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烯储存安全.doc_第1页
丁烯储存安全.doc_第2页
丁烯储存安全.doc_第3页
丁烯储存安全.doc_第4页
丁烯储存安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62.84Kpa668.3kg/m31081.05657.00119.94645.410172633.420240621.13032760840435K595.150568581.360729566.8 丁二烯在储存时要严格控制储罐的储存温度,其中丁二烯产品储存温度原则上不高于27,春灌应设置超压报警及泄压排放系统。为确保储罐不超压,每个储罐应装安全阀。根据C4类液态烃的物理性质,应该尽量控制较低的储罐压力,最高不得超过0.5MPA,以减少聚合物的生成。严格控制储存系统中的氧含量不大于1MG/G。在储运的各个环节中,控制氧气的渗入。应按要求定期检测,当储罐内气相氧含量超过1MG/G时,应采取措施,以降低气相空间的氧含量。 必须控制储罐内TBC的加入量,夏季高温时刻按高限控制。按我国标准,丁二烯产品控制TBC浓度在50150ug范围内,企业自用或者用户有特殊要求的可协商确定。对丁二烯物料的储存应定期进行蒸煮以除掉过氧化物,原则上每年一次。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比如硫酸亚铁,亚硝酸钠等,蒸煮温度及时间。蒸煮用水以脱氧水为宜。蒸煮后须使用防爆工具进行人工清理,以彻底清除罐内残留的聚合物。新储罐第一次投用前,应使用规定的化学试剂进行蒸煮,以消除设备表面的氧,然后氮气置换至合格。 储存丁二烯时储罐储存系数应小于0.80,并尽可能缩短物料在储罐内的储存时间,以减少聚合我的产生。此外应在储罐的适当位置设九年级注水管线。储罐须设有保持完好的静电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的积累和尖端放电,保证静电及时导出,并定期对储罐的第一道出口法兰进行测爆检测,对设备静电接地设施安全及安全附件按规定进行检查。 在储存丁二烯的灌区必须按要求设置一定数量的可燃气体报警仪,并定期进行检验,以保证可燃气体报警仪完好,最好是设立完整的监视系统。 丁二烯储罐停用检修前,按照要求对系统进行处理,以确保拆检过程的安全。系统检修过程中,应彻底清除聚合物。清理作业必须使用防爆工具,并保证在湿润的情况下进行。对于清理出来的危险物料,应轻拿轻放,放到容器里湿润,然后送到安全位置妥善处理。储罐检修完成后。在储存物料钱必须用高纯氮气置换(纯度不低于99.9%),严格控制系统中氧含量低于1MG/G. 丁二烯储罐必须按规定进行脱水处理,及时脱掉出储罐的积水。在设计脱水装置时,须设置两道储罐脱水阀,第一道阀门应设置在靠近储罐的根部,第二道阀门设置在脱水管线下部。正常情况下第一道阀应处于开启状态,第二道阀应处于关闭状态。 脱水作业必须在有人监护的前提下进行,监护人员应该站在上风口,并准备好足够的消防器材,做好随时应该对其突发状况的准备。脱水作业人员操作前须将静电导出。穿着放静电服装和不带铁定的鞋靴,使用防爆工具,不得随身携带手机等。 脱水作业按照密闭禁氧排放的要求进行。严禁排放物直接接触空气,在密闭排放管道上课加设视镜或透明管道,以便观察排水情况。脱水作业现场最好设有氮气管线快速接头和防静电胶管,保证随时可用。脱水作业时,要缓慢开关阀门,阀门开度不宜过大,避免物料大量带出。冬季作业时,特别是遇有冻堵现象时,须防止因开关不慎而造成阀门损坏,致使物料泄漏。在脱水过程中遇到排放不畅时,首先应该关闭脱水阀,停脱水操作,通知有关人员,经确定并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继续进行脱水,必要时可倒空罐内物料,对罐,所堵管线进行蒸煮处理等。禁止用蒸汽对脱水管线进行加热,严禁用铁器进行敲打和疏通,严禁盲目开大阀门,以防物料喷出发生意外。脱水过程中如发现有聚合物或其他物料带出时,应逐渐关小阀门,操作法阀门须小心,防止聚合物受挤压发生危险。 丁二烯安全操作及处理。丁二烯在室温下储存不应该超过两星期,否则出现过氧化物后会造成危险。装置处理的安全方法是控制燃烧法,即在离装置很远的地方采用远程控制点然丁二烯以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过氧化物增加了爆炸的潜在危险处理大量丁二烯,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进行处理,有很多专业的化学处理公司擅长运输及处理这些危险品。这些公司有专业的设备及受过良好培训的专业人员处理这些危险品。 丁二烯泄露及控制正常情况下,丁二烯储存压力下为液体或者压缩气体。