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缩编技术指标.doc_第1页
数据缩编技术指标.doc_第2页
数据缩编技术指标.doc_第3页
数据缩编技术指标.doc_第4页
数据缩编技术指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据缩编技术指标1.1 5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综合缩编技术指标l 数学基础(1)坐标系和高程系1:5万比例尺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坐标系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统,参考椭球为IAG-75参椭球体,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2)地图投影1:5万比例尺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采用6分带。l 定位要素(1)控制点1:5万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控制点的布置参考同区域1:10万比例尺地形图数据。(2)地图定向1:5万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库采用北方定向。l 地貌(1)等高线和等高距土地利用图上的等高线作为辅助要素表示区域地貌特征。1:5万比例尺土地利用图的等高线和等高距采用同区域1:10万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和等高距。(2)等高线间距等高线最小间隔一般为0.2毫米(实地距离10米)。(3)地貌符号图上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微地貌和激变地形用地貌符号表示。(4)高程点高程点只标注特征点。高程点按地貌特征进行选取,地貌形态比较破碎复杂的地区应多取,比较完整简单的地区可少取。l 道路(1)铁路1:5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完整表示出全部的营运铁路网。(2)公路级别1:5万土地利用数据库中表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镇道路。(3)合理确定道路的最小上图长度、最小弯曲等指标。l 水系水系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沿海滩涂、内陆滩涂、沟渠、冰川及永久积雪等。以图斑形式表示的居民点要素首先要满足地类图斑综合的一般性指标,参见“地类图斑”中的技术指标。河流、运河及沟渠。选取河流、运河、沟渠时,按从大到小、由主及次的顺序进行界河、独流河、连通湖泊及荒漠缺水地区的小河必须选取。湖泊、水库及池塘。图上面积大于1平方毫米(实地面积0.25公顷)的湖泊、水库应表示,不足此面积但有重要意义的小湖(如位于国界附近的小湖、作为河源的小湖及缺水地区的淡水湖)应夸大到l平方毫米表示。湖泊密集成群时,应保持其分布范围和特点,适当选取一些小于l平方毫米的湖泊,但不能合并。水系的附属物。图上长度大于1厘米(实地面积500米)的陡岸和长度大于4厘米(实地面积2000米)的堤岸应选取;双线河中的拦水坝、水闸,择要选取,其他的水系建筑物一般不予表示。l 居民点居民点要素内容包括:省、市的图示和注记;县、县级市、县级区的图示和注记;乡、镇、街道的图示和注记;村、农林牧渔场的图示和注记;居民点以外独立的工矿、机关、学校等的图示和注记。以图斑形式表示的居民点要素首先要满足地类图斑综合的一般性指标。1:5万比例尺县级土地利用图中包括村级、乡镇级、县级居民点。l 地类图斑(1)最小上图面积各类用地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为图上37平方毫米。(2)最小图斑间距最小图斑间距指相邻的两个岛状图斑之间最小间隙。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最小图斑间距为0.8毫米(实地间距40米)。(3)地类图斑界线的最小弯曲度地类图斑界线小于0.50.6毫米的弯曲可综合,但应保持综合前后形状的相似性。l 零星地物小于上图图斑面积指标但具有有重要意义的耕地、园地、居民点等可用相应的独立符号表示,位于耕地中有重要意义的其他地类亦可采用相应的独立符号表示。零星地物是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零星地物或独立符号的密度为018个/平方分米。l 权属要素(1)行政界线1:5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行政界线包括乡界、镇界、市界、省界和国界五个等级境界。当不同等级境界重合时,按最高级境界表示。(2)权属界线当土地权属界线与境界线重合(一致)时,不表示土地权属界线,用境界线代替土地权属界线。集体土地权属界线的上图标准参照“行政界线”指标。l 基本农田要素基本农田要素按照1:1万基本农田要素直接继承不进行缩编。l 注记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的注记要素主要包括定位要素注记、高程注记、行政区注记、地类图斑注记、线状地物注记、零星地物注记、其他注记等。各类型注记需要根据综合数据库中要素保留的情况对保留要素进行注记。其中行政区注记、线状地物要素注记时需要考虑地物的等级。1.2 1:10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综合缩编技术指标l 数学基础(1)坐标系和高程系1:10万比例尺地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坐标系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统,参考椭球为IAG-75参椭球体,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2)地图投影1:10万比例尺地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采用6分带。l 定位要素(1)控制点1:10万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控制点的布置参考同区域1:25万比例尺地形图数据。