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10 10 19 2010 12 30 修回 基金项目 湖北省荆门市科技局研究与推广项目 蛹虫草 北冬虫夏草 引进与推广 2010 4 2010S21 作者简介 方华舟 1965 男 副教授 从事食用菌及农业微生物学研究 E mail fanghuazhou2000 yahoo com cn 文章编号 1001 3601 2011 02 0102 0105 05 不同培养基原料及配方对北冬虫夏草液体菌种质量的影响 方华舟1 贾 瑞2 程利霞1 安冬梅1 易庆平1 刘 欢1 宋照丽3 1 荆楚理工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2 荆门市康复医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3 荆门市图书馆 湖北 荆门 448000 摘 要 为探索出北冬虫夏草液体菌种制备的适宜碳源 氮源及配方 以葡萄糖 果糖 蔗糖 麦芽糖 淀粉及硝酸钾 硝酸铵 尿素 蛋白胨 酵母膏和牛肉膏等 以及马铃薯 小麦 蚕蛹粉 蛋清 鱼粉和黄豆粉等 单一或复合碳源 氮源 组合不同配方及不同碳氮比 以单因子对照方式 比较观察菌种菌丝及其栽培发菌 抗感染及出草情况 结果表明 单一碳源中 葡萄糖最优 复合碳源居中 葡萄糖 淀粉最佳 常见碳源原料 中以土豆最优 常见氮源原料中以有机氮源优于无机氮源 蚕蛹粉 蛋清液 鱼粉 黄豆 小麦 最佳C N 为 5 1 蚕蛹 蛋清 土豆等常见原料可作为菌种制备的优选原料及配方为马铃薯 去皮 200g 葡萄糖 10g 蚕蛹粉 30g 煮汁 硫酸镁 2g 磷酸二氢钾 2g VB110mg 水 1000mL pH 6 5 马铃薯 去皮 200g 葡萄糖 10g 蛋清液 30g 硫酸镁 2g 磷酸二氢钾 2g VB110mg 水 1000mL pH 6 5 关键词 北冬虫夏草 液体菌种 碳源 氮源 中图分类号 S567 3 5 文献标识码 A Effect of Different Medium Components and Formula on Quality of Liquid Cordycps militarisc Strain FANG H ua zhou1 JIA Rui2 CHENG Li xia1 AN Dong mei1 YI Qing ping 1 LIU Huan1 SONG Zhao li3 1 School of Bioscience Engineering Jingchu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Jingmen Hubei 448000 2 Jingmen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Jingmen Hubei 448000 3 Jingmen Library Jingmen Hubei 448000 China Abstract The single factor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arbon source nitrogen source and formula on mycelial growth and infection resistance of liquid Cordycps militarisc strain for probing the suitable carbon source nitrogen source and formul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lucose glucose starch and potato was the best in sole carbon source compound carbon source and common carbon source respectively the organic nitrogen source was better than inorganic nitrogen source in common nitrogen source the optimum C N ratio was 5 1 and the