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生物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 )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b. 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d. 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2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是 (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b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c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3森林中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这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因素密不可分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另一类是_。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_和_环境。5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是与极地的哪种环境条件相适应的a多水的环境 b低温的环境c食物稀少的环境 d地面为冰雪覆盖的环境6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酸性物质,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7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 b鱼的体型为梭型c牦牛的绒很保暖 d孔雀开屏8“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9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改变环境10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b大树底下好乘凉c候鸟的迁徙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11生活在北极的狐跟生活在非洲沙漠的狐相比,耳朵要小得多,这是为了a.听觉更灵敏 b.迅速奔跑以找到食物c.适应北极寒冷环境 d.不易被食狐动物发现12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a蛾类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候鸟的迁徙 d山顶的旗形树13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了()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适应环境14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 ,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 ,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15徐闻三墩旅游区的红树林根系发达、枝繁叶茂,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6“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一现象主要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形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影响生物17下列哪项是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仙人掌的叶变刺 b.森林可以保持水土流失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能疏松土壤18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葵花朵朵向太阳 b大树底下好乘凉c春风又绿江南岸 d冬眠的熊睡在树洞中19到冬天,梧桐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说明( )a.梧桐树能适应环境,松树不能适应环境b.梧桐树不能适应环境,松树能适应环境c.梧桐树和松树都不能适应环境d.梧桐树和松树都能适应环境20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二、判断题21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 )22请判断:将下列各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5分) 能运动的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 ( ) 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 ) 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 ) 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 )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间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任何关联。 ( )23有“虫眼”的水果农药含量少。( )24树木到了秋天要落叶是因为它们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 )25冬季植物落叶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26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现象说明了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27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而不是个别现象。( )28“蚁穴溃堤”这一成语揭示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9“蚁穴溃堤”这一成语揭示了环境影响生物。( )30“蚁穴溃堤”这一成语主要揭示了生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三、连线题31将下列生活中的谚语或诗句与涉及的生物学现象连线。墙内开花墙外香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大树底下好乘凉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春江水暖鸭先知 气体扩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保护色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合理施肥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捕食关系32连线题:(每题2分,共10分)a向日葵朝向太阳 a能发育成新植物体b人体的排汗 b应激性 c种皮 c保护胚 d胚 d储藏养料 e胚乳 e排泄四、填空题33 骆驼和骆驼刺等沙漠动、植物表现出对_的适应。海豹的皮下脂肪是对_的适应,而旗形树的树冠是对_的适应。34生长在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说明生物能够_环境。森林能够调节局部地区的气候;蚯蚓以腐烂植物为食,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说明生物也能_环境。35鲸是哺乳动物,但是它的体型却像鱼,四肢变为鳍状,这说明生物能 _环境;茂密的森林中,空气远比喧闹的城市清洁、新鲜、湿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能_ 环境。36生物既能 环境,也能 和 环境37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说明了生物_环境;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的肥力,说明生物_环境。38生长在荒漠中的骆驼刺低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说明生物能够 环境。森林能够调节局部地区的气候;蚯蚓以腐烂植物为食。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说明生物也能 环境。39群居在地球上最寒冷的冰冻极地的生物是 。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接近陆地的海洋中的生物是 。生活在海拔3000m 左右的雪线附近的大型草本植物是 。生活在阴暗潮湿处的生物是 。生活在热带森林、草原中的生物是 。(以上选填 :珊瑚虫、鼠妇、雪莲、企鹅、亚洲象)40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41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_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地_环境,同时也_和_着环境。42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其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与 相适应,同时,生物也会 和 着环境。五、综合题43图中a代表某城市中的一片森林,b为该树林附近的道路,请回答:比较a、b两处的氧气浓度、温度、相对湿度、噪声和尘埃粒子数量(填“”或“”)。阳光下氧气浓度:a处 b处;夏季正午温度:a处 b处;噪声:a处 b处;相对湿度:a处 b处;尘埃粒子:a处 b处;上述事实说明生物能够 (填“适应”或“影响”)环境。44动物都有与各自生活环境和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请分析回答问题:(6分)(1)蝗虫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它具有_,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2)鲫鱼的身体呈_形,可以减小游泳的阻力。