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令,酒辞.doc_第1页
酒令,酒辞.doc_第2页
酒令,酒辞.doc_第3页
酒令,酒辞.doc_第4页
酒令,酒辞.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酒令酒辞酒俗 婚嫁酒:绍兴是著名酒乡,因此以酒为纳采之礼,以酒为陪嫁之物,就成了绍兴男婚女嫁中的习俗。这里最有代表性、最典型的东西就是“女儿酒”。“女儿酒”是女儿出世后就着手酿制的,贮藏在干燥的地窖中,或埋在泥土之下,也有打入夹墙之内的,直到女儿长大出嫁时,才挖出来请客或做陪嫁之用。此俗后来又演化到生男孩时也酿酒,并在酒坛上涂以朱红,着意彩绘,并名之为“状元红”,意谓儿子具状元之材。女儿酒十分讲究酒坛,往往在土坯时就塑出各种花卉、人物等图案,等烧制出窖后,请画匠彩绘各种山水亭榭、飞禽走兽,仙鹤寿星、嫦娥奔月、八仙过海、龙凤呈祥等民间传说及戏曲故事。在画面上方有题词,或装饰图案,可填入“花好月圆”、“五世其昌”、“白首偕老”、“万事如意”等吉祥祝语,以寄寓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这种酒坛被称为“花雕酒坛”。女儿酒原是加饭酒,因为装入花雕酒坛,因此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称-花雕酒。这种花雕酒存放时间长达20年左右,启封时,异香扑鼻,满室芬芳。“花雕”又成了绍兴人生儿生女的代名词。即使时至今日,若生了女儿,人们就会戏称“恭禧花雕进门”。在绍兴的婚嫁酒俗中,除“女儿酒”外,旧时还有不少名目,如“会亲酒”、“送庚酒”、“纳采酒”等,均由男女各方自家操办。“订婚酒”是婚嫁全过程中仅次于结婚的一个关键性步骤,是正式婚礼的前奏曲。至今,在绍兴的不少地方,仍重视订婚,要摆酒席,会亲友,所以“订婚酒”还是一个重要酒俗。 婚礼新人喝“交杯酒”时,却十分严肃认真,因为从此以后,新婚夫妻要风雨同舟,共同生活,因此这酒对人生具有特殊意义。所以当里面一对新人喝交杯酒时,外面闹房的亲友必须屏息静气,保持安静,不能随便打闹。这是绍兴婚嫁酒俗中又一独特之处。 生丧酒: 1、剃头酒。孩子满月时,要剃头。这时家里要祀神祭祖,摆酒宴请,亲友们轮流抱过小孩,最后就坐在一起同喝“剃头酒”。除用酒给婴孩润发外,在喝酒时,有的长辈还用筷头蘸上一点,给孩子吮,希望孩子长大了,能像长辈们一样,有福分喝“福水”(酒)。 2、得周酒。孩子长到一周岁时,俗称“得周”。这时的孩子已牙牙学语,在酒席间,由大人抱着轮流介绍长辈,让孩子称呼,这不仅增添了“得周酒”的热烈气氛,更让人享尽了天伦之乐。 3、寿酒。人生逢十为寿,办寿酒,这似乎已成定规。在绍兴,寿酒十分讲究,民谚曰:“十岁做寿外婆家,廿岁做寿丈姆家,三十岁要做,四十岁要叉(开),五十自己做,六十儿孙做,七十、八十开贺。 4、白事酒。也称“丧酒”。绍兴旧俗中,长寿仙逝为“白喜事”。绍兴人称“白事酒”又叫“豆腐饭”,乡间称“吃大豆腐”,菜肴以素斋为主,酒也称素酒。 岁时酒 1、散福酒。祝福的日子,一般在腊月二十夜至三十日之间,但不得越过立春,祝福这一天十分忙碌,前半夜烧煮福礼,到拂晓之前,摆好祭桌。次日凌晨开始祭神,家中男丁依辈分大小,逐个按次序向外跪拜行礼。拜毕便将纸元宝、烧纸连同神祗(绍兴俗称“马张千”)一起焚化,并把原先横放在桌子改成直摆,调转福礼,拔下筷子,由外向里叩拜祭祖。祝福祭祀完毕,全家人一起围坐喝酒,这叫“散福”。因这酒刚供过菩萨,是神赐之福,因而男女老少都喝,十分快乐。 2、分岁酒。亦称“新岁酒”,一般在除夕之夜进行,一家人围坐吃喝,欢快异常。在喝“分岁酒”时,不仅要在门上贴大红门联,且全家灯火通明。如有人远在外地,不能回家过年,则要让出一个席位,摆上筷箸,斟满酒,以示对远地亲人的怀念。如若盼子心切,就在席上外加一酒杯和筷子,以预示明年人丁兴旺,这称“添人增口”酒。 3、元宵酒。元宵即上元,指农历正月十五日。绍兴风俗除闹花灯外,是夜,男女老少还要在家喝元宵酒,早晨吃用各种馅子做的“汤团”。 4、挂像、落像酒。旧时绍兴每逢腊月二十前后,都要把祖宗神像从柜内“请”出来挂在堂前,并点燃蜡烛,供上酒菜,祭祀一番,这就是“挂像酒”。到正月十八,年事已毕,就得把神像“请”下来,这时又得祭祀一番,办“落像酒”,亲朋好友,族内长幼相聚欢饮,喝过“落像酒”,过年活动就告结束。 时节酒: 1、清明酒。绍兴人在清明祭扫祖坟。坟墓多在郊区山上,又临河道,因此城里人总是全家老小带上酒及各种祭品,带去的酒菜在坟地祭过后就送给“坟亲”亨用,自己回家喝清明酒。有些人家没去墓地祭祀,也在家中摆酒祭奠祖宗,俗称“堂祭”,祭后族人聚饮,这也是“清明酒”。 2、端午酒。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门前要挂菖蒲、艾以避邪,中午要喝端午酒,并要置备“五黄”,即黄鱼、黄鳝、黄梅、黄瓜和雄黄酒。这时家家户户都打扫灰尘,因为过了端午,盛夏来临。所以喝端午酒,过端午节,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卫生节日,此风俗流行至今。 3、七月半酒。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中元鬼节。