optimum media for good quality of liquid Cordycps militarisc strain were 200g peeled potato 10g glucose 30g silkworm chrysalis powder Boiled juice 2g MgSO4 2g KH2PO4 10mg VB1 1000mL water pH 6 5 and 200g peeled potato 10g glucose 30g egg white liquid 2g MgSO4 2g KH2PO4 10mg VB1 1000mL water pH 6 5 Key words Cordycps militarisc liquid strain carbon source nitrogen source 北冬虫夏草 Cordycps militarisc L Link 又名 蛹虫草 为冬虫夏草的近缘种 属真菌门 子囊菌亚 门 核菌纲 麦角菌目 麦角菌科 虫草属的模式 种 1 是我国历史上十分名贵的珍稀营养 滋补 保 健及药用真菌 1 3 研究证实 蛹虫草蛋白质由 19 种氨基酸组成 不仅含有人体必须的 8 种必需氨基 酸 而且含量高 占氨基酸总量的 35 47 数量充 足 比例适当 2 目前 已查明含有 21 种微量元素 其中 硒 铁 锌 锰 钼和钙等含量丰富 维生素类物 质 VA VB12 VE VD3 VB1 VB6和 VC 等含量显 著超过天然冬虫夏草 3 近年来研究证明 北冬虫夏 草所含虫草活性成分如虫草酸 虫草素 虫草多糖 超歧氧化酶 SOD 和腺苷等含量明显高于天然冬虫 夏草 3 4 因此 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 滋补及药用 价值 被誉为是虫草属真菌中的后起之秀 不仅可以 作为天然冬虫夏草的理想替代品 更具有广泛的应 用价值 对消除疲劳 缓解紧张 提高人体免疫力及 预防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各种肝炎 高血压 心脑 血管疾病 肾炎肾衰 癌症肿瘤和性功能障碍等有着 显著作用 1 5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北冬虫夏草种植技术的深 入研究 在种植适宜配方 生长条件及控制 优良菌 种的选育和推广 液体菌种代替固体菌种等技术方 面取得了系列成就 尤其是液体菌种替代固体菌种 的广泛使用 为降低杂菌感染 缩短种植周期 提高 种植效益 增强虫草产品质量和产量提供了良好的 技术保障 然而 由于北冬虫夏草菌种极其容易退 化和衰老 4 6 在栽培实践中导致许多种植户使用 同一优良菌种 甚至同样制备和使用液体菌种 却不 出草或很少出草 笔者在种植实践及考察中发现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39 2 105 109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如果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不能良好满足菌种菌丝生 长需求 是造成其菌种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然而 目前对北冬虫夏草液体菌种的适宜碳源 氮源及其配方的研究报道较少 系统性研究未见报 道 而是大多沿用菌丝液体发酵生长时的培养基配 方 显然与菌种的种性特征有一定差距 且原料多为 试验制剂 适用性不强 是规模化种植的瓶颈环节之 一 笔者拟通过系列对比试验 探讨不同碳源 氮源 及其常见原料 配方对液体菌种质量和性能的影响 为栽培实践中的液体菌种制备探索出可靠的相关技 术参数 以供生产上大规模人工栽培及相关研究提 供借鉴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 1材料 1 1 1菌种供试菌种 由华中农业大学食用菌 菌种实验中心提供原始母种 由荆楚理工学院生物 工程学院食用菌实验室保藏与复壮 1 1 2碳源供试碳源为葡萄糖 化学纯 果糖 化学纯 蔗糖 化学纯 麦芽糖 化学纯 及淀粉 分析纯 均为天津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马 