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贾汪的来历 明万历年间,始有人迁至贾汪现城区老矿居住。一贾姓者发现该地东北有一泉汇成的小汪(水塘),塘水清澈,环境宜人,遂临汪定居,并在门上贴一副对联自娱:“门对青山龙虎地,户临绿水凤凰池”。后移居汪畔者增多,人们便称该处为“贾家汪”。随着煤炭的开采,人们称“贾家汪”为“贾汪窑”,时间长了,将“家”字省去,简称“贾汪”。约定俗成,沿称至今。1948年11月,贾汪解放,建铜山县第一区,即贾汪区。此后,贾汪成为一级行政区。贾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遗产丰富。有商周时期的小洪山、焦庄遗址;汉唐时期的白集汉墓、皇姑墓、韭山寺遗址、大洞山上穆柯寨遗迹等。绵延不绝的九十九顶凤凰山,川流不息的京杭大运河,风景优美的大洞山旅游开发区,一望无垠的万亩石榴园构成了贾汪别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贾汪作为徐州特大城市“一城两翼”之一翼,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基本概况】清咸丰九年(1859年)贾汪已成为集市。清光绪六年(1880年)夏,洪水剥蚀地面,贾汪境内初现煤苗,清光绪八年(1882年)胡恩燮遂在贾汪掘井建矿,由此揭开了贾汪百年煤田开采历史。贾汪因煤成矿,因矿建城。中华民国17年(1928年)贾汪建镇,属江苏省铜山县管辖。1948年11月8日,贾汪解放后,为铜山县人民政府驻地,贾汪为铜山县第一区。1952年铜山县政府迁出,成立徐州市贾汪矿区。此后又历经徐州市郊区贾汪镇、徐州市贾汪镇、徐州市贾汪矿区几次改制,直至1965年11月始定名为徐州市贾汪区,沿称至今。其辖区范围几度更迭。1993年12月27日,区划调整后,贾汪区为全省最大的城区,1995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贾汪区行使和享受县级经济管理职能和权限。 贾汪区是徐州市辖五区之一,1993年12月27日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新行政区划时,由原来仅有12.8平方公里面积和7万人口的小区,一跃成为690平方公里面积,50余万人口的大区。1995年经江苏省批准享受和行使县级经济管理职能和权限。邮编:220011。代码:320305。区号:0516。拼音:Jiawang Qu。贾汪区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 地处东经1171711742,北纬34173432,位于徐州市东北苏鲁两省交界处。全区总面积690km2,耕地面积44万亩,其中山丘区耕地面积26.66万亩。北依齐鲁大地,南连淮北平原,西距“五省通衢”徐州38公里,东距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150公里,区位十分优越。贾汪四通八达,徐贾支线与京沪线、陇海线等铁路大动脉相接,“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区,沿岸港口20余个,年吞吐量800万吨,310、206国道在贾汪交汇,104国道从西侧穿过,大型民用观音机场距贾汪仅30公里,航空班机可直达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地,交通十分便捷。 贾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远在商周之前,就有人类在贾汪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丰实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遗产丰富,有商周时期的小洪山、焦庄遗址等,汉唐时期的白集汉墓、皇姑墓、韭山寺遗址、大洞山上的穆桂英、孟良、焦赞安营扎寨-穆柯寨遗迹等。这些遗址现已成为开发价值很高的旅游景点,其中保存完整的白集汉墓中的汉画像石造型生动,气势宏大,雕刻技术亦非常成熟,勿庸置疑地提示出贾汪远在汉代就是一块人口密集、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热土。境内山头林立,河渠纵横,绵延不绝的九十九顶凤凰山,川流不息的京杭运河,风景优美的大洞山旅游开发区,风光宜人的农田林网,一望无限的万亩石榴园构成了贾汪别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 贾汪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29年5月,中共贾汪煤矿特别支部成立。从此,贾汪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48年11月8日,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中共地下党员、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何基洋两将军在贾汪矿区率59军、77军的两万三千多人举行了著名的贾汪起义,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建了首功。 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区划调整以来,全区人民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全区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蒸蒸日上。1997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3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72.2亿元,财政收入1.39亿元。 贾汪是一座因开采煤炭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城镇。贾汪煤田是徐州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含煤面积38.28平方公里,遍及贾汪、大吴、青山泉、紫庄4个镇,已有118年开采历史。 1984年,徐州市“六五”规划将贾汪列为卫星城。20世纪90年代以来,贾汪城乡建设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相继建成了人民公园、桃花岛公园、文化大厦、供销大厦、人民商场、 广场小区、公安小区、世纪广场、客运中心楼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日益改善。与此同时,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大吴镇、青山泉镇、汴塘镇中心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大吴、青山泉两镇通过省级小城镇验收。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2004年,全区邮电业务收入4658万元;发送函件73.39万件,包件2.45万份;订销报刊234.96万份。全区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0.6万门;电话机拥有量9.0万部(不含小灵通),每百人拥有电话机(主线)15.4部,比上年增加1.5部。