绍兴河流纵横,湖泊很多。旧时这天,河中要点燃河灯。在河蚌壳内放进菜油,用灯芯点亮,放在河中任其飘荡,点点灯火,倒映水中,煞是好看。有的村子还要倚水搭台演戏,俗称“社戏”。戏一般演3天,白天要摆七月半酒,晚上在各家神龛前要供上茶水,洗脸盆内盛上水,放上毛巾之类,让亡灵擦汗,洗脸。 4、冬至酒。绍兴民间有冬至给死者送寒衣的习俗。这一天,祭奠之后,焚化纸做的寒衣供死者“御寒”。这一祭祀酒席,俗称“冬至酒”。祭祀之后,亲朋好友聚饮,既怀念亡者,又联络感情。 生活酒: 生活上的酒俗与酒习有:1、新居酒,可分造屋与乔迁两大类。和解酒,人与人之间有了纠纷,有人出面劝之和解,以酒为“中介”之物,于是出现了“和解酒”。宴宾酒,除游乐性的如“元宵赏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赏菊品蟹”等约亲友小酌外,尚有“洗尘酒”、“接风酒”、“饯行酒”、“送别酒”等。另外,还有“会酒”、“罚酒”、“谢情酒”、“仰天酒”等。 酒令“酒令”之名,最早见于刘向的说苑。后汉贾逵曾撰酒令一卷,后汉书贾逵传说:“逵作酒令,学者宗之。”他大概是创作酒令的高手,因此有人尊敬他,向他学习。据说最初设立酒令并不是游戏,而是一个执法官。周灭殷后,以殷人酗酒亡国为鉴,发布了禁止酗酒的命令,即著名的酒诰。从此,正式宴会上,方有令官之设。或曰“酒令”,或曰“觞政”,职责就是维护、执行周王的诰令。战国时的滑稽大王淳於髡讽谏齐威王时说:自己原有一石的酒量,而在齐王的宴会上,前有酒执法,后有酒御使,心惊胆颤,俯伏而饮,只要喝一斗就醉了。从中可以看出,设“酒令”之初,目的在于禁止酗酒。但后来,恐怕认为宴饮之时,用不着这样正而八经,慢慢就向着游戏方向发展,此时令官的作用就是监督游戏的公正性及执行罚酒任务。如史书记载,梁武帝置酒赋诗,官吏臧盾因为赋诗有成,被“罚酒一斗”。到隋唐时,宴请行酒令已蔚然成风,酒令的形式也多了起来,行酒令以文学创作为主要内容。 常见的酒令有字词令、诗语令、骰令、拳令、通令、花鸟虫鱼、筹令等。 字词令 车名令:每人说一种车名,说不出罚酒一杯,重复者也罚一杯。如:火车、汽车、马车、牛车大人小人令;每个说一字,内含大人小人(繁体字亦可),然后再说几句熟语,说不上罚酒一杯。如“爽字有五人,旁边列小人,中间一大人,所谓人前莫说人长短,始信人中更有人。”“伞字有五人,下列众小人,上立一大人,所谓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之上有能人。”倒顺字令:每人说一词,倒进来又成一词,说不出或说错罚酒一杯。如茶花花茶;故事事故;柴山山柴;鼓手手鼓等。 诗语令类 成语相对令:每人说一对意思相反成语,说不出者受罚。如理直气壮理屈词穷;救死扶伤落井下石;畅所欲言吞吞吐吐。 三字同头、同边令:要求说一句顺口溜,第一句必须三字同头,第二句三字同边,并组成意思相关语句。如“三字同头葫芦茶,三字同边腮腺肿,要治腮腺肿,请喝葫芦茶。”“三字同头芙蓉菊,三字同边杨柳槐,要观杨柳槐,先赏芙蓉菊。”“三字同头官宦家,三字同边绸缎纱,要穿绸缎纱,请到官宦家。”“三字同头大丈夫,三字同边江海湖,要游江海湖,是我大丈夫。” 数字成语令:第一人说一成语必有“一”字,第二人成语必有“二”字,以下类推,说不出罚酒。如“一代词宗,二人同心,三顾茅庐,四面受敌,五谷丰登,六神无主,七步之才,八面玲珑,九宵云外,十年寒窗。”又如:一成语有两个数字:“一刀两断,二八佳人,三令五申,四分五裂,五颜六色,六街三市,七零八落,八九不离十,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花鸟虫鱼令类 报花名令:每人报一种花名,内又须含某一种动物名。如牵牛花牛;鸡冠花鸡;杜鹃花杜鹃等。 花木脱胎令:每人说一种花,不得有草头、木旁,不能带花字。如夜来香、映山红、仙人掌、百合、水仙等。 逐月报花令:行令者从一月至腊月依次报出花名,说不上罚两杯,说错罚一杯。如正月茶花、二月梨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花、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 酒筹令类 筹,绍兴人谓之签,象牙兽骨固可,竹简木条亦行,上刻诗词、人物,放在筒中,临席摇扯,对景即饮,每筹下注明饮酒对象及数量。因事先制作,客观公允,信手拈来,往往出人意料,令人捧腹。如与拳令等结合,气氛更为热闹雅致。红楼梦“怡红院群芳开夜宴”一回,详细介绍了这种筹令。如水浒酒筹:武松醉夺快活林(无三不过望,先饮三杯。对面为蒋门神,要连胜三拳方过,再打通关一转),鲁智深醉打山门(先饮一大杯,首二座为金刚,每人猜三拳),金翠莲酒楼卖唱(首二三座为鲁达、李忠、史进,得筹者或弹或唱,敬三人酒),景阳岗武松打虎(三碗不过岗,先饮三大杯,与寅年生人,或姓名字带虎者猜十拳,以胜为度),梁山泊群雄聚义(令席各饮三杯)又如红楼梦酒筹,名士美人令、名贤事令、唐诗酒筹等等。 绍兴多文才,又是南来北往文士硕儒仰慕和旅游之地,故各种酒令在这里都流行过。但现存资料记载和民间广为流行的是两种:一为骰令,一为拳令。 一是骰令。骰子,又称豆子、色子,用骨或硕木制成,原作赌酒,后移用为酒令工具,有酒席上有用一枚两枚的,也有用五六枚的,按不同骰令而定。