能量占入射能量的百分比,表示物体对电磁波谱的反射能力。地物波谱曲线的用途:物体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曲线。用以区分物体。 遥感平台有哪些: 地面平台(遥感车、手提平台、地面观测台)、空中平台(飞机、气球、其他航天器)、空间平台(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站、航天飞机等)。 地球同步卫星和 太阳同步卫星的特点(参见低轨和高轨) 低轨和高轨 :气象卫星分为两种即低轨和高轨。低轨就是近极低太阳同步卫星轨道,简称极地轨道,轨道高度800-1600km南北向绕地球运转,对东西宽约2800km的带状低于进行观测,由于与太阳同步,使卫星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点经过每个地点上空,使资料获得具有相同的照明条件。高轨是指地球同步轨道,轨道高度36000km左右,绕地球一周需24小时,卫星公转角速度和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相对地球静止,能观测1/4地球面积。像点位移的影响因素 :在中心投影的相片上,地形起伏引起的平面上的点位在相片位置上的移动。影响因素:位移量与地形高差h成正比;位移量与像主点的距离呈正比;位移量与摄影高度(航高)成反比。遥感图像质量评价的因素(空间、时间、波谱、辐射四个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越小分辨率越高。波普分辨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普是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辐射分辨率:传感器接受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时间分辨率:同一地点进行要高采样的时间间隔。瞬时视场角 :扫描镜在一瞬间时间可视为静止状态,此时,接收到的目标地物的电磁波辐射,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角度之内,这个角度成为瞬时视场角,即扫描仪的空间分辨率。总视场角:扫描带的地面宽度成为总视场。微波遥感 :利用电磁波中的微波波段(毫米波、厘米波和分米波)来探测目标的遥感方式,也称为雷达遥感。雷达遥感与可见光遥感的区别 :(1) 微波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2) 微波可以全天候工作。(3) 微波对地表面的穿透能力强。(4) 微波具有么某些独特的探测能力。距离测量、海洋探测。 雷达遥感提高分辨率的方法: (加大孔径、合成孔径)距离分辨率 h/l 距离分辨率与波长呈正比,与天线长成反比,因此,加大天线孔径可以提高距离分辨率。 方位分辨率 Ra=h*R R是天线到该象元位置的距离,然而用合成孔径的方法,可以使方位分辨率与R无关,从而提高方位分辨率。三原色(讲清楚各波段):不能由其余两种衍射混合相加产生,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形成各种色调的三种颜色,实验证明,红、绿、蓝是最优的三原色。 明度:人眼对光源或物体明亮程度的感觉。灰度、灰阶。色调:色彩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饱和度:色彩纯洁程度。 HLS变换的目的:(自己总结吧)数据融合的要求(同地、异分辨率)和作用(提高空间分辨率和波谱分辨率)植被指数的用途和公式 (参见ppt)TM和SPOT数据的七个波段要知道名称、范围(P156 表)波段序号波长范围波段名称地面分辨率主要应用领域10.45-0.52蓝色30区分土壤和植被、区分人造地物20.52-0.60绿色30区分植被和作物长势,区分人造地物30.63-0.69红色30植物分类,区分人造地物40.76-0.90近红外30区分植被类型,灰质水体边界、探测水中生物量和土壤湿度51.55-1.75短波红外30探测植物含水量及土壤湿度、区分云和雪610.4-12.5热红外30探测地物热辐射、岩石识别和探矿72.08-2.35短波红外30探测高温辐射源,深林火灾、区分人造地物PAN*0.50-0.90全色波段15PAN*为Landsat-7上的TM波段。数字图像的特点和存储格式P187特点:(1)便于计算机处理和分析。(2)图像信息损失低。(3)抽象性强。存储格式 (三种):BSQ数据格式(按波段顺序依次排列)BIP数据格式(像元按波段次序交叉排列)BIL数据格式(逐行按波段次序排列)。数字图像:以数字形式表示的遥感图像。监督分类:通过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