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诗词五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 语文版.ppt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诗词五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 语文版.ppt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诗词五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 语文版.ppt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诗词五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 语文版.ppt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 诗词五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件 语文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 了解作家作品 熟读成诵 2 品味诗歌语言 体会诗歌内涵 3 感悟作者情怀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学习目标 孟浩然 689 740 名浩 字浩然 号孟山人 襄州襄阳 现湖北襄阳 人 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 又称之为孟山人 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代表作 孟浩然集 走近作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733 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 他西游长安 不甘寂寞 想出来做事 苦于无人引荐 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 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因而这是一首干谒 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诗 写作背景 干谒诗 干谒 求拜 干谒诗是求人之诗 古人为求显声扬名或经世致用而求见达官显贵 希望他们能够赏识自己 荐举自己或重用自己 反映这类题材的诗谓之干谒诗 相关介绍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朗读课文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水映天空 与天混同 形容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 整体感知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 比喻想做官但无人引荐 眼睁睁地看着别的钓鱼的人 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 却又苦于没有渔具 空存想望 这里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闲居不仕 有愧于圣明天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写景 抒情 细读感悟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平 写出了水的充盈和湖面之阔 涵 混 呈现了洞庭湖的无边无际 与天相接 吞天吐地 包容万象的恢宏气势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蒸 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 蓄积丰厚 撼 衬托湖的澎湃动荡 力量巨大 不仅表现了洞庭湖的壮阔与活力 也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 营造了雄伟壮阔的意境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类比 诗人以 无舟楫 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 借双关 济 渡水 又有救助 拯救的含义 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人引荐 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 为民谋利 深感惭愧 诗人巧妙运用了 淮南子 说林训 临渊而羡鱼 不如归家织网 的典故 另翻新意 而且 垂钓 与 湖水 照应 称颂对方不留痕迹 有求于人 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 却不卑不亢 不失身份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借观洞庭湖而脱意的干谒诗 诗中描写洞庭湖的浩荡气势 寄托着希望张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