铃薯 市售 小麦 市售 1 1 3氮源供试氮源为硝酸钾 分析纯 天津 福晨化学试剂厂生产 硝酸铵 分析纯 天津凯通化 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尿素 市售 蛋白胨 生化试 剂 天津英博生化试剂有限公司 酵母膏 生化试 剂 北京双旋微生物培养基制品厂生产 牛肉膏 生 化试剂 天津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蚕蛹粉 黄豆粉 蛋清液和鱼粉均为本地原料自制 1 1 4仪器T P22 普通摇床 中国科学院武汉科 学仪器厂 LRH 250 GSII 微电脑人工气候箱 广东 省医疗器械厂 其他为常规一般设备 1 1 5培养基配方 1 液体菌种培养基 根据菌种菌丝细胞须生 长健壮 生命力强的特点 参考安燕 顾寅钰 锁现民 等 7 14 菌丝发酵生长的配方成果 按照营养丰富 容 易吸收 适当提高氮源含量的原则 设计液体培养基 配方如下 基础配方 碳素 8g 葡萄糖 20g 氮素 1 5g 蛋白胨 10g 磷酸二氢钾 2g 硫酸镁 2g VB1 10mg 水 1000mL pH 6 5 试验中 根据碳氮比设 计的不同 对配方中氮素含量予以调整 试验中根 据具体情况 碳素和氮素均具体为含有等量碳素 氮 素的碳源或氮源物质 表 1 表 1北冬虫夏草液体菌种培养基 T able 1 T he medium for liquid Cordycps militarisc strain 编号 No 配方 Formula 1碳素 8g 等量碳素的葡萄糖 果糖 蔗糖 麦芽糖或淀粉等单一碳源物质 蛋白胨 10g 磷酸二氢钾 2g 硫酸镁 2g VB110mg 水 1000mL pH 6 5 2葡萄糖 20g 氮素 1 5g 等量氮素的蛋白胨 酵母膏 牛肉膏 尿素 硝酸铵 硝酸钾等单一氮源物质 磷酸二氢钾 2g 硫酸镁 2g VB110mg 水 1000mL pH 6 5 3可溶性淀粉 10g 葡萄糖 10g 蛋白胨 10g 硫酸镁 2g 磷酸二氢钾 2g VB110mg 水 1000mL pH 6 5 4葡萄糖 20g 蛋白胨 5g 牛肉膏 5g 硫酸镁 2g 磷酸二氢钾 2g VB110mg 水 1000mL pH 6 5 5马铃薯 去皮 200g 葡萄糖 10g 蛋白胨 10g 硫酸镁 2g 磷酸二氢钾 2g VB110mg 水 1000mL pH 6 5 6葡萄糖 10g 可溶性淀粉 10g 蚕蛹粉 30g 煮汁 硫酸镁 2g 磷酸二氢钾 2g VB110mg 水 1000mL pH 6 5 7葡萄糖 20g 黄豆粉 450g 煮汁 硫酸镁 2g 磷酸二氢钾 2g VB110mg 水 1000mL pH 6 5 8葡萄糖 20g 小麦 450g 煮汁 硫酸镁 2g 磷酸二氢钾 2g VB110mg 水 1000mL pH 6 5 9葡萄糖 10g 可溶性淀粉 10g 鱼粉 50g 煮汁 磷酸二氢钾 2g VB110mg 水 1000mL pH 6 5 10葡萄糖 10g 可溶性淀粉 10g 蛋清液 30g 磷酸二氢钾 2g VB110mg 水 1000mL pH 6 5 11马铃薯 去皮 200g 葡萄糖 10g 蚕蛹粉 30g 煮汁 硫酸镁 2g 磷酸二氢钾 2g VB110mg 水 1000mL pH 6 5 12马铃薯 去皮 200g 葡萄糖 10g 蛋清液 30g 硫酸镁 2g 磷酸二氢钾 2g VB110mg 水 1000mL pH 6 5 2 栽培 发菌及出草 培养基 基础配方 大米 700g 蚕蛹粉 30g 磷酸二氢钾 1g 硫酸镁 0 8g VB 110mg 水 1000mL pH 7 5 15 17 其中 蚕蛹 粉 磷酸二氢钾 硫酸镁 VB1 水等制备为营养液 调 pH 7 5 具体发菌及出草培养基配方为 每罐 头瓶 大米 30g 营养液 45mL 1 2方法 1 2 1培养基的配制 1 液体菌种培养基 根据上述液体菌种培养 基配方 计算出相应物质的量 将氮源加入适量水 如果是自来水 应适当搁置待自来水中氯气等消毒 气体散失 下同 溶解 搅拌均匀 将碳源溶入适量水 中 搅拌均匀 然后与氮源溶液混合 加入磷酸二氢 钾 硫酸镁 维生素 B1等物质 搅拌溶解 并加水至 所需水量 最后以 0 1M 盐酸和氢氧化钠调 pH 值 至 6 5 15 即可 其中 土豆 去皮切片 小麦 黄豆 煮汁后取滤液 