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季晚稻超级稻的经济效益、产量构成及高产技术分析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划“稻麦航天育种技术与新品种选育(2002AA241011)的子课题。第一作者简介:饶鸣钿(1964),男,推广研究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饶鸣钿1,林玉棋2,林柳姬3,乐阿水4(1.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所,福建 沙县 365509;2.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局,福建 三明 365000;3.沙县夏茂镇农技站,福建 沙县 夏茂 365501;4.福建省沙县农业局,福建 沙县 365500)摘要:分析了双季晚稻超级稻的经济效益、产量构成特点和高产技术。关键词:双季晚稻;超级稻;经济效益;产量构成;高产技术An Analysis on economic eficiency,yield components and high yielding techniques of Super double cropping late riceRAO Mingdian1,Lin Yuqi2,Lin Liuji3,LE Ashui4(1Sanm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xian,Fujian Province,365509,China;2.Sanming Agricultural Bureau,Sanming,Fujian Province,365000,China;3.Xiama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Shaxian,Fujian Province,365501,China;4.Shaxian Agricultural Bureau,Shaxian,Fujian Province,365500,China)Abstract: In this article,economic eficiency,yield components and high yielding techniques of Super double cropping late rice are analyzedKey words:double cropping late rice;Super rice;economic eficiency;yield component ;high yield techniques夏茂镇地处福建省沙县西北部,境内四面高山环抱,中部地势平坦,洋面开阔,是个低谷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水稻高产稳产区。常规杂交稻在夏茂镇作双季晚稻种植一般每公顷产量8250左右,高产的可超过9000。优航1号、特优航1号是福建农科院选育的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超级稻主导品种。2005年福建农科院在沙县夏茂镇开展万亩超级晚稻示范,其中优航1号668.1hm2,特优航1号67.5 hm2。2005年10月23日经福建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测产验收,优航1号平均每公顷产量10492.5kg, 特优航1号平均每公顷产量11350.5,取得了大面积高产。1 经济效益分析为了明确超级稻的经济效益,在各示范村定点62户详细记载种子、肥料、农药、机耕等各项物质费用和用工情况,同时调查4户种植常规杂交稻的产量和各项投入,比较超级稻和常规杂交稻的经济效益(表1)。表1 超级稻与对照常规杂交稻经济效益比较项目单位超级稻对照超级稻比对照%一、稻谷产量/ hm210492.58626.51866.021.63稻谷单价元/1.401.4000二、收入元/ hm214689.5012077.102612.4021.63三、物质费用元/ hm23568.953297.30271.658.241、肥料费用元/ hm21591.651449.00142.659.842、农药费用元/ hm2828.60750.7577.8510.373、种子费用元/ hm2292.50247.5045.0018.18种子量/ hm211.2511.2500种子单价元/26.0022.004.0018.184、机耕费用元/ hm2856.20850.056.150.72四、纯收入元/ hm211120.558779.802340.7526.66用工工日/ hm2205.35198.007.353.71每工日产稻谷/工日51.1043.577.5317.28每工日创纯收入元/工日54.1544.349.8122.13每元物质费用创纯收入元/元3.122.660.4517.02每百公斤稻谷物质费用元/10034.0138.22-4.21-11.01 1.1 提高土地生产率超级稻平均每公顷稻谷产量10492.5kg,比对照的8626.50增1464.0,增长21.63%。每公斤稻谷按1.4元计算,超级稻每公顷产值14689.50元,比对照的8626.50元增2612.40元。扣除肥料、农药、种子、机耕等物质费用3568.95元后,纯收入11120.55元,比对照的8779.80元增2340.75元,增长26.66%。1.2 提高劳动生产率超级稻与常规杂交稻的投工相近,而超级稻产量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超级稻平均每个工日产稻谷51.10,比对照的43.57增7.53,增长17.28%;平均每个工日创纯收入54.15元,比对照的44.34元增9.81元,增长22.13%。1.