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济南市中考题分类考点聚焦打印.doc_第1页
2010济南市中考题分类考点聚焦打印.doc_第2页
2010济南市中考题分类考点聚焦打印.doc_第3页
2010济南市中考题分类考点聚焦打印.doc_第4页
2010济南市中考题分类考点聚焦打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 运动的世界1.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了解)。能用实例解释。(2006年21)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由于楚人没有弄清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让后人贻笑大方。实际上落人江底的剑相对于船和江岸的运动情况分别是()A.运动、静止 B运动、运动 C静止、运动 D静止、静止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了解)。能粗略估测长度与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合适的量程和最小分度)测量长度与时间。(08年31) 2008年3月24日17时45分(当地时间2008年3月24日1 l时45分),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古奥林匹亚遗址点燃。罗雪娟成为首位进行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中国火炬手,图7是她手握“祥云”火炬的情景。据图7判断, “祥云”火炬的质量是985 ,长度是720 。3.速度(理解)。课标解读: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对于合理安排旅行非常重要。(2005年28)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005中考32)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全长约二千三百余米,坝顶高185m。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_;一名工作人员步行走过三峡拦河大坝约需_s的时间。第2讲 声的世界1.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了解)。实验探究。(2005模拟23)分体式空调的室外机,一般不直接固定在金属支架上,而是在四个固定脚与支架间垫上厚厚的软橡胶垫再固定。软橡胶垫的主要作用是()A.装饰美化产品 B.防止螺丝生锈 C.防止支架带电 D.减弱振动和噪声2.乐音的特性(了解)。(08年32)在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奇节目手影戏逗趣,其中有一段“人逗小狗”,演员用双手配合着口技将活泼可爱的小狗从声音到形象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如图8所示。幕布上小狗形象的形成利用了光的 ;观众从演员的口技表演中听到小狗的叫声,是因为演员模仿了小狗发出声音的 。 (2006中考20)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节奏3.防治噪声的途径(了解)。(2005中考25)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 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2006模拟21)防治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做法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B.市区某些路段严禁车辆鸣笛 C.街道两旁种草植树搞好绿化 D.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仪4.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第3讲 多彩的光1.光的传播(了解)。实验探究 2.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了解)。探究 (2006中考31)“佛山倒影”是济南的十大景观之一,游客站在大明湖的北岸向湖中望去,能看到坐落在市区南部的千佛山的“倒影”,这个“倒影”是由光的_现象形成的。为了使这一景观长久保留,就不能在大明湖的南部地区建设高大建筑物,这可以用光的_来解释。A B C D3.平面镜成像(了解)。实验探究 (2005中考26)如图7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8中的4.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了解)。探究。不要求作成像光路图。记住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3105K m/s(2005中考21)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D.玻璃砖(2006中考27)隐型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型眼镜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中心厚度只有0.05mm。图6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及应配戴的这种隐型眼镜镜片边缘的厚度分别为()A.近视眼 大于0.05mm B.近视眼 小于0.05mm C.远视眼 大于0.05mm D.远视眼小于0.05mm(08年21)图3所示为小刚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此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潜望镜7.光的色散(了解)。观察实验。8.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了解)。第4讲 熟悉而陌生的力1.力的作用效果(了解)。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画。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2.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了解)。认识到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改变,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发生改变。3.重力、弹力、摩擦力(了解)。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2005中考23)在棋类比赛中,比赛现场附近的讲棋室内所用的棋盘是竖直放置的,棋子可以在棋盘上移动但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的原因是因为棋子()A.受到的重力很小可忽略不计 B.和棋盘间存在很大的吸引力 C.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 D.受到的空气的浮力等于重力(06年33)小刚和小强两位同学相互合作完成了下面的实验:他们将一块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平放一木块,由小刚用弹簧测力计向右拉着不动,当小强匀速向左抽动木板时,小刚负责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9甲所示;然后依次完成图9乙、丙、丁所示的实验。他们进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_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图9甲和丙所示的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摩擦力越大。 (08年25)自行车是很多中学生上学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它在制造过程中用到了许多物理知识。