对氮源中不易溶于水的物质如酵母 膏 则需加热溶解 对鱼粉 蚕蛹粉等不易溶于水的 物质 制成悬液 对蛋清液则加水后沿一个方向充分 搅拌至无过多泡沫 添加至培养液或培养基中 将 上述营养液分装至菌种容器 三角瓶 中 0 14MPa 高压湿热蒸汽灭菌 30min 备用 2 栽培 发菌及出草 培养基 营养液配制 将 30g 蚕蛹粉加入 1000mL 水中 加热升温至 100 文火保持 30min 冷却后 加入 1g 磷酸二氢钾 0 8g硫酸镁 以 0 1M 盐酸或氢氧化钠调 pH 值至 106 贵 州 农 业 科 学2011 39卷 7 5 培养基配制 在栽培容器 本试验中为 500mL 罐头瓶 中 加入适量大米和营养液 本试验为大米 30g 营养液 45mL pH 7 5 0 14MPa 高压湿热蒸 汽灭菌 30min 备用 1 2 2菌种活化将试验菌种接入 PDA 培养基 中 置于 20 恒温生化培养箱中培养 7 10d 菌丝 长满斜面备用 16 17 1 2 3液体菌种制备以上述液体菌种培养基配 方为依据 制作液体培养基 将液体培养基装入 300mL 三角瓶中 每瓶装 入 120mL 在 0 14MPa 湿热 高压 蒸汽 下灭 菌 30min 冷却后接入北冬虫夏草菌种 20 下 120r min 摇床震荡培养 7 8d 至菌种成熟 8 10 12 每批 次 20 个重复 1 2 4液体培养基原料及配方筛选以蛋白胨为 基本氮源 按照单因子对照原则 根据配方 1 4 分 别加入等含碳量的葡萄糖 果糖 蔗糖 麦芽糖及可 溶性淀粉等单一性碳源或复合碳源 或以葡萄糖及 可溶性淀粉为基本碳源 加入等含氮量的硝酸铵 硝 酸钾 尿素 蛋白胨 酵母膏 牛肉膏等单一性氮源或 复合氮源 以基础配方为基础 碳源固定为葡萄糖 设计 C N 为 3 1 5 1 7 1 10 1 20 1 30 1 以马铃薯 小麦汁及蚕蛹粉 黄豆粉 蛋清液和鱼 粉等天然性物质作为菌种制备之碳源和氮源 比较 观察菌种菌丝生长状况及接种栽培情况 1 2 5接种 发菌及出草管理栽培培养基冷却 后 在超净工作台中接入相应液体菌种 培养室使用 前以 甲醛 高锰酸钾 熏蒸 30min 试验中尽量模 拟一般农户栽培食用菌时所采用的管理措施和方 法 每批次 20个重复 接种完毕 将培养瓶移入 25 左右恒温培养室 中进行发菌管理 避光培养 其间注意通风 约 1 月 后菌丝长满瓶 菌丝长满瓶后 给予散射光照射 进 行转色管理 一定昼夜温差刺激虫草原基分化形成 在虫草子座表面形成子囊壳时及时采收 1 2 6菌种质量鉴定以菌丝形态 生长速度 菌 球数量 生物量大小等为基本指标 以菌种接种培养 料后菌丝萌发速度 抗感染能力 出草速度和质量为 根本指标 6 9 17 19 其中 液体菌种菌球数量直接计 数 生长速度及生物量大小采用干重法 即用冷冻离 心机 8000r min 离心 10min 55 下烘干至恒重 10 个重复 计算 100mL 中菌丝干重 7 14 18 1 2 7不同碳源 氮源 碳氮比和原料对液体菌种 菌丝生长状况及菌种质量的影响 1 不同碳源 试验设单一性碳源 复合性碳源 2 个试验组 同时进行配方 1和配方 3的试验 2 氮源 无机氮源 有机氮源和复合氮源 3 个 试验组同时进行配方 2 和配方 4 的试验 3 碳氮比 采用 3 1 5 1 7 1 10 1 20 1 和 30 1 的比例进行 4 不同原料 试验配方组合为 5 12 原料以 外的物质为 5 12 中的其他物质 对照组合为葡萄 糖 蛋白胨 2结果与分析 2 1不同碳源对液体菌种菌丝生长状况及质量的 影响 从表 2 看出 培养液中各种碳源对菌丝的生长 都具有促进作用 但不同碳源对其生长的促进作用 差异较为明显 从菌丝长势看 小分子碳源明显好 于大分子碳源 其中 以葡萄糖为碳源最好 菌丝健 壮 洁白 浓密 果糖 蔗糖次之 淀粉最差 从菌种 萌发速度看 小分子碳源也好于大分子碳源 其中 小分子碳源以葡萄糖 蔗糖 麦芽糖萌发较快 达 3 27mm d 但各小分子碳源之间差异并不显著 从菌丝干重看 各碳源对菌丝干重的影响存在明显差 异 其干重依次为麦芽糖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淀 粉 其中 小分子碳源尤其高于淀粉等大分子碳源 显然这是由于葡萄糖 麦芽糖和蔗糖等小分子碳源易 于被菌丝吸收利用 从而促进菌丝代谢和生长 表 2不同碳源时液体菌种菌丝的生长及菌种栽培后的质量状况 