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的种植技术.doc_第1页
菜心的种植技术.doc_第2页
菜心的种植技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菜心的种植技术 菜心又称菜薹,被誉为蔬品之冠,是广东省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其风味独特,质嫩味佳,食用方便,品种繁多,适用性广,生长迅速,栽培简单。 菜心根系不发达,分布浅。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426,种子萌发后如遇较低温度(315)就能通过春化阶段。适于菜心叶片形成和生长的温度为1520,15以下叶片生长缓慢,30以上则生长较困难。种植技术如下: 1整地起畦: 土壤深耕晒白,施足基肥。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公斤,氯化钾510公斤;或鸡粪7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畦宽一般1.61.7米,高2030厘米,呈龟背形。 2适时播种: 早熟品种适于48月栽培,中熟品种适于910月栽培,迟熟品种适于11月至翌年3月栽培。 早中熟品种以直播为主;迟熟品种以移栽为主。早中熟品种不应迟播,否则导致迅速现蕾抽薹,菜心细小,产量低,甚至失败。迟熟品种不可早播,否则导致抽薹迟,菜薹质量不好。冬季或春季应在寒潮将结束时播种,夏季和秋季应避免在阴雨连绵、暴风和台风雨的天气播种。直播亩用种量约150180克。育苗亩用种量约400500克。 播种前,喷洒铜胺液(硫酸铜100克加碳铵550克混匀加水200克的比例)与表土混匀后密闭24小时进行土壤消毒。 菜心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4至26,在此温度下,4至6天即可全部出苗;种子萌发后若遇到较低的温度(3至15)就能通过春化阶段,所以,冬春季节播种时应选用晚熟品种,并做好防寒工作,以防早期抽薹。早春播种时,宜选择向阳、有机质多的高燥地块作苗床地,并选择晴暖天气或寒潮末期播种;夏秋高温多雨季节播种,应覆盖遮阳网或稻草,以遮阳降温,并可避免大雨冲刷,造成苗床板结。 3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直播菜心在子叶开始时便开始间苗,间苗12次;移栽菜心在幼苗3片叶时结合补苗进行间苗定苗。定苗株行距早熟品种一般为1013厘米,中熟品种为1720厘米,迟熟品种为2023厘米。 2)合理施肥:宜勤施、早施、薄施,追肥宜用速效的完全肥。菜心在第1片真叶展开时及时追肥,每667平方米施稀粪水或尿素34公斤,3片真叶时结合间苗追一次肥。之后,每隔57天可667平方米用尿素510公斤和复合肥1020公斤混施。现蕾时施重肥,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1525公斤。采收主薹后继续采收侧薹的,则应在大部分植株采收主薹时,追施浓肥,促进菜薹发育。 3)水分管理:全生育期保持土壤湿润。夏季晴天早晚淋水;雨天注意排水,以防畦面积水;越冬前、干旱时,灌水防冻,即灌即排,不漫灌。 4适时采收: 菜心以齐口期为收获标准,早熟品种多数只采收主薹,其他品种,一般可以在采收主薹之后继续采收侧薹。采收侧薹的,在植株基部23叶处割取主苔,利用这两三个腋芽萌发侧薹,留叶过多,侧薹虽多但纤细,质量不高。到达采收期,如气温低可迟收23天,如气温高,应及时采收。 5病虫害防治措施: 1)疫病、霜霉病:可用600倍疫霜灵,或58%瑞毒霉锰锌500倍液等防治。 2)软腐病、黑腐病:可用20%龙克菌600倍,或72%农用链霉素3000倍等防治。 3)病毒病:严格预防蚜虫传染为害。感病后可用病毒A、植病灵、病毒必克等喷叶面防治。 4)炭疽病:可用25%华茂咪鲜胺(注一)1500倍液,或70%福甲硫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防治。 5)黑斑病、白斑病:可用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防治。 6)蚜虫:可用3%纳农啶虫脒微乳剂(注二)2000倍液,或10%吡虫啉1500倍喷施。 7)菜青虫、小菜蛾:可用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