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9每课一练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9每课一练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9每课一练 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9每课一练 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9每课一练 岳麓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2010,潍坊一月高三统一考试)历史上某些时期,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被称为“大变革”。下列叙述中不能称为“大变革”的是a.商周之际,属国变为封国 b春秋战国,分封变为郡县c三国时代,统一走向分裂 d清末民初,专制变为共和2(2010,青岛第二次统一质量检测)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3(2010,潍坊高二教学质量检测)唐太宗对秦政多有批评,常以秦皇暴虐、汉武骄奢自戒,然而他说:“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材料主要肯定了秦始皇a废分封,置郡县 b统一全国,开拓疆域c实行皇帝制度 d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4(2010,聊城高三期中考试)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材料中评价的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 d行省制(2010,潍坊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5(2011,山东实验中学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这反映了当时a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6(2011,泰安期末考试)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分封制下,周王与诸侯之间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春秋时期诸侯用九鼎殉葬的天子标准,说明这种等级秩序遭到破坏,即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c。7(2011,湛江高考测试)钱币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钱币,反映了分裂到统一的时代变迁,并能极大地促进国家统一的是8(2011,聊城模拟)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常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在齐国 a bcda周的分封制已遭到破坏 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打破了等级尊卑观念 d废除了贵族特权“始皇帝”与三公九卿1(2010,青岛模拟)“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的是a皇权至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核心 b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皇权排斥相权 d中朝成为决策机构2(2011,珠海第一次统一考试)下列关于嬴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化皇权 b效法古代明君 c君主集权 d有体现专制主义的倾向3(2011,肇庆期末检测)赢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以上材料说明a赢政功绩极大 b皇权至高无上 c赢政决心效法先王d实行礼制45(2011,绍兴教学质量检测)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存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有过二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他说的第一次“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 d世卿世禄制的确立6(2011,南通四县市联考)右图是秦朝政府的基本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本质特征是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皇权至高无上c全面推行郡县制 d中央与地方相互分权7(2011,盐城第二次调研)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可以印证历史上的文字记载。考古工作者曾在湖北省云梦县秦汉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这发现可以证实下列那一史料的正确性?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c诗经:“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田令是关于土地的法律,直接证明了秦朝统一全国后“明法令,定律令”。a只能说明颁布的法令,不能理解为明确的法律;c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d是对奴隶制社会的直接描述。8(2011,泰安高一期末考试)秦朝丞相的具体职责是a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 b负责国家财政和司法c掌管国家监察事务 d“掌丞天子,助理万机”9(2011,临沂高一期末考试)秦朝郡县制下,郡守作为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要定期向谁汇报工作?a皇帝 b丞相 c太尉 d御使大夫10(2011,江苏靖江期末考试)下列各图反映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是秦铜权图 半两钱 宜侯夨铜簋 虎符a b c d11(2011,潍坊三月教学质量检测)下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首先注意题干体现的砖文时间:秦代;其次,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秦朝完成国家大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皇帝专制独裁统治。综合上述分析,可选择c。12(2011,山东实验中学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旁边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13(2011,济宁期末考试)北京是著名的古都,它拥有众多的古代建筑。下列建筑能够充分体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征的是解析:c 从各自建筑的功能和特点分析。太庙和天坛是皇帝祭祀祖先和天地的地方,颐和园是皇家园林,太和殿是是皇帝登基等大事的地方,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14(2010,淄博高三摸底考试)1915年12月20日,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在北京居仁堂正式登基称皇帝,改元洪宪,册封了将领、皇子、后妃。这套做法实际上是恢复了a共和制度 b宗法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度废分封,置郡县1(2011,南京第一次调研测试)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于a分封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宗法制的确立 d三省制的确立2(2011,金陵中学复习检测)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废分封,立郡县是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 b c d3(2011,广东茂名第一次模拟)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c肯定了统一货币的制度 d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4(2011,威海市直高中教学质量调研)“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行省制度 皇帝制度 郡县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a b c d5(2011,威海教学质量检测)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下列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6(2011,江苏东台调研测试)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其中“裂都会而为之郡邑”指的是a推行分封制 b推行郡县制 c推行郡国并行制 d推行行省制7(2011,福建高中会考)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8(2011,山东实验中学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夏、商、周、汉封建(封邦建国)而延,秦(朝)郡邑而促”的说法之所以是错误的,原因在于a没有看到秦统一的历史贡献 b认为秦不是封建社会c把秦亡原因归于郡县制 d没有指出秦的暴政9(2011,青岛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秦统一后,并没有像西周那样分封诸侯,而是建立了新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体制的最高机构是a州 b行省 c郡 d县10(2010,青岛高三摸底)泰朝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机构依次是a中央郡县乡 一里 b中央一县 郡 一乡里c中央郡 一县 里乡 d中央一郡乡县里11(2010,济宁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a分封制的实行 b郡县制的实行 c察举制的实行 d科举制的实行12(2010,淄博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反映的是a西周分封制 b秦朝三公九卿制度c西周井田制 d秦朝郡县制13(2010,昌乐模拟)秦朝颁布秦律的目的是a富国强兵,统一六国 b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c倡导建立法制社会 d提高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14(2010,东莞第一学期调研)一位同学收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史料后形成了下列观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b统一文字c颁布通行全国的法律 d推行举察制度15(2010,济宁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发展了社会经济 c防止了外敌侵略 d加强了民族团结16(2011,广州调研测试)下列关于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及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a.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b.对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从此结束了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d.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16(2011,青岛期末考试)有人称赞秦始皇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殊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视”。但无可否认秦始皇对中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a创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b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有利于商业的发展c实行暴政,导致秦短暂而亡d采取“焚书坑儒”政策,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011,惠州高三调研)“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阅读材料(13分)材料一 :“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材料三: “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以上三段材料出自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 : “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天下郡图利病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分别是什么? (6分)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分)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2分)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4分)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6分)柳宗元的主要观点是肯定郡县制。(1分)两人都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2分)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唐朝叛乱的原因也在于建立在郡县制之上的皇权专制。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分专制。( 2分)由于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所以看法上有差异。( 2分)(2011,聊城高一期末统考)(12分)下面两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反映的制度(4分)制度的内容(4分)制度的作用(4分)图一图二(12分)反映的制度制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