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bon source on mycelial growth and quality of liquid Cordycps militarisc strain 碳源 Carbon source 菌种菌丝生长 Mycelium growth 菌丝 形态 菌丝 色泽 菌丝 密度 菌球数量 个 10mL 菌丝干重 mg 100mL 菌种栽培后的质量 Mycelium quality 萌发速度 mm d 感染 率 平均产量 g 瓶 质量 差异显著性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0 050 01 葡萄糖健壮洁白浓密565133 2702 59较好bB 果糖较健壮 白浓密514163 1202 54较好bB 蔗糖健壮白浓密495263 2402 51较好bB 麦芽糖较健壮 白较浓密626793 2302 61较好abB 淀粉纤细浅白稀疏471673 1702 42较好cC 葡萄糖 淀粉 健壮洁白浓密675783 5702 78好aA 蔗糖 淀粉健壮洁白浓密545593 4902 73好aA CK纤细浅白稀疏131351 28151 21差 注 表中产量为菌种栽培后收获的虫草子座干重 差异显著性以出草产量计算 下同 Note Yield in the table refers to the dry weight of harvested Cordycp s militarisc stroma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is calcu lated based on grass yield The same below 107 第 2 期方华舟 等 不同培养基原料及配方对北冬虫夏草液体菌种质量的影响 经对大分子碳源和小分子碳源进行组合试验 则表 现出了明显的互补作用 这可能是大分子碳源分解 代谢后产生的多种营养成分的积累互补等某些特殊 作用 从而促进菌丝细胞的代谢与合成有关 13 14 因此 试验结果表明 复合碳源性能表现更佳 菌丝 洁白 浓密 健壮 菌种萌发速度更快 子座典型粗 壮 畸形率低 出草产量也相应有所提高 2 2不同氮源对液体菌种菌丝生长状况及菌种质 量的影响 从表 3 可以看出 不同氮源对液体菌种菌丝生 长状况及菌种质量有着显著不同的影响 蛋白胨 牛肉膏 酵母膏等有机氮源菌丝质量明显好于无机 氮源 菌丝洁白 浓密和生长健壮 二者之间差异达 到极显著水平 并表现出菌种萌发速度快 抗感染力 强 子座粗壮 较长 出草产量较高 但各有机氮源之 间差别不显著 可能是由于虫草菌丝不能充分利用 无机氮源合成细胞生长必须的全部氨基酸 而蛋白 胨等有机氮源则含有全部的氨基酸成分 氨基酸等 营养成分更容易被菌丝吸收 因而可以更好地促进 和维持虫草菌丝的持续和旺盛生长 8 13 而对照组 因无氮源供给 菌丝最后死亡消失 说明 北冬虫夏 草液体菌种的制备与生产 以蛋白胨等有机氮源作 为主要氮源较为适宜 2 3不同碳氮比对液体菌种菌丝生长状况及菌种 质量的影响 从表 4 看出 C N 以 5 1 最佳 7 1 次之 但 二者差别不显著 不同 C N 的菌丝形态 色泽 内 在质量及菌种萌发 感染 产量 质量等均有较大区 别 试验发现 在碳源一定情况下 随着含氮量的增 加 菌丝生长健壮 浓密和洁白 菌球数量及菌丝干 重随之增加 但含氮量太高 C N 3 1 则菌丝质 量下降 说明 菌丝生长需要较充足氮源 氮源过 少 则菌丝生长不良 菌种质量低劣 栽培容易被杂 菌感染 产量和质量较低 而含氮量太高 则菌丝因 过度生长而早衰 7 8 10 13 同样造成栽培感染 产量 和质量的下降 2 4不同原料作碳 氮源对菌种质量的影响 从表 5 看出 在配方 5 12 中 用各地常见物质 替代基础配方乃至配方 1 4 中的碳源和氮源 试验 结果均较为理想 甚至优于基础配方 说明 在一般 生产实践中以这类常见物质作为菌种制备的配方原 料是可行的 与这类物质中营养成分丰富 如丰富 的碳源大分子 可与添加的小分子碳源充分搭配 尤其是氮源成分充足 氨基酸种类齐全有直接关 系 10 12 进一步比较发现 动物氮源优于植物氮源 且达到较显著水平 并与本试验中有机氮源优于无 机氮源 配方 2 配方 4 的试验结论相吻合 但在试 验中 笔者发现蛋清液较粘稠 必须充分搅拌溶解 