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上好一节手工制作课 一、关于课前准备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为了帮助学生回忆已有知识,提高审美情趣,刺激他们的创作欲望,我们往往设计作品欣赏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会提供很多相关主题的图片、作品供学生欣赏,但选择怎样的图片和作品,才能帮助你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先来回顾美术课堂当中的一些常见的镜头:很多老师所选取的图片很漂亮,但太多挤用后面学生练习的时间;图片很美,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太难,学生看不明白;图片呈现无规律、无章法思绪混乱;图片与教学内容不贴切与内容不符;选取的图片很难达成教学目标不典型;像这样的一些问题,都不能很好地帮助你达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显然是低效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网络高速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时间、方式都非常便捷,随便网上一搜,几百万张相应图片都出来了,但并不是都符合你的课堂需要,因此,当你在收集和整理这些图片资料时一定要反复思考,不断筛选,最后仅留下一些典型的作品提供学生欣赏。这个过程体现出教师对课程、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和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一)作品选取要典型 借助典型的艺术作品(图片的、或原作),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及其独特性,使他们学会分享共同的文化艺术,容纳和接受不同的文化艺术。这种通过图片欣赏的对话活动是一种间接体验,它的强度不如直接体验,间接体验面对的是自图片、语言、模型、文字、影视等,它们不是以实际事件和场景同样的规模刺激和影响我们,我们在体验时也未能运用所有的感官,所以,它在质量上、总体氛围上、强度上与直接体验相比都差距甚远。因此作品的典型性就显得非常重要,面对典型的艺术作品,我们会立即地、整体地、本能地直觉到它的美,而不是通过分析才获得美的体验。(二)材料选取要多样 手工制作课的教学内容极为广泛和丰富,如纸工、泥工、塑料工、废旧材料工、编织、雕刻、织锦、镶嵌拼贴、壁挂、扎染等方面。 种类繁多的手工制作类课程,对师生的教具学具的要求很高,需要准备很多的材料,但我们发现,老师的课前学具布置很随意,没有相应的具体要求。【案例】蔬果造型,这也是三年级的一节美术手工制作课。第一个班,教师提出学具要求:带 4-5 件蔬菜、水果;学生对这样的学具很感兴趣,又很神秘,还是准备了很多的水果和蔬菜。但很快,我们就发现一个问题:大多数的同学都是带苹果来(家里最多,容易收集到),和一些常有蔬菜,如胡萝卜,外形上大多是圆形和长条形的,形状、色彩显得单调,材料的局限性也限制了学生的创作思路,结果第一个班的学生表现平平,没有什么创意。第二个班,教师及时纠正了学具单调的问题,在通知学生准备材料的时候就详细要求:带 4-5 件蔬菜、水果,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形状(要有大的、小的、长的、短的、胖的、瘦的、粗的、细的);花纹要多样;色彩要丰富。丰富多样的材料,直接影响到创作者的创作欲望,学生在感知觉的触摸、拼摆、组合的过程中,直接感触到材料的奇特、有趣,也刺激着学生们的想象力,进而产生创作灵感,激发创作欲望。结果这个班的作业表现非常突出,很有创意。手工制作其实是一种直接体验的过程,当我们身临其境地经历某种事件,感受某种气氛的时候,会相应产生某种特殊的情绪和认识,这样的过程会调动我们所有的感官同时发挥作用,而且能使我们产生一种微妙的感受,它是一般语言难于表达的。这样的体验对材料的要求就非常的特别。【案例】贝壳变变,学生的作品表现很独特,很出色,这和教师对学具的要求是分不开的。我们看到教师出具的教具造型比较丰富,学生使用的学具也很独特:带 6-7 个贝壳,形状各异(圆、扁、大、小、高);色彩丰富;纹理多样(触摸形纹理、视觉形纹理);或 6-7 个形状相同的贝壳(重复排列)。(三)创作体验要丰富 手工制作的材料、内容、形式非常丰富、变化多样,对于教师来讲也是一种挑战,比如材料的组织、线条的构成、色彩的运用、创意等等,如果没有一定的尝试、体验,很难想象各种材料在组合时会发生怎样意想不到的变化;没有尝试和体验,就没有喜悦,没有思考、没有收获,也就无法和学生产生共鸣,很难带动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有趣的创作。【案例】 书票藏情趣(五年级艺术教材),属于小型版画设计课。可供底版制作的材料有很多:肥皂、土豆、橡皮察、石膏板等,经过实验,我确定了肥皂作为材料。于是我买了几种牌子的肥皂:雕牌、立白、舒肤佳来做实验。我发现不同品牌的肥皂效果都不一样,如雕牌肥皂,材质太软,不好塑形,雕剩的皂皮削嵌在线沟里难清除,不适合作为学生学具的使用;舒肤佳香皂,太贵太脆,不易切割;立白肥皂,比雕牌便宜,干爽,皂皮削末好清理。最后决定用立白肥皂。接着,要解决印制的问题,是用水粉颜料还是用油墨来进行印制?哪一种材料用起来最简便,又能出效果?又开始了新的体验,结果出现水油不相融的问题、油墨刷不上肥皂底版的问题问题不断出现,又不断地解决。有了这些尝试和体验,帮助教师在材料选取、方法策略上做出了正确选择,避免了学生在课堂上因材料的问题对学习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影响创作。二、关于学生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源泉。”其实孩子也是最具有想象力的。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有趣的镜头:一群孩子,抓来一把蚂蚁放在瓶子里、丢在桌子上,全神贯注地盯着它们,和它们交流、对话,玩得不亦乐乎。