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题解答集锦.pdf_第1页
200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题解答集锦.pdf_第2页
200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题解答集锦.pdf_第3页
200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题解答集锦.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一 一 r 一 一 l I 一 h 蠹 a I L 灭 胁J 2 0 0 7 年第1 2 期 高中 陕西省数学竞赛委员会 刘康宁 陕 西 省西 安 市 铁一 中陈孝庚 一 本题满分 5 0分 如 图 1 在锐角AAB C 中 AB AC AD是 边 B C 上的高 P是线段 AD 内一 点 过 P作 P E上AC 垂足为 E 作 PF上AB 垂足为 F O1 0 2分别是 X B DF C DE的外心 求证 O 1 0 2 E F 四点 共 圆 的充 要条 件 为 P 是 X AB C 的 垂 心 基 本 证 法 如 图 1 连 结 BP CP 01 02 02 E EF F01 PDLBC PFLAB B D P F 四点 共 圆 且 B P为该圆的直径 B D B C 又 01 是 X B DF的外心 图1 o l 在 BP上 且 0 1 是 B P 的 中点 同理可证 C D P E四点共圆 且 O 2 是该 圆直 径 C P的中点 从而 01 0 2 BC 于是 P0 2 0 一 PC B AF AB A P A D AE AC B C E F 四点 共 圆 充分性 若 P是 X AB C的垂心 由于 P E上AC PF 上A B 所 以 B 0 P E 四点共 线 C 0 P F 四 点共线 从 而 F 0 2 0 1 一 FC B一 F E B一 F EO 故 01 0 2 E F四点共圆 必要性 若 0 0 2 E F四点共圆 则 01 0 E EFO1 1 8 0 注 意到 P 02 O 1 一 PC B AC B一 AC P 又 因为 0 2 是 Rt X C E P斜 边 C P 的 中点 也就 是 X C E P 的外 心 所 以 P 0 2 E一2 AC P O 1是 R t X BF P 斜 边 B P 的 中 点 也 就 是 B FP的外 心 PF0l 一9 O 一 BFO1 9 O 一 ABP B C E F 四点共 圆 A FE ACB PFE一 9 O 一 ACB 于是 由 O1 O 2 E E F O1 1 8 0 得 ACB一 AC P 2 ACP 9 0 一 ABP 9 0 AC B 一 1 8 0 即 ABP ACP 又 AB AC AD上BC BD CD 设 B 是点 B关于直线 AD 的对称点 则 B 在线 段 DC上 且 B D BD 连结 AB P B 由对称性 有 AB P一 AB P 从 而 AB P一 AC P 所 以 A P B C 四 点 共 圆 由此可知 P B B一 P AC 9 O 一 AC B PBC一 PB B PBC AC IB 一 9 0 一 ACB AC B一 9 O BP上AC 从而 B P E三点共线 又点 P 在 边 B C 的高 AD 上 所 以 P是 X AB C 的垂 心 综上所述 O1 O 2 E F 四点共 圆的充 要条件为 P 是 AB C的垂 心 本题 中充分性的证明较容易 下面再 给出必要性 的两 种证 法 别证 1 若 0 1 O 2 E F 四点共 圆 则 01 O 2 E EF D1 1 8 0 O1 0 2 分 别 是 BP C P 的 中点 且 B C E F 四点共 圆 01 O2 E 一 P02 01 P02 E 一 PC B 2 ACP一 ACB ACP EF01 1 8 0 一 AFE 一 O1 FB 一1 8 0 一 A CB一 ABP ACB ACP 1 8 0 一 AC B 一 ABP 一1 8 0 即 ABP一 ACP P O1 F一2 ABP P02 E 2 ACP PO1 F一 P02 E 又 O1 P F和 P E均为等腰三角形 X O P F c o X 0 2 P E 筹一 篇 如图 2 连结 O1 E O2 F 由 O1 O2 E F 四 点 共 圆 有 E01 F 一 E02 F 01 EO2 一 0 1 F 02 从而 P O 1 E 