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炉节能降耗摘 要:高炉节能的措施一是增加廉价的热源,二是降低热消耗或减少热损失。高炉节能的途径和方向主要是以顺行为基础,以低热消耗或减少热损失为手段;以能源的二次回收利用获得节能最大化。1 概述目前的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和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给钢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压力,节能降耗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有效手段,高炉节能的措施一是增加廉价的热源。二是降低热消耗或减少热损失。高炉节能的途径和方向,主要是以顺行为基础,以低热消耗或减少热损失为手段。2 增加廉价热源2.1 提高热风温度高炉内热量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风口前碳素的燃烧放出的化学热,二是热风带入的物理热。后者增加,前者减少,焦比即可降低,碳素燃烧放出的化学热不能在炉内全部利用。高炉内的热量有效利用率随冶炼操作水平而变化,一般为80%左右。提高热风温度是降低焦比和强化冶炼的重要措施,采用喷吹技术后,使用高风温更为迫切。高风温能为提高喷吹量和喷吹效率创造条件。据统计,风温在9501350之间,每提高100可降低焦比820kg,增加产量2%3%。提高风温还可加快风口前焦炭的燃烧速度,热量更集中于炉缸,使高温区域下移,中温区域扩大,有利于间接还原发展,直接还原度降低,有利于降低焦比。2.2 提高煤比提高煤比和提高置换比,可以降低焦比,利用焦炭和煤的差价获得经济效益,富氧高风温大喷煤量技术,可实现高炉喷煤比在200kgt铁以上。高炉喷吹煤粉是炼铁系统结构优化的中心环节,可以实现节焦增产、炼铁环境友好的效果,同时可降低生铁成本。提高煤比后煤气量增大,初始煤气分布发生变化,为保证两道合适的煤气流,在适当开放中心,抑制边缘的同时,防止中心过吹和边缘过重,给顺行带来困难,在实际的操作当中煤比的提高限度应当根据焦炭质量、富养率等因素来确定,以保证合理的理论燃烧温度和煤气流的分布,避免热制度、造渣制度和煤气分布的失常来破坏高炉的顺行,提高煤比的措施有以下几点:(1) 提高热风温度:热风温度升高l00,可使炉缸理论燃烧温度升高60,允许多喷3040kgt煤粉。(2) 进行富氧鼓风:富氧率提高1,炉缸理论燃烧温度升高4050,允许多喷煤粉2030kgt。(3) 进行脱湿鼓风:鼓风湿度每降低1gm3,理论燃烧温度升高67,允许多喷34kgt煤粉。3 降低热耗或热损高炉的长期稳定顺行,最大限度的减少崩、悬料和休风率,减风率是一种节能,因为在处理炉况或休风的过程中热量损失较大,需要补充大量的热量,可以说保证高炉的稳定顺行减少异常炉况的处理也是一种节能。保证高炉的顺行和节能降耗要要从以下方面着手。3.1 焦炭质量焦炭从炉顶加入高炉后,经过料柱间的摩擦与挤压,以及其它各种反应的影响,粒度组成变化很大,在炉内产生一定数量粉末。粉末多,使料柱透气性恶化,炉缸中心易堆积,高炉不易接受风量和风温,燃料喷吹量也受到限制,焦炭质量与主要参数的关系如表3-1所示。表3-1焦炭质量与主要参数的关系焦炭质量变化燃料比利用系数生铁产量M40 +1%-5.0 Kg/t+4%M10 0.2%-7.0 Kg/t+5%灰分 +1%+12%渣量增加2%-2.5%硫分 +0.1%+1.52.0%-2.0%水分 +1%+1.11.3%-5.0%3.2 精料技术高品位是精料技术的核心,入炉品位提高1%,炼铁焦比下降1.5%,生铁产量提高2.5%,提高原燃料强度可降低炼铁燃料消耗。