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中医牌子却走西医路子(中西医结合调查).doc_第1页
打中医牌子却走西医路子(中西医结合调查).doc_第2页
打中医牌子却走西医路子(中西医结合调查).doc_第3页
打中医牌子却走西医路子(中西医结合调查).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中医牌子却走西医路子(中西医结合调查)、西医不搞中医了,中医也不搞西医了,中西医结合成为多余的“第六指”4月30日,国医大师朱良春在江苏南通收了他的入门弟子方邦江。方邦江是上海龙华医院急诊科的主任。原本学习中医的他,后来改学西医,一直读到博士后,并成为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的委员。方邦江说,中医是上大学时学的,接受的是院校教育,这次是想补上拜师学中医这一课。方邦江的经历,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典型案例。“中西医结合”概念始于1956年。当年,毛泽东提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自此,我国医学界出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潮流。朱良春是当时江苏省“西学中(西医学中医)”的授课老师,每个省有7080人的西医离职参加两年一期的中医学习班。回忆当时情景,朱良春感叹,“西学中”是不可想象的。20世纪以来,只有中医学习西医的,而没有西医学习中医的。由于政府对歧视中医、限制中医的错误做法进行了纠正,中医才走进了西医独占的医院,使其成为“综合医院”,同时全国成立多所中医医院,这为开展中西医结合奠定了基础。在诊治同一位病人的过程中,中西医共同诊断、共同治疗,这是中西医结合的最初形式。朱良春说,毛泽东关于西医学习中医、整理与发掘中医的号召,变成了千万人参加的社会实践,越来越多的中医走进了西医医院大门,促进了中西医团结合作。1980年,卫生部召开全国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中西医结合开始作为与中医、西医并列的一支力量。”对此,国医大师吴咸中院士感到前所未有的担忧。他说,实际上,西医不搞中医了,中医也不搞西医了,中西医结合成为多余的“第六指”。半个世纪以来,中医和西医在竞争的过程中,遭遇了一场“淘汰赛”。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院长陈凯先院士说,中西医结合的出发点本是“西学中”,即用西方现代医学的方法整理、挖掘中医药学这个宝库,然而,半个世纪后,西医反客为主,其强势已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执业(助理)医师241万人。其中,中医医生约28万人,中西医结合医生只有7万人。、“西学中”学到最后,还是偏向西医;“中学西”学到最后,连中医都不信了吴咸中被誉为“中西医结合的擎旗人”。他曾经说,如果不是中西医结合,他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外科大夫。他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治疗腹部疾病方面闻名海内外。让吴咸中露脸的灵丹妙药是伤寒论中的通里攻下法,通里攻下就是调整肠道蠕动,促进排泄。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中国在世界领先的五项医药学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等五项医学项目并列其中。中医、西医属于不同的学术体系。像吴咸中这样将中医西医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中西医在实际结合的过程中,不是中医、西医两层皮,而是一边倒,“西学中”的学到最后,还是偏向西医;“中学西”的学到最后,连中医都不信了,甚至弃中学西。有人说,中西医结合,名为发扬中医,实则消灭中医。中西医结合一点,中医消灭一点;中西医完全结合,中医完全消灭。这话虽然偏激,但不无道理。朱良春说,中医和西医可以互相了解,互相配合,甚至在将来创造出一个“结合医学”的体系,但决不能急功近利,更不应该从西医的标准出发,肢解、改造中医。如果中医被肢解、被改造了,中医不存在了,那中西医结合也就没有依托了,就会自然消失。在西医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中医在中西医结合的名义下日渐式微,容易完全西化。在一次晋升主任医师的答辩会上,国医大师颜德馨问一名中医师:“中医八纲是什么?”对方竟然答不出来。颜老说,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不少中医要靠化验单、听诊器看病,不是切脉和看舌苔,中医西化越来越严重。“用一点中医,用一点西医,就是中西医结合吗?”陈凯先院士说,好多人片面地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中医加西医、中药加西药,这只是一点皮毛。浙江省康莱特集团董事长李大鹏院士说,中医需要说“现代话”。中医的说理始终停留在古代哲学层面上,从时代性来看存在着缺陷,中医为了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也就自然地借用西医理论来弥补自己说理上的不足。久而久之,西医的思维便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中医临床,中医思维便被逐渐淡化。、中医医院普遍存在“三低”,即中医治疗率低、危急重症就诊率低、中草药使用量低江西崇仁中医院曾经爆出创收黑幕:有一名外地的车祸病人,入院24小时内竟被做了10次CT,因为医生有提成。医院把业务收入分解到各科室,医生工资实行“不保底、不封顶”。中医药本来属于“简、便、验、廉”,没有办法创收,但医院给医生下达任务,完不成就扣钱。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全国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的结果显示,我国中医医院普遍存在“三低”现象,即中医治疗率低、危急重症就诊率低、中草药使用量低。目前,全国有3000多所中医院,没有一家是真正传统的中医院,多数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有的医院名为中医院,却没有几名中医医生;有的中医医生,一年多时间没开过一次中医处方;有的中医院住院病房,根本闻不到中药味。由于中药经济效益差,不如西医西药和仪器化验收费多,因此,有的中医院甚至放弃了中医中药,大量引进西医医疗器械,实际上是“打中医的牌子,走着西医的路子”。把中医院西化归结为“中西医结合”,可能有点简单化了。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科协主席李兰娟院士认为,中医院引进现代设备、提高诊断及抢救等综合服务能力是不可缺少的,手段现代化不等于就是“西化”,关键是要看内涵,中医药人员的思维模式不能西化,要根据病人情况和中医优势,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做到中西医结合。朱良春曾患有急性胰腺炎,动手术治疗一周,生命垂危。他对医生说:“我要吃中药。”通过中药灌肠的方法,他转危为安。国医大师何任在50多岁时被查出患有多种肿瘤,吃了近40年的中药。何老说,他目前身体很健康。与认定中医能救命的国医大师相比,年轻中医往往对自己的中医水平信心不足,觉得还是用西医方法来得更快,而把中医技术扔在一边,走上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医院的根基是“中”,但现在都往“西”那边跑,搞中西医结合,其实是个收费机制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全国102所中医医院调查发现,现行国家公布的97项中医医疗项目价格,在计算出成本的54个项目中,有40项处于亏本状态,亏损项目近3/4。我国各级医院现行的收费标准中,共含有3966项服务项目,而中医仅占2.45。中医不仅价格低,而且收费项目也少。如中医骨折复位收费标准只有1项,仅为80元,而西医创伤骨折手术收费有数十项,标准按不同类型医院从245元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