骰子放筒中,轮流摇动,一经摇出,按对点依酒令饮酒。摇筒快速,无技法可作凭借,全由摇出骰子数而定,气氛热烈,凝神屏视,紧张中欢乐非常。如: 猜点令:令官用两个骰子摇,全席人猜点数,不中者自饮,中则令官饮巨杯。 点将令:骰子递摇,得四为帅。下座再摇得帅,甲乙两帅猜拳,甲胜即点座中人某为将;乙帅点某将应战,两将猜拳,败得饮酒,一方之将败完,帅亲自应战,败则饮大杯,又斟一巨杯,败将分饮。 卖酒令:令官斟一巨杯,全席用两个骰子递摇,有一者买一杯,无一则罢,所剩之酒令官自饮。 五日延龄令:两个骰子摇,得五点为庆赏端阳,全席皆饮;点多,上一位饮;点少,下一位饮。 二是拳令。拳令又叫猜拳、豁拳、划拳,是绍兴人最通行的酒令。其优点是:适用面广,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其次是娱乐性强:在结婚喜宴、新年家宴、老人寿宴、团体欢宴等各种宴席上,争呼斗叫,痛快淋漓,一人胜利,举座瞩目,其气氛热闹非凡,其情绪高昂,且在呼叫过程中,挥发酒精,利于多饮。第三,有一定技巧性。猜拳,看似简单,但神情关注,运思敏捷,瞬息变化,妙趣无常,故为人乐道乐用。在绍兴猜拳的数字还多用祥瑞数字,以示吉利、祝颂之意,如魁首、两相好、连中三元或三元及第四季发财、五子登科或五魁首、六六顺风、七巧、八仙过海、九久长寿、全家福或十全如意。猜拳一般是两人对猜,也有其他方式的不拘一格。如: 对座猜拳:全席对坐,各猜三拳,败者饮。最后全席共饮,满座生香。 摆擂台令:令官先饮大杯高坐摆擂,有来挑战者,先饮一大杯,然后开拳,输则退下,输后亦可再重开战。擂主输,让坐,胜者为新擂主,直至无人再敢索战止。 空拳:两人出指互猜,不分胜负者,两人左右邻各饮一杯,两人出指一样,猜喊又同,叫做手口相应,合席同饮,分胜负者皆不饮,故谓空拳。 打通关:先与第一人猜,胜了依次与第二人猜,再胜与第三人猜,凡败者饮一杯。如第三关败了,就退而与第二关再猜,如胜了再进一关,如败了则再退至第一关。全席打完为胜。 过桥拳:用套杯排列,大者为桥头,两头逐渐而小。互相猜拳,输者从小杯饮起,逐渐而大,到桥顶依次而下。 五行生克令:大拇指为金,食指为木,中指为水,无名指为火,小指为土。胜负办法是:金克木,木克水,水克火,火克土,土克金。 一、敬酒词 1、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到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女士给领导敬酒 2、领导在上我在下,您说来几下来几下。女士和领导碰杯 3、心儿颤,手儿抖,我给这位爷端个酒,这爷喝了俺高兴,这爷不喝俺不走,就是不走,就是不走!女子给男士敬酒 5、美酒倒进白瓷杯,酒到面前你莫推,酒虽不好人情酿,远来的朋友饮一杯。内蒙古草原人的敬酒歌。 6、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给朋友敬酒 7、日出江花红胜火,祝君生意更红火。请经商下海者喝一杯 8、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与新老朋友共干一杯 9、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劝好酒量之人 10、危难之处显身手,妹妹(兄弟)替哥喝杯酒。 11、危难之处显伸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兄弟我替她喝个酒。这一经典酒令多用于英雄救美者。 12、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传。 13、天上无云地下旱,刚才那杯不能算 14、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不喝酒谁喝酒?-令打酒官司的人喝一杯 15、市场经济搞竞争,快将美酒喝一盅。用于业务宴请16、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得喝倒用于本单位自家人饮酒。 17、女有貌,朗有才,杯对杯,一起来与女士饮。 1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约对门,喝酒喝个双。与对面朋友饮 19、啥话也别说,最亲是大哥与年长者饮 20、感情铁不铁?铁!那就不怕胃出血!感情深不深?深!那就不怕打吊针!敬朋友二、经典挡酒词甲:酒量不高怕丢丑,自我约束不喝酒。乙:相聚都是知心友,放开喝杯舒心酒。甲:万水千山总是情,这杯不喝行不行?乙:一条大河波浪宽,这杯酒说啥也得干!甲:来时夫人有交代,少喝酒来多吃菜。乙: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君子之交淡如水以茶代酒我为大家唱支歌,唱完不好再说喝。 三、酒桌酣战经典对酒词1、一条大河波浪宽,端起这杯咱就干。2、量小非君子,不喝不丈夫!3、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经典劝酒词劝酒者起身敬酒,被劝者会说:“屁股一抬,喝了重来”,意让劝酒者再喝一个,此时劝酒者应对:“屁股一动,表示尊重”。