烧结、球团转鼓强度提高1%,高炉产量升高1.9%,焦比下降。熟料比提高1%,炼铁焦比下降23 Kg/t。原料成分要稳定:烧结矿设计规范要求品位波动0.5%,碱度波动0.5%,含铁品位波动1%,高炉产量会影响3.99.7%,焦比变化2.54.6%;碱度波动0.1,高炉产量会影响2.04.0%,焦比变化1.22.0%。原燃料粒度要均匀,减少炉料填充效应,提高煤气透汽性和炉料间接还原度。间接还原度每增加1%,炼铁焦比下降67 Kg/t。将烧结矿12.738mm粒度与6.412.7mm粒度进行分级入炉,可降比6%。块矿入炉粒度由1040mm降到835mm可降焦比3%。矿石还原度提高10%,焦比可下降89%。矿石低温还原粉化率升高5%,产量下降1.5%,焦比升高。减少入炉料粉末:5mm的粉末炉料所占比例要控制在5%以内,粒度在510mm的比例要小于30%。入炉粉末减少1%,焦比下降0.5%,生铁产量提高0.41.0%。3.3 控制生铁中Si含量高炉冶炼低硅铁有节焦增产的效应,并对炼钢生产有好处(减少炼钢过程的脱Si工作量)。生铁含硅降低0.1%,可降低燃料比45kg/t。高炉冶炼低硅铁的条件是:原燃料质量要稳定,高炉生产稳定顺行,选择好适宜的炉渣碱度。操作当中要关注风量和风压的变化及料速的快慢等因素,准确掌握炉温的发展趋势,坚持早动、小动和少动的调剂原则,防止炉温大幅度波动,给炉况带来波动。3.4 选择适宜的冶炼强度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有一个对应于最低焦比的最适宜的冶炼强度。冶炼强度过低或过高都会使焦比升高。当冶炼强度过低时,煤气量太少,煤气分布变差,煤气能量利用变坏,焦比升高,冶炼强度过高时,会出现管道,煤气分布不均,热能与化学能利用变差,也使焦比升高。因此选择适宜的冶炼强度也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我厂高炉冶炼强度由原来的1.6m3/d-1.7m3/d降至1.3 m3/d左右,焦比也从410 Kg/t下降到370 Kg/t,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3.5 富氧鼓风空气中的氮对燃烧反应和还原反应都不起作用,它降低煤气中CO的浓度,使还原反应速度速度降低,同时也降低燃烧速度,因为氮气存在,煤气体积很大,对料柱的浮力增大。根据资料,每富氧1%,增产4.76%,风口理论温度升高3545,允许多喷煤1015Kg/t,节焦比1%,煤气发热值升3.4%。3.6 高压操作高压操作不利于SiO2的还原,强化了渗碳过程,故有利于冶炼低硅铁;一定程度降低焦比。高压操作煤气体积减小,流速降低,压头损失减少,有利于煤气热值充分传递给炉料,促进高炉顺行和节能。提高炉顶煤气压力1Kpa,可增产102%,降焦比35%,有利于冶炼低Si铁,提高TRT发电能力,煤气中CO2含量提高0.5%,可降燃耗10 Kg/t,降工序能耗8.5 Kgce/t。3.7 降低风耗高炉炼铁降低燃料比会减少吨铁风耗。燃料1Kg标煤,鼓风量要2.5 m,消耗风机能耗0.85Kg标煤。宝钢吨铁风耗为930m/t左右。我厂高炉风耗在1150-1120m/t左右,相对相同立级的高炉来讲已经偏低,但还有下降的空间。4 能源的二次回收利用4.1 高炉顶煤气压差发电技术(TRT)TRT发电能力是随炉顶煤气压力而变化,炉顶压力和发电量成正比,一般每吨生铁可发2040度电。干法除尘,可提高发电量30左右。因煤气温度每提高10,发电透平机出力可提高3。最高发电量可达54度电。高炉鼓风能耗约占炼铁工序能耗1015,采用TRT装置可回收高炉鼓风机能量的30左右,可降低炼铁工序能耗1118cet。 