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旅游景点攻略.doc_第1页
徐州旅游景点攻略.doc_第2页
徐州旅游景点攻略.doc_第3页
徐州旅游景点攻略.doc_第4页
徐州旅游景点攻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州旅游景点攻略徐州云龙山(兴化寺、放鹤亭、云龙山观景台)云龙山简介: 云龙山是苏北一带的名山,是徐州自然风景区重要风景山林之一,山上巨石磷峋,林壑幽美。云龙山有九节山头组成,南北走向,蜿蜒如龙,因山上常有云雾缭绕而得名。 云龙山长3公里,北头毗连市区,海拔142米,易于登览。宋苏东坡在徐为太守时,常登山览胜,醉卧山石。他写并书“放鹤亭记”碑文现存山中。现山上满布松柏,四季常青,山顶建有亭廊,供人休息。山上主要风景有放鹤亭、招鹤亭、饮鹤泉、碑廊;东麓兴化寺内有大石佛,西麓大士岩有石造观音像,云龙书院内有东坡石床,黄茅岗摩崖石刻。 现又将一些古迹整修一新,重建了卧牛泉,扩大了招鹤亭平台,更为云龙山增添了新姿,成为中外客人来徐州必游之地。兴化寺:原名石佛寺,初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历经数朝代,古迹众多:大雄宝殿、济公殿、钟楼、藏经楼等,其中较出名的是北魏时期的大石佛,唐代的摩崖石刻。石佛为释迦牟尼佛半身像,高约三丈二尺。这就是与云岗和龙门石窟同时代富有盛名的云龙山石佛。放鹤亭:放鹤亭为宋神宗(赵项)元丰年间(公元1073年)春张天骥所建。张天骥自号云龙山人,又称张山。他在山上建一亭(现已修建),并养两只仙鹤,隐居山上。苏轼在徐州任太守期间,常率宾客在亭中饮酒,和张天骥交成好友。于元丰元年十一月,苏轼写了一篇放鹤亭记,现立碑文于放鹤亭南侧,这篇文章脍炙人口,并被选入古文观止,徐州的云龙山和放鹤亭也因文而闻名于全国。观景台:看徐州市区全景。徐州博物馆徐州博物馆,座落在城南风景秀丽的云龙山北麓。原址为清高宗乾隆皇帝1757年南巡时的行宫旧址。博物馆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展厅面积3000余平方米。博物馆由陈列楼、乾隆行宫、土山汉墓三大展区组成。陈列楼内还有展厅、学术报告厅、内外宾接待室、旅游纪念品中心等;乾隆行宫及碑园陈列汉至唐代墓志、石幢和唐宋时期书法名家的法贴刻石近百方,是一处典雅秀美的文物园林;土山汉墓曾出土银缕玉衣、鎏金兽形砚等珍贵文物,为东汉时期分封在徐州的某代彭城王夫妇的陵墓,也是徐州市区发现的唯一东汉诸侯王墓;旅游纪念品中心经营高档礼品、碑贴字画、史志邮品、艺术书籍、民俗工艺等,并开展文物鉴定、文物修复等业务。徐州云龙湖位于徐州城区西南部,是云龙风景区主要景区, 原名“簸箕洼”又名“石狗湖”,1984年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它西连韩山,东依云龙山,南停大山头和珠山,原水面5.8平方公里,陆地5.6平方公里,包括新近开发的小南湖景区(总面积1.66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962平方公里),云龙湖水面面积已达到6.7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6.3平方公里(含小南湖景区)。以湖中路为界,东湖周长约8.1公里,西湖长约7公里,全湖周长约12公里(不包括小南湖)。概况徐州古称彭城,向以众多的汉朝文化瑰宝闻名中外,其南郊园林却以山水风韵秀甲淮海。云龙山、云龙湖、彭园、徐州动物园、淮海烈士陵园及泉山森林公园,莽莽苍苍,连成一片,气势磅薄,蔚成大观,风光秀美的云龙湖风景名胜区则是其中闪闪发光的一颗璀璨明珠。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为提高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吸引力,促进经济发展,锐意开发云龙湖风景区,辟馆建塔,筑岛修路,植木艺卉,精心装点,遂使云龙湖剖石见玉,光彩照人,成为一处综合观光的旅游风景区,一条玉带般的湖中路,把湖面分成东西两湖,石桥鉴通,垂柳两岸,草坪似毯;环湖路依山顺堤,宽阔平坦,环绕一湖碧水。市区中山路南端,即为云龙湖风景区大门。三面青山,叠翠连绵,一湖波光,尽收眼底,令人胸襟豁然,心旷神怡。沿湖而行,绿草如菌,三春桃红柳绿,仲夏荷花比艳,深秋枫叶如火,严冬青松傲雪,东岸夏景,西岸秋景,北岸冬景。