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化装置煤气水分离简介 目录 一 理论工艺流程二 现场仪表设备三 现场仪表设备简单原理 1 1装置的设计 装置设计规模 一期工程为四个系列 即每八台气化炉对应两个系列 单系列处理能力为 300m3 h 工序代号为 800 工序名称为 煤气水分离 1 2装置的流程 冷却和膨胀分离从加压气化 200 煤气冷却 400 低温甲醇洗 500 来的煤气废水中的溶解气 固体颗粒及轻油和焦油 并向加压气化 200 提供低压喷射煤气水和高压喷射煤气水 向粗煤气变换冷却 400 提供高压喷射煤气水 1 3工艺原理 根据无压重力沉降原理 利用不同组分的密度差 分离出煤气水中的轻油 焦油等利用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压力降低而减小的原理 即 减压闪蒸 分离出煤气水中的CO NH3 CO2等 1 4装置的组成 核心设备 初焦油分离器 油分离器 最终油分离器 双介质过滤器 辅助设备 服务设备 闪蒸膨胀器 换热器 贮水槽 输送介质泵装置剖析为七个单元 1 含尘 焦油煤气水的冷却 闪蒸和初分离 PID图1 6页 2 含油煤气水的闪蒸和分离 PID图7 9页 3 煤气水的最终分离 PID图10 11页 4 煤气水的过滤 PID图13 15页 5 过滤器的反洗 PID图13 16页 6 膨胀气处理 PID图18 20页 7 油收集 PID图22页 1 5工艺流程 含尘煤气水 含油煤气水 含油煤气水膨胀器F01 500 甲醇洗 煤气水系统 酚回收 换热器W03W01W02 膨胀器F03 初焦油分离器F04 B06 最终油分离器F05 B07 双介质过滤器F06 油分离器F02 400 冷却 流程简述 含尘煤气水的 冷却1 从加压气化来的高压含尘煤气水 进入余热回收器 811 W03 回收热量 在此与105 锅炉给水换热 产生158 的饱和蒸汽 煤气水从199 降温到169 2 从余热回收器出来的含尘煤气水首先进入喷射煤气水加热器 811 W01ABCD 与送往加压气化的高压喷射煤气水换热 煤气水从169 降温到136 而送往加压气化的高压喷射煤气水的温度又70 提高到150 3 最后含尘煤气水进入煤气水冷却器 811 W02ABCD 与循环冷却水换热 煤气水温度又136 冷却至70 余热回收器W03 煤气水加热器W01 煤气水冷却器W02 含尘煤气水 循环上水 循环回水 喷射煤气水 喷射煤气水 锅炉给水 低压蒸汽 流程简述 含尘焦油煤气水的 闪蒸减压冷却后的高压含尘煤气水进入四个并联的含尘煤气水膨胀器 811 F03ABCD 中膨胀至接近常压 然后进入与膨胀器对应的四个并联的初焦油分离器 811 F004ABCD 初焦油分离器 811 F04AB 设置的目的 从煤气水中分离尘和焦油 B06 流程简述 含尘焦油煤气水的初分离 初焦油分离器 811 F04AB 初焦油分离器设置的目的 从煤气水中分离尘和焦油 是本系统核心设备之一 初焦油分离器设计有两个沉降区 物流为径向 但在两个区内方向不同 操作温度 初焦油分离器的操作温度维持在65 和90 之间 设计温度为70 2 含油煤气水流程 油分离器F02 闪蒸减压 温度70 压力3500 操作温度 70 操作压力 常压 膨胀器F01 温度70 含油煤气水 压力120 流程简述 从400 煤气变换冷却来的含油煤气水与500 甲醇洗来的煤气水混合进入含油煤气水膨胀器 811 F01AB 膨胀至大气压 冷却 由于从冷却来的含油煤气水 大约3500KPa和70 接近膨胀器最佳操作温度 所以在进膨胀器前不需再进行冷却 甲醇洗 从低温甲醇洗来的含油煤气水 大约3300KPa和8 从压力调节阀后直接进含油煤气水膨胀器 811 F01AB 流程简述 油分离器 811 F02AB 的作用 是从煤气水中分离油和少量焦油为维持油分离器煤气水的低粘度 其操作温度控制在65 和80 之间 3 煤气水的最终分离 经过初焦油分离器 811 F04ABCD 分离出焦油和油以后的煤气水进入对应的最终油分离器 811 F05ABCD 油分离器 811 F02AB 分离出油的煤气水分别进入对应的 一对二 即来自F02A的煤气水平均分配进入F05AB 来自F02B的煤气水平均分配进入F05CD 最终油分离器 811 F05ABCD 最终油分离器 最终油分离器 最终油分离器 油分离器F02A 最终油分离器 初焦油分离器F04A 初焦油分离器A 初焦油分离器F04D 油分离器F02B 初焦油分离器F04B 初焦油分离器F04C A B C D 保证最终油分离效果的操作要点 三种工艺路线 为确保最终油分离器的最佳分离效果 操作温度的调节设计了三种工艺路线 A 第一条路线 煤气水完全不通过煤气水冷却器 811 W09ABC R 即煤气水从初焦油分离器和油分离器出来混合后直接进入最终油分离器 使最终油分离器 811 F05 的操作温度为70 B 第二条路线 