(2)地图定向1:10万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库采用北方定向。l 地貌(1)等高距、高程点密度土地利用图上的等高线作为辅助要素表示区域地貌特征。1:10万比例尺土地利用图的等高线和等高距采用同区域1:25万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和等高距。(2)等高线间距等高线最小间隔一般为0.2毫米(实地距离20米)。(3)地貌符号图上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微地貌和激变地形用地貌符号表示。(4)高程点的选取高程点只标注特征点。高程点按地貌特征进行选取,地貌形态比较破碎复杂的地区应多取,比较完整简单的地区可少取。1:10万土地利用图上每平方分米(实地100平方千米)注记高程点1-2个。l 道路(1)铁路1:10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完整表示出全部的营运铁路网。(2)公路级别1:10万土地利用数据库中道路为地市级级别,主要表示的公路类型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3)合理确定最小上图长度、最小弯曲等指标。l 水系水系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沿海滩涂、内陆滩涂、沟渠、冰川及永久积雪等。以图斑形式表示的居民点要素首先要满足地类图斑综合的一般性指标。河流、运河及沟渠。选取河流、运河、沟渠时,按从大到小、由主及次的顺序进行界河、独流河、连通湖泊及荒漠缺水地区的小河必须选取。湖泊、水库及池塘。图上面积大于1平方毫米(实地面积1公顷)的湖泊、水库应表示。水系的附属物。图上长度大于1米(实地长度1千米)的陡岸和长度大于4厘米(实地长度4千米)的堤岸应选取;双线河中的拦水坝、水闸,择要选取,其他的水系建筑物一般不予表示。l 居民点居民点要素内容包括:省、市的图示和注记;县、地市级市、地市级区的图示和注记;乡、镇、街道的图示和注记;村、农林牧渔场的图示和注记;居民点以外独立的工矿、机关、学校等的图示和注记。以图斑形式表示的居民点要素首先要满足地类图斑综合的一般性指标。1:10万比例尺地市级土地利用图中包括村、乡镇、县、市四类居民点等级。l 地类图斑地类图斑要素综合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地类最小上图面积指标、图斑间距指标和地类图斑界线最小弯曲度指标。(1)最小上图图斑面积各类用地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为图上36 平方毫米。(2)最小图斑间距最小图斑间距指相邻的两个岛状图斑之间最小间隙。1:1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最小图斑间距为0.6毫米(实地间距60米)(3)地类图斑界线的最小弯曲度地类图斑界线小于0.50.6毫米的弯曲可综合,但应保持综合前后形状的相似性。l 零星地物小于上图图斑面积指标但具有重要意义的耕地、园地、居民点等可用相应的独立符号表示,位于耕地中有重要意义的其他地类亦可采用相应的独立符号表示。零星地物是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零星地物或独立符号的密度为018个/平方分米。l 权属要素(1)行政界线1:10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行政界线包括乡界、镇界、市界、省界和国界五个等级的境界。当不同等级境界重合时,按最高级境界表示。(2)权属界线当土地权属界线与境界线重合(一致)时,不表示土地权属界线,用境界线代替土地权属界线。集体土地权属界线的上图标准参照“行政界线”指标。基本农田要素基本农田要素按照1:5万基本农田要素直接继承不进行缩编。l 注记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的注记要素主要包括定位要素注记、高程注记、行政区注记、地类图斑注记、线状地物注记、零星地物注记、其他注记等。各类型注记需要根据综合数据库中要素保留的情况对保留要素进行注记。其中行政区注记、线状地物要素注记时需要考虑地物的等级。1.3 1:25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综合缩编技术指标l 数学基础(1)坐标系和高程系1:25万比例尺地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坐标系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统,参考椭球为IAG-75参椭球体,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2)地图投影1:25万比例尺地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采用6分带。l 定位要素(1)控制点1:25万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控制点的布置参考同区域1:50万比例尺地形图数据。(2)地图定向1:25万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库采用北方定向。l 地貌(1)等高距、高程点密度土地利用图上的等高线作为辅助要素表示区域地貌特征。等高距是土地利用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1:25万比例尺土地利用图的等高线和等高距采用同区域1:50万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和等高距。(2)等高线间距等高线最小间隔一般为0.2毫米(实地距离50米)。(3)地貌符号图上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微地貌和激变地形用地貌符号表示。(4)高程点的选取高程点只标注特征点。高程点按地貌特征进行选取,地貌形态比较破碎复杂的地区应多取,比较完整简单的地区可少取。1:25万土地利用图上每平方分米(实地725平方千米)注记高程点2-3个。