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温度和内能1、知识与能力1、知道温度的概念和温度的常用单位及国际单位制单位。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3、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内能和温度地关系。4、知道一般情况下,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5、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6、了解热量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了解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尝试对环境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环境温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的意识。教学重点:分子动能和物体动能,内能和机械能的异同;热量公式:Q = cmt教学难点:认识内能及相关定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一、新内容讲解(一)引入新课 三杯冷热程度不同的水,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如果要准确的知道它们的温度,你有什么办法?(二)进行新课 1、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摄氏度()是生产与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 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你还能列举一些生活中与温度有关的实例或现象吗?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大约是37。 (2)温度计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表。通过它能比较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上图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了。温度计有多种,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有: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它们是根据汞、煤油、或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为什么温度计内的液体有的是煤油,有的是汞?(汞39357;酒精11778;煤油31110)其它温度计:a、数字式温度计:根据物质导电性与温度关系制成的。 b、用双金属片制成的温度计。 c、彩色温度表:它是根据高温物体发光的颜色测温度。彩色温度表上一种颜色代表一种温度,将赤热高温的物体的颜色与彩色温度表的颜色对照,就可估测出物体的温度 (3)摄氏温度的规定: 把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摄氏度 ; 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摄氏度 ,这是水的沸点; 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为100等分每个等分为1 。 (4)热力学温标: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这种温标的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 T=t+273 宇宙中的温度下限是-273 ,研究表明,无论人类如何改进低温技术,0K的温度都是达不到的。即达不到摄氏温度的-273 。在微观粒子和天体研究方面都采用热力学温标。 (5)华氏温标: 华氏温标规定水的冰点为32度,水的沸点为212度,之间均分180份,每份为1华氏度。 (6)正确使用温度计 使用前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看温度计是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 (7)热岛效应与温室效应 热岛效应:城市温度明显高于乡村。(燃烧大量燃料,排放大量的热量。) 温室效应:全球温度在不断升高。(二氧化碳,甲烷的排放增多,阻碍地表反射的热量散发到太空,使气温升高。) 2、物体的内能 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以及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内能是一种能量,它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如果物体体积变化不大,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内能就会减少。等质量的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大,炽热灯丝的内能比未通电的内能大。 由于分子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也总是存在的,因此物体内能不会为零。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有一根铁丝,你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使它的内能增加)A、放在太阳下晒; B、在石头上摩擦;C、放在热水中烫; D、放在火上烧; E、用锤子敲;F、放在手中捂 ; G、用力反复弯折; (1)、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我们将铁丝在石头上摩擦,用锤子敲,用力反复弯折,发现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如右图所示,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使筒内棉花燃烧。 a、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b、做功过程中,是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 c、在做功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2)、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我们将铁丝放在太阳下晒,放在热水中烫,放在火上烧,发现铁丝的温度升高了。铁丝,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热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a、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的转移。 b、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可用传递的热量来量度。 c、热传递有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形式。方式内能如何变化能的种类是否改变如何量度改变了多少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_。不变 内能的转移传递热量的多少做功(机械功)对物体做功,内能_;物体对外做功,内能_。改变 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做功的多少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式的对比: 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下列图示现象是利用什么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钻木取火小青蛙:天冷了,晒晒太阳!水壶烧水天冷了,搓搓手。 4、热量 (1)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单位是焦(J),热量用Q表示。 热量国际制单位为焦耳,过去曾经用的单位有卡、千卡。 1千卡=1000卡、 1卡=4.2焦 思考:若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是否一定升高? (烧开水,水沸腾时) 若物体内能增加,是否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两种方式) (三)板书:一、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二、温度计1、实验用温度计(1)原理(2)结构(3)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量程,分度值 使用时注意:玻璃泡浸入 读数时,稳定后读,玻璃泡不离开,视线相平三、温标1、摄氏温标 把水的冰点规定为0度,水的沸点规定为100度,0-100度之间等分100份,每份为1摄氏度。2、华氏温标3、热力学温标 T=t+273四、环境温度热岛效应、温室效应五、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以及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单位:J 如果物体体积变化不大,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六、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七、热量 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单位是焦(J),热量用Q表示。二.巩固练习1温度是表示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_温度,它把1标准大气压下_的温度规定为 0,把1标准大气压下_的温度规定为 100。2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大约是_,读作_。3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C用自来水冲洗D用酒精棉花擦4-20的正确读法是 A负20摄氏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5、如图所示的温度计是用来测量体温的,叫做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为_,分度值是_,它的示数是_。使用时,它_离开人体再读数(选填“可以”或“不可以”)。6、有一根体温计,它显示的温度为37.8 ,若用它来测一个体温为38.5 的高烧病人,则它的读数为_;若测完这个高烧病人之后马上用来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则此时它的读数为_。7、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A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后共同财产人寿保险权益分割与理赔协议
- 离婚补充协议:孩子抚养费及临时救助金支付合同
- 旅游企业主体变更及旅游服务人员劳动合同协议
- 离婚协议民族法适用与离婚纠纷调解合同
- 离婚财产分配及双方债务清理专项协议
- 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 双方离婚协议中车辆使用及维护责任合同
- 2025年钻井培训考题题库及答案
- AGV车辆运输效率提升与改进方案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化大数据分析报告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写好主体段增强阐释性
- 【MOOC】《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 人教版初中、高中英语全部单词集合
- 《我爱海洋》 课件2024-2025学年广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
- T-CTSS 3-2024 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
- 跟司马懿学管理
- 2024年下半年湖北省恩施巴东县乡镇事业单位考聘三支一扶人员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内科学,循环系统》课件
- 国际伤口治疗师汇报
- 河道清淤与水生态恢复方案
- 2024-2025大学英语考试六级汉译英中英对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