四时风光鲜明,各自异彩纷呈。云龙湖景点玉缀珠联,风物如画。以功能论,东湖游览区以水上活动和参观游览为主,西湖游览区以疗养度假为主,湖南则主要以娱乐及宾馆为主,以水相划又有水中景与水边景为分,一十八景,景景相望,各有千秋。湖名来历一曰:簸箕洼。云龙湖的圆梦园记碑载:“云龙湖原为一环山负郭之洼地,其形如簸箕,故名簸箕洼。”簸箕,乃三面有帮一面缺口,百姓簸麦簸米去糠瘪之粒的家庭用具。云龙湖东有云龙山,南有大山头、拉犁山,西有韩山,惟北缺一口,其形如簸箕。故依其形而名“簸箕洼”。据说“簸箕洼”之名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二曰:石沟湖。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时从宾佐僚吏游览云龙山、云龙湖。站在山上或湖边,放眼眺望,一片洼地,犹如一条大沟,其沟三面环山,一面临城。苏轼答王定民诗中曰:“笔中好在留台寺,遥知旗队到石沟。”石沟就是指云龙湖。故以形而名“石沟湖”。后讹传为“石狗湖”。“石沟湖”之名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三曰:石狗湖。据徐州风物志载:“石狗湖,多雨时南山之水尽汇于此,积久不退,昔人作石狗镇之,故名石狗湖。”另相传,明万历年间,云龙湖边住一老石匠,石匠养一条相依为命的大黑狗。一天大黑狗被一财主打死剥皮为己治病。老石匠悲痛之余到云龙山上找了一块大石头,按大黑狗的模样刻一石狗置于湖边,石狗不仅能看家护院,而且湖涝时能吸水,湖旱时能吐水,百姓旱涝保收,石狗成了神狗。人们为纪念石狗,就把这湖叫石狗湖。“石狗湖”之名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多少年来,湖虽几经开掘疏浚,但尚未见到石狗,但愿有朝一日,石狗能重见天日。四曰:尔家川。北宋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之际感慨万千,他在罢徐州,往南京(商丘),马上走笔寄子由诗五首中,倾诉了自己对徐州父老的深情,对徐州风光的依恋。第五首中有:“卜田向何许,石佛山南路。下有尔家川,千畦种秔稌。”之诗句。诗句中的石佛山就是指云龙山,尔家川就是指云龙湖,故云龙湖又有“尔家川”之别名。五曰:苏伯湖。云龙湖的重修云龙湖碑记载:“云龙湖向以石狗湖之名,上承玉带河,溯源拔剑泉,下与奎河相通,雅称苏伯湖,以缅东坡治水之功也。”新千年整理版徐州府志载:“城西南三里,有石狗湖(古曰簸箕洼。明潘季驯挑奎河,起苏伯湖,盖新此湖也。)”又载:“河臣潘季驯挑魁山支河,起苏伯湖入小河即此。”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曾言:“若引上游丁塘之水注之,则此湖俨若西湖。”苏轼曾率徐州百姓治湖,开辟了拔剑泉通往石沟湖的水道,但他的愿望未能实现便抱憾离徐,为缅怀苏轼当年的治水之功,故云龙湖又有“苏伯湖”之雅称。六曰:云龙湖。重修云龙湖碑记载:“徐州市人民政府于1958年浚湖工,清淤叠堤,穿渠起闸,军民劳作,两易寒暑,八里长堤北卧,万亩绿波荡漾。1960年2月工竣之日,始有云龙湖之新称。”山以龙名酷肖其形,水以龙名画其神越。十八景云龙湖十八景: 桃霞烟柳、杏花春雨、荷风渔歌、苏公塔影、石壁留踪、临湖尝鲜、儿童稚趣、寒波飞鸿、长堤雪月、别有洞天、果树盆艺、水上世界、万人游波、湖滨垂钓、沙岛渡闲、云湖泛舟、湖光灯影、索道滑道。景点介绍湖东文化古迹游览区湖东文化古迹古迹游览区北起云龙湖广场,南至云龙山九节山尾,靠山临湖,坐拥山水,以自然山水风光和两汉文化、东坡文化为依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时代风情与历史文化珠联玉缀,成为旅游休闲的绝佳之处。为增加游客的游览、休憩空间,政府对湖东路进行改造,将原有路幅进行缩减(由原来的20米减至10米左右),拓宽亲水景观带,增加了园林小品、游步道及亲水平台等,缩小了云龙山、云龙湖的距离,让亲山、近水的游人在这里充分体会自然之美、山水之乐,成为云龙风景区内一条亲山近水的美丽风光带。杏花春雨云龙山西麓延绵十里,杏林满坡,与湖岸桃柳相映,构成一幅报春图。柳丝挂燕,杏花扬雪,上连青山,下映碧湖,如烟雾缭绕,引蜂飞蝶舞,加桃红片片,更是生机盎然。重现了苏东坡“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辉;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的诗境。