此时孩子的内心一定充满着很多奇妙的幻想。可就在这时,妈妈却突然大叫:“你在干什么、这有什么好玩的,小心蚂蚁咬你。”这一声喊,打断了孩子美妙的幻想,一下子把他从美丽的幻想世界中拉回到现实的无奈里。也许,一个未来的艺术家就这样被你扑灭了。我们要学会读懂孩子,释放孩子自由、奔放的心灵,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如蔬果造型这课中,由各种水果可以联想到的造型,但如果把各种造型进行拼接,就是一种创造想象。如红萝卜用后半截+花菜,可以做成冰激凌,大圆茄子横切一半+红萝卜做的腿可以组合成乌龟这就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的过程,就是各种“形状、色彩”不断地发生变化,它们不断交错、尝试、组合,这个过程也不时地刺激着学生以往生活体验融合进来,产生新的联想,这些记忆和断续的想象,使学生们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原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贝壳展开创造性地联想。教师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产生丰富联想,把日常生活中大量零散的、杂乱无章的感性材料加以多方面的分析比较,根据事物间的“相近、相似、相对、因果”关系展开联想,探索创新。同时,在引导学生想象力时,覃老师适当留“白”,给学生以思考和想象的余地。所谓“野鹤无粮天地宽”,学生在独立思维的自由空间里,充分运用“相近律”、“相似律”等多种方法展开联想,自主探索,获得情感体验,迸发灵感,激发创新。三、关于作品欣赏 在教学中,我们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会设计各种环节来帮助突破教学的各个重、难点,比如设计“情境导入、作品欣赏、教学示范”。而每一堂美术课,教师会必不可少地都设计“欣赏”的环节,以帮助学生对某个主题的认识与了解。国家美术课程标准:“欣赏评述”三 - 四年级的目标要求: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手工制作课中的作品欣赏是不是也要达到这个目标?手工制作课的欣赏环节,很多教师只注重对作品“美不美”的初步感受的引导,而忽略“美在哪里”的形式分析,也就是忽略对作品的形、色与质感的分析,审美的深度不够,学生也很难表达出作品的特色和感受。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欣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是感受作品的形式美感;二是发现作品的创意;三是感受作品意境。(一)感受作品的形式美感 要学会与美术作品对话,而且是与经典的美术作品对话。经典的美术作品总能让人立即地、整体地、本能地感受到它的美,这种直觉的美感是审美的起点。中国著名雕塑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王朝闻: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有了这份感动,你才能做好后面的事情。在贝壳变变的贝画欣赏环节,我们发现,学生用欣赏、激动的目光跟着教师的节奏,一同走进贝画世界,这时,你发现学生已经不由自主地敞开所有的感知觉来和作品对话,想去探寻作品的形式美。这时,一定要记住,欣赏一定要继续下去。为了引导学生感受 均衡式、重复式排列的韵律美, 覃老师针对作品中的“裙子、花、小猪、老鼠”等展开分析(出示图片),让学生体验:相同的扇贝重叠排列的节奏美、白色的螺壳有规律地正反重复排列组合成“花”的造型,让学生体验秩序美、“小猪、老鼠”巧用造型独特的螺壳进行组合,显得可爱而有趣,要学会体验作品妙趣横生的创意美 从单个贝壳的排列,双个或多个贝壳的组合形式,到所运用的材料、技法以及特性,还有作品中的色彩、形状、线条、肌理及个物描写之特色,去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之关系,这就是欣赏环节教师应该要做的事情,要引导学生感受来自作品的各方面的形式美感,让学生感受到变化多样的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这才是审美的终点。一个人的艺术素养,主要体现于他对审美形式的直觉敏感。人类要获得的艺术训练,也应该集中在这个方面。美术课教学的目的也应该集中在这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直觉感知能力。但是,教师们切记,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切不可成人化地开展分析讨论,最好从问题切入,语言要简洁有趣。(二)发现作品的创意 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手工制作课最能培养和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手工制作有装饰观赏用手工,也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手工。是一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课,任何一件手工作品的制作都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创造活动。从产生创作的欲望和激情,到独特的美学和技术构思;从材料的选择到确定制作的方法;从动手制作到不断修改完善的全过程,都充分体现了创造精神。因此在手工制作课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经典的贝画作品能很快、很强烈地传达出作品的创意。如“小猪、老鼠”这两个贝壳作品一出现,学生马上感受到作品的趣味,并由衷地发出长长的“啊”的感叹声,同时老师追问:它们是真的猪和老鼠吗?为什么你一眼就看出来了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这是一种启发式艺术思维的引导。