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一丙酮碘化反应级数的测定.doc_第1页
实验十一丙酮碘化反应级数的测定.doc_第2页
实验十一丙酮碘化反应级数的测定.doc_第3页
实验十一丙酮碘化反应级数的测定.doc_第4页
实验十一丙酮碘化反应级数的测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丙酮碘化反应级数的测定一、 目的要求1. 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2. 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3.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4. 掌握722s型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二、 实验原理大多数化学反应是复杂反应,其中包含了许多个基元反应,反应级数是根据实验的结果而确定的,并不能从化学计量方程式简单的利用质量作用定律推得。反应级数的确定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告诉我们浓度是怎样影响反应速度,从而通过调整浓度来控制反应速度,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推测反应机理,了解反应真实过程。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通常有孤立法(微分法)、半簑期法、积分法,其中孤立法是动力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本实验用孤立法确定丙酮碘化反应级数,从而确定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酸催化的丙酮碘化反应是一个复杂反应,初始阶段反应为: (丙酮) (碘化丙酮)H+是反应的催化剂,因丙酮碘化反应本身有H+生成,所以,这是一个自催化反应。设反应动力学方程为: (1)式中:cA,分别为碘化丙酮(A)、丙酮、碘、盐酸的浓度,molL-1;x,y,z分别代表丙酮、氢离子、碘的反应级数,为速率系数。将上式两边取对数得: (2)从上式可以看出,反应级数分别是对、的偏微分,如果用图解法,我们可以这样处理:在三种物质中,固定两种物质的浓度,配制出第三种物质浓度不同的一系列溶液,以对该组分浓度的对数作图,所得斜率即为该物质在此反应中的反应级数。因碘在可见光区有一个很宽的吸收带。而在此吸收带中盐酸、丙酮、碘化丙酮和氯化钾溶液则没有明显的吸收,所以可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观察碘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从而有: (3)式中:A为吸光度,T为透光率,I和I0分别为某一波长的光线通过待测溶液和空白溶液的光强度,为吸光系数,b为比色皿厚度。测出反应体系不同时刻的吸光度,作A-t图,其斜率为: 或 (4)如已知和(b=1cm),即可算出反应速率。若反应物I2是少量的,而丙酮和酸对碘是过量的,则反应在碘完全消耗以前,丙酮和酸的浓度可认为基本保持不变,即(本实验浓度范围:丙酮浓度为0.10.4mol.L-1,氢离子浓度为0.10.4 mol.L-1,碘的浓度为0.00010.01 mol.L-1。),实验发现A-t图为一条直线,说明反应速率与碘的浓度无关,所以,z=0,同时,可认为反应过程中和保持不变,对速率方程(1)两边积分得: 将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因A-t图为直线,所以 (5)三、 仪器和试剂722s型分光光度计1台;停表1块;恒温槽1台;50mL容量瓶7个;5mL、10mL移液管各3支。丙酮溶液2.00mol.L-1 盐酸2.00mol.L-1 碘溶液0.02mol.L-1 (含2KI)四、实验步骤1调整分光光度计(1)将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调到500nm处,然后将恒温夹套的进水管接恒温槽的出水管,打开搅拌器进行搅拌,记录下恒温槽的水温。(2)用光径长为1cm的比色皿装蒸馏水,调透光率为100%。 2. 测量.(1) 测定吸光系数用50ml容量瓶配制0.001mol.L-1 碘水溶液,在25恒温水浴中恒温10min,用少量的碘水溶液洗涤比色皿两次,再注入0.001mol.L-1 碘水溶液,测定吸光度A值,更换碘水溶液再重复测定二次,取平均值。(2) 反应溶液的配制及测定丙酮浓度不同的反应溶液:用移液管分别给 14号4只干净的50ml容量瓶各注入0.02mol.L-1 碘水溶液5ml、2.00 mol.L-1盐酸溶液5ml、,再注入适量蒸溜水,置于25恒温水浴中恒温10min,另取一支移液管分别给14号4只50ml容量瓶依次加入已恒温25的2.00 mol.L-1丙酮溶液2.5ml、5.0ml、7.5ml、10ml,加蒸溜水定容,混合均匀,测定不同时间的吸光度A,每隔30秒读一个吸光度数据,直到取得710个数据为止。氢离子浓度不同的反应溶液:用移液管分别给 14号4只干净的50ml容量瓶各注入0.02mol.L-1 碘水溶液5ml,同时依次加入2.00 mol.L-1 HCl溶液2.5ml、5.0ml、7.5ml、10ml,再注入适量蒸溜水,置于25恒温水浴中恒温10min,以后,每个容量瓶依次加入5ml 2.00 mol.L-1丙酮溶液, 加蒸溜水定容,混合均匀,测定不同时间的吸光度A,每隔30秒读一个吸光度数据,直到取得710个数据为止。五、数据处理1. 计算吸光系数由测定已知浓度碘溶液的吸光度值,填入下表,由(3)式计算吸光系数()。测量次数123平均值吸光度A2. 根据测得反应溶液不同时刻的A值,填入下表,画出A-t图CH+=0.1 mol.L-1 CI2=0.002 mol.L-1CA=0.1 mol.L-1CA=0.2mol.L-1CA=0.3 mol.L-1CA=0.4 mol.L-1t/sAt/sAt/sAt/sA CA=0.1 mol.L-1 CI2=0.002 mol.L-1CH+=0.1 mol.L-1CH+=0.2 mol.L-1CH+=0.3 mol.L-1CH+=0.4 mol.L-1t/sAt/sAt/sAt/sA 2103. 由A-t图和(4)式求出下表有关数值:CH+=0.20 mol.L-1 CI2=0.002 mol.L-1CAlgCAdA/dt(-dCI2/dt)lg(-dCI2/dt)0.1-0.20.30.4- CA=0.20 mol.L-1 CI2=0.002 mol.L-1CH+lgCH+dA/dt(-dCI2/dt)lg(-dCI2/dt)0.10.20.30.44. 作,其斜率分别是丙酮、氢离子的反应级数x,y。5.计算丙酮碘化反应速率系数根据(5)式计算不同浓度反应溶液的值,然后取的平均值作为丙酮碘化反应速率系数。 CA(mol.L-1)CH+( mol.L-1)ab(cm)dA/dtKi 平均值(K)六、思考题1.本实验中,是将丙酮溶液加到盐酸和碘的混合液中,但没有立即计时,而是当混合物稀释至50mL,摇匀倒入恒温比色皿测透光率时才开始计时,这样做是否影响实验结果?为什么? 2.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本实验中,丙酮碘化反应按几级反应处理,为什么? 七、 扩展实验测定丙酮碘化反应的活化能:测出两个不同温度下的丙酮碘化反应速率系数,就可以根据阿仑尼乌斯公式估算反应的活化能Ea值。八、 参考文献1 复旦大学等编,物理化学实验,高等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