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女士劝酒: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到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女士和领导碰杯:领导在上我在下,您说来几下来几下。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一两二两漱漱口,三两四两不算酒,五两六两扶墙走,七两八两还在吼。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只要心里有,茶水也当酒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谁怕谁!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人在江湖飘啊哪有不挨刀啊几刀砍死你啊梁山伯祝英台生个儿子不成才几点钟才回来男人不喝酒活的象条狗,男人不抽烟活的象太监,女人不化妆白活在世上,男人不抽烟白活在人间。半斤不当酒,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赶紧跑。革命小酒天天醉.两腿一站,喝了不算。甘为革命献肠胃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红了眼睛喝坏了胃,喝得手软脚也软,喝得记忆大减退。喝得群众翻白眼,喝得单位缺经费;喝得老婆流眼泪,晚上睡觉背靠背,一状告到纪委会,书记听了手一挥能喝不喝也不对,我们也是天天醉!辣酒涮牙,啤酒当茶.6个6啊!哥两好啊!谁怕谁啊,乌龟怕铁锤啊!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革命小酒天天醉,回家和老婆背靠背,老婆告到纪检委员会,纪委书记说:该喝不喝也不对;老婆告到人大常委会,人大主任说:这笔开支早就在预算内;老婆告到妇女联合会,妇女主任说:我家那位也是天天醉;老婆告到市委联席会,市委书记说:喝死了我们为他开追悼会.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不会喝酒,前途没有一喝九量,重点培养只喝饮料,领导不要能喝不输,领导秘书一喝就倒,官位难保长喝嫌少,人才难找一半就跑,升官还早全程领跑,未来领导相聚都是知心友,我先喝俩舒心酒。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不喝酒谁喝酒?-令打酒官司的人喝一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连干三杯酒,你说苦不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举杯问小姐,我该喝多少?-小姐说了算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杯我请小姐陪。-与在座小姐对饮一杯跟着感觉走,这次我喝酒。-咳,没办法,喝了吧来时夫人有交代,少喝酒来多吃菜。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酒量不高怕丢愁,自我约束不喝酒。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市场经济搞竞争,快将美酒喝一盅。日出江花红胜火,祝君生意更红火。-请经商下海者喝一杯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与新老朋友共干一杯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好酒量,喝一杯危难之处显身手,妹妹(兄弟)替哥喝杯酒。一条大河波浪宽,端起这杯咱就干。-自饮一杯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万水千山总是情,少喝一杯行不行?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要喝倒!商品经济大流通,开放搞活喝两盅。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大口喝若要人不知,除非你干杯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传天上无云地下旱,刚才那杯不能算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百川到东海,何时再干杯,现在不喝酒,将来徒伤悲感情铁不铁?铁!那就不怕胃出血!感情深不深?深!那就不怕打吊针!会喝一两的喝二两,这样朋友够豪爽!会喝二两的喝五两,这样同志党培养!会喝半斤的喝壹斤,这样哥们最贴心!会喝壹斤的喝壹桶,回头提拔当副总!会喝壹桶的喝壹缸,酒厂厂长让你当!出门在外老婆交代,少喝酒、多叨菜,够不着了站起来。输了咱不喝,赢了咱倒赖,吃不完了兜回来。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喝冰水找理由)喝酒不喝白,感情上不来。