刘备泉刘备泉位于云龙湖东北入口东侧,泉上方有三让亭,以喻陶谦三让徐州,刘备接任徐州牧,此泉因此而得名。古诗云:“苔遥踏新绿,缓步龙山曲。清泉石罅中,澹澹流碧玉。酌之深我心,冷澈沁肌骨。微雨济阳春,含声尽可欲。籍草泉之侧,悠然散遐瞩。”故此泉又名流碧泉。民间又称之为流壁泉,是因泉水涌出的地方有一巨大的石壁。刘备泉茶苑位于刘备泉南侧,紧靠汉画像石馆,为一组背山面湖的清代风格单层建筑,并利用山势形成富于变化的院落布局,建筑面积360平方米。索道滑道云龙山索、滑道位于风景优美、风光旖旎的云龙湖畔,穿梭于逶迤九节的云龙山脉。索道长1200米,垂直高度88米,西起果树盆艺园,中间站与观景台相对,东站与南郊彭园相对,斜跨云龙山,索道将整个南郊风景区连成一体,形成“陆、空”立体交通体系。游人在索道上凌空鸟瞰,城市美景和云龙湖风光尽收眼底。云龙山滑道由世界著名的德国威港公司设计,并提供世界上最先进的不锈钢设备,滑道起点在索道中站附近,全长1000米,高84.5米,宽3米,滑道倚山起伏,随地形变化,安全舒适又富有刺激,与索道配套运行,形成立体交叉、快慢有序的娱乐网。果树盆艺园位于云龙湖东岸,汉画像石艺术馆南侧,占地40余亩,为仿古圆林建筑。此园将中国盆景艺术与果树栽培技术紧密结合,融观姿、赏花、观果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盆中果木高不盈尺,树干虬区悬根露爪,苍劲奇特,春华秋实令人叹奇,在我国盆景艺术中独树一帜,被人称飘着果香的诗画,并被列为中国盆景的一大流派。果树盆艺园展出的作品有苹果、梨、山楂、柿、桃等十余种果树的盆景作精品。季子挂剑台坐落于云龙山西鹿十里杏花村景区内,以彰显季子诚实诚信之德,扬徐州人从德向善之风。入口牌坊正面为著名书法家尉天池所书“季子挂剑台”;两侧楹联为“见礼知政,闻乐知德;观风审音,挂剑酬心”;横幅“至德遗风”;徐君墓冢的景墙石刻“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斤之剑兮带丘墓”出自徐州人歌。杏花坞广场位于湖东路中段,面积11000平方米,其中铺装5000平方米,绿地6000平方米。广场有三个特点:一是湖边设置亲水平台,便于亲水游览和游泳活动;二是保留原有大树,形成浓荫效果;三是广场采用自然布局,与自然山水环境融为一体。花卉苑广场位于湖东路南段,面积3200平方米,采用花岗岩和鹅卵石铺装。广场有三个功能:一是休闲功能,游人可以活动、休息;二是保健功能,周围栽植保健植物,挥发出的气体能调节人的精神、润肺、润脾,有些植物还有抗癌作用;三是健身功能,中心广场用鹅卵石铺装,赤脚在上面活动对足部有按摩作用。苏公塔影云龙山下临湖一丘名“金镫山”,海拔45米。山上有五层八角金琉璃塔一座,每层有观景护栏,内有旋转塔梯,扶摇可上,是为纪念原任徐州知事的苏轼而建,取名苏公塔。苏公塔为仿宋建筑,高26.17米,建筑面积312平方米。苏轼北宋时期曾在徐州任一年零十一个月的知州,因政绩卓越而深受徐州百姓的爱戴,在徐州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才子佳话。云龙风景区内与苏东坡有关的胜迹随处可见,苏公塔对面的杏花村,就是根据当年苏轼描写云龙山西山坡景色的诗“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而建。2004年对苏公塔维修时,新增了花岗岩石刻苏公生平行迹图,再现东坡当年生平。登塔俯瞰全湖,览小径蜿蜒曲折,湖畔水榭、曲桥、码头、方亭、虹桥错落有致,碧波塔影,荡漾诗情。夜间塔身霓虹反射,更是璀璨辉煌,倒映成金。杏花村馆位于云龙山脚下,周围杏林蜜布,春季杏花遍野,是踏青游园之佳处。杏花村馆为四合院建筑,由一进院落构成,建筑基本对称布置,中间主楼为两层,楼层设腰檐平座,四周皆为落地格扇,可凭栏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东西两厢为单层厢房,主楼两侧设附属用房,所有单体均由廊、墙联系分隔,形成若干内院。整组建筑风格清秀大方,体量适中,空间组织主次分明、灵透且富于变化,给人以民风淳朴的游览感受。杏花村总馆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72平方米。徐州市水族展览馆于1994年8月建成开放,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淡水鱼展馆。