l 道路(1)铁路1:25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完整表示出全部的营运铁路网。(2)公路级别1:25万土地利用数据库中需要表示的公路类型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3)合理确定道路的最小上图长度、最小弯曲等指标。l 水系水系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沿海滩涂、内陆滩涂、沟渠、冰川及永久积雪等。以图斑形式表示的居民点要素首先要满足地类图斑综合的一般性指标,见第七小节中的地类图斑中的技术指标。河流、运河及沟渠。选取河流、运河、沟渠时,按从大到小、由主及次的顺序进行界河、独流河、连通湖泊及荒漠缺水地区的小河必须选取。湖泊、水库及池塘。图上面积大于1平方毫米(实地面积625公顷)的湖泊、水库应表示。水系的附属物。图上长度大于1厘米(实地长度2.5千米)的陡岸和长度大于4厘米(实地长度10千米)的堤岸应选取;双线河中的拦水坝、水闸,择要选取,其他的水系建筑物一般不予表示。l 居民点居民点要素内容包括:省、市的图示和注记;县、地市级市、地市级区的图示和注记。以图斑形式表示的居民点要素首先要满足地类图斑综合的一般性指标。1:25万比例尺地市级土地利用图中包括村、乡镇、县、市四类居民点等级。地类图斑地类图斑要素综合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地类最小上图面积指标、图斑间距指标和地类图斑界线最小弯曲度指标。(1)最小上图图斑面积各类用地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为图上25平方毫米。(2)最小图斑间距最小图斑间距指相邻的两个岛状图斑之间最小间隙。1:2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最小图斑间距为0.4毫米(实地间距100米)(3)地类图斑界线的最小弯曲度地类图斑界线小于0.50.6毫米的弯曲可综合,但应保持综合前后形状的相似性。l 零星地物小于上图图斑面积指标但具有重要意义的耕地、园地、居民点等可用相应的独立符号表示,位于耕地中有重要意义的其他地类亦可采用相应的独立符号表示。零星地物是指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非耕地、或非耕地中小于最小上图图斑面积的耕地。零星地物或独立符号的密度为018个/平方分米。l 权属要素(1)行政界线1:25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行政界线包括乡界、镇界、市界、省界和国界五个等级境界。当不同等级境界重合时,按最高级境界表示。(2)权属界线当土地权属界线与境界线重合(一致)时,不表示土地权属界线,用境界线代替土地权属界线。l 基本农田要素基本农田要素按照1:10万基本农田要素直接继承不进行缩编。l 注记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的注记要素主要包括定位要素注记、高程注记、行政区注记、地类图斑注记、线状地物注记、零星地物注记、其他注记等。各类型注记需要根据综合数据库中要素保留的情况对保留要素进行注记。其中行政区注记、线状地物要素注记时需要考虑地物的等级。1.4 1:50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综合缩编技术指标l 数学基础(1)坐标系和高程系1:50万比例尺省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坐标系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统,参考椭球为IAG-75参椭球体,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2)地图投影1:50万比例尺省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采用6分带,双标准纬线等积圆锥投影。l 定位要素(1)控制点1:50万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控制点的布置参考同区域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数据。(2)地图定向1:50万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库尽可能地采用北方定向,但制图区域情况特殊(例如我国的甘肃省),可考虑采用斜方位定向。l 地貌(1)等高距、高程点密度土地利用图上的等高线作为辅助要素表示区域地貌特征。1:50万比例尺土地利用图的等高距中的等高距采用同区域1:100万地形图等高距。(2)等高线间距等高线最小间隔一般为0.2毫米(实地距离100米)。(3)地貌符号的选取图上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微地貌和激变地形用地貌符号表示。(4)高程点的选取高程点只标注特征点。高程点按地貌特征进行选取,地貌形态比较破碎复杂的地区应多取,比较完整简单的地区可少取。1:50万土地利用图上每平方分米(实地2500平方千米)注记高程点2-3个。l 道路(1)铁路1:50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完整表示出全部的营运铁路网。(2)公路级别1:50万土地利用数据库中道路为省级级别,需表示的公路类型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3)合理确定道路的最小上图长度、最小弯曲等指标。l 水系水系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沿海滩涂、内陆滩涂、沟渠、冰川及永久积雪等。以图斑形式表示的居民点要素首先要满足地类图斑综合的一般性指标。河流、运河及沟渠。选取河流、运河、沟渠时,按从大到小、由主及次的顺序进行界河、独流河、连通湖泊及荒漠缺水地区的小河必须选取。湖泊、水库及池塘。图上面积大于1平方毫米(实地面积25公顷)的湖泊、水库应表示。水系的附属物。图上长度大于1厘米(实地长度5千米)的陡岸和长度大于4厘米(实地长度20千米)的堤岸应选取;双线河中的拦水坝、水闸,择要选取,其他的水系建筑物一般不予表示。l 居民点居民点要素内容包括:省、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