跟你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喝酒,是一种苦痛;跟你喜欢的人在一起喝酒,是一种感动酒桌这个交际场所,是挺考验人的,你不能喝酒,最好学会拒酒;你不能凭酒量让亲友痛快,那就凭三寸之舌让大伙开心。这样,你既不伤自己的身体,又不让劝酒者扫兴,下面介绍几条“拒酒词”,你看好使不?一、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你可以展开说:“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也难成全一个爱情。只有感情不够,才用玫瑰来凑。因此,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就喝多少。我不希望我们的感情掺合那么多水分。我虽然喝了一点儿,但是这一点儿是一滴浓浓的情。点点滴滴都是情嘛!”二、只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会陶醉。你试试这样说:“跟你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喝酒,是一种苦痛;跟你喜欢的人在一起喝酒,是一种感动。我们走到一块,说明我们感情到了位,不喝也陶醉。”三、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你如果确实不能沾酒,酒不妨说服对方,以饮料或茶水代酒。你问他:“我俩有没有感情?”他会答“有!”你顺势说:“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感情是什么?感情就能理解。理解万岁!”你然后以茶代酒,表示一下。四、感情浅、哪怕喝大碗;感情深,哪怕舔一舔。酒桌上,千言万语,无非归结一个字“喝”。如:“你不喝这杯酒,一定嫌我丑”。如:“感情深,一口吞;感情浅,舔一舔。”劝酒者把喝酒的多少与人的美丑喝感情是深浅扯在一块。你可以驳倒它们的联系:“如果感情的深浅与喝酒的多少成正比,我们这么深的感情,一杯酒不足以体现。我们应该一同跳进酒缸里,因为我们多年交情,情深似海。其实,感情浅,哪怕喝大碗;感情深,哪怕舔一舔。”五、为了不伤感情,我喝;为了不伤身体,我喝一点。他劝你:“喝!感情铁,喝出血!宁伤身体,不伤感情;宁把肠胃喝个洞,也不让感情裂个缝!”这是不理性的表现,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们要理性消费,理性喝酒。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在梦里有你追随。我是身体和感情都不愿伤害的人。没有身体,就不能体现感情;没有感情,就是行尸走肉!为了不伤感情,我喝;为了不伤身体,我喝一点儿。”六、在这开心一刻,让我们来做选择题吧!我们思路打开一些,拒酒的办法就来了。他要借酒表达对你的情和意,你便说:“开心一刻是可以做选择题的。表达情和意,可以:.拥抱,B.拉手,C.喝酒,任选一项。我敬你,就让你选;你敬我,就应该让我选。现在,我选择A.拥抱,好吗?”七、君子动口,不动手。他要你干杯,你可以巧设“二难,请君入瓮。你问他:“你是愿意当君子,还是愿意当小人?请先回答这个问题。他如果说“愿意当君子”,你便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以茶代酒,或者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你动口喝”,请他喝;他如果说“愿意当小人”,你便说我不跟小人喝酒,然后笑着坐下,他也无可奈何。总之,拒酒词、拒酒的办法还有很多,要随机应变,“兵来将挡”。酒文化中既有劝酒词,也有拒酒词,你没有酒量,凭着你的机智喝口才也可以在交际场上应对周旋,游刃有余。一、什么是酒令酒令是对酒礼的变革、丰富和发展,是佐酒助兴、活跃宴席的重要手段,是文化入于酒,更是酒中的文化。最早的酒令是辅助礼的,后来才发展为佐酒助兴、宾主尽欢的方法,甚至成了劝酒、赌酒、逼酒的手段。春秋战国时代的饮酒风俗和酒礼有所谓“当筵歌诗”,“即席作歌”。从射礼转化而成的投壶游戏,实际上是一种酒令。秦汉之间,承前代遗风,人们在席间联句,名曰“即席唱和”,用之日久,便逐渐丰富,作为游戏的酒令也就产生了。唐宋时代是我国游戏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酒令也相应地得以长足发展。酒令到明清时代则进入另一个高峰期,其品种更加丰富,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举凡世间事物、人物、花木、虫禽、曲牌、词牌、诗文、戏剧、小说、中药、月令、八卦、骨牌,以及种种风俗、节令、无不入令。清人俞敦培的酒令丛钞把酒令分为古今、雅令、通令、筹令四类,当代人何权衡等编著的古今酒令大观把酒令分为字词令、诗语令、花鸟鱼虫令、骰令、拳令、通令、筹令七类,今人麻国钧、麻淑云编中国酒令大观将酒令分为射覆猜拳、口头文字、骰子、牌、筹子、杂六类。按其流行范围分,酒令中较为复杂、书卷气重的大多在书本知识较丰富的人士之间流行,称为雅令;而在广大民众之间则流行比较简单的酒令,称为俗令。