一 P O2 F PEO1 PFO2 B D C 于 是 P O 1 E X P 0 2 F 图 2 或 O1 P E且 0 P F分别三点共线 若 O1 P E且 0 P F分别 三 点共线 则 BE 维普资讯 上AC C F 上AB 故 P是 ABC的垂心 AP 0 1 E P o 2 F 8 ll00 1 P P一而 P E 又 一 所以 丽PE一面P F P E PF 而 由 P E A F 四点 共 圆 有 P AB P AC 这 与 AB AC矛盾 故当 o 1 0 2 E F 四点共 圆时 P为 A BC的 垂 心 别证 2 若 o 1 0 2 E F四点共 圆 由别证 1 得 ABP一 ACP PF上AB PE上AC BFP C EP PB PF PC PE 如 图 3 设 ABP一 AC P 0 PAB一 口 PAC一 口 0 口 p均为锐角 在AP BC中 由正弦定理 得 图 3 PB s i n PCB s i n C一 PC s i n PBC s i n B 0 一 PF APs i n a s i n 口 PE APs i n P s i n 8 s i n C一 s i n口 一 s i n B一 s i n口 即 s i n a s i n B一 一s i n i n B C一 两边分别积化和差 整理得 c o s a B一 一 C O S 口 B 一 C O S C一 c o s p C c o s 口 B一 一 C O S 9 0 一 C O S C一 c o s 9 O 一 c o s a B 一c o s p C 即 c o s 2 a 一9 0 一C O S 2 一9 0 s i n 2 a 一s i n 2 口 AB AC 0 2 口 2 p 1 8 0 2 口 2 一1 8 0 即 口 一9 0 B AC 9 O 从 而 BE 上AC 又 AD上BC 故 P为 ABC的垂 心 说明 1 本题中的必要性源于 1 9 9 8年国家理科 试验班招生考试第 4题 原题如下 如图 4 在锐角 AB C中 AB AC AD 是 B C边 上 的高 H 为 AD 上一点 连结 B H 并 延长交 AC于点 E 连结 C H 并 延 长交 AB 于点 F 已知 B C E F四点共圆 问 H 是否一定 是 AB C的垂心 证明你的结论 图 4 2 上面的别证 2是受 2 0 0 4年泰 国数学奥林匹 克最后一题的启示给出的 原题如下 已知 P是 AAB C内一 点 过 P作 B C C A AB 的垂线 垂足分别 为 D E F 又 Q是 AAB C内另一 点 且使得 AC P B C Q B AQ C AP 证明 DE F一9 0 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Q是 B DF的垂心 二 本 题 满分 5 0分 如 图 5 在 7 8的长方形棋盘的每个 小方格的中心点各放一 个棋子 如果两个棋子所在 的小方 格共 边或共顶点 那么称这两个棋子 相连 现从 这 5 6个 棋子 中取 出 一 些 使 得棋盘上剩 下的棋子 没有五个在一条直线 横 竖 斜方 向 上依次相连 问 最少取出多少个棋子才可能满足要求 并说明理由 基本解法 最少要取出 1 1 个棋子 才可能满足要 求 其原因如下 如果一个方格在第 i 行第 列 则记这个方格为 第一步证明若任取 1 0个棋子 则余下的棋子必 有一个五子连珠 即五个棋子在一条直线 横 竖 斜 方 向 上依次相连 用反证法 假设可取出 1 0个棋子 使余下的棋子没有一个五子连珠 如图 6 在每一 行 的前五格 中必须各取出一个棋子 后三列 的前五格中 也必须各取出一个棋子 这样 1 0个被取出的棋子不 会分布在右下角的阴影部分 同理 由对称性 也不会 分布在其他角上的阴影部分 第 1 2行必在每行取出 一 个 且只能分布在 1 4 1 5 2 4 2 5 这些 方格 同理 6 4 6 5 7 4 7 5 这些方格上至 少要取出 2个棋子 在第 1 2 3列 每列至少要取 出 一 个棋子 分布在 3 1 3 2 3 3 4 1 4 2 4 3 5 1 5 2 5 3 所在 区域 同理 3 6 3 7 3 8 4 6 4 7 4 8 5 6 5 7 5 8 所在区域 内至少要取 出 3个棋子 这样 在这些 区 域 内至少已取出 1 0个棋子 因此 在中心阴影区域 内 不 能取 出棋 子 由于 这 四个 棋 子 至 多 被 取 出 2个 从 而 从 斜 的 方 向看 必有 五 子连 珠 了 矛 盾 1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图 