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十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自学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十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自学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十课《社会生活的变化》自学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自学内容:社会生活的变化二.自学目标: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机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历史史实。三.自学重、难点: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难点:轮船、火车、照相机和电影等为什么都是西方人发明的?四.自学过程:.阅读教材第一标题“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标画知识点,完成学案。1.交通工具: (时间) 、 、传入中国。 影响:它们的出现,使人们 。2.中国出现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3.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号。4.通讯工具 ,时间: 概况: .阅读教材第二标题“文化生活的变迁”,标画知识点,完成学案。1.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 和 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2.电影分早期的无声电影和后期的有声电影。我国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年由 照相馆拍摄的 舞台片 。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年 影片公司拍摄的 。3.新闻报纸的出现: 年在 创办的当时最著名的报纸 。4.印刷出版社机构的出现: 年在 创办的 馆,是近代中国历史 、 的出版机构。.阅读教材第三标题“社会习俗的变化”,标画知识点,完成学案。1.变化的原因:辛亥革命后, 。2.变化表现:.装束变化: 。.礼节变化: 。.称谓变化: 。1. 变化结果: 。.合作探究:典型例题:近代文化生活的变化是由于 的传入: 照相 电视 电影 报纸 a. b. c. d.五.学效测试。1.民国初年最具特色的服装是( ) a.西服 b.旗袍 c.中山装 d.唐装2.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目的是( ) a.为了显示新政府的革命性 b.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c.为了实现三民主义 d.为了政府管理方便3.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是在(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4.辛亥革命后,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国人的观念与习俗发生了变化,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 a.平民见了官员要跪拜 b.差人见了官员称“老爷” c.官吏开会统一穿新式礼服 d.女子才从小要缠足5.以下关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到照相馆照相 b.在家中看电视 c.到电影院看电影 d.聚会时男士身穿西装6.宋代以来形成妇女缠足的陋习,被废除是在 ( ) a.戊戌变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抗日战争后 d.新中国成立后7.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他会要求别人称呼自己为( ) a.老爷 b.大人 c.先生 d.陛下8.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风云儿女 d.渔光曲9.从昆明乘火车到海防,再转轮船去上海,这样的事情出现在哪一条铁路开通以后( ) a.淞沪铁路 b.滇越铁路 c.唐胥铁路 d.京张铁路10.剪掉辫子、禁止女子缠足、行鞠躬礼、握手等社会习俗的变化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戊戌变法后 d.辛亥革命后11.近代中国的新闻记者通过有线电报发回新闻报道,最早出现在 ( ) a.19世纪50年代后 b.19世纪60年代后 c.19世纪70年代后d.19世纪80年代后12.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的原因很多,下列哪一个是生产力方面的原因 ( )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欧洲殖民扩张 d.人口流动13.下列是某校八年级一位学生写的作文中的一段,他非常马虎,有四处与历史事实不符,请你找出并帮助他改正。京张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1876年通车的那一天,上海万人空巷,大家赶来看热闹。民报记者随车采访,写了一篇生动的报道:汽笛响起,电动车开动,坐在车上的人像悬挂着的旗子一样摇来摇去。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驰过,而且车上载了穿着中山装的人,没有不“诧为奇观”的。他们都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呆呆地盯着火车看。.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错误: ;改正: 。14.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核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欧风东渐,中国社会发生巨变。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猛烈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