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治国初期的中央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于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中央王国的权威。”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三省六部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治国初期的国王不能直接控制管理较大的地区,使用的手段是国王和诸侯建立契约关系,扩大国家的疆域,符合题意的是分封制。因此选择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 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明朝太祖时罢黜丞相。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太祖时罢黜丞相3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该法体现了罗马人的a公平理念 b尚武精神 c仁政意识 d法治精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时期在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防止了贵族随意曲解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的利益,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精神,故选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十二铜表法4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谓违制是指诏令必须由政事堂决议的制度。在唐代的三省体制中,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掌执行,b,c,d三项错误,故选a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的政治唐三省六部制5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由民主政治的原意来看,是人民成为统治阶级,强调的还是公民的广泛参与程度。因此答案为a;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罗马法的内容,故b说法不正确;c项与材料无关;雅典的民主是公民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因此d说法是错误的。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直接民主6有人说,罗马帝国之所以存在那么久远,其实并不在于其统治者如何高尚,政治如何开明,而在于其创造的无与伦比的法律体系。这主要是因为罗马法 a维护了贵族利益 b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c能够调节各种社会矛盾 d真正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罗马帝国存在的久远主要在于罗马法能够及时调节各种社会矛盾,从而实现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实级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不可能正正实现的。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影响7彭敦文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 反帝爱国运动 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可知,反帝爱国运动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以上是正确的评价;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建国后的三大改造;故此题应选a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8“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八七会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中、俄两国革命的不同道路切入,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中、俄两国各走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而中国“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条道路始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9下列各项,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是欧共体的形成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表现为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体现为多个力量中心的出现,即欧洲的崛起,中国的强大,第三世界国家掀起了不结盟运动,日本势力增强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冲击到美苏两极格局。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表现10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挑战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合与开战的权力,但是必须要让议会参加,这说明了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内阁制11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的权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华盛顿的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费城会议(1787年制宪会议)前,美国联邦制尚未建立,实行的是松散的邦联体制,各州权力巨大,中央集权微弱,内不能稳定局势,外不能替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争取有利的条件,故排除a、c、d三项;华盛顿希望“强制力量的干预”,实际上是指加强中央权力,答案选b项。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制12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宪法大都规定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两国的元首都a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世袭b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c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d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英国政体是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美国政体是总统共和制,总统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拥有最高行政权。a、b两项是美国;d项是英国的内阁首相;故选c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美民主政治比较131787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维护的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因此错误,也没有确立责任内阁制,而是实行的三权分立的原则。因此错误,排除abc项。1787年宪法使美国政体从邦联制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正确,故选d。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影响14新中国成立初,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其中不包括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表现 15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的外交。中国在安理会投票中的立场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说明了中国是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中坚力量,也说明中国在新时期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是指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使用非武力方式帮助冲突各方、维持和平、恢复和平并最终实现和平的一种行动。故表述错误,应排除。其他均正确,所以应选c项。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开创外交新局面新时期的外交16、表1 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地区党员人数学生工人农民绥远32008%3%80%湖北187763.1%2.3%8.9%广东1500021.2%20.1%39.1%表1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答案】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革命17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入最早提出的持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其作者是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京变乱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时期,洪仁玕为重振太平天国,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改革方案,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1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最早出现于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民族工业的概念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建立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近代化企业,故选b项。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19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消费有限,18世纪末,茶叶依据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逐渐普及,体现了英国与中国的贸易逐步扩大,故选d项。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鸦片战争的背景20“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理解。小农经济是在小土地私有制基础上运用简单的生产工具追求产量的最大化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满足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井田制的瓦解是公田向私田转化。c、d的意思与材料不符。