其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车把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B车胎上标有载重量千克 C座垫下安装有许多根弹簧 D各轴承中均采用滚动方式 (08年31) 2008年3月24日17时45分(当地时间2008年3月24日1 l时45分),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古奥林匹亚遗址点燃。罗雪娟成为首位进行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中国火炬手,图7是她手握“祥云”火炬的情景。据图7判断, “祥云”火炬的质量是985 ,长度是720 。第5讲 力与运动1.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2006中考26)如图5所示,牧童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 B.绳拉人的力与牛拉绳的力C.牛的重力与地对牛的支持力 D.牛的重力与牛对地面的压力2.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惯性(理解)。实验探究,包括做简单的实验,也包括对日常生活事例的分析。(2005中考22)许多高档轿车中都安装了安全气囊,特定情况下它会“蹦”出来,以免身体直接撞到车身上而受伤,如图5所示。安全气囊最有可能“蹦”出来的情况是轿车在A.高速公路上疾速行驶时 B.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时 C.刚开始突然起动时 D.与前方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第6讲 密度与浮力1. 质量。(1)认识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能估测物体的质量;(2)会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使用天平;(3)能用量筒或(量杯)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独立操作水平)。2.物质的密度。实验探究,认识密度的意义,会正确使用天平与量筒或量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会用密度的公式计算;记住水的密度= 1103kg/m3=1g/cm33.解释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用盐水选种,冰浮在水中,人在死海能悠闲读书等等。4. 浮力。通过实验探究用实验归纳的方法认识浮力。 5.阿基米德原理。不能直接用推导公式解题。(08年35)通过实验认识了浮力后,小军和小民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实验探究。首先,他们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在老师的帮助下将同学们的猜想归纳如下: 猜想l: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1)小军所在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l和猜想2,选用了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三个圆柱形物体A、B、C并测出了它们的重分别为4N、4.5N和5N,然后进行了图11所示的实验。 比较图11中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 。比较图ll中序号为 、 、 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同一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2)猜想3是小民所在组的同学提出的,请你举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支持他们的猜想。(3)小民所在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3,选用了与小军所在组相同的圆柱形物体A,进行了图12所示的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体A:底面积20cm2、高5cm的圆柱体,液体:酒精实验序号l2345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h/cml3579受到的浮力F浮/N0.20.50.80.80.8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图96.物体浮沉的条件。探究;知道密度计、潜水艇工作原理;能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自然界、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浮沉现象。(2005中考29)如图9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第7讲 压强1.压强。理解,实验探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液体压强。实验探究。无计算。 (08年36) 星期天,小梅同学跟她的父亲一起去动物园。小梅在动物园看到大象时,和父亲对话的情景如图13所示。 小梅从动物园对大象的简介中了解到:这头大象的质量是4800kg,每只脚底的面积是600cm2。取g=10N/Kg,试计算并回答: (1)大象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2)大象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3)如果小梅父女对话时你也在场并参与了他们的对话,你会怎么说?请把你说的话写出来。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知道。能把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2006中考34)“五一”节小军随父母乘汽车去青岛旅游,路上既感受到了高速公路的快速、便捷,同时也感受到了高速公路维修带来的诸多不便。好奇的小军便问父亲:这么好的道路怎么会损坏了呢? 父亲说:“道路也和其他物品一样,使用时间长了就会损坏;但使用不当,很快就会损坏。哪些因素会导致道路很快就损坏了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经过小军父子的激烈辩论他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一:道路的损坏程度可能与汽车质量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道路的损坏程度可能与汽车速度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道路的损坏程度可能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小军感到要自己通过实验收集证据验证上述猜想存在困难,于是让父亲帮忙从路政部门的一个叔叔那里得到了如下表的权威数据:注:下表中汽车的额定载重量为l0t。 序号汽车的实际载重量路面材料道路损坏程度15t水泥很轻210t水泥很轻310t沥青很轻415t水泥较重515t沥青较轻620t水泥很重720t沥青很重 认为提出猜想一的依据是:_。比较表中_、_ (填序号)两组数据可知,道路的损坏程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上表权威数据中没有涉及车速的大小,你是怎样看待的?通过事例说明你的观点。3.液体的压强。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不考查液体压强的计算。(2005中考32)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全长约二千三百余米,坝顶高185m。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_;一名工作人员步行走过三峡拦河大坝约需_s的时间。4.大气压强。了解。证明存在的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的实验。5.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探究,重在用来解释实际问题。第8讲 机械与人1.杠杆的平衡条件、滑轮的应用。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08年28)图5所示为园艺工人修剪树枝使用的剪刀。