至气泡最少 否则可能影响培养基通气进而影响 菌丝生长 应引起注意 因此 各地可以根据原料情 况 选取氨基酸种类齐全 氮素尤其蛋白质含量高 可溶性碳源丰富的物质组合配方 进行菌种生产和 虫草栽培 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表 3不同氮源时液体菌种菌丝生长及菌种栽培后的质量状况 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 on mycelial growth and quality of liquid Cordycps militarisc 氮源 Nitrogen source 菌种菌丝生长 Mycelium growth 菌丝 形态 菌丝 色泽 菌丝 密度 菌球数量 个 10mL 菌丝干重 mg 100mL 菌种栽培后的质量 Mycelium quality 萌发速度 mm d 感染 率 平均产量 g 瓶 质量 差异显著性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0 050 01 硝酸钾纤细浅白稀疏272171 97301 69差bB 硝酸铵较纤细 浅白稀疏312332 12151 78较差bB 尿素较纤细 浅白稀疏362462 29151 84较差bB 蛋白胨健壮洁白浓密646583 3302 67好aA 牛肉膏健壮洁白浓密616513 2702 59好aA 酵母膏健壮洁白浓密596423 2402 53好aA 蛋白胨 牛肉膏 健壮洁白浓密636643 4302 72好aA CK培养结束后 基本未见菌丝 注 表中差异显著性是指菌种栽培后的平均产量 下同 Note T he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refers to the mean yield of mycelium after cultivation the same below 表 4不同碳氮比时液体菌种菌丝生长及菌种栽培后的质量状况 Tabl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bon nitrogen ratio on mycelial growth and quality of liquid Cordycp s militarisc strain 碳氮比 C N ratio 菌种菌丝生长 M ycelium growth 菌丝 形态 菌丝 色泽 菌丝 密度 菌球数量 个 10mL 菌丝干重 mg 100mL 菌种栽培后的质量 Mycelium quality 萌发速度 mm d 感染 率 平均产量 g 瓶 质量 差异显著性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0 050 01 3 1较健壮白浓密604792 87102 11较好bB 5 1健壮洁白浓密666713 4202 69好aA 7 1健壮洁白浓密626593 3402 58好aA 10 1较健壮洁白浓密546173 0302 37较好abB 20 1较纤细浅白较稀疏363562 1751 93较差cC 30 1纤细浅白稀疏272811 94201 54差cC 108 贵 州 农 业 科 学2011 39卷 表 5不同原料物质作为菌种碳 氮源时液体菌种菌丝生长及菌种栽培后的质量状况 Table 5 Effects of different raw materials on mycelial growth and quality of liquid Cordycp s militarisc strain 原料物质 Raw material source 菌种菌丝生长 M ycelium growth 菌丝 形态 菌丝 色泽 菌丝 密度 菌球数量 个 10mL 菌丝干重 mg 100mL 菌种栽培后的质量 Mycelium quality 萌发速度 mm d 感染 率 平均产量 g 瓶 质量 差异显著性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0 050 01 马铃薯健壮洁白浓密696473 3202 64好aA 蚕蛹粉健壮洁白浓密646533 2402 71好aA 黄豆粉较健壮 较洁白较浓密565953 0202 37较好bB 小麦较健壮 较洁白较浓密495292 