当然,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酒令的形式千变万化,可以即兴创造和自由选择。酒令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酒文化。最早的酒令,完全是在酒宴中维护礼法的条规。在古代还设有“立之监”、“佐主史”的令官,即酒令的执法者,这中酒令是限制饮酒而不是劝人多饮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酒令愈来愈成为席间游戏助兴的活动,以致原有的礼节内容完全丧失,纯粹成为酒酣耳热十比赛劝酒的助兴节目,最后归结为罚酒的手段。二、大众酒令俗令这类酒令是指通俗易懂,简便易学,不论文化水平高低都可以很快操作运用的酒令,在古今宴席上这种酒令占绝对优势。拳令 又叫划拳、猜枚、猜拳、拇战,古今皆常用。拳令的最大优点在于适用面广,不受文化水平高低的限制,其技巧性较强,给划拳者留有神机斗智的余地,而且划拳须喊叫,容易让人兴奋,极富竞争性。拳令的花样很多,最常见的是两人对猜。此外,还有“摆擂台令”:某人摆擂台,先自饮一大杯酒,高坐宣战,席间不拘何人,均可应战,应战者先饮一大杯酒,再与擂主划拳,败则退去,胜则擂主退位,胜者继为擂主。百战百胜,合席再无应战者,封擂完令。“空拳”:两人对垒,只划拳不饮酒,而席间其他人饮酒。二人战成平局,他们的左右邻各饮一杯酒;彼此所出手指相同,口中叫的数也相同,叫“手口相逢”,合席每人饮一杯;猜中则不算。“通关拳”:一个人分别与席中每个人划拳,犹如将军过关斩将一般,行令方法有三种:“赢通关拳”规定只有赢对方一拳才可过关,再与下一人接战,负者饮酒;“输通关拳”,规定输给守关者才许过关,赢了罚酒一杯;“无胜负通关拳”,规定双方打成平手,方准过关。“霸王拳”:二人划拳,甲胜一拳,乙站立起来;甲再胜,乙向甲作揖;甲三胜,乙向甲深深鞠躬;甲四胜,乙一膝跪地;甲五胜,乙双膝跪地;甲六胜,乙叩头,饮酒。乙胜同此。有时两人对跪,竟一杯未饮。“一字清不倒旗拳”:一般猜拳,口中所喊的字数,因各地习惯不同而不同,如一字叫“一条龙”、“一锭金”、“一夫当关”等;二字叫“哥俩好”、“并蒂莲”;三字叫“三星照”、“三羊开泰”;四字叫“四喜财”、“四季发财”;五字叫“五魁首”、“五花骢”;六字叫“六六六”、“六六顺”;七字叫“七个巧”、“七仙女”等;八字叫“八匹马”、“八大仙”;九字叫“九连环”、“九重天”;十字叫“满堂红”、“全来了”。本令只准叫“一、二、三”等单字,谓“一字清”;两人都必须置肘于桌上,直竖小臂,不准倾斜,叫“不倒旗”。此处还有七星赶月拳、走马拳、状元游街拳、喜相逢拳、连环拳、一矢双雕拳等。骰令 是古人常用的酒令之一。以骰子为行令工具,有时用一枚,有时用多枚,最多的可达六枚,依令限数,因人、因时而定。此令简便快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需要什么技巧,特别受豪饮者欢迎。骰令名目繁多,方法多样。如“猜点令”:令官用骰筒以两枚骰子摇,摇毕置于桌上,秘而不宣,全席间一人猜所得之点数,猜毕,当众开启摇筒数点,不中,猜者自饮一杯;中,则令官饮一杯。“六顺令”:合席用一枚骰子轮摇,每人每次摇六回,边摇边说令辞,曰:一摇自饮幺,无幺两邻桃;二摇自饮两,无两敬席长;三摇自饮川,无川对面端;四摇自饮红,无红奉主翁;五摇自饮梅,无梅任我为;六摇自饮全,非全饮少年。“正月掷骰令”:合席依次用一枚骰子轮掷,边掷边宣,每人一掷一宣全文通知辞;“一君登位贺新年”(得幺负饮,无幺照点数饮),“两班文武排阶前”(得二负饮,无二照点数饮,余下同),“三岛神仙来祝寿”,“四方夷狄贡时鲜”,“五凤楼前齐舞蹈”,“六街声颂太平筵”。“长命富贵令”:何席诸位用六枚骰子轮掷,以六为长命,五为富,四为贵。凡是掷得四、五、六之味“长命富贵”,合席举杯贺掷者一杯。如果四、五、六不全,缺什么补什么。以缺四为例,先将已掷得五和六两骰子提出,若有幺、三、二、二,便由下家饮一杯;若得四、双“五”、双“六”,则给上家一杯,余者类推。骰令有很多,还有“事事如意取十六令”、“歌风令”、“连中三元令”并头连令、卖酒令、赏雪令等等,不计其数。通令 实用性也很高,良友很强的随意性,只要有约在先,即可随席择项。如猜单双,猜有无,打老虎杠子等等均属可择之列。如“传花”:用花一朵或其它小物件代替,令官蒙上眼,将花传给旁坐一人,依次顺递,令官喊停,持花未传出者罚酒。罚酒者则充当下轮令官。“拍七”:要求行令快,以便行令者忙中出错而受罚,从令官报数1234顺报至明7(7,17)和暗7(7的倍数14、21)时,应报者拍桌子而不出声,失口出声报数的罚酒。下一轮从罚酒人从头报起。“说笑话”:由令官开始或上一轮行令受罚者开始,依次轮流说一个,如能逗引全席或多数人发笑,全席各饮一杯;倘若无人被逗笑,则说者受罚;若仅有一个或少数人笑,则罚笑者饮酒。“放炮仗令”:令官燃香,任指一人,该人须立即学爆竹声,其左邻掩右耳,右邻掩左耳,以迅速为要,动作缓慢或失误,均罚酒。三、文人酒令雅令文人酒令比较文雅,需要具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准方可操作使用。它们大多是争奇斗巧的文字游戏,也是半机智、逞才华、比试思维敏捷与否的智力比赛。