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由于超级稻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物质费用的增长幅度,物质费用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超级稻每元物质费用创纯收入3.12元,比对照的2.66元增0.45元,增长17.028%。1.4 降低单位稻谷生产成本由于超级稻产量的增长幅度高于物质费用增长幅度,单位稻谷成本降低。超级稻每百公斤稻谷物质费用34.01元,比对照的38.22元减4.21元,下降11.01%。2 产量构成特点按不同产量水平调查了66丘优航1号的产量结构,每丘田按梅花型5点取样40丛计算有效穗后脱粒、称湿谷重,从湿谷中随机称取40g晒干考种,推算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其余湿谷晒干、扬净、称干谷重,加上40g湿谷实粒干重后折算干谷产量。2.1 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据66丘优航1号产量构成调查(表2),按每公顷产量10500、表2 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调查田块产量范围(kg/hm2)平均产量(kg/hm2)有效穗(万/hm2)每穗粒数每公顷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381125011871.9222.01202.1 44868.2294.0 28.38 全体8905-1291110372.3 214.70 184.0 39494.0794.0 28.28 11871.9,其每公顷有效穗213.98222.01万,每穗粒数174.2202.1粒,结实率92.9%94.0%,千粒重28.3228.32g,表现产量水平提高,有效穗和每穗粒数增加,而结实率和千粒重相近。2.2 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经相关分析表明1(表3),每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为密切表3 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产量构成因素相关系数(r)通径系数(P)(x2)(x3)(x4)产量(y)x1yx2yx3yx4y净效应有效穗(x1)-0.6483-0.02980.00340.15540.9769-0.8648-0.00750.00090.1554每穗粒数(x2)0.0399-0.22130.5758-0.63331.25690.0101-0.05790.5758结实率(x3)-0.02800.2662-0.02910.05020.2524-0.00730.2662千粒重(x4)-0.02000.0033-0.2781-0.00710.2619-0.0200(r=0.5758*),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其次为结实率(r=0.2662*),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有效穗也较高(r=0.1554),但未达显著水平。说明高产栽培要在一定穗数基础上主攻大穗,同时注意提高结实率。有效穗与每穗粒数呈负相关(r=-0.6483*),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有效穗多的每穗粒数会显著减少,要注意施好穗、粒肥,确保大穗多粒。有效穗与千粒重也呈一定负相关(r=-0.2215),但未达显著水平。为了进一步明确各因素对产量的作用,进行通径分析2(表3)。结果表明,对产量所起的直接作用最大的是每穗粒数(1.2569),其次为有效穗(0.9769),千粒重(0.2619)与结实率(0.2524)的作用较小且相近。每穗粒数通过有效穗的间接作用的负作用较大,通过结实率、千粒重的间接作用小,其净效应(简单相关系数)明显小于直接通径系数。有效穗通过每穗粒数的间接作用的负作用较大,通过结实率、千粒重的间接作用小,其净效应也明显小于直接通径系数。3 高产技术分析3.1 培育矮壮多蘖秧苗按前作成熟期安排播种期,防止秧龄偏长,降低素质,影响分蘖。早稻早熟品种7月上旬至中旬初可收割、烤烟7月上旬可采收结束的6月1215日播种;早稻中迟熟品种7月中旬中后期收割、烤烟7月中旬采收结束的6月1520日播种。根据2005年优航1号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密度试验结果(表4),表4 不同秧苗素质、密度的实收产量与经济性状实收产量(kg/hm2)经济性状处理平均有效穗(万/hm2)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壮秧、25万丛1062310165.59889.510225.5261.51146.789.529.63壮秧、14.7万丛10348.510348.510257.010318.5225.79168.191.129.95弱秧、25万丛9615.09523.510257.09798.0257.01143.588.328.96弱秧、14.7万丛10165.59981.010074.010074.0235.50156.992.429.24多蘖壮秧的插后早生快发,茎蘖数多,有效穗多,每公顷插25万丛和14.7万丛的产量分别比弱秧的增产2.4%和4.4%。示范片主要强化做到:稀播种:农户播种密度普遍偏高,双季晚稻一般每667秧田播种1520,影响了秧苗素质。示范片要求农户按每667秧田播种7.510,即每667大田用种0.50.75,播秧地40左右。施足肥:施足肥是培育壮秧的物质基础。农户习惯育秧不施肥,秧苗弱。