4.2 冲渣供暖本厂利用水冲渣的余热供暖,将水冲渣的余热有效的利用,也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是炉渣显热的一种回收利用方式。4.3 回收放散煤气将放散的煤气回收用来燃烧发电称煤气余热发电。5 管理降耗高炉值班工长三班操作的统一,强化细节操作,要求稳定用风,均衡料速,严禁超料速和在低Si、低铁温情况下跑料。根据不同冶强水平、品位、原燃料变化掌握好综合焦比,保证各项参数受控。采用正确的手段对高炉运行进行调整,确保高炉生产稳定顺行,“高产、优质、低耗、长寿”。6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炉节能的措施有很多,但高炉节能各因素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的,要充分结合高炉的炉役、操作的技术水平、设备参数等因素,制定符合本高炉实际的节能方案,以达到节能较好的目的。下面以安钢6号高炉来说明高炉节能降耗的具体措施。1高炉生产状况安钢6号380m3高炉有1个铁口、1个渣口、14个风口,配置D130031离心鼓风机,液压双钟布料,陶瓷杯综合水冷炉底,干法布袋除尘,取消了放上渣操作。1999年元月建成投产,2005年5月开始富氧喷煤强化冶炼,现已进入炉役后期,存在炉喉及炉喉钢砖变形严重、炉底温度偏高、炉顶及干法除尘煤气管道多处泄漏煤气、热风炉风温不高等问题。高炉原料主要来自烧结厂105m2和360m2烧结机,焦炭由焦化厂4m和6m焦炉生产。但安钢2200m3高炉投产后,其煤比较低。为确保2200m3高炉生产,6号高炉在2006年上半年焦仓经常不足12,焦炭必须从原料场倒运,使得6号高炉焦炭供应不足,因此常常减风和限制富氧。2精料工作21改善入炉烧结质量精料是高炉降低工序能耗的物质基础。6号高炉对烧结矿成分进行严格控制。对应所在的料仓,每小时取样测其成分。为了减少粉末,使用了双面上15mm、下5rnm梳齿式集中振动筛,且将料仓料闸门改小,控制烧结矿给料料流,延长振动时间;同时加强筛分管理,规定槽下每班必须检查和清理集中筛筛网,严防堵塞。此外,还在烧结矿上喷洒CaCl2溶液,降低烧结矿在炉内的低温还原粉化率。22优化炉料结构近几年来,6号高炉一直用烧结矿配加生矿和酸性球团作为原料,综合入炉品位不高,渣量大。对此,2006年2月6号高炉尝试使用价格合适的南非矿,固定5的配比,逐步减少使用品位较低的海南矿,后又采用高碱度烧结矿配加酸性球团,实现全熟料入炉,使得综合品位达59。从而使6号高炉渣量减少,热量消耗降低,且改善了大煤比条件下高炉料柱透气性。23及时、准确判断焦炭质量焦炭是6号高炉强化冶炼的限制性因素。一方面随着煤量的增加,矿焦比增大,料柱块状带透气性变差:另外6号高炉焦炭供应紧张,焦仓经常不足12,每天还要从原料场倒运许多焦炭。对此,除了焦化厂搞好进煤、配煤及优化其工艺外,6号高炉大力加强了焦炭质量的管理,及时、准确判断焦炭质量,要求工长每班最多间隔1小时查看料仓,尤其在雨雪天气,根据限定焦批后焦炭振动筛筛下碎焦量、焦炭在料罐内的体积、目测情况及时判断出焦炭质量变化,同时提高焦炭M40、M10、S、水分和固定碳分析的信息反馈速度,加强工长综合判断焦炭质量变化的准确性。3高炉操作31提高风温6号高炉尽管配置了四座改进型霍戈文式热风炉,但交叉并联送风后,风温不高,一般在950左右。为了提高风温,2005年9月进行富化焦炉煤气,风温达到980;10月又对风温水平较低的2#、3#热风炉进行了轮流抢修,并且对热风炉班组加强烧炉技术培训,提高烧炉水平。目前风温可达1030以上,具体情况见表1。提高风温后,铁水含硅量明显降低。对于工长则要求关闭混风大闸,全风温操作,严禁连续超过2个小时撤风温。32大煤比、大富氧冶炼高炉增加煤量后,风口理论燃烧温度降低,而富氧使风口理论燃烧温度升高,两者相结合使许多方面相辅相成。