丁二烯运输可以采取陆路和水路,陆路可以用带有储罐的卡车运输,水路则是通过专门的运输船储运。早生产,储存及使用过程中,由于一些设备事故如泵的密封,阀门,管件连接及密封垫片,会造成丁二烯泄露,各个国家政府或生产企业制定条例采取适当措施以控制泄露。在连接管线密封不合适的地方会造成丁二烯泄露,通过使用合适的材料及泵密封技术可以减少丁二烯泄露。对减少丁二烯泄露可以通过下面系列措施实施。更多的易漏监测程序包括以下内容:(1) 泄露监测及对阀,泵和法兰的修理。(2) 密封件更换(3) 分析器更换(4) 密封系统处连接的分析器(5) 安全阀破裂(6) 安全设备(7) 槽罐,驳船及铁路罐车上的隔膜压力计(8) 密闭取样系统(9) 通过提高源头控制减少丁二烯燃烧机会。 1.丁二烯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质:温度饱和蒸汽压(绝对压力Kpa)密度kg/m32062.84668.31081.05657.00119.94645.410172633.420240621.13032760840435K595.150568581.360729566.8绝对压力=表压+大气压,100Kpa=1Mpa,大气压=0.1Mpa临界温度,物质由气相变为液相的最高温度,高于这个温度无论怎么增大压力都不会使气体液化。临界压力,临界温度时可以使气体液化的最小压力即在此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丁二烯(CH2=CH-CH=CH2)主要物料的理化常数 熔点() -108.92沸点()1个大气压下 -4.413相对密度(水=1) 0.6211相对密度(空气=1) 1.84燃烧热(KJ/mol) 2541.0临界温度() 152.0 临界压力(MPa) 4.332.水在丁二烯和溶剂油中的饱和溶解度见下表:水在下列物质中的溶解度1020304050丁二烯 (10-6)51065081010001150溶剂油(10-6)80120210320480注: 溶剂油中水的溶解度以正己烷为准门尼粘度高低聚合活性高中低高中低原因1原材料质量好2催化剂用量高3催化剂配比不当1催化剂配比不当2聚合体系含水量偏低1原材料质量差2聚合体系含水量低3催化剂用量少4催化剂配比不当1原材料质量好2催化剂用量高3聚合体系含水量高4催化剂配比不当1催化剂配比不当2聚合体系含水量偏高1原材料质量差2聚合体系含水量高3催化剂用量低4催化剂配比不当调节手段1降低进料温度2降低催化剂用量3降低铝用量1降低铝用量2增加硼用量3提高加水量1提高进料温度2提高单体浓度3提高催化剂用量4增加镍,硼永联5提高加水量1降低进料温度2降低催化剂用量3降低加水量4降低硼用量1降低加水量2降低硼用量3提高铝用量1提高进料温度2提高单体浓度3提高催化剂用量4提高铝用量5降低水用量配方调动的基本原则如下:聚合助剂单元工艺指标:序号指标名称位号单位指标范围备注1V2001压力PT2001MPa0.050.102V2001液位LT200120803V2002液位LT200220804三异丁基铝浓度g/l3.00.25铝稀释油量FT2002/2004m3/h0.22.06V-2004液位LT200320807V-2004压力PT2002MPa0.050.108稀镍浓度g/l1.00.19V-2005液位LT2004208010V-2005压力PT2003MPa0.050.1011V-2006液位LT2005208012V-2007压力PT2004MPa0.050.1013V-2007液位LT2006208014V-2011A/B液位LT2007/LT2008208015V-2009液位LT2009208016V-2009压力PT2005MPa0.050.1017V-2010液位LT2010208018V-3101压力PT3101MPa0.81.219V-3101液位LDT3101%207020丁二烯/溶剂油浓度g/100ml121721聚合计量泵出口压力MPa0,0.6522聚合各釜操作压力MPa0,0.6023镍/丁mol/mol(0.8-2.5)10-524铝/丁mol/mol(0.3-2.0)10-425硼/丁mol/mol(0.8-2.5)10-426防老剂/丁二烯比值WT/WT%0.250.727丁油进料温度TE3103/TE32030,2528加水后丁二烯水值mg/kg0,4029E-3102出口温度TE31040,2530首釜温度TE3106/TE3206607031中间各釜温度TE3107/TE3207TE3109/TE32090,10332聚合反应未釜温度TE3111/TE32110,10333丁油进料温度(开车)0,5034V-3102液位LG3151%050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