79102 03较好cC 鱼粉健壮洁白浓密616273 1202 41好bB 蛋清健壮洁白浓密656463 2202 56好abB 马铃薯 健壮洁白浓密736553 2902 68好aA 蚕蛹粉 马铃薯 健壮洁白浓密676513 2702 59好aA 蛋清 CK较健壮 较洁白较浓密636643 43102 72较好 3结论与讨论 菌种制作是食用菌产业的关键环节之一 菌种 质量的优劣对种植结果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20 24 本试验对其培养基成分及配方进行研究 尤其是研 究来源广泛 成本低廉 效果良好的培养原料及配 方 对提升北冬虫夏草人工种植水平和质量 有着重 要作用 本试验拟针对广大农户种植实际 对菌种 制作工艺 遵循简便易行 效果良好 容易掌握的原 则 进行探索和优化 3 1适宜碳源来源较为广泛 以复合碳源为佳 试验结果表明 小分子碳源中 菌丝生长快 但 生物量相对不足 容易早衰 这显然与小分子碳源容 易被菌丝细胞吸收利用有关 其中 最适宜的小分 子碳源是葡萄糖 其次是蔗糖 与麦焯棉 14 研究结 果基本一致 而淀粉等大分子碳源 菌丝生物量更 足 可能是由于淀粉等大分子碳源可在菌丝细胞代 谢过程中形成多种营养成分 马国良 13 等的研究表 明 淀粉等大分子碳源可能具有某种特殊功能 可显 著促进菌丝细胞发育 积累和生长 促进菌丝长 势 14 所以 二者的复合碳源则更具有优势 且由 于菌种菌丝生长期相对较短 添加适量小分子碳源 是必需的 马铃薯 小麦等原料中 含有大量优质淀 粉等大分子有机碳源 且来源广泛 适量添加葡萄糖 等小分子碳源 可作为本菌种培养的优选原料之一 3 2以氨基酸含量丰富的动物氮源较好 氮源是菌丝细胞合成核酸 蛋白质 酶类等的重 要原料 是菌丝细胞分裂 生长 发育必不可少的重 要原料 试验中 有机氮源明显优于无机氮源 动物 蛋白优于植物蛋白 尤以氨基酸丰富的蛋白胨 牛肉 膏 酵母膏等为佳 与张显科 马国良等的试验结果 基本一致 12 13 这种现象显然是其母株在虫体内寄 生生长所形成的营养需求及代谢特点的遗传特性所 决定 以无机氮源或植物氮源为唯一氮源时 由于 菌丝细胞没有充分利用无机氮或某种氨基酸合成必 需氨基酸的能力 某些氨基酸几乎或完全不能合成 或增加代谢负担 导致生长不良 同时 据安燕 7 等 报道 有机氮源中的碳素成分还可以转变为碳源 促 进了营养平衡 促进菌丝生长 因此 氮源的选择对 菌种培养有重要意义 笔者在栽培实践中发现 有的种植户使用蛋清 液作为外加氮源 效果良好 也在本试验中得到证 实 显然蛋清液为优质蛋白 氨基酸种类丰富 是优 良的氮源物质 本试验说明 在制种实践中 选择蚕 蛹粉 蛋清液 鱼粉 黄豆粉和小麦汁等 其蛋白质含 量高 氨基酸种类全 原料易得 成本低 可作为大规 模菌种制作与栽培的主要原料之一 3 3碳氮比以 5 1 较为适宜 菌种细胞要求生长健壮 长势旺 生命力强 试 验结果表明 碳氮比过低 菌丝易徒长早衰 降低菌 种质量 碳氮比过高则菌丝细胞瘦弱 生长缓慢 生 命力差 适宜的碳氮比是保证菌种质量优良的重要 条件之一 马国良 13 等研究认为 菌丝生长的适宜 C N 为 30 1 与本试验出入较大 而安燕 17 等与 本试验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可能与菌种差异以及菌 种细胞的旺盛生长阶段有关 3 4以营养丰富原料作为菌种培养基配方物质可行 本试验中 菌种质量优劣依次为配方 11 配方 12 配方 6 配方 5 配方 3 配方 9 配方 4 配 方 7 配方 8 充分说明天然物质的优越性 综合原 料来源 成本及菌种质量等因素 配方 11 12 和配 方 7 8 可作为菌种制作的适宜配方之一 各地可依 据本试验结果 优选和复合其他碳源和氮源物质 确 保制备优良菌种 参考文献 1 胡昭庚 17 种药用真菌栽培 M 北京 中国农业出 版社 1999 2 李昊 吴白昌 李春兰 虫草人工栽培与深度开发 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 3 5 3 张平 朱述钧 钱大顺 等 北冬虫夏草功能成分及 保健作用分析 J 江苏农业科学 2003 6 105 107 下转第 113 页 109 第 2 期方华舟 等 不同培养基原料及配方对北冬虫夏草液体菌种质量的影响 效的分离方法 