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耕作方式21“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徽商的谦虚 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c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的虚伪【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徽商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是由于在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人进行压制和歧视,b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22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的西班牙:“就像一张巨人之口,在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 a没有发生“价格革命” b没有经受文艺复兴的洗礼c没有受到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冲击 d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这实际上是分析西班牙在早期殖民扩张时代掠夺的原始资本外流的原因西班牙没有将掠夺来的财富用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而是用于享乐。其他三项与史实不符。答案为d。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航路的开辟影响23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 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的含义是“使设备用具便于使用,雕刻图案的器具与有彩色花纹的礼服不敢私家制造,这是工师的职事。”所以材料中“工师”应是管理手工业者的官员,故答案选b,a c d三种身份与题意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工师24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潮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的行为是面对中国民族危机的一种积极回应,故反映的是实业救国的进步观念,选a。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实业救国思潮25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a“光荣革命”成功 b君主立宪制完善 c“日不落”帝国建立 d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英国工业革命成就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很快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1851年召开的万国博览会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的大检验,英国展出的就是蒸汽机等产品,女王反复用一个词“兴奋”来表达就是对工业革命的成就的肯定,本题选d。考点:走向世界诶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第卷(材料题 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4分)材料二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伯里克利(2)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特征(5分)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3)材料一中所说的“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应指英国的什么政治体制?(2分)材料四 美国人在制宪会议上心里很纠结:一方面,心理上对政府权力不信任;另一方面,现实中又有集权的需要。如何加强政府的权力、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又不至于侵犯到个人的权利自由呢?西方代议制中“权利的制约和平衡”原则(4)美国人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特征是什么?(4分) (5)以上材料反映出政治制度发展怎样的趋势?(2分)【答案】(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4分)(2)人民主权,(2分)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贤。(3分)(3)君主立宪制(2分)(4)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代议制民主(4分)(5)由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可知西周的政治制度一是按血缘关系形成政治结构,二是地方分权,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结合所学可知为宗法制和分封制。据材料“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可知,秦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据材料“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可知,材料所述的民主的含义为人民主权;据材料“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可以归纳出民主政治的特征。(3)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据材料“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可知,英国的制度创新体现为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实现了对君主权力的制约,议会逐渐成为了国家权力的中心。(4)据材料“美国人在制宪会议上心里很纠结:一方面,心理上对政府权力不信任;另一方面,现实中又有集权的需要。如何加强政府的权力、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可知,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问题为,邦联体之威胁到了中央集权,不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为此美国颁布了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缓和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巩固了国家统一。(5)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建立,体现了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为,从君主专制制度到近代民主政治的转变,君主专制统治时期,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地位,近代民主政治制度下,强调法治原则,体现了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分封制、宗法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秦中央集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特征;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美政治比较。27二战后,国际关系经历了由冷战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它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材料二 下图为二战后某次局部战争时期的宣传单。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20世纪世界史材料四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3分)(2)材料三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怎样的突出特点?(2分)(3)根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2分)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结合材料三,四,分析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4)材料二所说的“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1分)此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答案】(1)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分)(2)特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2分)(3)变化: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竞争;日本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分)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4分)变化: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4) 标志:苏联解体。(1分)趋势: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2分)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表现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在投入现代的机械动力和化肥以前)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的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材料二 根据口述资料证明,十六世纪90年代,山东一些地区有相当数量的“经营地主”,用雇佣劳动力经营农场。随后,十七、八世纪中,伴随商业性农业的发展,许多小农因“力农致富”而成为“庶民地主”。最近,一些学者更用明清档案馆所收藏的清代刑科题本中的资料,进一步充实了农业中雇佣关系发展的证据。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材料三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浚削(剥削)之余,市腾踊(积压)之料”。“行货有税矣,而算及舟车;居货有税矣,而算及房舍”。材料四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种经济形态?(2分)什么时候出现的?(2分)“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指的是这一经济形态的哪一特点?(2分)(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农村中出现了怎样的生产现象?(2分)导致它出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劳动者如何正确签订电子劳动合同
- 绝缘材料合同范本
- 合同范本模板简约清晰
- 委托资金保管合同范本
- 股权设计咨询合同范本
- 承包平台经营合同范本
- 核酸采样人员合同范本
- 解除卖买合同范本
- 客户销售产品合同范本
- 木材搬迁合同范本
- 2025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特高压电网建设规划与设备需求分析报告
- 2025年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3套
- 临床实验中不良事件的管理
-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 炼钢厂电工应知应会考试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 GB/T 5069-2007镁铝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 GB/T 40565.2-2021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2部分:20 MPa~31.5 MPa平面型
- 旅游区奖惩制度管理办法
-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