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习题课2动能定理的应用 学习目标1 进一步理解动能定理 领会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 2 会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变力做功 曲线运动以及多过程问题 内容索引 当堂达标检测 重点知识探究 重点知识探究 一 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 1 动能定理不仅适用于求恒力做功 也适用于求变力做功 同时因为不涉及变力作用的过程分析 应用非常方便 2 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是最常用的方法 当物体受到一个变力和几个恒力作用时 可以用动能定理间接求变力做的功 即w变 w其他 ek 例1如图1所示 质量为m的小球自由下落d后 沿竖直面内的固定轨道abc运动 ab是半径为d的光滑圆弧 bc是直径为d的粗糙半圆弧 b是轨道的最低点 小球恰能通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c 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 小球运动到b处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解析 答案 答案5mg 图1 2 小球在bc运动过程中 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 解析 答案 针对训练如图2所示 某人利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拉质量为10kg的物体 定滑轮的位置比a点高3m 若此人缓慢地将绳从a点拉到b点 且a b两点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7 和30 则此人拉绳的力做了多少功 g取10m s2 sin37 0 6 cos37 0 8 不计滑轮的摩擦 解析 答案 答案100j 图2 解析取物体为研究对象 设绳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 根据题意有h 3m 对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w mg h 0 由 两式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w 100j 则人拉绳的力所做的功w人 w 100j 一个物体的运动如果包含多个运动阶段 可以选择分段或全程应用动能定理 1 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时 将复杂的过程分割成一个个子过程 对每个子过程的做功情况和初 末动能进行分析 然后针对每个子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列式 然后联立求解 2 全程应用动能定理时 分析整个过程中出现过的各力的做功情况 分析每个力做的功 确定整个过程中合外力做的总功 然后确定整个过程的初 末动能 针对整个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当题目不涉及中间量时 选择全程应用动能定理更简单 更方便 二 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多过程问题 注意 当物体运动过程中涉及多个力做功时 各力对应的位移可能不相同 计算各力做功时 应注意各力对应的位移 计算总功时 应计算整个过程中出现过的各力做功的代数和 解析 例2如图3所示 右端连有一个光滑弧形槽的水平桌面ab长l 1 5m 一个质量为m 0 5kg的木块在f 1 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 从桌面上的a端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 木块到达b端时撤去拉力f 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 2 取g 10m s2 求 1 木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 木块未离开弧形槽 答案 答案0 15m 图3 解析设木块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木块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 从木块开始运动到沿弧形槽上升的最大高度处 由动能定理得 fl ffl mgh 0其中ff fn mg 0 2 0 5 10n 1 0n 2 木块沿弧形槽滑回b端后 在水平桌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 答案0 75m 解析设木块离开b点后沿桌面滑动的最大距离为x 由动能定理得 mgh ffx 0 解析 答案 三 动能定理在平抛 圆周运动中的应用 动能定理常与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相结合 解决这类问题要特别注意 1 与平抛运动相结合时 要注意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如分解位移或分解速度求平抛运动的有关物理量 2 与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相结合时 应特别注意隐藏的临界条件 有支撑效果的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物体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为vmin 0 没有支撑效果的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物体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为vmin 例3如图4所示 一可以看成质点的质量m 2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沿光滑的水平桌面飞出后 恰好从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 其中b为轨道的最低点 c为最高点且与水平桌面等高 圆弧ab对应的圆心角 53 轨道半径r 0 5m 已知sin53 0 8 cos53 0 6 不计空气阻力 g取10m s2 1 求小球的初速度v0的大小 解析 图4 答案 答案3m s 由 得 v0 3m s 2 若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c 求在圆弧轨道上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 答案 4j 解析 答案 当堂达标检测 1 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 如图5所示 质量为m的物体与水平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体与转轴相距r 物体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 当转速增至某一值时 物体即将在转台上滑动 此时转台开始匀速转动 设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在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是a 0b 2 mgrc 2 mgrd 1 2 3 解析 答案 图5 解析物体即将在转台上滑动但还未滑动时 转台对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恰好提供向心力 在物体由静止到获得速度v的过程中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 只有摩擦力对物体做功 1 2 3 2 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多过程问题 滑板运动是极限运动的鼻祖 许多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 如图6是滑板运动的轨道 bc和de是两段光滑圆弧形轨道 bc段的圆心为o点 圆心角为60 半径oc与水平轨道cd垂直 水平轨道cd段粗糙且长8m 某运动员从轨道上的a点以3m s的速度水平滑出 在b点刚好沿轨道的切线方向滑入圆弧形轨道bc 经cd轨道后冲上de轨道 到达e点时速度减为零 然后返回 已知运动员和滑板的总质量为60kg b e两点到水平轨道cd的竖直高度分别为h和h 且h 2m h 2 8m g取10m s2 求 图6 1 2 3 1 运动员从a点运动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解析 答案 答案6m s 1 2 3 2 轨道cd段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 答案 答案0 125 1 2 3 3 通过计算说明 第一次返回时 运动员能否回到b点 如能 请求出回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如不能 则最后停在何处 解析 答案 答案不能回到b处 最后停在d点左侧6 4m处 或c点右侧1 6m处 1 2 3 解析设运动员能到达左侧的最大高度为h 从b到第一次返回左侧最高处 所以第一次返回时 运动员不能回到b点设运动员从b点运动到停止 在cd段的总路程为s 由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s 30 4m因为s 3xcd 6 4m 所以运动员最后停在d点左侧6 4m处或c点右侧1 6m处 1 2 3 3 动能定理在平抛 圆周运动中的应用 如图7所示 一个质量为m 0 6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 2m s从p点水平抛出 从粗糙圆弧abc的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 不计空气阻力 进入圆弧时无动能损失 且恰好沿圆弧通过最高点c 已知圆弧的圆心为o 半径r 0 3m 60 g 10m s2 求 1 小球到达a点的速度va的大小 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审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矿山电子高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征信考试题库及答案
- 商业合作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合同
- 企业合同管理模板及风险提示
- 2025年新疆农作物制种质量保障合同
- 2025年贵州公需科目之乡村振兴试题(含答案)
- 祁阳历史中考试卷及答案
- 技校政治考试题目及答案
- 唐山单招十类考试题及答案
- 《预防校园霸凌》课件
-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课后练习题及答案1
- DB1311T 091-202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多锤头碎石化施工技术规范
- 共用检验设备协议书
- 采砂作业合同协议
- 排他协议合同协议
- 经济数学微积分 杨慧卿 第4版 教案 第1-3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一元函数积分学
- 脑卒中护理新进展
- 《2025年CSCO宫颈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 2024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课件
- 《胸痛中心质控指标及考核标准》(第三版修订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