从各种环境尤其是海洋等极端环境 中分离筛选活性菌株已成为当前微生物资源开发利 用的重要研究课题 广西北海的红树林大部分扎根于海湾浅滩深厚 的淤泥中 因受海水潮涨潮落规律性浸淹 含盐量很 大 从红树林海泥中分离的放线菌耐盐性较强 在天 然海水配制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证实了陈华 等 13 从海南省文昌市红树林1 0m 深的海泥中分离 得到具细胞毒活性的放线菌菌株 0616167 盐度为 6 时 菌株 0616167 生长最好 参考文献 1 王世平 柯研 袁瑞瑛 等 红树林共附生微生物及 其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25 2 269 271 2 王长云 邵长伦 傅秀梅 等 中国海洋药物资源及其 药用研究调查 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9 9 4 669 675 3 陈钢 朱卫 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进 展 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27 3 321 326 4 赵卫权 崔承彬 近年国内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 概况 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08 35 5 330 335 5 Lamk S Discovery of novel metabolites from marine actinomycetes J Curr Opin Microbiol 2006 9 3 245 251 6 Moore BS Kalaitzis JA Xiang LK Exploiting marine actinomycete biosynthetic pathways for drug discov ery J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2005 87 1 49 57 7 肖静 许静 谢庶洁 等 红树林放线菌的分离及 其抗菌和抗肿瘤细胞活性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 14 2 244 248 8 李星群 文 军 广西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现 状与对策 J 林业调查规划 2007 32 6 59 62 9 傅秀梅 王亚楠 邵长伦 等 中国红树林资源状况及 其药用研究调查 资源现状 保护与管理 J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定市中医院灭菌设备维护考核
- 呼和浩特市中医院感染科护理管理考核
- 工地文明施工规章及安全规范
- 小学语文高级职称考试真题集
- 初中体育教学《跳高》单元教案设计
- 基层民警先进事迹心得范文
- 唐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护理考核
- 通辽市人民医院听觉诱发电位考核
- 长治市人民医院脊髓血管畸形手术技能考核
- 赤峰市中医院血友病综合关怀管理考核
- 汽修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GB/T 2679.7-2005纸板戳穿强度的测定
- GB/T 25840-2010规定电气设备部件(特别是接线端子)允许温升的导则
- GB/T 25146-2010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验收规范
- 参考资深同传
- 多功能注氧仪说明书课件
- 科隆电磁流量计培训课件
- 全集举一反三课件奥数五年级(数学)
-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实务
- 质量管理理论与实务(第三版)第01章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