2003年,市委、市政府投资700余万元对水族馆进行了功能提升,增加了大量的海水鱼种,建设了海洋珍奇标本馆和海狮表演馆,成为咸淡水鱼类以及野生水生动物的综合性展出和表演场所,也是省、市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专业基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云龙湖景区的建设发展,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再次投资3400万元对展馆的主体建筑外观和整体环境进行全面改造升级,使水族馆成为集科普教育、现代时尚、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观光园区。云龙山庄位于云龙山南坡,小难湖生态游览观光区和湖东古迹文化游览区入口处,与云泉山庄一路之隔,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占地面积17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集旅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设施。景区小南湖简介小南湖景区规划总面积1.66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962平方公里。小南湖景区布局呈“W”上有一横的形状。一横为湖南路,“W”中间的空白部位为小南湖的水面,景区内有一池二岛、三轩五园。其中一池:即小南湖水面通过两座长桥与主湖相通,形成相对独立的一片有园林建筑的幽静池塘;二岛:指从湖南路、湖南岸的南北两个方向伸向湖中的岛、两岛相望,水面相连,岛与岸之间以景观桥相连,造成小南湖多变的地形,也使每一条陆地、水面的游览线路都有移步换景的效果;三轩五园:指这里的园林古典式建筑,有亭、园、院、榭、台、轩、阁,以及桥、堤等。整个小南湖景区水面精巧、环湖布景,以“江南园林”特色的会馆艺苑、水乡人家、小桥流水、名苑流香、荷塘鱼藕为主体景观,形成“静湖幽园”的中国古典人文及自然景观特色。景观桥及相关景点南湖长桥:位于湖南路西段,是连接滨湖旅游观光区和南湖堤观光区的一座景观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7孔连拱桥,其造型与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一致。全长183米,宽10米,最大孔径7。8米桥上可通汽车,桥下为水上游览通道,桥面采用汉白玉饰面。中部桥面隆起,形如弯月。桥形鲜明、生动、富有活力,具有赏心悦目的效果。三影桥:位于小南湖中部,是连接百花洲特色植被观赏区与南湖岛休闲度假区的一座景观桥,桥长85。5米,宽6米,中孔跨度20米。结构为石砌三孔拱桥,桥头两侧建仿古廊亭,亭与亭之间以廊相连形成廊桥,立面为敞开式结构,使水面上的空间半透半隔,增加水景的层次和水面的宽阔感,游人在桥上可领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是诗情画意。拱桥桥身洁白,如玉带跨碧湖,三孔三影,丰姿卓越。双影桥(暂用名):位于湖南路中段,为石砌多孔双道拱结构。桥长76。9米,宽20米,桥下有六孔。设南北两桥双车道,双车道之间有6米宽的水面,四周有护栏,护栏的东西两侧为花坛。桥头两侧有4个亭子,亭内设置石桌、石凳,供游人休憩、赏湖。整个建筑风格轻盈秀美、玲珑剔透,带有明显的南方拱桥的特点。单影桥:位于小南湖东部,是连接百花洲特色植被观赏区与生态林景观培育区的一座景观桥,桥长52米,宽6米,为单孔拱桥墩。一孔倒映湖中,犹如一轮明月。石瓮倚月: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石翁造型以新石器时代的陶瓮及徐州市出土的陶瓮为特点,结合两汉文化奔放、朴拙的精神面貌,融入三面景墙之中。该景点是整个小南湖景区甚至整个云龙湖的标志性景点,更完美地诠释云龙湖与杭州西湖的姊妹关系,形成南观西湖“三潭倚月”,北游云龙湖“石瓮倚月”的关联性旅游景观。泛舟在“石瓮倚月”的景点中,将可观赏到刻意设计成橄榄型横断面的景墙和虚拟的瓮形,给人一种移步景异的优美画面;细看之下,则可欣赏到雕刻在景墙和石瓮上富有两汉文化特点的吉祥纹饰。