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PPT课件.pptx_第1页
前列腺癌PPT课件.pptx_第2页
前列腺癌PPT课件.pptx_第3页
前列腺癌PPT课件.pptx_第4页
前列腺癌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前列腺癌的诊疗规范 2 慢性前列腺炎 青中年发病 四大症状症状多样性检查方法不统一 欠缺治疗混乱过度治疗 前列腺增生 老年发病梗阻症状为主诊断明确治疗方法明确 有效 前列腺癌 早期无症状 中 晚期 尿路梗阻与骨转移疼痛 发病率明显上升 患者 医生重视不够 诊断时多为晚期 治疗方法明确有效 合理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3 主要讨论的问题 前列腺癌流行趋势再认识 转变观念 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方法再认识 早发现 前列腺癌合理治疗再认识 提高生存及生活质量 4 一 前列腺癌的流行趋势再认识 5 53 50 全球发病率数据 南非9澳大利亚105 0南美2 北美西欧东欧俄罗斯日本中国北非 85 794 228 526 122 74 38 1 上海前列腺癌发病率为32 23 10万 6 6 中国发病率数据 来源 文献报道及预期 10万人 57 7 41 1 E2008 以40 的增长率进行预期1 8 54 E2003 20072012 2009年的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排第6位 死亡率达到4 19 10万 在所有男性恶性肿瘤中排第9位李鸣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9 20 6 368 70 7 地区差异 n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存在较大城乡差异 特别是大城市发病率高 8 年龄差异 发病率增加主要发生在老年患者 60岁以上年龄组的发病率1998年 2003年的5年间增加比例为80 7 至2008年的10年间增加至166 8 9 小结 前列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成显著上升趋势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人群 自2008年起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居泌尿系肿瘤第1位 城市 特别是大城市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城市 农村为 4 4 1 2009年上海前列腺癌发病率为32 23 10万 前列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男性健康的重要疾病 10 二 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11 明确的危险因素 年龄 前列腺癌流行病学显著特点是与年龄呈正相关 50岁以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接近明显增长 前列腺癌发病中位年龄为72岁 高峰年龄为75 79岁 种族 前列腺癌发病率在不同人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发病率及死亡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黑人 白人 黄种人 12 遗传性 前列腺癌患者的亲属发病率增高 1个一级亲属患有前列腺癌 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以上 2个或2个以上一级亲属患前列腺癌 相对风险增至5 11倍 有前列腺癌阳性家族史的患者比无家族中患者的确诊年 龄大约早6 7年 前列腺癌患者中大约9 为真正的遗传性前列腺癌 即3个或3个以上亲属发病或至少2个为早期发病 55岁以前 13 可能的危险因素 外源性因素 高动物脂肪饮食 甾体类激素 催乳素及雌激素等对于正常前列腺及前列腺癌生理变化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与患前列腺癌危险性的相关性尚不明确 14 我国前列腺癌部分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15 牛奶 蛋类 4次 周 离异 丧偶 再婚为我国前列 腺癌发病危险因素 16 三 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再认识 17 前列腺癌可以早发现 早期诊断前列腺癌诊断方法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 PSA 直肠指检 DRE 经直肠超声检查 TRUS 前列腺穿刺活检 ProstateBiopsy 前列腺癌的其他影像学检查CT MRI X ray BoneScan 18 1 PSA PSA为器官特异性 只由前列腺组织分泌 PSA升高的因素 前列腺癌 慢性前列腺炎 直 肠指检 尿路感染 尿潴留等 PSA正常值 PSA 4ng ml PSA 10ng ml 提示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很大 19 当PSA在4 10ng ml时 fPSA tPSA比值 0 16为正常值fPSA tPSA 0 1 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56 fPSA tPSA 0 25 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8 PSAD