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第八课》PPT课件.ppt_第1页
《政治必修四第八课》PPT课件.ppt_第2页
《政治必修四第八课》PPT课件.ppt_第3页
《政治必修四第八课》PPT课件.ppt_第4页
《政治必修四第八课》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要点1 了解 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2 理解 发展的实质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 理解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 了解 量变 质变的含义5 说明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了解 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又一个总特征 把握了发展的实质 了解发展的普遍性 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 道路和形式 自觉抵制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念 1 发展的普遍性 注意 世界永恒发展是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包含的趋势 而并非指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发展之中 1 原理 整个世界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自然界 人类社会 认识都是发展的 考点一 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2 方法论 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静止的 僵化的观点看问题 要将事物看成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既要分析事物的现状 又要推知事物的过去 预测事物的未来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为 不识字的人 20世纪70年代 世界上又把文盲定为 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 图表的人 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 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 从辩证法角度看 说明A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有条件的B 人的认识在不断地变化发展C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新陈代谢D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B 2 发展的实质 事物前进的 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理解 运动 变化与发展 区别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是一般变化 变化是侧重于运动中的状态 性质的改变 运动和变化都没有规定性质和趋势 而发展规定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趋势 前进上升 联系 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 揭示了运动变化的整体前进和上升的趋势和方向性 下列能体现事物发展的是 1 士别三日 刮目相看 2 生命在于运动 3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5 推陈出新 吐故纳新 6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7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1 3 5 6 7 1 刚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2 力量强是新事物 力量弱是旧事物 3 有进步旗号和新颖形式的就是新事物 4 新事物存在是永恒的 5 被群众广泛接受的就是新事物 反之就是旧事物 以下对新事物的判断对吗 1 什么是新事物 符合客观规律 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判断新事物的标准 不是形式的新旧 不是产生的先后 不是暂时力量的强弱 其根本标志是其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下列属于新事物的是A 科学算命B 马克思主义C 社会主义制度D 科学发展观E 网上购物F 生态文明 BCDEF 新事物与旧事物 2 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新事物与旧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体中孕育产生的 新事物一方面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 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 另一方面汲取了其中积极的 合理的因素 并增添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新事物与旧事物 2006 全国卷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A B C D A 1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1 含义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 原因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克服 汲取 增添 社会历史领域中 新事物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 符合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因而得到人们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考点二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途径 2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 含义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2 原因 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由小到大 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 旧事物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3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上升的 道理是曲折的 迂回的 方法论 对未来充满信心 热心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 促进其成长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勇敢的接受挫折和考验 2007 江苏 早在20世纪50年代 中央就曾提出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 中央的一些文件也有类似提法 2006年 中央又一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一过程说明A 事物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 任何事物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C 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D 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 B 长征是一部壮美的史诗 从哲学上看 革命前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斗志 是因为他们 在困难和挫折中坚信革命前途是光明的 坚信精神力量对实践的重大作用 对待困难和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认识到实践活动受物质条件制约A B C D A 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 改革会使绝大多数人受益 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 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 由于 改革会使绝大多数人受益 因此A 改革符合客观规律B 改革具有旧事物无法比拟的优越性C 改革的道路上不会遇到阻力D 改革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前途是光明的 D 改革 会使绝大多数人受益 改革又 伴随着眼泪和痛苦 这表明A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曲折的C 新事物能战胜旧事物D 事物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 1 量变 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是一种渐进的 不显著的变化 2 质变 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是一种根本的 显著的变化 考点三 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 1 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2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有了量变就会有质变 对吗 为什么 并非有了量变 就一定有质变的发生 量变只有到一定程度时 才会引起质变 当量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 或者超过这个程度时 都可能不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2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 反对急于求成 优柔寡断 必然会引起质变 事物发展过程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对吗 为什么 2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 必然会引起质变 3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使事物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 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循环反复 不断前进 3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指导意义 方法论 1 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 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 要果断地捉住时机促成质变 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 反对错误倾向 拔苗助长 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 缺乏信心 2008海南 中国的诗词歌赋 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下列组合选项中 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A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B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C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D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A 事物的质变就是发展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 旧事物的灭亡 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发展只有通过质变才能实现 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 质变有两种性质 一种是前进的 上升的质变 即发展 另一种是后退的 下降的质变 不是发展 只有质变才有意义 1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 量变是前提和准备 质变是必然结果 2 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因此 一定程度的量变对于事物的质变很重要 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因此 当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时 只有改变事物性质才能促进事物发展时 就要抓住时机 促成质变 3 题目观点割裂了事物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就是事物数量的变化 只有事物数量的变化才能引起事物的质变 1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是一种渐进的 不显著的变化 2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 当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时 才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3 当事物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但其内部结构或构成事物的要素的排量次序发生变化时 也可引起事物的质变 庞加莱猜想是国际数学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大难题 被列为七大 数学世纪难题 一百多年来 许多杰出的数学家都在致力于这个猜想的研究工作 2006年两位中国学者在 亚洲数学期刊 2006年6月号上发表了题为 庞加莱猜想和几何化猜想的完全证明 汉密尔顿一佩雷尔曼关于RICCI流理论的应用 的论文 论文的发表宣告了这一世界难题的破解 运用发展的观点 分析庞加莱猜想破解的过程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1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许多数学家致力于论证庞加莱猜想 但历经一百多年 都未给予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明 这说明了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中国两位数学家最终破解这一难题 体现了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正是一百多年中 众多的数学家在论证猜想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