湖南景观路:湖南路全长1680米,道宽10米,两侧与园林景观相结合,沿线建有双影桥和南湖长桥两座景观桥,以及湖堤春晓、石瓮倚月两座亲水平台,北侧建有生态景石护岸,道路两侧游步道蜿蜒相随,成为继湖东路后云龙湖风景区又一条生态景观大道。姊妹湖云龙湖真山真水,山清水秀,湖光山色,山水争辉。古往今来,其三面青山一面城的天工自然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子。北宋文学家苏轼知徐州时,情钟此湖,曾发奇想:“若能引上游丁塘湖之水,则北湖俨若杭州。”然而,苏轼空有此愿,遗恨千年,到了改革开放的今天,才变成现实。西湖娇滴,云龙湖秀丽;西湖温和,云龙湖庄重;西湖浓妆,云龙湖淡抹;西湖幽深,云龙湖坦荡。1994年12月11日云龙湖与杭州西湖结为“姊妹湖”。2008年徐州市城区为云龙湖全面提升云龙湖品位打造生态和谐景区,对于改善城市形象、调节城市气候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各方努力下,云龙湖水质有所改善,水体状况较稳定,但是与其应该能够起到的地位和功能相比,还有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如污染问题、水体问题等。如果不能尽快、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就无法在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绿色生态城市的工作中有所突破。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立即在云龙湖全湖范围内禁渔、禁钓、禁养殖云龙湖是较为封闭的水体,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即使没有国家保护的水生动物,也必须在全湖范围内实行禁渔、禁钓。且云龙湖建设方向是风景名胜区,不是鱼塘、不是水库,更不是养殖场。千岛湖湖水平均透明度为2米,这成为其吸引海内外游客的极大卖点;渔、钓、养殖,破坏生态平衡,严重污染水体,实际上是逐眼前蝇头小利,毁掉徐州瑰宝。二、关闭与云龙湖直接接触的餐饮企业饭店、酒店直接建在云龙湖边上,可以在任何时候直接将污水、垃圾杂物倒入云龙湖,难以发现,且环保部门难以监督。云龙湖是较为封闭的水体,自净能力差,必须采取坚决措施,关闭与云龙湖直接接触的餐饮企业。三、在小南湖地区放养观赏动物、建设投喂平台放养锦鲤、绿毛龟等观赏动物,建设投喂平台,使广大市民有一个亲近自然、亲近动物的平台,也是开展生态教育、和谐发展的好课堂。相信投喂动物将成为徐州市民节假日一件乐事,也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四、建立人工湿地实验区云龙湖周围的湿地早已消失,而湿地的重要性正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被成为“地球之肾。”建议在云龙湖周边建设人工湿地实验区,这对于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生态和物种多样性都将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淮海战役纪念塔、纪念馆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六十五日。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杜聿明及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巍然矗立在徐州南郊凤凰山下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和纪念馆,不仅是光荣历史的见证,也是激励后人的丰碑。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了伟大的淮海战役,徐州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与解放大军并肩浴血奋战,为夺取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徐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