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测一、红细胞的检测和血红蛋白的测定1、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简单了解即可)2、参考值表:健康人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参考值人群血红蛋白(参考值)红细胞数(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4.05.51012/L成年女性110150g/L3.55.01012/L新生儿170200g/L6.07.01012/L3、临床意义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男性红细胞6.01012/L,血红蛋白170g/L;女性红细胞5.51012/L,血红蛋白160g/L.分类常见疾病相对性增多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多汗、多尿绝对性增多生理性高原居民、新生儿等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慢性心肺疾患、某些肿瘤和肾脏疾患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分类常见疾病生理性减少3月15婴幼儿、老年人、妊娠中晚期等病理性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再障、缺铁性贫血、巨幼贫等红细胞破坏增多 膜缺陷、酶缺陷、珠蛋白生成、异常PNH等、免疫性、机械性、感染性、物理化学性红细胞丢失 失血性贫血4、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检测影响因素: 1)病人全身血容量的改变:急性失血 2)全身血浆容量的改变:各种失水及水滞留 3)病人性别、年龄、居住地海拔的影响5、红细胞形态改变(正常红细胞:双凹圆盘形,大小较一致,直径6-9m,平均7.5m)大小异常类型大小常见疾病小红细胞直径10m见于溶贫、急性失血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巨红细胞直径15m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均直径相差一倍以上见于病理造血,反映骨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旺盛, 见于增生性贫血、低色素贫血、溶贫等形态异常类型特点常见疾病球形红细胞直径2.9m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20%以上时才有诊断参考价值);自身免疫性溶贫 ; 异常血红蛋白病(HbS、HbC)椭圆形红细胞呈卵圆形或两端钝圆的长柱状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占2550%有诊断价值);大细胞 性贫血可达25%口形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呈扁平裂缝状见于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10%有诊断价值);少量见于DIC及酒精中毒靶形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中心部位有部分深染见于地中海贫血及严重缺铁性贫血;异常Hb病(HbC、D、E )(20%有诊断价值);肝病、黄疸、脾切除后镰形红细胞镰刀状(缺氧时才形成,有氧恢复正常)镰形细胞性贫血(Hb-S病)泪滴形红细胞泪滴状或手镜状骨髓纤维化、溶贫、地贫等棘形红细胞周围呈钝锯齿状突起棘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无脂蛋白血症);脾切除后;酒精肝;尿毒症红细胞形态不整各种异形同时出现微血管病性溶贫;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烧伤;重度低色素贫血红细胞缗钱状形成缗钱状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染色体反应的异常类型特点常见疾病正色素性红细胞正常人;再障;多数溶贫;急性失血;白血病等低色素性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缺铁性贫血;地贫;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病高色素性红细胞中心淡染区减小甚至消失巨幼细胞性贫血;球形细胞增多症嗜多色性红细胞体积较稍大,呈淡灰兰或紫灰色,活体染色为网织红细胞少量见于正常人。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红系增生旺盛,如增生性贫血,尤以溶贫为最多见结构的异常类型特点常见疾病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瑞氏染色血片中红细胞浆内见到散在、大小数量不一的深兰色颗粒增生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铅汞等重金属中毒豪乔小体紫红色圆形小体,大小约12m ,位于成熟或晚幼红细胞浆中,可见1多个溶贫;巨幼细胞性贫血;脾切除后;红白血病;其他增生性贫血卡波氏环红细胞中出现的一种紫红色呈圆形或8字形细线状环与Howell-Jelly小体同时出现有核红细胞幼红细胞增生性贫血;红血病;红白血病;髓外造血(骨髓纤维化时);骨髓转移癌;严重缺氧等2、 白细胞的检测1、白细胞计数参考值人群参考值成人4.0 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 2岁 11.012.0109/L 5种白细胞正常百分数和绝对值细胞类型百分数(%)绝对值(109/L)中性粒细胞(N)杆状核 (st) 050.040.5分叶核 (sg) 507027嗜酸性分叶核(E) 0.550.050.5嗜碱性分叶核(B) 0100.1淋巴细胞 (L) 20400.84单核细胞(M) 380.120.82、白细胞的分类计数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 生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边缘池循环池。下午较早晨为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 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可分为反应性增多和异常增生性增多。反应性增多一般为应激反应,包括急性感染或炎症、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和恶性肿瘤;异常增生性增多包括粒细胞性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分为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绝对值低于1.5109/L;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绝对值低于0.5109/L,可见于感染性疾病(病毒、伤寒)、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等。 2)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可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传染病、血液病、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症:可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伤寒,临床意义甚小。 3)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粒细胞增多:可见于过敏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 嗜碱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生理性增多症:儿童期淋巴细胞较高。 2)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症:可见于感染性疾病(病毒、百日咳、结核);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组织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3)淋巴细胞减少:可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单核细胞 1)单核细胞生理性增多:婴幼儿及儿童单核细胞可增多。 2)单核细胞病理性增多:可见于某些感染(疟疾、黑热病、活动性结核、);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液病;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复期。 