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 蓓城市里的家庭,每家都会给孩子买绘本,有的孩子才2岁,家长已经买了近一百本。有时我和家长们讨论绘本,为了与更多的人分享,我还是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整理出来。我的女儿已经很大了,记不清她小时候我是如何为她选绘本的。我对绘本的真正关注,其实来自于瑞典的爱迪特老师。她70多岁的高龄,每次来中国帮助我们,都会带上几本绘本。爱迪特老师在一次讲座中说道:“孩子看到的图画必须非常美丽,色彩、内容应该健康、积极、美好。卡通、漫画、可怕的怪物尽量不要给孩子看,他们不理解那是什么。图画在德语里是榜样的意思,孩子看到的画面会内化成他的一部分。画面和谐,内心产生和谐。漫画、卡通、可怕的怪物不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和谐。” 爱迪特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她心目中最美的绘本是什么样的,而且她把最美的绘本留给了我。可惜我不会拍照放在文章里。绘本的色彩是鲜艳的,但又是柔和的,像一幅幅艺术作品,不是电脑制作的色彩。画面中的形象是朦胧的,整个画面也是朦胧的,是水彩画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童话里才能出现的梦幻世界。 还有一本爱迪特老师推荐的绘本,是关于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没有什么故事情节,文字是瑞典文,看不懂,但欣赏画面时就能明白。讲述的是毛毛虫从出生到化蝶的一生,她遇到过树叶、花朵、雨水、彩虹,经历了白天和黑夜,她见到蜗牛、蚂蚁,还不小心被蜘蛛缠住,眼看快要被吃掉,天使来解救她了。最后毛毛虫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向着蔚蓝色的天空飞去。我非常喜欢这个绘本,色彩淡淡的、柔柔的,毛毛虫画得小小的,当然不是小得看不见,而是作为主角的毛毛虫,作者没有为了突出她的地位刻意的张扬。每幅画面让人感到毛毛虫是生活在大自然怀抱里的,她在自然中是小小的、宁静的。 相比之下有些绘本为了突出主要人物或动物,把人或动物画得大大的。这样彰显人或动物的画法,我有点不喜欢。当然出于情节需要,个别画面突出重点人物或动物也很好,但如果整个绘本都是这种风格,我感觉作者是在突出自我了。 小小毛毛虫的画法,让我感到作者的态度是收敛的、谦卑的,尊重大自然和儿童的,不想凸显作者的意识,或者把作者的自我藏在了画面之外。我感到这样的作者,是为了儿童,或站在儿童的立场进行绘画创作。而那种整个绘本都画得很夸张的作者,我感到是投射进了很多作者主观的理解,或者作者的用意是体现自己的想法和风格,我看这样的绘本时,感到作者的自我扑面而来,有些咄咄逼人。作者没有把小读者放在第一位,而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了。华德福的教育观点不赞成给孩子看卡通类的绘本。澳大利亚的汤(Than)老师认为对于成人来说,卡通可以是一种娱乐形式。但幼小的孩子吸收环境中的一切,卡通人物是对人的扭曲、变形、嘲笑,孩子把这种形象吸收进去,就会变成他的一部分,或他会努力要往这方面发展。我们要给年幼的孩子提供真实的、具有艺术品味的图画。给予孩子美好的东西,孩子就会对美好的东西心生向往,他的心灵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有的妈妈在孩子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开始让孩子看绘本或卡片,这么做我觉得不太妥当,还是先让孩子对周围真实的人、动物、大自然产生兴趣,而不是先对绘本或书本产生兴趣。我听说有的孩子太早认识卡片上的苹果,结果真的看到苹果,他不知道是什么。绘本或卡片或书本都是人造的,画面再美也美不过大自然的造化。请问一个真实的苹果,一幅苹果的画和“苹果”2个字,哪种方式给你的感觉最丰富?真实的苹果有色、香、味,还可以拿在手上,用嘴来品尝。而画中的苹果只能在平面上展现形状和颜色,文字就更加抽象了。 爱迪特老师讲过她切身经历的两件事情。她的班上有一位6岁的孩子,在草地上玩耍时,闻到花的香味,她说:“太香了,像香皂一样。”另一位5岁男孩在爱迪特的帮助下,做了一个农场模型,里面有房子、栅栏、鸡、羊等。过一段时间,爱迪特带班上的孩子参观农场,这个男孩激动地说:“快来看!和我们做的一模一样。”爱迪特问自己:“我从中可以学到什么?” 从此,她认识到应该先让孩子看到真实的动物、农场,然后再照着做。最好先让孩子闻到真正的花香,再闻到香皂的香味。选择绘本也是一样的道理,爱迪特老师建议,在孩子看到狗的图画之前,最好先看到真实的狗。孩子应该先感知真实的世界,再接触人工的世界,不要颠倒过来。有的家长可能会问,长颈鹿到哪里能够看到?