在用它剪断较粗的树枝时,园艺工人应当让树枝尽量() A靠近剪刀轴O减小阻力臂,达到省力目的 B靠近剪刀轴O增大阻力臂,达到省距离目的 C远离剪刀轴O增大动力臂,达到省力目的 D远离剪刀轴O减小动力臂,达到省距离目的2.功。知道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能用公式计算。3.做功与能量转化。结合实例,从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来认识功的概念。4.功率。结合实例,如家用电器和仪器、机器的铭牌上都标注功率。了解功率实际中的应用。(06年29)在育新中学组织的爬山比赛中,全体学生从山脚下的某一地点同时出发,结果小刚和小强两位同学同时到达山顶。要判断两人谁爬山的功率大,还需测定()A.他们的体重 B.爬山的路程 C.爬山的高度D.爬山的时间(08年23)东海市郊区幸福村为灌溉农田,购置了甲、乙两台抽水机。若甲抽水机的功率比乙抽水机的功率大,则在它们都正常工作时,甲抽水机一定比乙抽水机()A做功多 B做功少 C做功快 D做功慢5.理解机械效率。探究,分清有用功和额外功,认识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 6.动能、势能的转化。要求能用实例来说明的。(06年23)如图4所示,幼儿园的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他的()A.机械能增大,内能减小 B.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 C.机械能减小,内能不变 D.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大(08年24)“嫦娥一号”卫星绕近地点205km、远地点50930km、周期为16h的超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的过程中,它的()A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B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 D动能增大,势能不变 第9讲 小粒子与大宇宙1.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组成(了解)。2.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3.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了解)。4.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观察和实验,解释某些热现象,联系生活中的实例, “被动抽烟”;“墙内开花墙外香”(2005中考31)小华把蚊香片放到电热驱蚊器的发热板上,蚊香片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的途径改变蚊香片的内能的;通电一段时间后,整个房间里都能闻到蚊香片的气味,这一现象说明了_。(2006中考24)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刮风,落叶飞舞 B.扫地,灰尘飞扬 C.下雪,雪花飘飘 D.做饭,菜香四溢 (08年27)王安石在一首诗梅花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诗句。诗人根据远处飘来的淡淡的梅花香味判断出“是梅而非雪”,而他从远处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 D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6.热现象和分子的热运动的联系(了解)。第10讲 从水之旅谈起1.固态、液态和气态(理解)。能区别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2.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能描述基本特征。3.温度(了解)。能说出常见的温度值,冰、人体、沸腾、通电灯丝、太阳表面等的温度。会测量。尝试对环境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学生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并要求学生尝试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温室效应、热岛效应”。4.物态变化(理解)。实验探究,冰的熔化、水的汽化、碘的升华等。生活和自然界现象。(2005中考27)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06年25)盛有半瓶矿泉水的矿泉水瓶在阳光下照射一会儿,瓶壁内侧就会形成一层薄薄的“雾 滴”。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A.只有汽化 B.只有液化 C.汽化和液化 D.液化和熔化(08年26)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由此可见,在电冰箱工作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和凝固 B汽化和液化 C升华和凝华 D蒸发和沸腾 5.水循环现象(理解)。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解释自然界的云、雨、雪、水的循环过程,或探究冰、霜、露的形成原因等。第11讲 内能与热机1.内能的概念、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了解层次)。通过生活中的实例。2. 燃料的热值(了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节约能源。3. 热量的概念: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放热的多少,是内能变化的量度。要通过实际事例 ,了解热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2005中考37)电视机可以用遥控器关机而不用断开电源,这种功能叫做待机功能;这一功能虽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仍然要消耗电能却鲜为人知。例如,小明家的一台34吋彩色电视机的待机功率大约是10W。假如他家每天平均看4h电视,看完电视后总是用遥控器关机而不断开电源。试计算:小明家因这台电视机待机一年浪费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如果这些电能全部用来烧水,可以将多少15的水加热到40?如果小明同学洗一次澡需要50kg、40的水,这些水可供他洗多少次澡?请你就电视机待机功能的正确使用方法提出建议。(2006中考36)两台制冷效果相当、不同型号的空调在商场里售价差别很大,主要是因为空调的能效比越高,制造技术要求越高,节电效果也越明显。同一房间使用“220V 1100W”能效比为二级的空调与使用“220V 1320W”能效比为五级的空调制冷效果相当。通过计算回答:要为一台“220V 1100W”的空调安装一只空气开关,其额定电流至少要多大?若某办公室内需安装一台空调,空调每天累计工作6h,则一个月(30天)下来,用“220V 1100W”的空调比用“220V 1320W”的空调节电多少度?若节省的这些电能用效率为90%的电热水器来烧水,可将多少20的水烧开?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实际使用空调时,你还知道哪些有效的节电措施?请写出其中两条。(08年33)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已走进千家万户,如图9。汽车发动机一般是柴油机或汽油机,它把燃料燃烧放出的 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车发动机常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帮助它散热,主要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特性。5、比热容的概念:实验探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第12讲 了解电路带电体的基本性质:1.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要有环保意识。2.电流和电压:是基础知识。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13讲 探究电路1.电阻 (2006中考35)小刚同学想知道某个电子元件B的电阻值是否随它两端电压变化而变化,便找来了如图10所示的器材进行探究。