PSA密度 正常值 0 15PSAD tPSA PV Prostatevolume 前列腺体积经直肠超声测定计算所得 PSAV PSA速度 正常值 0 75ng mlPSAV PSA2 PSA1 PSA3 PSA2 2 两年内至少检测三次PSA 20 nPSA检查n潜在前列腺癌诊断标志物 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血清PSA平均值范围均低于西方国家人口 甚至也低于亚洲其他国家人群nPCA3nprostatehealthindexnTMPRSS2 ERG n中国特异融合基因 USP9Y TTTY15等 CUA2014共识 血清总PSA 4ng ml视为异常 PSA 临床 筛查 n血清PSA受年龄和前列腺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21 n关于应用PSA进行前列腺癌筛查 n目前暂无1类证据显示PSA筛查可以降低前 列腺癌的死亡率n中国人群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较低n基于更加合理的筛查标准 我国未来有条件也可开展PSA的前列腺癌筛查CUA2014共识 50岁以上有下尿路症状的男性常规进行PSA和DRE检查 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 应该从45岁开始定期检查 DRE 影像学异常或有临床征象 如骨痛 骨折等 的男性进行PSA检查 PSA 临床 筛查 22 PSA 临床 筛查注意事项 前列腺按摩后一周 直肠指检 膀胱镜检查 导尿等操作48小时后射精24小时后 前列腺穿刺一个月后进行 PSA检测时应无急性前列腺炎 尿储留等疾病 23 n前列腺穿刺活检 矢状面实时双画成像的B超设备 使用带有双穿刺通道的探头n穿刺术前通常需预防性口服喹诺酮类抗生素3天 并进行肠道准备n目前数据显示初始的饱和穿刺比逐步穿刺的效果好 不增加并发症CUA2014共识 推荐行10针以上穿刺 2 前列腺穿刺活检A 饱和穿刺n为提高诊断率 减少合并症 建议使用冠状 24 US靶向穿刺 B 精确穿刺 实时弹性超声引导 弹性成像的原理 是根据不同组织的弹性系数不同 被测物体某时间在施加外力或自身运动后其应变也不同 收集被测物体某时问段内的各个片断信号 再以彩色编码成像 用图像色彩反映组织的硬度 组织弹性成像可有效鉴别实质性肿瘤的良恶性 对于恶性病变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25 B 精确穿刺 MRI引导 利用大孔径磁体系统 采用仰卧位对前列腺进行MR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技术 MRGB 一项英国的研究报道 与标准化经直肠超声 TRUS 引导的活检相比 前列腺成像靶向穿刺活检方案可引起前列腺癌高危穿刺的检出率有实质性提高 26 小结 血清总PSA 4ng ml视为异常 50岁以上有下尿路症状的男性常规进行PSA和DRE检查 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 应该从45岁开始定期检查 饱和穿刺推荐行10针以上穿刺 精确穿刺可实质性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 27 3 MRI 28 29 30 四 前列腺癌的合理治疗再认识 31 方案 1 等待观察治疗2 内分泌治疗 3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4 根治性放射治疗5 其他治疗 32 1 等待观察治疗 4 10ng ml 6 T2 指征 PSAGleason临床分期预期寿命短 随访 每3个月检查PSA DRE 影像学检查 若出现进展考虑其他治疗 33 2 内分泌治疗 HT 方法 单纯去势 药物去势或手术去势 完全性雄激素阻断 去势 抗雄 辅助激素治疗 间歇内分泌治疗新辅助激素治疗 34 去势治疗 Castration 手术去势 药物去势 LHRH a 戈舍瑞林 诺雷得 曲谱瑞林 达菲林 亮丙瑞林 35 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 MAB LHRHa 非类固醇抗雄药物 与单纯去势相比可延长总生存期3 6个月 平均5年生存率提高2 9 死亡风险降低20 相应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合用比卡鲁胺的MAB疗法 相对于单独去势可使死 亡风险降低20 并可相应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对于局限性前列腺癌 应用MAB疗法时间越长 PSA复发率越低 应用MAB疗法6 5年以上者 PSA复发率仅为10 36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 IHT 依据 内分泌治疗 HT 不能延长PCa进展到非激素依赖的时间 却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增加治疗费用 概念 HT一段时间后PSA 0 2ng ml 维持3 6月后停止HT 待PSA回升到一定值后 再开始HT 并非所有患者治疗间歇期 血清睾酮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更适合于局限性病灶及经过治疗的局部复发 方案 MAB 药物去势 高效抗雄药物等 应告知患者潜在的疾病进展风险 重新开始治疗的标准 目前并不统一 有PSA 4ng ml 10ng ml 上升至治疗前1 2水平 上升了最低值的20 等等 CUA建议 PSA 4ng ml 37 内分泌治疗后的随访 根据治疗前PSA水平和治疗后头3 6月下降的情况 判 断HT的敏感性和反应的持续时间 治疗后头3 6月PSA正常或不能发现者 相对于高水平 者 其治疗反应持续时间更长 应在治疗开始后3 6月进行评估 至少包括PSA检测 