当然,文人雅令也和其它酒令一样,目的是为了活跃饮酒气氛,求得宾主尽欢。为达此目的,在酒令中古今新颖奇巧的文字令层出不穷,随机出令,把经史百家、诗文词曲、典故对联以及即景等文化内容都囊括到酒令中去。有些酒令确实赏心悦目,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颇具文化物色。古代文人宴集行酒令,虽无一定不变的规则,但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旧习惯,要推定明府(相当于酒宴的主席)、录事(纠察席上秩序及行酒令)等职司。行酒令时的令官通常由三种人担任:一是主人,一是席中地位最高的人,一是公推一位有饮材的座客。所谓“饮材”,就是说要精娴各种酒令,知识渊博,善会人意,并且酒量宏大。由令官宣布行令的规则,并由令官出酒令后自己第一个应令。文字令有捷令、限时令之分。捷令要在令官出令后斟酒至某人(依座次顺行)处时即可应令,或掷骰子以数字指定令人及时应令。限时令如作诗赋之类,通常点香限时,如半柱香燃尽不完就要罚酒;也有以奏乐催令的,一曲终了即须缴令。令官行令前,须先饮干自己的“门杯”,即门前杯。行令时用一公杯罚酒,公杯中先斟满酒备用,称“酒面”。每行完令,又须就门杯饮干一杯,或稍稍沾唇示意,称为“酒底”。酒底饮后如要以席上食品加一句古诗、古文结令的叫“席上生风”,依次就令者也照此办理。字令 汉语言独特的字形结构为文人们的词令上争奇半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字令”有拆析离合、移字换形、交易增损、音义异同、象形指事等项。如“一字茂六字令”:每人举出一个字,要求能将该字分剖成包括本字在内共六个字,合席轮说,不成辄罚。如“章”字:剖为“六”、“立”、“日”、“十”、“早”及“章”。“一字中有反义词令”:每人举出一个字,要求这个字是由反义词或对义词构成的,合席轮说,不成罚酒。如“俄”,“人”与“我”义相对;“捉”,“手”与“足”相对;“斌”,“文”与“武”相对;“傀”,“人”与“鬼”义相反。“一字五行偏旁皆成字令”;每人举出一字,要求在这个字的左右上下加上“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字后,都能成另外一个字,合席轮说,不成罚酒一杯。如“佳”可变为:锥、椎、淮、堆;“可”变成钶、柯、河、炣、坷。“横竖均等之字令”:每人举出一个字,要求这个字的横、竖笔画相等,合席轮说,不成罚酒一杯。如:口、止、世、田、由、占、古、同、臣、吕等。“拆字对令”:令官将古诗一句暗写在纸上,注明姓名,交给令官收存。逐个将句中各字对完之后,令官按所举古诗的顺序将每人所对的字排成一诗句,能与古诗成联的,合席共贺,虽不成联但能自通者免饮,根本不通者罚酒。诗令 中国的诗歌非常丰富,文人们在饮酒时,很自然会想到诗,借诗语为酒令便成为文人酒令的重要形式。如“天字头古诗令”:要求每人吟诗一首,第一句的第一字必须是“天”字,合席诸人依次轮说,不能吟成或违背要求者 ,皆罚酒一杯,如“天风吹我上南楼,为报姮娥得旧游。宝镜莹光开玉匣,桂花沉影入金瓯”;“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看来气象真喧赫,创业鸿基万万年”。“春字诗令”:每人吟诗一句,要求“春”字在句首,合席依次轮吟,如“春宵一刻值千金”,“春城无处不飞花”。也有要求每人吟诗一句,第一人所吟之诗句必须“春”字居首,第二人所吟之句春字居二,依次而降至“春”字居第七字后,再从头起。如“春城无处不飞花”,“新春莫误由人意”,“却疑春色在人家”,“草木知春不久归”,“十二街中春色遍”,“昨夜日日典春花”,“诗家情景在新春”。“七平七仄令”:每人吟诗一句,要求七个字都是平声字或都是仄声字,合席轮吟,误者罚,不能者罚双杯。如“何方圆之难周兮”(七平),“翩何姗姗其来迟”(七平),“有客有客筷子点”(七仄),“帝得圣相相曰度”(七仄)。在诗语中令中还有雅对一格,要求更严,难度更大,一般人根本不敢问津。如红楼梦中贾宝玉提出的行令方法是“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都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的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成语。”这么复杂的要求,非学富五车、才气过人者断难行出。宝玉行的令是: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阁。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悉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雨打梨花深闭门。冯紫英行的令是: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女儿喜,头胎养个双生子。女儿乐,私向花园摔蟋蟀。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你是个刁钻古怪鬼灵精,你是个神仙也不灵。