(3)家兔是食草动物,请你列举与这一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分)(4)家鸽在飞翔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因此,除了用肺呼吸以外,还有_辅助呼吸。(5)狼、鹿等陆生动物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_,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45(6分)2011年春季至2012年夏季的连续干旱使我国的西南地区受灾严重。农作物大量减产或绝收,请回答:(1)干旱造成大量动植物死亡,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非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2)“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说明植物不仅能涵养水源,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 循环。(3)缺水引起农作物减产,因为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 ;而且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必需溶解在 才能被植物吸收。(4)城市管网漏水,农田大水漫灌,工业生产用重复率不高等水资源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如果你是一名环保专家,你将对我们的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提供什么建议?(2分) 。六、探究题46回答有关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的问题:(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植物类型和分布对 有影响,在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 的空气湿度最大, 的空气湿度最小。(3)为什么测量在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4)记录数据时,每次应多记录几组数据,算出平均值后,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这样做的理由是: ;(5)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 。47(5分)科学探究(二) 下表是某活动小组在早晨为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而测得的实验数据,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地点裸地草地灌丛相对湿度48%52%62%42%51%60%44%60%56%平均值:44.7%平均值:54.3%平均值:59.3%(1)从以上数据得出:(1分)_地的空气湿度最大,(1分)_地的空气湿度次之,(1分)_地的空气湿度最小。(2)由此,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1分)_。(3)近几年,有些地区夏天酷暑难耐,请你从本实验中得到的启发给环保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1分)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银杏树在秋天落叶是一种保护自己的现象,说明银杏树能适应生活环境,不是生物影响环境的的表现,选项b.c.d都是生物影响了环境,选a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分清生物适应环境还是影响环境。2d【解析】试题分析: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干燥的环境;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是一种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适应水中生活;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和周围白雪皑皑的环境相适应;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是生物影响了环境,所以选d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答此题需要学生能分清是生物适应环境还是生物影响环境,具有较强的思维分析能力。 3b【解析】试题分析: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森林中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这说明生物影响了环境,选b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懂得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的道理,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影响;改变 【解析】试题分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生物既要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知道生物既要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的道理。5d【解析】试题分析:北极熊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地面为冰雪覆盖的环境,选d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懂得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并能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6d【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影响环境,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7d【解析】试题分析: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是一种保护色,目的是在北极冰天雪地里不易被发现,利于自己捕食和逃避敌害。 b鱼的体型为梭型是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c牦牛的绒很保暖是为渡过寒冷的高原气候而准备的。以上三者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孔雀开屏是一种求偶行为。考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8b【解析】试题分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体意思是河堤的倒塌是因为小小的蚂蚁穴,从这里我们看出是蚂蚁改变了环境,所以应当是生物影响环境。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9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说明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0b【解析】试题分析: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该选项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影响环境。11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北极狐耳朵要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而非洲沙漠的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因此北极的狐比非洲沙漠的狐耳朵要小的多。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2c【解析】试题分析:候鸟在秋天飞往南方越冬,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又飞回来,与温度有关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3b【解析】试题分析:蚯蚓在土壤中在土壤中钻洞,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蚯蚓能富集养分,生活着的蚯蚓每时每刻都在吞食大量的有机物和土壤,把蚓粪和其他代谢产物排泄到土壤中,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试验证明,有蚯蚓栖息的周围土壤中,许多无机盐的元素,如磷、钾、钙、镁等增加数倍,因此蚯蚓对环境有影响。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4c【解析】试题分析: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水葫芦”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表明水葫芦适应滇池的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地侵占,湖中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16种高等植物到20世纪90年代只剩下3种,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表明生物又能影响环境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就如同红树林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能够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 