如果没有见到过长颈鹿就不能给孩子看长颈鹿的绘本吗?对于比较年幼的孩子,我回答是的。不看长颈鹿的绘本,不知道长颈鹿长什么样子,有什么关系?年幼的孩子需要的是玩耍,需要接触的是真实的世界,孩子是否知道长颈鹿的样子,在我看来和健康童年没有关系。我觉得孩子3岁左右看绘本一点也不晚。另外,为年幼的孩子选择绘本,最好一幅图上只有少数几样东西个,比如只有2、3样东西,画面比较简单、色彩比较单纯。越大些的孩子,画面可以复杂些、色彩多一些。像兔年的礼物虎年的礼物(于平,任凭著),画面上色彩比较多,我个人觉得比较适合6岁以上的孩子。有时让孩子看看黑白的绘本或很少几种色彩组成的绘本也很好。比如黑白色绘本在森林里和森林大会(美)玛莉荷艾斯著),我第一眼看到就很喜欢。老子曾说五色使人目盲,过多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绘本买回家后,不要急着给孩子讲。理想的情况是先让孩子自己看,发挥他自己的想象,过一、二周后,家长再给他讲。在家里,给予孩子能够随意翻阅的绘本不要太多,比如不要把几十本都拿出来,也许有5、6本就够了,过一段时间再换其它的。如果故事里有恐怖的内容能否给孩子看?比如日本民间故事木匠与鬼六的绘本,河中的水鬼向木匠索要眼珠。佛洛伊德认为梦将成人的担忧、内疚和愿望,以象征性的方式表现出来。贝克尔海姆则认为童话是儿童的梦,帮助孩子宣泄不安、快乐、恐惧、仇恨等,舒缓孩子内心的焦虑。童话的结局通常是圆满的,使孩子最终得到心理的安慰。我们每个人都做过梦,梦里有美景有快乐,有恐惧也有悲伤。孩子通过童话故事来满足内心的某种需要,那是我们做父母给予不了的东西。 童话中的邪恶,也是孩子内心邪恶的投射。随着阅历的增加,我们成人会越来越感到人的复杂性,就说我们自己吧,难道内心没有一点的狡诈、欺骗、仇恨、报复?这些丑恶的起心动念或付诸行动,不是等到我们长大后才有的,儿童时期也会不同程度的拥有内心黑暗的一面。当然孩子越小,内心越是光明,给越小的孩子看绘本,或讲故事,故事里的坏人或魔鬼越是不明显,或不太坏。甚至故事里可以没有坏人或魔鬼。对于越大的孩子,故事里的坏人或魔鬼、妖怪之类的越厉害,本事越大,干的坏事也越大。但无论如何,故事结尾要圆满。“善良”的欲望压倒或战胜了内心的“魔鬼”。研究童话的学者认为没有了童话里的魔鬼或怪物、妖怪、鬼之类的邪恶代表,孩子无法更好地懂得自身的恶魔,不知道怎么控制它。木匠与鬼六最后的结局是木匠猜出了鬼六的名字,鬼六就消失了。故事的结局是完满的,我觉得可以给孩子看。不过比较适合大一些的孩子,至少4岁以上吧。如果父母给孩子讲的故事,没有坏人坏事,只有好人好事,以为这样孩子就可以长成善良的人,那就错了。心理学家贝特莱姆说,不让孩子听野蛮和残酷的童话,他们就无法宣泄可怕的冲动。童话里的坏事让孩子感到,不是他一个人想干坏事,从而有一种解脱感。故事的结局,总是制服了坏人或魔鬼,让他觉得自身的邪恶被清除了。木匠与鬼六最后的结局是木匠猜出了鬼六的名字,鬼六就消失了。故事的结局是完满的,我觉得可以给孩子看。不过比较适合大一些的孩子,至少4岁以上吧。童话中的坏人或魔鬼,既可以是内心黑暗的象征,也可以是未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基础入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5G网络的物联网连接性能优化
- 新型高强钢-碳纤维复合剪式支撑在极端荷载下的界面失效机理探索
- 新型纳米涂层在重质油分离塔冷凝器中的应用边界分析
- 新型环保型冷却介质对成型产品纯度与设备寿命的长期作用评估
- 数据驱动消毒液使用场景精准化与过度消毒悖论
- 数字化生产模式对传统刻字工艺传承的冲击与机遇
- 政策合规压力下跨国剪扩工具的多模态认证困境
- 拆装工具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强化设计标准重构
- 成本敏感型市场下阀片材料梯度设计与轻量化结构的创新实践
- 稽核培训课件
- 制鞋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郑州市突发应急预案
- 2025广东肇庆市怀集县卫生事业单位招聘102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年秋季学期一年级开笔礼校长致辞稿:执笔启智 向新而行
-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课件
-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考试卷(附答案)
- 2025强制执行申请书(范文模板)
- 《法律基础知识》教案
- 2025年浙江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详解讲评(课件)
- 政务中心面试常见问题与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