我说的话儿你全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细打听。才知道我疼你不疼!鸡声茅店月。粗陋无知的薛蟠则在此令上一筹莫展,只发胡说八道:女儿悲,嫁了个男子是乌龟。女儿愁,绣房窜出个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女儿乐,一根*往里戳。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有些酒令确实很难,但都能中见才情,令人叹赏。比如小说西湖佳话中载有苏轼、秦观、黄庭坚、佛印和尚四人在湖舟中会饮,苏轼出一酒令:要一种花落地无声,接一个与这种花有关系的古人,这古人又须引出另一个古人,前古人和后古人一件事,后古人要用唐诗作答。要求前后串连,不许硬凑。苏轼令道:“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雪是白色的)。白起问廉颇(两人同是战国时的武将):为何不养鹅(鹅又是白色)?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秦观接令道:“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城子是笔的别称)。管仲问鲍叔(同是春秋时齐桓公的大夫):如何不种竹(竹是制笔管的)?鲍叔曰:只须三两根,清风自然足。”黄庭坚应令道:“蛀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虫蛀的地方必有孔)。孔子问颜回(两人是师徒),因何不种梅(梅花有色,和“颜”相接)?颜回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支开。”佛印禅师接令:“天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宝光(天竺佛名),宝光问维摩(有名的居士):斋事近何如(居士是常要设斋施佛的)?维摩曰:遇客头如鳖,逢僧项似鹅。”四则酒令构成一个的意象,具有自然的韵律,堪称妙品。有的诗令虽然只要求对一句古诗,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不易。比如“干支诗令”:合席众人轮吟诗句,每人一句,要求句中至少有一字含天干或地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还有玉人诗令、无口诗令等等。对不上者或对得不合要求者都要被罚酒。古人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五经为题,所以,当时的文人都熟读经书,这种学风也待到了酒宴上。如“诗句贯四书令”:先吟诗一句,再从四书中摘读一句,要求上下两句文意贯通,如“英姿飒爽来酣战,兵刃既接”;“家家扶得醉人归,乡人饮酒”。众人依次吟诵,不成句者罚酒。“四书贯人名令”:先说四书中一句,再根据此句的文意拈一古人名,使上下贯通。众人轮说,劣者、不成句者皆罚。如“孟子见梁惠王魏征”,“五谷不生天光”,“今有受人之牛羊牧之”。还有“四书贯封名令”、“贯千字文令”、“贯西厢记令”等等。酒筹令 更是精雅,需提前制作,临席摇扯,对上即饮。一般酒筹多镌刻唐诗、宋词、元曲名句及文学名著之人名或名贤故事,每筹下注明饮酒对象及数量,诙谐幽默,每每令人捧腹。现选几个有代表性的: 花风令:制酒筹24根,选24种花卉名字,分别刻在筹子的上端,下端刻该行何令,如何行酒等。合席轮流掣筹,明刻写令的饮酒。梅花:笑者饮,首座者饮,南方人饮,找人划过桥令拳。山茶:吃茶者饮,红顶者饮,行一品令。水仙:衣冠淡雅者饮,行饮中八仙令。瑞香:善睡者饮,洒香水者饮,行斗草令。山矾:着紫色衣黄色衣者饮,行猜朵令。迎春:先到者饮,合席吟诗,要有花名,不可出花字。樱桃:有妾者饮,行猜点令。望春:面东者饮,行击鼓传花令。菜花:吃斋者、乡下住者、闭门韬晦者饮,行花间令。杏花:有大学文凭者饮,赴试者饮,行金门射策令。李花:无言者饮,姓李者饮,行哑拳令。桃花:多子者饮,新婚者饮,行漁翁下网令。棠棣:有兄弟者照数饮,行公领孙令。蔷薇:说笑话讥讽者饮,每人说一句笑话。海棠:杭州人饮,行走马拳令。木兰:曾从军者饮,新乘船者饮,各举美人名,名非花名者饮。桐花:抱孙者饮,善弹琴者饮,打通关拳。菱花:正吃点心者饮,身摇者饮,行两岐令。柳花:吴地人劝客殷,行花红柳绿令。牡丹:位尊者饮,甲子年生者饮,行福禄寿令。酴醾:酒量大者饮,行卖酒令。棟花:后到者饮,行寻花令。 名贤故事令:从古代名人中择取32位,制成酒筹:赵宣子假寐待旦,闭目者一杯。庄周生诙谐诞妄,说笑话一则。淳于髡赤首缨冠,秃头者一杯。关尹喜望见紫云,吸烟者一杯。廉将军一饭三遗,告便者一杯。平原君珠履三千,穿美鞋者饮一杯。张子房借箸筹国,正举筷者饮一杯朱翁子担上书声,讲文学者饮一杯。邓仲华仗策从军,出席者饮一杯。黄初平叱石成羊,属羊者饮一杯。马伏波披甲上马,年高者饮一杯。孙北海尊酒不空,酒未干者饮一杯。吕奉先辕门射戟,争论者饮一杯。曹孟德割须弃袍,无须脱衣者饮一杯。曹子建七步成诗,善诗者饮一杯。孟参军龙山落帽,升官者饮一杯。王羲之坦腹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