红树林的这个特征就是对海滩淤泥环境的适应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6a【解析】试题分析:大树具有涵养水分,更新空气成分等作用,在树底下,人们往往感觉要更凉爽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7a【解析】试题分析: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影响着生物,如南橘北枳,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如沙漠植物:沙棘根很长可以吸收沙漠深处的水、仙人掌茎变为肉质储存大量水分、叶变为刺状减少水分的散失,与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相适应;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两方面来切入18b【解析】试题分析: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大树底下遮荫温度较低,同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空气新鲜,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考点:本题考察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9d【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而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冬天,梧桐树的叶子纷纷落下,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还能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季植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干燥、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和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干燥、寒冷的环境。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0d【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1错【解析】试题分析: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或依赖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2 【解析】试题分析:(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能够运动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不能作为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据,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2)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沙漠上植物稀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如鲫鱼生活在池塘中,与水生环境相适应,但是当天气特别干旱,池塘干枯时,鲫鱼会死亡,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3)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4)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光线较暗,应使用凹面镜和调节遮光器选用大光圈,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显微镜的操作,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熟记。23错【解析】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表明蔬菜和水果生虫了,为了减少害虫,提高产量和质量,所以有可能喷洒农药灭虫了,没有虫眼的可能是生虫前喷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点评:此题较新颖,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可能是先没有喷药或喷的药少,也有可能在生虫后又喷药了。24对【解析】试题分析:植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冬季植物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季植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25对【解析】试题分析: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冬季植物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季植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26错【解析】试题分析:环境可以影响植物为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降雨、土壤类型等因素对植物的影响,比如在热带光照强,温度高,水分好,植物的叶片就大,而在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植物的叶片小,在热带,植物是常绿的,而在温带,大部分植物是落叶的,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植物通过自身的作用改变周围的环境,比如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植物生长迅速,对矿物质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植物通过根系分泌有机酸来增加p和ca的供应量,结果导致土壤ph值很低,呈酸性,相反在温带,土壤ph是中性或者碱性,森林里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很高,这些有机质和水分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因此可以吸收降雨,减少泥石流的形成,改善区域的微气候,因此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现象植物对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环境对植物的影响。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怎样影响环境的。27对【解析】试题分析: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例如:虫媒花一般都是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于风媒传粉,鱼的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这些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和白熊,毛是纯白色的,与冰天雪地的环境色彩协调一致,这有利于它们捕猎动物等等。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28对【解析】试题分析:蚂蚁是群居动物,蚂蚁善于打洞,洞多了造成堤坝的土质松动,堤坝就崩溃了,体现了生物蚂蚁对环境堤坝的影响,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29错【解析】试题分析:蚂蚁是群居动物,蚂蚁善于打洞,洞多了造成堤坝的土质松动,堤坝就崩溃了,体现了生物蚂蚁对环境堤坝的影响,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30对【解析】试题分析:蚂蚁是群居动物,蚂蚁善于打洞,洞多了造成堤坝的土质松动,堤坝就崩溃了,体现了生物蚂蚁对环境堤坝的影响,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31【解析】“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由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花香、酒精的分子通过运动能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远处能闻到香味“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带走大树周围的一些热量,从而降低了大树周围的温度,使得大树地下比较凉爽这说明大树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暗含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黄雀被大量捕杀,那么在一定时间内蝉的数量将减少,这是一种捕食关系。“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黄蝶与菜花颜色相近都是黄色的,不易被人或其他动物发现,是一种保护色,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话表明了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32ab be cc da e d【解析】考点:种子的结构和成分;生物的特征;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种子的结构以及生物的特征,首先明确种子有哪些结构以及生物的基本特征解答:解:植物种子的结构中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还有胚乳,其中种皮具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子叶,胚芽最终发育成茎和叶;胚根最终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轴最终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子叶具有吸收、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新植物的幼体包括根、茎、叶,所以胚最终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胚乳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如取食、呼吸、排汗、排遗)、生长发育(如生物体不断长大,并逐渐成熟)、遗传和变异(如龙生龙、凤生凤指的是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指的是变异)、繁殖(如大猫生小猫)、应激性(生物对外界刺激能做出有规律的反应,如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的方向,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会自动合拢)故答案为:a-b;b-e;c-c;d-a;e-d点评:综合考查种子的结构以及生物的特征,多以材料题或是连线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33干旱 寒冷 风【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骆驼和骆驼刺等沙漠动、植物表现出对干旱的适应;海豹的皮下脂肪是对寒冷的适应;而旗形树的树冠是对风的适应。