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高考试题分项解析历史专题11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教师版)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一)选择题(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墨家学派的诉求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智者学派的主张 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 b c d(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答案】:b【解析】:同时强调“礼(等级秩序)、义(仁义)、信(诚信)”的只能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即是“仁”,acd三项都不能明确而直接地体现这一核心。【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3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 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二)非选择题(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37)(36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 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2分)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201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7分)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 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4分)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2分)(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38)(2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 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10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9分)(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7分)二古代中国科技、文学和艺术(一)选择题(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a工作器具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性质(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2012高考文综安徽卷12)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图3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a b c d (2012高考文综福建卷13) 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a甲骨 b丝帛 c竹木简 d石碑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a b c d【答案】:b【解析】:这只是一种娱乐方式的(说唱),排除;东汉说唱俑是陶塑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生活,也增加了对当时成都人的直观感受,故选。【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三选修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的文化。(新课标)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文化中国古代的雕塑、舞蹈、音乐。(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1-2)“画九”与“写九”是我国古代记录冬至后“一九”至“九九”日期的休闲方式,完成12题。(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1) “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图1是“九九消寒图”,据图判断即将来临的节气是 a立冬 b立春 c春分 d清明(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2)“九九消寒图”(图2)是与“九九消寒图”相似的日期记录方式,每日一笔,整幅写完则八十一天结束,图2中空缺的字最有可能是 a内 b外 c前 d下21世纪教育网(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6)汉印体现了汉代文化艺术博大雄浑的气象。为适合印面的方形,其布局严正均匀,端庄大方,笔画多方折、盘曲。下列篆刻最能体现上述特征的是 (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7)许多古人的名与字有一定联系,“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如曹操字孟德,孙权字仲谋,诸葛亮字孔明,据此判断,三国人物黄盖的字是 a子龙 b翼德 c公瑾 d公覆(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9)传统花鸟画的题材往往被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a喜鹊喜气 b仙鹤长寿 c荷花富贵 d石榴多子【答案】:c【解析】:荷花象征纯洁、圣洁,对应不正确的是即是c项。【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文化常识。(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72)地名被称为研究历史的“活化石”。下列成语中含有地名的是 a黔驴技穷 b. 得陇望蜀 c. 狡兔三窟 d. 亡羊补牢21世纪教育网(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73)学习书法的范本可分为墨迹与拓本两类。下列属于拓本的是 a b c d【答案】:ac【解析】:拓片是指在碑文上刷墨,用白纸压平压实之后取下的碑文书法复制品,它本身就带有碑刻的阳刻(凸起)或阴刻(凹陷)特点,本题只有ac两项具有这一特点。【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74)2012年农历四月十五是小明十二岁生日,有趣的是小明今年有两次农历生日,与他同岁的小刚从出生至今只过了三次阳历生日,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是 a. 两人属相都为马 b. 小刚的生日是农历二月二十九c. 两人出生那年是阳历闰年 d. 2012年是农历闰年(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75)画像石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图16是汉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画像石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艺术样式b. 画面描绘的事件发生在春秋时期c. 荆轲刺秦王意在阻止秦的兼并战争d. 作者通过透雕手法勾勒出生动的人物形象(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答案】:a【解析】: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指的是其内容体现百姓生活,形式通俗,结合所学知识,只有a项最符合,诗经中的“风”部分最能体现这一特点。【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中国古代的文学。(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2)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11)日本养老律令学令中规定学校须行“释奠礼”,以祭拜孔子。该规定最可能出现在 a公元6世纪 b公元8世纪 c公元10世纪 d公元12世纪【答案】:b【解析】:题中材料实际上是唐代儒学教育传入日本的的体现,而唐代存在时间是618907年,b项最有可能。【考点定位】:(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中外文化交流唐与日本的外交。(其它版本新课标)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唐代文化的世界影响。(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13)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二)非选择题(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40)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台阶坡道改建方案范本
- 审计部门年度工作总结
- 情志护理与养生
- 单招综评政策解读
- 教官培训工作述职报告
- 2026届福建省龙岩市北城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早教教师述职报告
- 新人销售技巧培训
- 2026届四川省成都西蜀实验英语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人教版:生命生态安全六年级上册教案
- 山西省太原三十七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 抖音洗浴按摩足浴商家本地团购短视频直播运营策划方案【抖音本地生活运营】
- 深水井施工方案
- (幻灯片)世界各国国旗大全中文
- 碳酸乙烯亚乙酯和甲烷二磺酸亚甲酯功能添加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 《藻类植物》授课课件
- 《禁骑电动自行车》班会课件
- 秋收活动方案
- 三年个人成长路线图: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
- 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与预警机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