来自初焦油分离器 811 F04 和油分离器 811 F02 的煤气水直接送入第一缓冲槽 811 B01 用煤气水输送泵 811 P01AR 送煤气水冷却器 811 W09ABC R 冷却到40 进入最终油分离器 811 F05 后 靠重力流入第二缓冲槽 80 B002 再由过滤器供料泵 80 P004 送入双介质过滤器 C 第三条路线 煤气水部分经煤气水冷却器 811 W09ABC R 冷却 温度根据工艺要求调整 然后进入最终油分离器 煤气水靠重力流入第二缓冲槽 811 B02 由过滤器供料泵 811 P04A 送入双介质过滤器 三种工艺路线 最终油分离器 初焦油分离器 B 01缓冲槽 焦油分离器 泵 W 09 W 09 循环上水 循环回水 注意1 煤气水与循环水逆流 2 四台换热器循环水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法 3 与W 02的区别是循环水是并联连接方法 循环回水 循环上水 1 2 3 3条线路 1 1 22 1 2 33 3 4 煤气水的过滤 作用与流程 经过最终油分离器 811 F05 分离后的煤气水中还含有悬浮固体 油和焦油 可在双介质过滤器 811 F06ABCD 中清除 煤气水从 811 F06 双介质过滤器顶部进入经床层过虑后到底部 过滤后送煤气水贮槽 811 B03 内部填料 双介质过滤器的床层分三层 a 过滤介质 焦炭 b 沙子c 支撑石子 大 中 小三种 5 过滤器的返洗 四个返洗过程 步骤 当过滤器床层压差增大 超过60KPa时 过滤器必须冲洗 排放 过滤器停止使用后 残留液 底部的焦油靠重力排至焦油污水槽 811 B08 直至液位稍高于过滤床 焦炭层 吹扫 过滤器用氮气吹扫使焦炭床层松散 返冲洗 启动冲洗泵 811 P08 慢慢增加流量到500m3 h 约需30 60秒内 过滤器用煤气水冲洗约12分钟 一分钟后启动第二台泵 811 P08 其流量也应该象第一台泵一样慢慢增大 两台泵运行约6分钟 双泵运行期间 过滤床层处于悬浮状态 过滤床上层按其密度和颗粒直径重新分布 密度小的焦炭升到床层顶部 沙子留在中间 支撑石子留在最下面 填充 冲洗完毕后 用煤气水将过滤器重新填充 6 膨胀气处理 膨胀气安全放空 来自811 F01A B的膨胀气 一部分进入811 F08A B后 再经过811 B12A B排入大气 来自811 F03A B C D C D的膨胀气 一部分进入811 F07A B C D C D后 再经过811 B12A B排入大气膨胀气系统 来自811 F01A B的部分膨胀气和来自811 F03A B C D C D的部分膨胀气混合后一起进入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设计优化及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观革命电影有感450字14篇
-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换技巧:初中英语课程教案
- 纪检委员培训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5完形填空专题复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唐诗三百首鉴赏与实践教学方案
- 工业园区招商合同
- 早教课件在家听
- 企业间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合作合同
- 纪念塔课件教学课件
- 矿山设备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大队委选拔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PEP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血管外科常用药物
- 消防桌面应急预案方案(3篇)
- 山区救援网2025年灾害救援装备研发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标准)校车修理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光耦元件市场竞争风险及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 服装厂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州水务财务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招聘18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