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词赏析(三)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赏析:范仲淹在仁宗康定元年(1040)八月,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抗击西夏。庆历元年(1041)四月调知耀州(治所在今陕西耀县)。他的渔家傲词即作于这个时期。据宋人魏泰东轩笔录说,范仲淹守边时,作渔家傲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这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修尝称为“穷塞主”之词云云。现在只剩下了这一首。上阕着重写景。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当时延州为西北边地,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同的风光。范仲淹是苏州人,他对这个地方的季节变换,远较北人敏感,故用一个“异”字概括,这中间含有惊异之意。怎样不同呢?“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词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反映了这个地区到了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反过来说,这个地区秋天的荒凉景象,尽括在雁“无留意”三字之中,显得笔力遒劲。下边续写延州傍晚时分的战地景象:“四面边声连角起”。所谓“边声”,如文选载李陵答苏武书所云:“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是总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上句写延州周围环境,它处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斗争。“长烟落日”,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而在“长烟落日”之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气象便不相同。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所见;边声、号角声,这是所闻。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特别值得玩味的是“孤城闭”三字,它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形势呢?原来宋朝从建立之后,就采取重内轻外政策,对内加紧控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而在边疆上长期放弃警戒,武备松驰。宝元元年(1038)西夏元昊称帝,宋延调兵遣将,扬声讨伐,而事起仓卒,将不如兵,兵不知战,以致每战辄败。范仲淹移知延州,可以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到任后,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才暂时稳定下来,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所以“孤城闭”三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军事态势,反映出宋朝守军力量是很薄弱的,作为指挥部所在地的城门,太阳一落就关闭起来,表现了形势的严重性。这一句就为下片的抒情作了铺垫。下阕着重抒情。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这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由何而来呢?“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是用典。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汉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后汉书和帝纪)。词意是说,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然而要取得胜利,又谈何容易!“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它所发的是凄切之声,唐代边塞诗里经常提到它。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等,皆为人所熟知。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所闻的、目所睹的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听不到、也看不到的。这就逗出了下句:“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将军(词人自己)为什么通宵不眠,发为之白?很明显,是“燕然未勒归无计”造成的;征夫为什么会落泪?是出于同样原因。他们和将军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将军与征夫的矛盾情绪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和婉约词的风格完全不同。御街行秋日怀旧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花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赏析:范仲淹是北宋豪放派的先驱,其词意境阔大,气势磅礴,音调豪迈。然观其作品,也不乏柔婉绮丽之作,御街行是也。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一叶落而知秋”,词人先从落叶写起,“纷纷坠叶飘香砌”枯黄的落叶轻盈的落在地上,轻而细碎,然而词人仅凭耳朵就能将这些轻细的声音听出来,说明词人的内心极度孤寂,也反衬了夜的岑静。声音本是无知无觉的,可词人再在其前冠以“寒”,意在告诉读者这细碎的声响不仅带着寒冷的秋意,更传达着词人落寞的心境。因此,词的开头词人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卷起珠帘,观看夜色,只见天色清淡如洗,星河如瀑,飞泻远方。词人本是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刚毅男子,然而,在这空寂的天宇下,皎皎的明月中,又怎能不触发他内心世界的幽邈情思呢?因此,接下来就抒写了词人的落寞之情:“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年年到了今夜,月光皎洁如练,可惜意中人远在千里之外,不能陪伴自己共赏良辰美景,实在令人惆怅不已。此时感情的激流汹涌澎湃,以景寓情的手法已不能淋漓尽致地抒发内心的情感,于是词人在下片中,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倾吐愁思。下片抒写词人长夜不寐,无法排遣幽愁别恨的情景和心态。因思念的人儿不见,词人只好借酒浇愁,可“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愁到深处,已是肠断,酒也无法来麻醉,酒尚未饮下,已先化作了眼泪。比起入肠化泪,更进一层,足见词人愁思之厚重,情意之凄切。浓浓的愁苦,本已侵扰着离人,可一盏如豆的青灯忽明忽暗,与室外月明如昼两相映衬,自然更添凄凉,倍加酸楚,使人无法入睡。因而只能斜靠枕头,寂然凝思,黯然神伤。“谙尽孤眠滋味”中的“谙尽”与上片的“年年”遥相呼应,再次说明愁绪由来已久,因此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就是在眉头攒聚。总之,词的下片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层层递进,反复咏叹,语直情真,悲凉凄切。 