6 图 7 第二步构造一种取法 共取走 1 1 个棋子 余下的 棋子没有五子连珠 如图 7 只要取 出有标号位置 的 棋子 则余下的棋子不可能五子连珠 综上所述 最少取 出 1 1个棋子 才可能使得余下 的棋子没有五子连珠 别解 至少要取出 1 1 个棋子 才可能满足要求 取走 1 1个棋子是可以的 如 图 8 将 1 2 3 4 5 依次重复地填入 7 8的方格表中 每格填一个数 注 意到 5 6 5 1 1 1 则 1出现了 1 2次 2 3 4 5 各出 维普资讯 现了 1 1次 取走全部 同一个数 剩下的数都不会 出现 5个 无间 隔的 横 竖 斜方 向 由于取 出 的数要最少 所以可考虑从 2 3 4 5中取出全部同一个数 不妨 取出所 有 的 2 剩 下 的数 满 足 要求 1 2 3 4 5 6 7 8 图 8 下面证 明 当任取出 1 0个棋子时 余下的棋子必 有一个五子连珠 即五个棋 子在一条直线 横 竖 斜 方向 上依次相连 用 反证 法 假设 向 7 8矩 形方 格表 中放 入 7 8 1 0 4 6 个 点 不 存在 五子 连珠 显然 在这 8列 中 每列所放点数不超过 6 个 事 实上 放 6个点的列数不少于 6列 若放 6个 点的列 数不超过 5列 则所 放点 的总数 N 6 5 5 8 5 一4 5 4 6 矛盾 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情形 1 放 6个点的列数为 7 列 易知放 6 个点的列 必为 2 个点放在前两格 另 2个点在后 两格 其余 2个点放在 中间三格 中 的某 两 格 图 9 又易 知 有 一 列所放的点数是 4 6 6 7 4 这列必是第 4 列或第 5列 否则 1 2 3 4 5 6 7 8 图 9 会出现五子连珠 不妨设为第 4列 由于这列有 4个 点 故这列的 1 2 6 7格中必放 有一个点 该点所 在 的行将 出现五 子连珠 矛 盾 情形 2 放 6个点的列数为 6列 其余两列只能各 放 5个点 1 若放 5 个点的两列 中有一列是第 1列或第 8 列 不可能第 1列和第 8列 都放 5个点 否则第 1行 会 出现五子 连珠 不妨 设设 在第 1列放 5个 点 则放 5个点的另一列只可能是第 4 5 6列中的某一列 根 据抽 屉原理 该 点必 在 第 1 2 6 7行 中的 某 一 格 则 该点 所在 的行 出现五子 连珠 矛 盾 2 若放 5个点的两列是第 2 3 4 5 6 7列中的 某两 列 如果第 2列放 5 个点 则另一个放 5个点的列无 论 在 哪一列 则这列 在第 1 2 6 7行 的格 必 有一 格 放 有点 将会 出现五子 连珠 矛盾 同理 如果第 3列放 5个点 则另一个放 5个点 的列无论 放在 第 4 5 6 7列 中的 哪一 列 都得 到 矛 盾 故放 5 个点的两列只可能是第 4 5列 若第 4 5两列中 有两个点 同时位于前两格或后 两格 由前述讨论可知 一定会出现五子连珠 矛盾 因此 这 两 列 的 点 的分 布 情 况 为 前 两 格 和后 两 格 中各有一个点 其余 3个 点均 在中间三格 再考查 第 3列 6个点的放法 无论哪一种放法 都会 出现五 子连珠 矛盾 综上所述 假设 不成立 即 7 8矩形 表 中放 4 6 个点 一定存在五子连珠 三 本题满分 5 0分 设集合 P一 1 2 3 4 5 对 任 意k E P和 正 整 数 记f m 忌 一 q T W T 其 中 乜 表 示 不 大 于 n 的 最 大 整数 求证 对任意正整数 存在 k E P和正整数 1 n 使得 f m 忌 一 基本证 法 定义集 合 A一 1 n 1 I 1 n E N k EP 其中 N 为正整数集 由于对任意 k i EP B k Ai k t 1 是无理数 则 z 十 1 对任意的 k 1 k 2 E P和正整数 1 n 1 1 n 2 1 n 1 而一1 n 2 当且 仅 当 1 n 1 1 n 2 k 1 一 k2 注意到 A 是一个无穷集 现将 A 中的元素按从 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个无穷数列 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设此数列 中第 项为 1 n 1 下面确定 与 1 n k 间的关 系 若 O 当 k固定 时 f m l 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