请你在图l0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各种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小刚同学通过认真仔细的实验,获得了一系列实验数据,并计算出了相应的部分电阻值,如下表。请将小刚同学漏算的一个电阻值填在上表中的空白处。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写出该电子元件B的电阻随它两端电压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实验次数123456789101112电压UV0.60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602.80电流IA0.150.230.300.280.240.200.160.120.100.080.090.10电阻R4.003.913.334.295.838.0011.2516.6722.0028.8928.00小强同学看过小刚同学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后,感到有点怪。怎么还会有电阻值这样变化的电子元件?于是也想用实验来亲自验证一下小刚同学的实验数据,但在选择实验器材时却犯了愁,实验室里有以下四种滑动变阻器,其上分别标有“0.5A 10”、“0.5A 20”、“1.0A 100”、“1.5A lk”,不知道用哪个进行实验最好。请你告诉小强同学,选用标有“_”的滑动变阻器,实验效果最好。 (08年34)同学们在做完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后,老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决定导体电阻的三个因素,也知道温度会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可是具体到一个小灯泡,温度对其灯丝电阻有什么影响呢?请大家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于是,小华同学利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器材(其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重新进行了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l23456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V2.51.52.00.53.0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A0.200.140.180.080.23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12.510.711I6.313.0(1)小华同学在做实验序号为6的实验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连线以及指针位置如图10所示。 请你读出这组实验数据并计算出此时的灯丝电阻,把它们填写在上表中相应的位置。(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小华在进行实验序号为 的实验时小灯泡是正常发光的。(3)小华在实验中并没有使用温度计,灯丝温度的高低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的。 (4)从小华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找出他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两点不足: ; 。2.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并能进行简单计算。(2006中考30)如图8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将滑片移至图示位置时,灯泡恰能正常发光。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D.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 (08年30)图6所示为小刚同学探究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 关系的实验电路。实验过程中,他将10的定值 电阻更换为15的定值电阻后,闭合开关,接下 来要进行的操作是() A减少电池的节数 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 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 D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第14讲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1.电功。会用公式计算。知道电能表的作用及电能表的读数方法。(08年37)一天,厂家正在为一种新型电热水壶做宣传。只见宣传广告上写到“HR型电热水壶效率高、省时、省电,功率仅为700w,烧开一壶水仅需5分钟,是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节能饮水器具”。 过路的小军买了一个这样的电热水壶,壶身上标有“25L”的字样。回家后灌满水通上电,果然5分钟多点就把一壶水烧开了! 已知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水的比热容是42x103J(kg),试计算并回答: (1)这壶水的质量是多少? (2)这壶水从20到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3)假如电流做的功全部被水吸收,则消耗的电能是多少?5分钟把水烧开,则电水壶的功率是多少?通过计算说明该广告是否可信? (4)你认为不法厂商最可能从电热水壶的哪项指标上做虚假宣传?为什么?2.电功率。实验探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地计算。3.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不提倡用导出公式进行计算。第15讲 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1.磁性。如“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2.不要求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大致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的磁场,不考查安培定则。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有关。(2006中考28)图7所示是物理学中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能够反映出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图11+SG(08年29)关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能量转化及其工作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电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B发电机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其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C电动机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D电动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其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第16讲 电从哪里来1.电磁感应: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只有纯过程性要求,要求学生必须进行探究,但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不做要求。