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皇镇中学至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皇镇中学至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皇镇中学至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皇镇中学至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北师大版.doc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皇镇中学至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北师大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皇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炽热(ch)饱饫(y)安谧(m)蹒跚(shn)b干瘪(bi)不啻(zh)踉跄(qing)恐吓(h)c翡翠(fi)徜徉(shng)檀木(chn)龟裂(jn)d嗜好(sh) 引擎(qng)戳破(chu) 揩汗(j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纳罕 焦燥 四方八隅 仓惶而逃b羌笛 狐裘 怨天尤人 不径而走c推搡 婆娑 魂牵梦萦 流连忘返d甲胄 弥漫刻骨铭心 陈腔烂调3.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你使很多(足不出门)的人在幽默的清香中游历了五光十色的境界。b。对那些把你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你会把门关得很紧。c。老师对小明的关心(无所不至)。d。这是一头好母牛,而且(显而易见)已经成熟到可供屠宰的地步。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散文体著作。“左右逢源”、“一暴十寒”等都出自孟子。b袁枚,字子才,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黄生借书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d下雨天真好是琦君,当代女作家。5.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天空如幕幛,静静笼罩在我们的头顶;,;,。拥有大自然的陪伴,就会拥有宁静的思考。6.名句默写(10分)(1)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下阙: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3)论语阐述学思结合的句子是,。_k(4)夜雨寄北虚写的诗句是:_,_。(5)王维使至塞上有两句诗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诗是“,”。二、文言诗文赏析(18分)(一)阅读七绝鹭鸶,回答问题。(4分)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7.“雪衣雪发青玉觜”的“雪”除点明鹭鸶毛色外,还有什么作用?(2分)8.体会诗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所描写的意境。(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黄生借书说袁枚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共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9用“/”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2)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11选出下列各组中词义相同的一项()(2分)a、之:富贵家之书予之公书b、然: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天下物皆然c、为:非读书为然若业为吾所有d、也:书非借不能读也。而其归书也必速。12请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3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14假如袁枚遇到柏杨,会怎么说?(2分)三、现代文阅读(28分)(一)(12分)(1)谁有过这样的经历呢?(2)站在草原上,你勉力前跳,或回头都是一亲的风景:辽远而苍茫。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3)在都市里生活,或是寻访名山以及赏玩江南园林的人,都习惯于这样的观察:眼光的每一个投射处,都有新景物可观。景随步移。(4)然而草原没有。(5)蒙古牧人前瞻的时候,总是眯着眼睛。他们并非欲看清楚天地间哪一样东西,而是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6)城里的人大睁着眼睛看草原,因而困惑。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7)脚下的草儿纷纷簇立,一直延伸到远方与天际相接。这颜色无疑是绿,但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霭中的淡蓝。(8)因而草原的风景具备了看不到与香不尽这两种特点。(9)和海一样,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10)有一点与海不同:观海者多数站在岸边,眼前与身后迥然不同。草原没有边际,它的第一点都是草原的中习。与站在船上观海的相异处在,胸可以接触草原,抚摸、打滚儿甚至过夜,而海上则行不通。(11)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有被收去了,秘有的人文背景都有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二十世纪哲学反复提示人们注意自己的处境,在草原上,人的处境感最强烈。天,果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12)外来的旅人,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13)在克什克腾,远方的小溪载着云杉的树影拥挤而来时,我愿意像母牛一样,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当我在草原上,不知站着坐着或趴着合适时,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14)草原上没有树,所以即使有风也听不到啸声,但衣襟已被扯得飘展生响。我扯住衣襟,凝立冥想。(15)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望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15找出文中的中心句?(2分)16列出文中两处使用对比的句子,并说说其好处(2分)17如何理解“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是在静默中观望未来。”这句话?(2分)18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涵义。(4分)(1)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2分)(2)当我在草原上,不知站着坐着或趴着合适时,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6分)苦瓜 肖复兴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艺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如今,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籽好。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19文章开头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似乎与写“苦瓜”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4分)20品味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21简要赏析文章结尾的妙处。(4分)22文章以 “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四、作文(50分)题目:我与的故事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书写,可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字数600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附参考答案:1、a 2、c 3、c 4、a 5略,只要语句通顺皆可。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文言诗文赏析(一)答案:7、与下文梨花相照应8、使用了比喻,描绘了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二)9、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10(1)使出汗塞满(2)祖父父亲更不用说11 b1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译为:这时候我才感叹借书看的人用心专一,年轻时的光阴是多么值得珍惜啊!13本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篇“说”,作者论述了“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告诫黄生珍惜时光,勤奋学习。14假如袁枚遇到柏杨,会说:要把书借给年轻人,让书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15、中心句:站在草原上,你勉力前跳,或回头都是一亲的风景:辽远而苍茫。16、“蒙古牧人前瞻的时候,总是眯着眼睛。他们并非欲看清楚天地间哪一样东西,而是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与“城里的人大睁着眼睛看草原,因而困惑。”是对比,突出草原的特点。第十段是对比,强调草原与海的不同。17、人要像草原那样静默,沉稳而不张扬18、(1)可用原文“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悲”回答。(2)表现了“我”对草原温柔的爱与火热的爱。19不能删掉。因为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是为下文描写母亲精心为“我”种苦瓜、烧苦瓜作铺垫,突出母亲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品格。20不仅写出了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