示范片要求基肥施水稻专用肥45/40,播种前2d施下。移栽前34d施“送嫁肥”,施尿素0.5/40。喷施多效唑:为了培育矮壮多蘖秧苗,免费提供多效唑,于34叶时喷施600800mg/的多效唑或12叶期喷400 mg/的多效唑。3.2 适时移栽根据2003年优航1号5因素综合栽培试验结果,当其他4因素的编码值取零时,移栽期与产量的关系为y=8697.90-418.80x2+4.35x22,因一次项为负值, 达0.01显著水平, 二次项为正值,但作用很弱,说明随着移栽期的推迟产量会明显降低。在试验的设计水平内,以7月7日移栽(秧龄24d)的产量最高。因此双季晚稻应在前作收获后尽早移栽。示范片于7月5日20日及时移栽,秧龄2530d,防止了因秧龄老化而影响产量。3.3 适当稀植根据2005年优航1号施N量与密度试验(表5),在施N量150时提表5 优航1号不同施N量与密度的实收产量和经济性状N(kg/ hm2)密度 (万丛/hm2)平均产量(kg/hm2)有效穗(万/hm2)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15015.08614.5195.75147.297.028.7622.58880.0205.95148.297.028.0930.08961.0204.00148.296.628.0619515.09081.0173.25164.598.929.8422.58889.0202.50155.696.927.8230.09004.5225.45140.997.028.1724015.09109.5187.50167.296.028.8122.59093.0193.95150.998.729.6630.08842.5235.50129.496.428.08高密度有一定增产效果;当施N量达195时,不同密度间的产量相近;当施N量达240时,随密度的提高产量有所降低。根据秧苗素质、密度试验(表4),在相同的秧苗素质下,稀植(14.7万丛/hm2)的比密植的(25万丛/hm2)略有增产。原因是插较稀的虽有效穗较少,但穗粒数明显增加。根据试验结果,结合夏茂镇农户施肥重的栽培特点,提倡适当稀植,每公顷插15.018.0万丛,每丛插12粒谷苗。3.4 配方施肥根据2003年优航1号5因素综合栽培试验结果,当其他4因素的编码值取零时,施N量与产量的关系为y=8697.90+250.05x4-229.95x42,一次项为正值,达到0.05显著水平,二次项为负值,达0.01显著水平,说明适当提高施N量会显著提高产量,施N量过多产量会明显降低,呈开口向下的抛物曲线,有极大值,最高产量的施N量为171.7/hm2。施K量与产量的关系为y=8697.90+100.05x5-4.35x52,一次项为正值,接近0.25显著水平,二次项为负值,但未达显著水平,说明适当增施K肥会增产,施K量过多后产量会有所下降,在试验设计水平内,以最高施K量(225/hm2)时产量最高。根据2005年优航1号不同N、K水平试验(表6),在施K量为180表6 优航1号不同NK水平的实收产量与经济性状N(kg/hm2)K(kg/hm2)平均产量(kg/hm2)有效穗(万/hm2)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0.0180.08499.0212.0169.69729.5890.0180.08931.0235.1174.591.929.94180.0180.09403.5222.3193.093.129.21270.0180.09037.5245.0142.095.929.6118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药品行业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分析与应用效果评估报告
- 2025年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报告:风险控制与市场拓展
- 网络文学IP产业链全景分析:2025年全产业链开发与价值实现深度报告
- 好好吃饭课件模板
- 巧手缝制护袖课件
- 巧克力知识培训课件
- 火灾与地震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巡逻现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火力发电节能培训课件
- 奥数课件领取
- 山东省第二届化学分析检验人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库资料(含答案)
- AQ 1097-2014 井工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导则(正式版)
- NBT 47013.1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 2023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
- 2024年三亚市海棠区营商环境建设局一级科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频考点、难点(含详细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培南类抗菌药物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竞赛测试题及答案(七)
-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管理人员复习题
- 孔子的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 回弹法测试原始记录表
- 《热力发电厂》热力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