3)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3、白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1)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急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轻度:6%;中度10%伴少数晚幼粒;重度:25%并出现更幼稚粒细胞。2)核右移:分叶核粒细胞分叶在5叶以上的细胞超过0.03时称为核右移。(由于DNA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衰退所致)。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恢复期,也可一过性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疾病进展期出现核右移,提示预后不良。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学异常细胞类型特点常见疾病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胞体大小不均;胞浆中毒性颗粒;空泡形成;球形包涵体;核变性严重传染性疾病、各种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中毒、大面积烧伤等巨多分叶中性粒细胞直径达1625m,分叶在5叶以上巨幼细胞性贫血、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棒状小体瑞氏染色白细胞浆中有紫红色杆状物。长约16m,1至数条急性粒(或单核)细胞白血病幼稚细胞的血浆中与遗传有关的Pelger-Hut畸形核先天性分叶异常,核畸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等Chdiak-Higashi畸形数个至数十个直径为2-5m的包涵体,呈淡紫红色或蓝紫色颗粒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Alder-Reilly畸形含有巨大深染嗜天青颗粒伴有脂肪软骨营养不良或遗传性粘多糖代谢障碍May-Hegglin畸形终身含有淡蓝色包涵体异淋巴细胞 分三型,型(泡沫型);型(单核细胞型);型(幼稚型)。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病毒感染性疾病;药物过敏;输血、血透或体外循环术后;其他疾病如免疫性疾病、粒缺、放疗等三、网织红细胞的检测1、网织红细胞的定义: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由于胞质内还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煌焦油蓝或甲蓝染色,呈现浅蓝或深蓝色的网织状细胞而得名。2、网织红细胞的临床意义: 1)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网织红细胞增多:表明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如溶贫、急性失血。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如再障。2)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和治疗性实验的观察指标:网织红细胞反应可以作为贫血治疗时早期判断疗效的指标。EPO治疗贫血的疗效观察。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的治疗性试验临床上确诊两种疾病的一项简便可靠的方法。3)作为病情观察指标;溶血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计数逐渐减低 表示溶血和出血已得到控制 失血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不 表明病情未得到控制减低甚至更见增高者 甚至还在加重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网织红细胞计数3、应用进展: 1)骨髓移植后骨髓重建的早期指标。2)化疗、放疗后骨髓重建的监测。四、血小板的检测主要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1、血小板计数(PLT):1)参考值:100-300109/L;2)临床意义: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血小板原发性增多:增殖性疾病;血小板反应性增多:感染、溶血、癌症。2、血小板平均容积(MPV)1)参考值:7-11fL;2)临床意义: 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征。 其他。五、红细胞沉降率测定(老师上课未讲)六、血细胞比容测定和红细胞有关参数的应用1、血细胞比容测定:1)定义:血细胞比容(HCT)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用抗凝血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即可测得。 2)检测方法:温氏法、微量离心法、 hematology analyzer法; 3)参考值(温氏法):男性0.400.50L/L(4050vol%)平均:0.45L/L;女性0.370.48L/L(3748vol%)平均:0.40L/L; 4)临床意义: 血细胞比容增高: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常达0.50以上;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绝对性增多时,血细胞比容增加,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可高达0.60以上,甚至达0.80。 血细胞比容减低:见于各种贫血。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体积大小也有不同,血细胞比容的减少与红细胞数减少并不一定成正比。因此必须将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三者结合起来,计算红细胞各项平均值才更有参考意义。2、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 1)参考值: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10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参考值:2734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20360g/L。 2)临床意义:根据上述3项红细胞平均值可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贫血的形态学分类MCV(80100fl)MCH(2734pg)MCHC(32%36%)病因正常细胞性贫血8010027343236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多数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如白血病等大细胞性贫血100343236巨幼细胞贫血及恶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2732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8036fl为RBC。 3)在典型的红细胞直方图可以分两个群: 红细胞主群:50fl偏上开始,近似两侧对称,基底较为狭窄的正态分布曲线,又称“主峰”。 足趾部:主峰右侧,130-185fl区域,它是一些二聚体、三聚体、多聚体细胞、小孔残留物和白细胞的反映。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化中心回转抓岩机安装应用措施
- 多想告诉你湖州市中考作文题(7篇)
- 民办学校行政部门组织机构设置及各部门管理职责
- 检阅读后感200字14篇
- 国际教育交流中的教育理想心得体会
- 合作开发新技术成果协议书与
- 古诗文鉴赏:古代诗词情感解读教案
- 非谓语动词在句中的作用:高中语法解析教案
- 知识改变了我作文800字改变作文14篇
- 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发展
- 农村相邻关系普法知识讲座
- 火电厂金属材料培训课件(锅炉专业适用)
- 冷库保温施工方案
- 03S702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图集
- DL-T 748.1-2020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1部分:总则
- GA 1205-2014灭火毯
-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培训课件
- 社区工作者经典备考题库(必背300题)
- 自然拼读元音字母组合及单词
- 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请表-
- 企业年金实施细则及分配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