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开国都城牛川就是我旗境内的克力孟古城.doc_第1页
北魏开国都城牛川就是我旗境内的克力孟古城.doc_第2页
北魏开国都城牛川就是我旗境内的克力孟古城.doc_第3页
北魏开国都城牛川就是我旗境内的克力孟古城.doc_第4页
北魏开国都城牛川就是我旗境内的克力孟古城.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魏开国都城牛川就是我旗境内的克力孟古城北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较早建立国都之一。建国于公元386年1月,初称代国,至同年4月始改国号为魏,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北魏的太祖皇帝称道武帝(拓跋珪)。魏书太祖纪“二十五史”缩印本第2176页上有如下记载:“登国元年春正月戊申(日)、帝即代王位效天建元,大会于牛川。复以长孙蒿为南部大人,以叔孙普洛为北部大人。班爵叙勋各有差”这段文字清晰地介绍了北魏太祖帝拓跋珪在牛川登基,任命官僚,奖赏部下,祭天建元等事宜。这是北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开始。由此可见牛川城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辉煌的一页,是中国北方重要城镇之一。牛川城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史册记载不如中原地区全面系统,差漏也多。同牛川城并驱的还有一个长川城,也成为人们争议的一个问题。另外,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数名称来自土语,如牛川就叫五克儿菊力克。不懂土语的人无法确认五克儿菊力克就是牛川城。其实“五克儿”就是“牛”的意思,“菊力克”就是“川”的意思,一点儿也不复杂,十分简单的土语嘛!牛川城位于察右后旗西北部,属乌兰哈达苏木所辖。古城遗址处驻一个牧村叫克力孟营子。牛川这个名称在民间早已遗忘,人们只管叫这个地方为“克力孟”。“克力孟”蒙古土语是“墙”的意思,蒙古人来到这里发现有古城墙,就把它叫成克力孟了。严格地讲:“克力孟”这三个汉字的注音是不准确的,应该注成“荷若莫”。有的史册上还记成“客列木母”,那就与原音差得更远了。关于克力孟的考察材料在“克力孟古城”一文中已经介绍,这里不作重复了。古城于2006年5月,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魏太祖皇帝于登国二年在牛川对功臣名将赐与奖励、任职,奠定国纪。同年六月开始征战敌对势力。魏书缩印本第2173页上有如下记载:“二年春正月,班赐功臣长孙嵩等七十三人各有差。六月帝亲征刘顕于马邑南追至弥泽大破之。顕南奔慕容永,尽收其部落。十一月逐幸赤城,十有二月巡松漠,还幸牛川。”从上文中可以见到,魏太祖征战半年后回到牛川。魏太祖在牛川待了十多年,进行多次的平定北方的征战。如登国五年,他率军西征次鹿、浑海,袭击高车袁纥部。同年四月与贺驎讨贺蘭纥,突鄰纥奚部落,大获全胜。登国六年,魏太祖回到牛川,同年十月乙卯日在西昭阳殿立皇子拓跋嗣为齐王,加封车骑大将军,位同相国,封拓跋绍为清河王兼征南大将军,封拓跋熙为阳平王,封拓跋曜为河南王。这是魏太祖分封诸子的一大步骤,确定了拓跋嗣将来接替他的皇位的重大决定。魏太祖拓跋珪在牛川镇奠定了国基,除了征战,制定刑律,日历万计外,继承祖上遗志,在牛川“设壇埒,讲武驰射,因以为常”。对此,魏书缩印本第2176页上有如下记载:“六年春二月幸纽垤川七月壬申(日)讲武于牛川,九月行还纽垤川”。天兴年间,战事不多,魏太祖于三年八月甲辰(日)幸犲山宫,遂至青牛山,丙辰(日)西登武要北原,观九十九泉,漠中观天盐池,冬十月庚申(日)车驾还宫。北魏太宗皇帝即位后,他继承拓跋珪遗志,致力于平定战乱,扩展疆土的策略。此时,北魏帝都南迁,“二十五史”缩印本第2179页上有如下记载:“泰常元年春秋七月甲申(日),帝自白鹿陂西行,大弥于牛川,登釜山,临殷繁水,而南观于九十九泉,戊戌车驾还宫”从这段文字上可以看出,太宗帝“大弥于牛川”,说明他在牛川住了相当一段时间,证实牛川城在北魏后继者心目中的地位。鲜卑族是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游牧于今西拉木伦河和洮儿河之间,依附于匈奴。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汉将窦宪大败北匈奴,鲜卑遂尽得匈奴地。匈奴留在漠北的10余万帐,皆以鲜卑为号,鲜卑势力大大增加了。东汉桓帝时,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建庭立制。(拓跋珪在牛川基本上仿照了檀石槐做法)汉末,鲜卑内部逐渐形成以檀石槐后裔步度根为首领和以轲比能为首领的强大集团。公元227-233年间,轲比能先后兼并鲜卑东部诸部落和步度根,统一了漠南地区。轲比能死后,鲜卑再度分裂,有慕容部、段部、拓跋部等。拓跋部于曹魏时期,由其首领拓跋匹狐还遣其子沙漠汗入洛阳为质。此后拓跋部进一步发展,拥有了近40万骑士。公元310年,其首领猗卢受封于大单于、代公。315年进封代王。338年,其首领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拓跋珪是接了拓跋什翼犍的班,在牛川建立了北魏。鲜卑族是倾慕于农耕的少数民族。我们可以在牛川古城的周边营子和村庄中,找到他们遗留下的农耕痕迹。如牛川城东8公里处,有个牧村叫贡胡洞。这里就有鲜卑人遗留下的石碾(古式)、石砘、石硪、石磨、石糟之类物件。其他村庄也可见到零星撒落的石器农俱。可以这样说,鲜卑族把牛川一带作为开国业绩的奠基点,逐步向外扩张,佔领了中国北方。牛川城东2公里,有一个鲜卑族古墓群,规模很大,出土文物由自治区文物馆、市文物所、察右后旗文物馆收藏。这里盗掘现象严重,大量文物已落入民间。察右后旗还有几个鲜卑(有说是契丹)古墓群,出土了不少文物,这也说明鲜卑人在这一地区的活动情况。历史的背后就是文化。今天,让我们回顾鲜卑人在我旗的克力孟曾建立中国北方的北魏政权,呈强200年左右,他们留给了我们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察哈尔为核心的北元政权把克力孟作为大汗行宫所在地,曾有多任大汗在此驻牧。这些史例说明察右后旗是个风水宝地,大有发展前途的好地方。好地方是人们依照自然规律,用我们的拼搏精神建设起来的。但愿我们对古文化在国家法律法规充许的前提下,挖掘整理、弘扬、合理利用,把鲜卑文化同察哈尔文化联系起来,可以起到我旗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来利用。武殿林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