(2005中考33)如图11所示,将一根条形磁铁插入线圈时,与之相连的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在这个闭合电路中,_相当于电源,这一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2.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电生磁”和“磁生电”。第17讲 材料世界、信息、能源1.信息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2005中考19)下列设备与电磁波的应用有关的是A.磁悬浮列车 B.电磁继电器 C.移动通讯网D.电磁起重机 (08年19)在现代生活中,移动电话(俗称手机)是人们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手机间实现通话或收发短信这种信息传递靠的是()A超声波 B次声波 C声波 D电磁波2.材料物质的物理特征物质的分类及属性和用途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通过实验,探究几种金属和塑料的弹性、硬度。说明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物质的这些属性的”,“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比较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不同”,考察家中的哪些物品用到了物质的导热性质。半导体的特点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超导体的特点。超导材料的零电阻特性以及磁悬浮特点等。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影响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纳米材料(2005中考20)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时的首选材料。这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的是()A.较小的密度 B.较大的硬度 C.良好的导电性 D.较好的延展性(06年19)陶瓷很难象黄金那样做成很细的丝线,是因为它不具有()A.导电性 B.延展性 C.弹性 D.磁性(2006中考32)从发电站到用电地区,都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要实现远距离的电能输送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就要采用高压输电,为了减少_。_材料的出现,为我们将来利用其零电阻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提供了可能。 (08年22)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某些材料的电阻会突然变为零, 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这种材料叫做超导材料。超导材料的应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假如将来科学家研制出室温下的超导材料,它可以用来制作成A白炽灯泡里的灯丝 B加热器内的电热丝 C保险管里的保险丝 D输电线路上的电线3.能量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各种各样的能量和生活的关系。光能、声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生物能、核能、太阳能等等。能量的转移、转化及守恒效率能的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说明分析物理现象时都是有规律可寻的道理。要增强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意识。例如,用锤子反复砸铁件,铁件发热;电流通过电炉丝,电炉丝发红;煤炭燃烧化学能转化成内能等。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核能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2006中考22)下列各种发电方式,使用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潮汐发电 D.核能发电 (08年20)文明和技术的发展造成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多,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又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在大量耗用以下四种能源时,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煤炭 B水能 C风能 D太阳能 2008年中考物理备战手册主题一 物质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物质的物理特征及其分类A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弹性,密度,比热容2.温度及其测量A(会测量温度)温度表示 ,测量温度的工具叫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 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叫做一摄氏度,用符号1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用符号K表示。2. 温度计温度计的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常用温度计:实验温度计、体温表、寒暑表。实验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先观察温度计的 和 ;使用 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待温度计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3.固态、液态和气态B 4.物态变化B(实验探究) 5水循环现象B1. 熔点和沸点:物质由 变为 的过程称为熔化, 叫熔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即有熔点,而非晶体 熔点。晶体熔化过程中, 热量而温度 ,全部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吸热温度才会升高。所有液体在沸腾时温度都 ,这个温度叫做沸点。达到沸点,若要保持沸腾必须 。同种液体的沸点受大气压强的影响,通常所说的水的沸点是100,是指在 的条件下。2. 物态变化中的三个吸热过程是 、 、 。熔化:物质熔化时需要吸热来克服分子间的束缚力。 物质熔化是由 态变为 态,状态发生变化,分子间距离就发生变化,所以,为克服原来较大的分子间引力,需要吸热以获得能量,来增大距离。 无论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要 热量,所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必须不断加热,加热停止,则熔化 。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 和 ,它们都需要吸热,以完成由 态到 态的变化。蒸发快慢与 、 、 三个因素有关系。升华:升华是物质由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升华过程要 热。3. 物态变化中的三个放热过程是 、 、 。凝固:凝固要 热,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 。 凝固是由 态到 态的过程,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晶体有熔点、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 同种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 凝固是 的相反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液化和凝华:液化是 的相反过程,凝华是 的相反过程,它们发生时都 热。液化有两种方法: 和 。二、物质的属性6.物质的属性A 质量,密度7.