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期中文学常识复习资料&第一单元b1、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苏联(国籍)作家,他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本文主要通过外貌、语言描写,刻画了乐观坚毅和对世界充满爱的外祖母形象,抒发“我”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2、一面节选自鲁迅回忆录,作者阿累。本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作者1932年年秋天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通过对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刻画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同时抒发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从文章的选材看,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b3、我的老师节选自魏巍散文选作者魏巍,当代作家。本文以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为感情线索。通过具体记叙和描写七件小事:假装发怒、教跳舞、观察蜜蜂、教读诗、看老师写字、排除小纠纷、梦中寻师。抒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4、展示华厦文化魅力作者余玮,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课文描述了世界顶级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成就,赞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和一片爱国之心。b5、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赵普,北宋政治家。课文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已任。本文在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四次奏荐人才的描写,显示赵普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b6、题破峙后禅院作者常建,唐代诗人,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他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b登岳阳楼作者杜甫,唐代诗人。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该诗意境阔大,情景交融显示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b7、周总理,你在哪里作者柯岩,现代女诗人,这首诗运用“询句呼唤寻找应答”的独特构思来展现主题特点。表达亿万人民对周总理无限怀念的深厚感情。该诗运用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起到了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的效果。&第二单元l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仁,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追求快乐自由的心理,同时也说明了封建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是对儿童天性的束缚。l9、月迹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全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记叙了一家几个孩童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10、三颗枸杞豆作者程海,本文运用回忆的笔法,生动细致的描写了虚度一生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的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l11、我们家的男子汉作者王安忆,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本文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按人物的性格特点组织安排材料,生动而细腻的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形象。l12、柳叶儿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宋学孟,本文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描写了儿童时代在那饥荒严重的岁月,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但如今回忆起来,有种苦中带涩的滋味儿,抒写了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l13、两小儿辩日体裁寓言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战国时期列御寇。本文告诉人们:片面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l14、黄纱巾体裁微型小说,作者薛涛,作品运用电影中“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每个镜头流露了人与之间相互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第三单元,15、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者周定舫,全文按瞻仰者的行踪为序具体介绍了巍峨、雄伟、庄严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在介绍大碑座上的十块浮雕时按照东南西北的空间顺序和浮雕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结合的顺序,说明热情赞颂革命先烈的丰功佳绩,同时表现了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无限崇敬与怀念之情。,16、巍巍中山陵以空间为序向我们介绍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表现了它的巍巍气势和孙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17、凡尔赛宫向我们介绍了世界驰名的法国王宫凡尔赛宫,通过说明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今昔地位突出表现了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文章插叙了一段历史轶事,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18、黄鹤楼节选自文苑英华作者阎伯理唐代人,黄鹤楼与滕王阁、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这篇短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特色句式多变,多用对偶。,19、于园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这篇园林小品,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本文按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来写层次井然。&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所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乙)王冕者,诸暨人。幼贫,父使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1、解释加点字词。(2分)(1)普少习吏事 (2)晚年手不释卷(3)暮乃反 (4)冕因去2、请用“/”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每句标一处。(2分) 太祖常劝以读书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3、文言文中,“之”常用作代词,看看对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A书卷箧其人 B书卷箧内东西奏牍C箧箧奏牍 D箧箧内东西其人4、翻译句子:(4分)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5、文中原句回答问题。(2分)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是:_王冕在放牛时痴迷于读书的句子是:_6、语段结尾处所言,“太祖乃悟”设想一下,太祖乃悟到什么?(3分)7、赵普和王冕两人共同的特点是什么?(2分)阅读【答案】1、(1)熟悉(2)放下(3)同返返回(4)离开 2、太祖常劝以读书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3、4、(1)(赵普)每次退朝后回到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取出书,整天在读(2)父亲生气的打了他一顿,可他却又像原来一样。 5、(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2)暮乃反,亡其牛。6、赵普是贤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国家着想,他所推荐的人一定是贤臣。17、爱读书,读书刻苦认真。于园复习一、读准字音门钥( )绝壑( ) 啾唧( )槛外( )深邃( ) 碧窈( )无憾( ) 芍药( )螺蛳( ) 二、解释词语。1在瓜州步五里铺: 2富人于五所园也:3非显者刺: 4则门钥不得出:就5携余往: 6主人处处款之:7、园中无他奇: 8、奇在磊石: 9上植果子松数棵: 10、后厅临大池;11缘坡植牡丹: 12、以实奇:13池中奇峰绝壑: 14、以空奇:15卧房槛外: 16一壑旋下如螺蛳缠:17幽阴深邃奇: 18跨小河:19四围灌木蒙丛: 20坐其中:21颓然碧窈:( )( ) 22瓜洲诸园亭:23俱以假山显:( )( )( ) 24至于园可无憾矣:( )( )三、翻译:1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2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3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4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5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6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7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8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9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10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四、课文内容疏理。1于园节选自 ,作者 ,字宗子、石公,号陶庵, (朝代)文学家,著有 、 。2课文按照 顺序来写,文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有:前堂后厅卧房槛外再后;着重介绍于园 及 ,抒写作者 ,赞颂了 。3给选文第二节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1)第一层:“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到“以幽阴深邃奇”写于园奇在磊石。