纵观全词,全词情中有景,景中透情,其间洋溢词人的缕缕愁情,可谓情极之语,因此许昂霄也称赞其为“铁石心肠人亦作消魂语”。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尫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赏析:这是一首很另类的词作,尤其是出自以天下为己任的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笔下,更让人颇感意外。本词几乎全用白话写成,文字通俗易懂。上阕主要是说,昨夜读三国志,笑话曹操孙权刘备等三国英雄,他们机关算尽,枉费了一世心血,只落得个天下鼎足三分的结果。与其这样费力不讨好,还不如像刘伶那样沉迷在醉乡里闲适自在。下阕更是消极。人生一世,都没有超过一百岁的。小的时候糊里糊涂,老了又衰弱无用。只有稍纵即逝的青春年华最可宝贵,怎能忍心耗尽来它追逐功名利禄呢?即使位极人臣或者腰缠万贯又能怎样,能不让白发爬上你的额头吗? 全词笔调清新活泼,似为戏言,读来却令人心情沉重。这是那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政治家范仲淹吗?这是不是宣扬消极无为、及时行乐的颓废人生观呢?还是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吧。 词人一生,无论在地方抑或在朝廷任职,即便做到执政大臣,都敢于指斥时弊,为民请命,追求“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无愧于天下”。但这样一位仁人志士,却屡遭打击陷害,几度被排挤出京。庆历三年(1043),词人回朝当上了参知政事(副宰相),应诏上十事疏,主持新政,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改革。仲淹殚精竭虑,一心想革新朝政,富国强兵,。可惜,由于仁宗皇帝的始从终弃,守旧势力的顽固强大,祖宗家法的掣肘限制,导致了庆历新政功败垂成。词人于庆历四年再次被排挤出京,受命宣抚河东、陕西。从黄叶飘零的萧瑟秋天一直到白雪皑皑的冬季,先后行经交通不便,备极艰辛的极边地区。就在仲淹勖勉王室、艰难跋涉之际,王拱辰等守旧势力策划了“奏邸之狱”,将苏舜钦等改革派新进英锐“一网打尽”,矛头直指时相杜衍和参知政事范仲淹。不得已,仲淹自请罢执政,庆历五年,又被罢免了原兼任的四路帅臣,仅以给事中的身份改知邓州。试想,仲淹舍身为国,孜孜以求,一身正气,却不被理解,反而迭遭小人排挤打击,能不委屈,能不寒心吗? 本词副题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为什么要向欧阳修倾吐衷肠呢?原来欧阳修早就是范仲淹政治上的知音。仁宗时“景祐党争”,欧阳修就坚定的站在范仲淹一边。时以吏部员外郎任开封府的范仲淹耿介正直,容不得权相吕夷简擅权市恩,便向仁宗上百官图,又上帝王好尚论等四论,批评朝政。切中要害的疏论激怒了吕夷简。他反诉仲淹“越权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宠信吕相的仁宗将仲淹贬黜出京,当时余靖等正直朝臣上疏替范仲淹申辩,而谏官高若讷却讨好吕夷简,说范应当贬官。欧阳修痛恨谏官高若讷为了自己的高官厚禄,竟不分是非,行为卑鄙,于是写了与高司谏书,斥其一味迎合权相是落井下石,是不知人间有羞耻二字。欧阳修也因此被贬夷陵。政治上的风雨磨难,高尚人格的互相吸引,革新朝政的共同追求,使范欧二人最终成为相濡以沫的盟友。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推行新政,反对者攻击改革派引用朋党。此时已奉调回京的欧阳修任谏官,为了回击反对派的无端指责,支持庆历新政,又写下了著名的朋党论。可见范仲淹和欧阳修志同道合、同仇敌忾。 本词大约写于这几年二人在朝共事同受打击之时。新政失败,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感情,使他们自然产生相似的感受。弄清了这一点,再来读这首词,我们就恍然大悟了:原来,它是词人因毕生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破灭之后极度失望、苦闷乃至沮丧的反映。在心头郁积已久的愤懑总得找个宣泄的出口吧?于是,愤激之时,酒酣耳热,对着同遭厄运的老朋友发发牢骚,说说醉话,有何不可? 其实,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这首词固然宣泄了词人的愤懑,但也折射出了他内心时不我待的焦灼。这与李白那首著名的将进酒何其相似乃尔!“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八年仍未找到出路,于是在此诗中借题发挥,尽情倾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李白的恃酒放旷并不说明他就此沉沦,即便是这首诗亦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天生我材必有用”,何其自信!但人生苦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现实无情徒唤奈何。范仲淹同样如此,“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 、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 ,能够干一番大事的年华太少了,哪里禁得起几番蹉跎?于是,借酒浇愁,抒发其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情就很自然了。 从思想上来说,范仲淹的这种感情是有其深刻渊源的。儒家的积极用世是其思想主流,不仅如此,他还出入佛老,精研三教经典,力求会通而经世致用。这种海纳百川的学术视野,使其作品博大精深,异彩纷呈,而老庄清净无为、随遇而安的思想也是他迭遭打击时能够舒缓压力的精神避难所。在这点上,李、范二人是相似的。再说,在当时,文人们普遍认为词是娱情遣兴的“小道”、“末技”,范仲淹有时亦未能例外,与老朋友一起喝酒聊天时,就不免戏作小词了。应该说,这几句亦真亦幻的牢骚话倒显示了他作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料仓设备改造优化设计方案报告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凉席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6年项目合作协议模板
- 2026年新品推广合同
- 2025年及未来5年广东物联网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环保除味剂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互联网+墨仓式打印机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报告
- 基础教育在线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方案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2025届秋季招聘1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2025贵州江口县鑫源电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16人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重说二十年前的作品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
- 身份证前六位与省市县区对照表可直接存入数据库
- 内分泌专业临床路径大全
- 党建知识题库附答案
- JJG 875-2019数字压力计
- 竖井施工方案
- 初中化学渗透“德育”教案
- 制梁场制存梁台座检测方案
- 质性研究方法PPT通用课件
-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培训课件
- 中线的用法(倍长中线法)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