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巧用相似律,将各种像猪的不同部位的贝巧妙组合,变成一只可爱、有趣的“猪”,感受到作品美妙创意。作品评价重创意。(相应的图片) 由于受时间和年龄特点的限制,一堂课 40 分钟时间,学生的手工制作不可能做到很完整、很精美。我认为,只要能体现学生独特创意的作品就应该是好的作品。因此,教师对学生手工作品的 评价重心应放在是否有创意。鼓励学生创作出自己独特的作品,决不能照抄照搬,要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为学生留下巨大的创作空间。更重要的是学生体会到艺术贵在创新和艺术创作的无止境,使之思想上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当然如果能作到既有创意又能完整表达,自然是更好。不同能力的同学要求可以不同,要因材施教。 (三)感受作品意境 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三大点。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优秀美术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贝壳变变的导入环节,教师创设一组海岛“海”文化美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热带海洋的曼妙世界,感受海洋的绚丽多姿,感受海洋动物的奇妙多彩,从海洋动物到沙滩贝壳,美丽的故事加上动听的音乐,勾起学生无数零散、美丽的回忆:踏海时的、拾贝的、吃海鲜的各种与海、贝有关的美好记忆会回涌而来,为欣赏与创作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欣赏贝画作品“椰风海韵”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女孩美丽飘逸的裙子,扇贝的特殊纹理和有趣的重叠排列,迎合主题,营造了“风、韵”的意境,也体现了作品独特的创意。在很多的公开课中,我听过不少老师上纸花制作这一类课型。课堂上,学生制作出来的花都是一个样,没有太多学生个性情感的东西。从教师制定的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作品来看,教师偏重于技能技巧的训练,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花的姿态有千姿百态,怒放的是美、含苞的也是美,娇艳的是美、凋谢时的也可能是美,美是物态 + 人情。如欣赏一棵古松,松的苍翠劲直是物态,松的清风亮节却是人情(观者情趣的体现),这二者相结合才创作出独特的杰出作品。因此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即重视技能技巧的教学,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自然界、美术作品中千千万万的细微变化(个性、细节),感受它们的可爱、娇艳、奔放、妩媚、宁静、狂野、古拙、质朴、壮观、伟大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多元文化意识。四、关于校本课程开发 为了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弥补单一的国家美术课程的不足,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满足本地区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的多样性,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建立学习与发展的自信心。而作为当代美术教师,要有课程开发意识,活用教材,服务学生。国家课程属于必修课,地方和学校课程都属于选修课程。课程设置:低段是两节,中、高年段只安排一节美术课,校本课程时间共有 4 课时(包括信息技术等)。我们学校每周五的下午两节课都是校本课程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学校共开设了几十门不同的课程,供不同年级的学生选修。如果学校没有开设校本课程的时间,老师也可以根据现有的课程进行取舍,如江西版的美术课程设置中,就考虑到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整合,有一些内容是结合江西省的地域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年月日教学课件
- 2025年高级前端开发专家技术面试题集及解析
- 电业局消防知识培训课件报道
- 2025年热切割操作实践模拟题及答案参考
- 剪裁与拼接图像教学课件
- 人际交往教学课件
- 作文教学讲座讲座课件
- 田字格中的汉字笔画课件
- 中班美味蔬菜教学课件下载
- 用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微信商城开发合同协议
- 江苏淮安2025年公开招聘农村(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分析
- GB/T 23480-2025电火花小孔加工机床精度检验
- 液氧站安全管理与操作培训
- ICU感染性休克护理查房
- 民丰县盼水河铅锑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5-2030中国高速示波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餐饮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 新修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与思考
- 《空调维护培训资料》课件
- 在家劳动教育实践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