(2)第二层:从“再后一水阁”到“颓然碧窈”写水阁和四周的景色及感受。(3)第三层:“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说明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闻名的原因。4文章开头交待园子主人的身份为“富人”,并强调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从侧面告诉我们建园耗资巨大,强调园子不寻常,说明这次游园机会难得。5作者依次介绍了于园的哪些景观? 6“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为什么说前堂的石坡“以实奇”?答:石坡“果子松数棵”沿坡“植牡丹、芍药”,不留空隙,因此“以实奇”。7“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为什么说后厅“以空奇”?答:后厅旁,一泓池水,池中建假山,池面浮莲花,由下往上看,蓝天、碧水、红荷、奇峰,组合一种空灵的意境。8“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身在于园为什么能让人在置身山林的感觉?答:于园里有状如小船的水阁、小河、灌木丛、啼鸣的禽鸟等景物,显得动静结合,有限的空间,却有着十分幽远的意境,给人一种在置身山林的感觉。9体会“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一句的生动性:运用通俗的比喻,形象生动地写磊石而成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11于园的“磊石”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点的?“ 三个方面说明。12本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有说明描写和和抒情议论。描写如: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说明如: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议论抒情如: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13表现对于园构思精巧,景色优美的赞叹的句子是: 。14“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一句的用意是什么?衬托于园,突出其建造得自然、真实、奇特。黄鹤楼复习一、读准字音:西南隅( ) 费祎( ) 返憩 )巃嵸( )上倚( ) 四闼( ) 坐窥( )二、解释加点字1州城西南隅:( )2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 )( )3遂以(之)名楼:( )( )( )4事列神仙之传:( )5迹存述异之志:( )( )6观其耸构巍峨:( )( )7高标巃嵸:( )( )8上倚河汉:( )( )9下临江流:( )10重檐翼馆:( )( )11四闼霞敞:( )( )12坐窥井邑:( )( )13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 )( )三、翻译句子。1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2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之)名楼。”3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4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5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四、重要问题。1 人们将修建在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江西南昌的 和湖南岳阳的 ,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这篇短文,介绍了 和 ,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 。2 写黄鹤楼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黄鹤楼(唐崔颢) 3给课文分为三层,写出层意。第一层:“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交待 第二屋:“图经云”到“迹存述异之志。”写了 第三层:“观其耸构巍峨,”到“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写了 。4文中概括黄鹤楼外观特征的句子是 5、为什么说“仙”字贯穿全文?(1)“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之)名楼。”命名扣住“仙”;(2)“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引资料证明命名扣住“仙”;(3)“上倚河汉”“俯拍云烟”创造“仙”境,扣住“仙”。6“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文中对黄鹤楼的命名,作者旁征博引的目的是什么? 7、文中有五个对偶句,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它们是:(1)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分析见上题)(2)耸构巍峨,高标巃蓯:刻画楼的巍峨的整体形象。(3)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夸张写楼顶端极高,写楼底,交代楼的地理位置在江边。(4)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对楼的建筑结构的具体描写。(5)坐窥井邑,俯拍云烟:生动形象描写登楼观赏景物的感触。8“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句写什么?“”“坐”“俯拍”有什么表达作用? 9本文对黄鹤楼景物的描写,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也有实有虚,行文变化多 赵普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15分)【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乙】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分)A 有岸谷,虽多忌克彼竭我盈,故克之B未有其比比至陈,车六七百乘C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骑千余,卒数万人 D久之不去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1)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译文: (2)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译文: 3、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4、研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1)请分别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答: (2)两段文字,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18分) 赵普独相凡十年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1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朕 不 与迁官 良 久 不 止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帝素嫌其人 ( ) 良久不去 ( )帝怒形于色 ( ) 外间百姓正望雨( )18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刑以惩恶A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帝竟从其请。译文: 左右皆震恐。译文: 4课文赵普中说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请根据上文回答:赵普这种胸怀天下的精神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答: 古诗二首复习一、基本训练默写登岳阳楼: 1这首诗的作者 ,字 , (朝代)人,他的诗篇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 ,他本人被称为 ,著有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 。 3说到洞庭湖,我们都会想起唐诗中写得最好的两处名句:一是“”出自孟浩然的“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是“ , ”,出自杜甫的登岳阳楼。他们都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4赏析颔联。答: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答: 6“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 7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答: 8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谈谈你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 9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雄奇壮观的景色,而颈联是写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何作用? 答: 默写题破山寺后禅院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幽静、寂静()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欢悦()的心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5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 , 。6“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纺者选取用“曲”而不用“竹”,你答为这两个词在表达的意境上有什么区别? 7请对“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从表现的内容上或表达的情感上做点赏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商业综合体委托经营管理合同
- 排水管网排水能力提升方案
- 内涝管网地下结构加固方案
- 临床医学概论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模拟试题及答案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部分
- 毕业论文在里找
- 地下排水管网抗震防灾设计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子女联合赡养老人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便利店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劳动合同
- 心理韧性培育培训
- 肿瘤二代测序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与进展
- 上海同济医院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北京卷语文真题作文记叙文深度点评与分析
- 地中海贫血护理业务查房
- 自来水设备管理制度
- 进销存管理管理制度
- 华科版七年级信息技术《身边信息-用心感知》
- 【清远】2025年广东清远市清城区财政局公开招聘聘员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安装空调试题及答案
- 滨州传媒集团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