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23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23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23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23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23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检测1近十多年来,家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家谱取得这一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它( )a记载了某一家族的兴衰荣辱 b能起到凝聚社会群体力量的作用c增加了历史材料的种类数量 d能弥补正史缺载和地方志粗疏的缺陷【解析】本题考查家谱的作用,回答本题,需注意材料中关键信息“成为除正史、地方志、考古资料以外最重要的资料来源”,体现了家谱能够弥补正史等记载的缺陷。本题选d项。【答案】d2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图书体裁,记录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和家族重要人物事迹,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这一体裁的出现与发展与下列哪一制度关系最为密切( )a礼乐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宗法制。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根据材料“以血缘关系为主体”可以判断是宗法制。【答案】b3家谱,是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古人重视修订家谱的原因不包括( )a为了彰显家族的声誉 b为了凝聚亲族c为了给历史研究者提供历史史料 d为了教化子孙【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度。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由此可以凝聚亲族,彰显家族声誉,“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可以教化子孙。修家谱的目的是强调血缘关系为中心,而不是为了历史研究者提供史料。【答案】c4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综合运用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对二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事实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为依据,其他史学家必然接受c两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有一定道理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史学评论观点的理解。根据相关史实西周灭亡的原因还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的变法、思想文化的变动等,司马迁和学者李峰的观点均是一家之言,并不全面客观,故此题应该选择c。【答案】c祠堂5(2011襄阳调研统一测试24题)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个村落往往生活着一姓家族或几姓家族,他们建立自己的家庙以祭祀祖先。这种传统来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井田制 d嫡长子继承制【解析】考查对宗法制的理解。关键信息是:“一姓家族或几姓家族”“祭祀祖先”,由此可知应是宗法制的影响。必修一第一课。【答案】b6.(2011襄樊四校高三期中2题) 宗法制将“国”与“家”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点主要是(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保障周王的权威和政治隶属关系b以家族的分配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的世卿世禄特权c以血缘亲属确立土地、财产、权力的继承,保障国家的内部稳定d以宗法制保障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从而稳定各级贵族的统治【解析】西周宗法制确立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等级制度,既是一种家族组织,又是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共同向最高宗主周天子负责。周天子,既是国王,又是家族中的家长。这样,“国”与“家”紧密结合在一起。本题选a项。bcd三项说法不能反映材料特点。【答案】a7(2011浙江台州中学第一次统练)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解析】根据题意宗法制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些贵族可以有姓,普通民众不能拥有姓氏,所以当时“百姓”应该是指贵族。【答案】a8(2011湖北稳派教育名校联盟联合调研1题)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由此可见封禅活动的实质是( )a祈求国泰民安 b彰显丰功伟绩c表达敬天地之意 d强调君权神授【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易姓而王天命以为王”可见封禅是为巩固政权服务,是在强调君权神授理论。【答案】d9.(2011河南豫南九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题)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解析】宗法关系是以血缘为主要特征,刘邦以旧礼尊其父是宗法关系。材料认为刘邦以旧礼尊其父不利于皇权加强,故选b。【答案】b10.(2011山西晋中市四校联考2题)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制。从材料“周部族融入”可以判断这一制度与西周有关,故可以排除c、d。又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一制度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分封制后来被郡县制取代,不符合材料意思。宗法观念对后世影响很大,故a正确。【答案】a11.(12分)(2011河南豫南九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形成严密的制度即宗法制度-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中国历史纵与横材料二 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5期)材料三 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制(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战略与管理1994 年第1期)(1)据材料一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6分)(2)评材料中关于宗法制的复兴或重建的观点。(6分)(要求:围绕材料二或材料三中的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归纳概括。第(2)问围绕材料二或材料三中的任一种观点,结合材料以及宗法制的影响展开评论。【答案】(1)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6分)(2)观点一是视宗族为现实社会对立物,以负面评价为主;(2分)宗族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也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背道而驰的;对此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正确引导,很容易破坏乡村社会的正常秩序,从而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4分)观点二是视宗族为中性社会组织,对其功能做正负双重性质评价。(2分)浓浓的亲情既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润滑剂,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促成家庭和睦、亲族团结,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正确引导,任其无序发展,也会成为建立民主和法制社会的一种障碍。(4分) ( 任选一种观点进行评论,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2(2011福建厦门双十中学第一次月考)(21分)中国古代的疆域发展经历不断发展变化过程,阅读下列三幅地图,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西周分封示意图 材料二 秦朝疆域图材料三 元朝行省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列举西周巩固统一的措施,特点和影响。(8分)(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与西周相比,秦朝加强对地方管辖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2分)并分析该措施的特征?(4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元朝对地方管辖的措施、特点;(5分)(4)由以上几幅地图可见,古代中国中央对地方管理发展有何趋势?(2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点。第(1)问根据材料一回答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可根据所学来回答。第(2)问考查了郡县制及其特点。第(3)问考查元代地方管辖制度,有实行行省制、“腹里”、宣政院辖区等,反映出元代对于不同的区域根据实际实行不同的制度。第(4)问根据以上几个时期不同的地方管辖制度,反映古代中国中央对地方管理的趋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越来越加强,地方的自主权越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