6号高炉矿批加到13200kg后,逐渐减少焦批,提高喷煤量。煤量由8000kgh加到10000kgh,氧量具备条件时也随着加到2000500m3h,煤粉燃烧充分,渣铁物理热充沛。增加氧量后,料速也比以前有所加快。为了进一步提高煤比,高炉在坚持全风口操作的同时,14个风口全部喷煤,实行广喷、匀喷。其煤比、焦比变化趋势见图1,由图1可知煤比基本稳定在150kgt。另外,还曾在烧结矿中配加焦丁,一般控制在30150kg批,改善料柱透气性。高炉稳定顺行是降低工序能耗的基本条件。高炉煤量增加,炉缸煤气量增多,鼓风动能增大,燃烧带扩大。6号高炉在上下部调剂来确保高炉稳定顺行。下部调剂主要是适当扩大风口直径,由100mm调为了114mm;缩短风口长度,由L260mm调为了L230mm,并配合使用斜风口,使高炉初始煤气流分布较为合理。但是由于富氧采用炼钢余氧,在限氧、氧量不足时,提高煤比使更多未燃烧的煤聚集在炉子中心处,易引起高炉下部边缘气流发展,导致某种程度的炉芯不活跃1。于是又适当增加了少数100mm和L260mm风口数目,发展中心气流,经过3个多月的实践,效果良好,目前风口布局见表2。在上部调剂方面,主要包括稳定装料制度500CC 2CC00和料线1300mm,采取小幅度稳步把矿批扩大至13200kg:提高顶压,由70kPa提到75kPa,稳定上部煤气流等措施。通过积极寻求适应大煤比下的最佳冶炼参数,煤气利用率有所提高,高炉一直处于稳定顺行的良好状态。高炉连续作业强化冶炼,影响炉况因素错综复杂。在炉役后期,制订防止炉况失常预案对于降低工序能耗非常必要。6号高炉结合现实情况,制订了数项预案,包括高炉减风或限制氧量后操作参数的调整:焦炭急剧恶化后的应对措施;炉底温度偏高的上限值及控制措施;高炉长期休风后炉况的合理恢复;热风炉抢修由交叉并联改为两烧一送后的风温使用;高炉超过16小时停止喷煤的相应处理措施;重力除尘器管道泄漏煤气后顶压的控制等等。这些预警体系的建立体现了在高炉操作方面的创新,为6号长期实施高风温、大煤比、大富氧、合适顶压、低硅铁冶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3合适热制度下的低硅铁冶炼中小型高炉,Si每降低01,生铁增产0507,燃料比降低46kg/t2。但是低硅冶炼必须以稳定的外围条件、合理的炉温为前提。如果一味地降低炉温,会造成软熔带下移,长期下去还会导致炉缸堆积。6号高炉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不断强化低硅冶炼操作理念,结合高炉已经处于炉役后期和设备等条件有限制,初步制定了如下操作方针:Si在040055,渣碱度在115003,料速每班641批;规定Si下限为030,严禁连续两炉铁Si小于030,正常条件下两班料速差别不得大于3批。在降低铁水含硅(见表1)的同时,保证渣铁具有良好的物理热,炉缸仍然活跃,炉温充沛,这也便于增加大煤比下的料柱透液性,利于煤粉充分燃烧。34加强上料和出铁管理6号高炉强化“两口”(糟下上料口和炉前出铁口)管理,为高炉稳定顺行创造条件。对于糟下上料,要求拉料准确且不能亏料线作业,避免拉错料和罐坑跑料:对于炉前出铁,要求按时出净渣铁,杜绝跑大流、撇渣器不透、铁口太浅等事故发生。还专门修订液压炮维护制度,定期修补出铁主沟和撇渣器细则,确保出铁正点率和铁口合格率,减少铁量差。由于取消了放上渣,适当提前出铁,稍微开小铁口,延长出铁时间,防止高炉出铁前憋风、难行。5推行TNPM设备运作TNPM是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体系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生产和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