考点:本题考查生物适应环境的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具有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思想,并知道常见的现象。34适应; 影响;【解析】试题分析: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生长在荒漠中的骆驼刺低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说明生物能够适应干旱少水的环境;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蚯蚓身体呈长圆柱形,可以减少钻土的阻力体表有粘液,也能减少钻土时的阻力还能维持呼吸适应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森林能够调节局部地区的气候;蚯蚓以腐烂植物为食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说明生物也能影响环境故答案为:适应; 影响;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35适应 影响【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例如:虽然鲸虽然是哺乳动物,但是它却生活在水中,为了适应水中生活,鲸的体型像鱼,四肢变为鳍状,这是对水中生活的一种适应,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例如:茂密的森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和粉尘,使得空气变得清洁、新鲜,能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释放水蒸气,使空气变得湿润。考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36适应 影响 改变【解析】试题分析: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或依赖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37适应 影响【解析】试题分析: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生长在荒漠中的骆驼刺低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说明生物能够适应干旱少水的环境,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蚯蚓身体呈长圆柱形,可以减少钻土的阻力,体表有粘液,也能减少钻土时的阻力还能维持呼吸适应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以腐烂植物为食,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说明生物也能影响环境。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较易,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38适应 影响【解析】试题分析: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生长在荒漠中的骆驼刺低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说明生物能够适应干旱少水的环境,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蚯蚓身体呈长圆柱形,可以减少钻土的阻力,体表有粘液,也能减少钻土时的阻力还能维持呼吸适应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森林能够调节局部地区的气候,蚯蚓以腐烂植物为食,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说明生物也能影响环境。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39企鹅 珊瑚虫 雪莲 鼠妇 亚洲象【解析】试题分析:不同的环境中的生物各不相同,珊瑚虫生活在水中,属于腔肠动物,能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接近陆地的海洋中,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雪莲是一种高山稀有的名贵药用植物,生长在海拔4800-5800米的高山流石坡以及雪线附近的碎石间,该亚属的植物有20余种,绝大部分产于我国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企鹅是一种不会飞行的鸟类,属于企鹅目,企鹅科,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目前已知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7种或18种,多数分布在最寒冷的冰冻极地,亚洲象主要生活在热带森林、草原中。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40生态因素【解析】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态因素的含义。41影响 适应 影响 改变【解析】试题分析: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如南橘北枳,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如沙漠植物:沙棘根很长可以吸收沙漠深处的水、仙人掌茎变为肉质储存大量水分、叶变为刺状减少水分的散失,与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相适应,在沙漠上植物大面积绿化成功时,沙漠就会变成绿洲,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同时表明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蝗虫为适应陆生环境防止水分的蒸发体外有外骨骼,沙漠动物沙蜥为躲避高温酷暑在夜间温度降低时出外觅食,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如北极熊的白色、绿草地中蚱蜢呈绿色等等。考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环境,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解题。42环境 影响 改变【解析】试题分析: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影响着生物,如南橘北枳,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如沙漠植物:沙棘根很长可以吸收沙漠深处的水、仙人掌茎变为肉质储存大量水分、叶变为刺状减少水分的散失,与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相适应;在沙漠上植物大面积绿化成功时,沙漠就会变成绿洲,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同时表明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蝗虫为适应陆生环境防止水分的蒸发体外有外骨骼,沙漠动物沙蜥为躲避高温酷暑在夜间温度降低时出外觅食;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如北极熊的白色、绿草地中蚱蜢呈绿色等等。考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两方面来切入。43阳光下氧气浓度:a处 b处;夏季正午温度:a处 b处;噪声:a处 b处;相对湿度:a处 b处;尘埃粒子:a处 b处;影响【解析】试题分析:(1)、树木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树林里氧气浓度大,因此阳光下氧气浓度:a处b处;、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因此夏季正午温度:a处b处;、森林之中的主体,树木的状态,成蓬松结构分布的树叶,中间有很大的间隙,树叶与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标麻将考试题库及答案
- 软件基础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4阳江市阳春市河朗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2024重庆市潼南区柏梓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食品饮料企业数字化营销策略与电商运营实战报告2025
- 聚焦2025:环保产业园区产业链集聚效应深度分析报告
- 机械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产业政策及2025年市场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劳务人员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综合练习)在线题库经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含教学计划)
- 医院药品采购与质量控制规范
- 支部纪检委员课件
- 枣庄学院《图学基础与计算机绘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版仓储库房租赁合同范本(含合同生效条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纳米抛光浆料行业发展监测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养老护理员培训班课件
- 2025-2030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政策支持与商业模式创新报告
- 隔爆水棚替换自动隔爆装置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 医学减重管理体系
- 民宿管理运营标准化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