直肠指诊及详细的症状 评价治疗的反应性和副作用 根据症状 预后因子 及所给予的治疗 个性化随访 推荐每3月进行一次随访 病情稳定者不推荐行常规影像学检查 38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依据 理论上局限性前列腺癌可被根治术治愈 临床诊断中42 50 患者术前肿瘤分期被低估 20 患者术中才发现淋巴结转移 25 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存在切缘阳性 切缘阳性者术 后5年复发率高达65 阴性者仅为8 内分泌治疗可减少肿瘤体积 降低临床分期 进而延长 生存率 同时将根治术的适应症扩大至T3期 适应症 主要用于有高复发危险的前列腺癌 即Gleason评分 7 精囊受侵 有全身扩散高风险的肿瘤 一般认为最佳适应症为T2期肿瘤 相对适应证包括T1 T3期肿瘤 39 方案 药物 多数采用LHRH A和抗雄激素的联合 疗程 早期标准为3个月 长于3个月的治疗可获得更 好结果 但应用多长时间为最佳尚待进一步确定 效果 一组欧洲402例前瞻随机研究 30 临床分期降低 15 病理学降级 其中T2期有统计学意义 而T3期无统计学意义 降低前列腺切缘肿瘤阳性率 T2期降幅为48 5 至81 6 T3期从61 64 降至26 42 不能降低精囊的浸润 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区别 40 辅助内分泌治疗 依据 根治术后pT2期肿瘤可有26 患者复发 根治术后淋巴结阳性率可为20 40 其5年无瘤生存率 不足30 而辅助治疗可提高pN 患者长期生存率 Gleason 7 PSA 10ng ml 切缘阳性 精囊受累常预示已有微小转移灶 微转移者5年生存率也不足30 根治术后pT3期肿瘤复发率高 5年PSA复发率达75 如Gleason 7 PSA 10ng ml PSA复发时间为1年 适应症 显微镜下可见神经束膜浸润或阳性切缘的肿瘤 高危前列腺癌 即临床分期 T2c期 或PSA 20ng ml 或Gleason评分8 10分 或同时存在以下2项的肿瘤 PSA10 20ng ml T2b期 Gleason评分为7分 中危 41 重视内分泌治疗导致骨折风险 42 0 5 1 0 6 9 6 接受ADT的PCa患者BMD 年 5 10倍 正常男性BMD 年 接受ADT的PCa患者骨质丢失率未接受ADT的PCa患者骨质丢失率接受ADT的PCa患者中4年内有50 的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10年内有80 的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去势治疗加重患者骨质疏松 去势治疗与骨质疏松 43 去势治疗加重骨质疏松2003年Weston等报道 测量BMD 测量BMD 12个月和24个月 未进行ADT晚期PCaN 183 开始ADT 36 和62 患者表现为骨质疏松提示 ADT降低PCa患者的BMD 破坏患者的骨健康 44 去势治疗可以持续降低患者的BMD 年份研究者 例 数治疗方式 ADT时间 BMD改变 P值 髋部 脊柱 199 5Eriksson等 11手术去势 12 9 6 4 5 均 0 05 199 9Maillefert等 12GnRH a 抗雄药物 18 7 1 6 6 0 12和 0 27 200 26手术去势或GnRH a 7 6 0Daniell等200 1Kiratli等 36手术去势或GnRH a 240 120 14 2 7 8 0 050 02和 0 18 200 2Berruti等 35GnRH a 12 0 6 2 3 0 03和 0 002 45 去势治疗增加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 JUrol 1997 157 439 444 46 去势治疗增加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 经过5年以上的ADT 患者出现骨折的危险指数增长 经过9年以上的ADT 增加50 的骨折风险 ADT与PCa患者骨折有明显的相关 p 0 003 其相关性随着 使用ADT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JUrol 1997 157 439 444 47 骨折与患者生存时间负相关 骨折史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RR 7 4 p 0 007 48 双磷酸盐类药物维护患者骨健康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双磷酸盐类药物可以保护患者骨健康 减少SERs的发生 缓解PCa骨转移症状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NCCN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推荐使用双磷酸盐药物治疗 PCa骨转移 49 二膦酸盐主要分为两类 不含氮的二膦酸盐和含氮的二膦 酸盐 含氮的二膦酸盐主要有 帕米膦酸 pamidronate 艾 本 ibandronate 和唑来膦酸 zoledronicacid 等 50 骨质疏松症对社会的影响 美国超过2百万男性患有骨质疏松症 美国每年发生约80000例髋关节骨折 其中1 3为男性患者 1 3的患者因骨折1年内死亡 只有40 左右的患者恢复 每年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所花费的费用在30 亿美元以上 51 小结 内分泌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内分泌治疗可导致患者骨质疏松 增加骨折风险双磷酸盐类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