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云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学情调研试题.doc_第1页
山东省青云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学情调研试题.doc_第2页
山东省青云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学情调研试题.doc_第3页
山东省青云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学情调研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云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学情调研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绥靖(su) 脖颈子(jng ) 寒噤(jn) 往上蹿(cun)b、阻遏() 荒谬(mio) 瓦砾(l) 仄歪(z)c、瞥见(pi) 发疟子(yo) 颤巍巍(chn)锐不可当(dng)d、提防(d) 迫击炮(pi) 撑篙(go) 闷热(mn)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巧妙绝伦 大煞风景 雅俗共赏 草长鹰飞b、瘦骨嶙峋 重峦叠嶂 周而复始 大廷广众c、日薄西山 藕断丝联 锐不可当 无动于衷d、张皇失措 穷愁潦倒 五彩斑斓 世外桃源3. 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b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2分) a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并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d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5.下列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两篇。b.骆驼祥子的主人公,老实、健壮、坚忍,同时他又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尽管他有着“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祥子的奋斗经历和人生结局正诠释了“好人自有好报”的道理。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们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这篇小说的作者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d.雨果是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6、诗歌默写。(10分)(1)斯是陋室,_。(陋室铭)(2)荡胸生曾云,_。(杜甫望岳)(3)感时花溅泪,_。(杜甫春望)(4)少壮不努力,_。(汉乐府长歌行)(5)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_,_。(8)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诗句是:_,_。(9)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_ ,_。(崔颢黄鹤楼) (10)晴空一鹤排云上,_。( 刘禹锡秋词)二、阅读理解(一)诗歌阅读(3分)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7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现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 。(1分)8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哪里?(2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9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或王命急宣(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哀转久绝 ( ) (4)四时俱备( )10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2分) _11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答: _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文: (三)1、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3分)奇招击退红潮 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省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潮。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此外,红潮还会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与之接触的人感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患上癌症。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潮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听天由命,按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的规律,耐心等待着红潮自己消失,但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消除红潮的办法用超声波消除藻类。藻类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到水底,是因为它们身体里含有一种浮力细胞,里面含有氮气气泡,它们就像藻类与生俱来的“救生圈”,靠着这些气泡的浮力,就使整棵植株漂浮在水面上。而人们就抓住了藻类的这一特点,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引起浮力细胞里的气泡共振,当共振达到一定强度,气泡就会把细胞胀破,使得藻类失去浮力的支撑而下沉。一旦失去了水面的阳光,藻类在水下很快就会死亡。最近,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利用三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项圈藻进行了测试。他们发现,尽管三种频率的超声波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作用,但效果最好的是频率接近1兆赫的超声波,这个频率刚好是项圈藻中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不同种类的水藻,因为大小不等,它们的共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项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种类的水藻。此外,这种除藻办法不会伤及其他的水生植物,因为其他的水生植物的细胞对于超声波来说太致密了,不容易引起共振。由于高频率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很快被吸收,譬如1兆赫的超声波作用范围半径只有20米,所以这项技术在小范围的湖泊和池塘里,、比在动辄方圆千米的大海里更为实用。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红潮的危害。(3分)14.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简洁概括作者是怎样按这种顺序进行说明的。(4分)15.第自然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3分)16.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4分)a.凡是红潮繁殖的水域,水生植物都无法生存。b.击退红潮的“奇招”就是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来消除藻类。c.藻类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是1兆赫。d.频率为1兆赫的超声波对漂浮在方圆数千米的大海里的红潮不会起作用。2. 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如果你足够优秀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报考美术师专。复试在县城的美专进行,参加复试的头天,父亲问我:“需要我陪你去吗?”我说,不用。父亲说:“那你一个人去好了。我去了也帮不上你什么忙。”第二天早晨,我一个人挤上了通往县城的汽车。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那年我17岁。下了汽车,按照父亲的嘱咐,我找了一家旅店。我结结巴巴的跟服务员要房间。然后找到了考场。考场设在美术师专的一间教室里。在那里,我第次见到那么多的画夹画板,第一次见到石膏模型。我兴奋得浑身战栗,能在这样的教室里画画,我愿意拿所有的代价交换。 当天我彻夜未眠。躺在陌生的旅店,兴奋与紧张将我裹挟。我想明天假如我发挥得好, 就将实现画一辈子画的梦想;假如发挥得不好,极有可能我会和父辈们一样,将自己的一生消耗在地头田畔。 那天我发挥得糟透了。我想即使我发挥得再好也没用,等待进考场时,我听到一些考生的风言风语。他们说考试只是一种形式,人选其实早已内定。他们的话似乎有道理,我看到校门口的轿车排成一排,一些可疑的人在鬼鬼祟祟地交头接耳。我我第一次感到世界是可怕的,原来还有另一种力量可以操纵一件事情,并轻易埋葬一个人的梦想。考场上我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可是我做不到。手心全是汗,我不停的用着橡皮稍有素描常识的人都知道,过多用橡皮是素描中的大忌。我稀里糊涂地交了考卷,垂头丧气地回到家。父亲在村口接我。他给我讲两天来村子里发生的事。他做了一桌菜,他第一次把我当成男人,在我的酒杯里倒满了酒。那天我和父亲说了很多话,唯独没有谈起考试的事。用不着问,父亲能从我的眼神里读到一切。两个多月后,录取通知书仍然没有盼来,我考上美专的希望彻底破灭。我终于跟父亲讲起那天的事,我告诉他被录取的人员可能内定得差不多了。为证明我的话是正确的,我给父亲举了很多例子。父亲听后,看了我很久。他说我相信你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可是,如果你足够优秀,那么他们就没有不录取你的道理。你被淘汰的理由只有一个一一你还不够优秀。”有时候就是这样。这世上的确有龌龊、阴暗,我们不喜欢这切,可是我们无法改变,然而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努力把自己变得非常优秀。你变得足够优秀,你才有战胜这些龌龊和阴暗的可能。当你的才华光芒四射,任何龌龊和阴暗,都不能将其遮挡。 当然,很有可能,你一辈子都达不到足够优秀。可是你应该有吧自己变得足够优秀的想法,并将其变成为自己的行动。假如你只为”变得足够优秀“而活,首先,你不会变得龌龊和阴暗,其次,你会快乐,第三,你极有可能变得足够优秀。多年来我直相信父亲的话:只要你没有成功,被别人击败,就证明你还不够优秀,怨天怨地,都是悲观和毫无作用的。你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不是对龌龊和阴暗的妥协,而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17.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18.“我”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进行简要分析。(6分)19.文章第三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20.细读文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本文最后一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