质量A(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质量反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 、 及所处的 而变化。体检时所说的“体重”实际上是物理学中的“ ”。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天平。天平上所标的“称量”是指“ ”。所标的“感量”是“天平所能测量出的最小质量”,它反映天平的灵敏度,感量越小,说明天平的灵敏度越高。使用天平的操作要点: 归零调平 ,左物右码,先大后小,游砝相加 8.物质的密度B(记住水的密度不涉及合金密度的计算)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根据密度可鉴别物质。固体液体密度一般不变,气体密度易改变两个常用单位是: 、 。水的密度值为 ,人体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实验测量密度: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 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他按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牛奶的密度为 g/cm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 。三、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9.物质的组成A 10.原子的核式模型A 11.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A1. 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 或 组成的。原子由 和 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占很小的体积,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 电;带电的核外电子在不同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原子核由 和 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质子和中子是由 组成。四、新材料及其应用12.半导体的特点A:导电性介于导体绝缘体之间,(硅,锗,砷化镓)可制造: 二极管(单向导电性)三极管(放大电信号)集成电路3.超导体的特点A电阻为零,电流热效应消失(不产生热)可输送强电流,超导磁悬浮实现交通无摩擦运行主题二 运动和相互作用五、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14.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A在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作为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 。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如果同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 的,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 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15.热现象和分子的热运动的联系A(通过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分子在永不停息地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6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B六、机械运动和力17.长度与时间的测量A(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数,并记下单位。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误差不是错误。误差总是存在的,只能尽可能减小,不可能消除。通常我们采用 的方法减小误差。估测:步行速度: 1.2m/s 中学生质量: 50KG 一个鸡蛋: 50g 脉搏:1次/秒 眨一下眼大约为0.4 s18.速度B(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快与慢生活中人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 相同时间比距离(百米中途) ; 相同距离比时间(百米终点)。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在 称为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为: 。(数学表达式)速度单位换算: 。利用刻度尺和秒表可测出物体的速度。实验室中一般是规定距离侧时间19.力及其用效果A(能用示意图描述力)对力的认识 概念:力是 的作用。力的特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力能改变物体的 或使物体 。运动状态改变,即物体的速度大小或速度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表示。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力的三要素:力的 、 、 。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力的作用效果。20.重力A(会测量力的大小)重力:由于 而产生的力叫重力。重力用字母 表示,施力物体是 。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 (g= )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指与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21.弹力A22.摩擦力A(不引入动摩擦系数)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 大小以及 有关; 越大,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增大有益摩擦木块平放 木块侧放 木块上放钩码 木板上固定一张砂纸甲 乙 丙 丁图6砂纸 减小有害摩擦的主要方法有: ; ; ; 。将一块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平放一木块,由用弹簧测力计向右拉着不动,当匀速向左抽动木板时,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6甲所示;然后依次完成图6乙、丙、丁所示的实验。他们进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_之间的关系;比较图6甲和丙所示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摩擦力越大。匀速拉的目的是: 23.二力平衡的条件A力的平衡1. 合力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也可以用几个力代替一个力,这种方法就是等效替代法。2.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同向加,异向减,方向与大力相同3. 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状态或 状态,则这几个力平衡。物体处于 状态或 状态,叫做物体处于平衡状态。4. 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 、 、并且作用在 上。可以简单的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一般水平面,重力与支持力二力平衡竖直面重力与摩擦力二力平衡) 24.牛顿第一定律A1.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 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 发生改变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我们周围的物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