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相关知识(一).doc_第1页
地球和地球仪相关知识(一).doc_第2页
地球和地球仪相关知识(一).doc_第3页
地球和地球仪相关知识(一).doc_第4页
地球和地球仪相关知识(一).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和地球仪相关知识(一)课程标准: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知识讲解:证据之一: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证据之二:从归航的轮船看陆地的小山。证据之三:月食现象。证据之四: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据之五:卫星照片(最好的证据)。巩固练习:1. “站的高看的远”从地理的因素分析是因为:( )A. 地球太大 B. 地面是平面 C. 地球是平的 D. 地面是球面2. 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A. 正圆形球体 B. 纺锤形球体 C. 不规则球体 D. 规则球体3. 为什么“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层楼”?( )A. 因为地球是球体 B. 站的高,前面遮挡的东西少C. 要看的风景在上层楼 D. 因为地球是圆形4. 这三幅图片是宇航员从太空不同角度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小明在图中分别标出了地球表面的中心,可他发现地球表面怎么会有三个中心呢?你能破解这个谜团吗?地球和地球仪相关知识(二)课程标准: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知识讲解: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注意提示学生,此处为什么加“平均”二字?)地球的最大周长(赤道周长)约是4万千米。(注意提示学生,此处为什么加“最大”二字?)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巩固练习: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下“坐地日行八万里”可能吗?为什么?如果可能,这一现象会在何处发生?第3页第5题图地球和地球仪相关知识(三)课程标准: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知识讲解: 项目地球运动绕转对象方向周期地理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1天昼夜更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逆时针1年四季变化和五带形成*结合地球仪给学生演示并讲解巩固练习: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 自南向北 B. 自上而下 C. 自西向东 D. 自东向西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A. 形成五带 B. 昼夜更替 C. 季节变化 D. 大洲分布3. 动手画图:在上图中画出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4. 这幅地球自转和公转示意图中错误百出,请你把错误的地方用笔圈出来。5. 在下面这幅地图中标出五个温度带及四条纬线的名称。(图见第2页)地球和地球仪相关知识(四)课程标准: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知识讲解:1. 地球仪上经纬线的比较: 项目经纬线描述长度形状指向度数范围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等长半圆南北0180纬线和赤道平行不等圆东西0902. 半球的划分及南北纬、东西经的划分:(1)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2)南北纬分界线与南北半球分界线一致,都是赤道(0纬线),北纬用字母N表示,南纬用字母S表示;东西经度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0经线),东经用字母E表示,西经用字母W表示。*关于东西半球分界线的记忆方法:提示学生,只要是一个点的经度在这一范围里,就属于东半球,否则属于西半球。3. 重要的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西经20、东经160E。4. 低中高三个纬度区域的划分。巩固练习:. 下列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度最大值为90 B经度最大值为180C经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少 D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2下列有关地球仪上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B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圆圈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地球仪上可画360条经线3下列地点中,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25W,5N B15W,25N C165E,5S D25E,15S4某地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南侧是南温带,北侧是热带,该地的位置是 ( )A25W,23.5S B20W,23.5NC160E,23.5N D160E,23.5S5. 读下列经纬网图,填下表经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高、中、低纬A点B点6.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A_、B_(2)用彩色笔在图中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写出它们的经度_和纬度_。7一位中国小朋友在放暑假前写了三封信,分别邀请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的三位小朋友到纬度40、经度116的地方一同度假旅游。他们按照信中所写的经纬度能聚会到一起吗?可能发生什么差错?参考答案地球和地球仪相关知识(一)1. D 2. C 3. A 4.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因此导致它有多个球心。地球和地球仪相关知识(二)可能。因为地球自转的时间是一日,地球的最大周长约是4万千米=8万里。这种现象会出现在地球赤道上。地球和地球仪相关知识(三)1. C 2. B 3. 略 4. 略 5. 略地球和地球仪相关知识(四)1. B 2. A 3. B 4. D 5. A点:20E,70S; 东;南;高; B点:170E,40N; 西; 北; 中。6. (1) A:40W,20N ; B40E,20S(2) 20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