年末,中国移动累计投资1.40亿元,建立网络基站24个;小灵通用户达到1.65万户。 城乡消费品市场日趋繁荣。200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5亿元,增长8.3%。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1.15亿元,餐饮业零售额2.80亿元。6月6日,一期占地46亩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中安大市场正式开业迎宾。大型商贸设施进一步推动了全区商贸业态升级进程。贾汪区辖2个街道、7个镇:老矿街道、夏桥街道、贾汪镇、青山泉镇、大吴镇、紫庄镇、塔山镇、汴塘镇、江庄镇。【历史沿革】贾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远在商周之前,就有人类在贾汪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丰实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明万历年间始有人迁徙至现城区中心地带居住,清咸丰九年(1859年)贾汪已成为集市。清光绪六年(1880年)夏,洪水剥蚀地面,贾汪境内初现煤苗,清光绪八年(1882年)胡恩燮遂在贾汪掘井建矿,由此揭开了贾汪百年煤田开采历史。贾汪因煤成矿,因矿建城。中华民国17年(1928年)贾汪建镇,属江苏省铜山县管辖。1948年11月8日,贾汪解放后,为铜山县人民政府驻地,贾汪为铜山县第一区。1952年铜山县政府迁出,成立徐州市贾汪矿区。此后又历经徐州市郊区贾汪镇、徐州市贾汪镇、徐州市贾汪矿区几次改制,直至1965年11月始定名为徐州市贾汪区,沿称至今。其辖区范围几度更迭,错综复杂。1993年12月27日,区划调整后,贾汪区为全省最大的城区,1995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贾汪区行使和享受县级经济管理职能和权限。【自然历史】为徐州市辖区之一,位于徐州东北苏鲁两省交界处。全区面积690平方公里,总人口50.3万,下辖五个镇,4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149个行政村,经江苏省政府批准,享受和行使县级经济管理职能与权限。贾汪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其商周和汉文化发达,现存有小洪山遗址、焦庄遗址、子房遗址、泉旺头遗址和白集汉墓等,其中白集汉墓为东汉时期平地建造的典型汉画像石墓,墓室计有画像石24块,是研究汉代风俗、服饰、礼仪、雕刻、美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明代以后,贾汪集市贸易已初具规模,形成多处集镇。1882年,经光绪皇帝亲批,在贾汪开办煤矿,从此揭开贾汪百年煤炭开采史。【交通通讯】南连苏北平原,北依齐鲁平川,东达连云海港,西连古彭徐州。城郊铁路徐贾线与京沪、陇海大动脉相接,206、310国道呈十字状贯穿于腹地,双塔公路直达徐州观音机场,64公里长的区乡二级公路交错成网。“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区,沿岸港口20余个,年吞吐量800万吨。全区农村通讯在徐州市率先实现传输光纤化、交换程控化,九五年全区交换总容量达23000门,城乡电话机达9385部,大吴镇率先实现了电话安装“千户镇”。积极实施“杆线到村”工程,杆线到村率达到81%,在全市居第一位。【各业经济】农业:九五年全区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分别达到21.64万吨、3千吨、2631吨。建成了一批以生物链为主要形式的采煤塌陷地水产养殖开发区,其中徐州中华鳖恒温养殖场年投放量10万只,为苏北之冠。山区林果开发成片,建成了独具特色的万亩石榴园、千亩冬枣园和山楂园等。九五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6.9亿元,其中多种经营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50%。乡镇企业以资源开发、结构升级为重点,加快地下采掘资源到兴办地面工业,再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有效地促进了结构优化和规模经济的形成。九五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64亿元,建成20亿元乡镇2个,5亿元以上乡镇2个,4亿元村2个,双亿元村4个,亿元村11个,千万元村46个,在苏北五十优乡镇评比中,青山泉镇位居首席,大吴镇、大泉镇进入十强。工业:全区已形成能源、建材、冶金、化工、机械、电子、轻纺、食品等支柱产业,原煤、水泥、金属镁和板材的年生产能力已分别达到400万吨、400万吨、2万吨和4.5万立方米,成为苏北重要的能源、建材、金属镁生产基地,被列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大县(区)之一。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开发性调整带动适应性调整。全区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1项,国家级“星火计划”1项,省级“星火计划”3项,6个产品填补全国和省内空白。全区拥有江苏非圆等企业集团31家,其中省级以上10家,集团产值在全区工业中的比重已达65%以上。徐州铜牛集团已形成年产40万吨高标号水泥的生产能力,在徐州市居第三位;江苏彭城纺织集团已形成轧花6万担,纺纱5万纱碇,色织布46万米的一条龙生产能力。9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52.7亿元,建成亿元企业2家,3000万元以上企业30家,千万元以上企业80家。商业:九五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额实现5.6亿元,商业、粮食、供销、物资系统完成销售4.2亿元。全区共有各类交易市场22个,总面积27.5万平方米,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市场1个,超5000万元的3个,年成交额达4.5亿元。商业批发、零售网点遍布城乡各地,服务功能完善,并拥有中型零售企业2个,较好地发挥了国合商业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全区私营商业发展到7000户,从业人员1.2万人,各种经济成份的商业企业相互补充、相充竞争、共同发展,促进了贾汪区城乡市场的繁荣与活跃。【对外经贸】截止95年底,全区兴办三资企业40家,合同利用外资107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46万美元,建成了苏北最大的金属镁出口产品基地和全国重要的体育健身器材出口基地,千斤顶、搪瓷、石英、服装、工艺品、食品等产品出口逐年增加,外贸产品出口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江苏顺通集团有限公司还被评为省市“十佳外商投资企业”和“十佳出口创汇企业”。【社会事业】先后完成了25公里徐贾一级公里,64公里区乡公路,城区6条道路改造工程,形成了四纵四横的城区道路格局。建成了日产2万吨的地面水厂,解决了城区周围20万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科教兴区战略摆上重要位置,开通了国家“科教兴市”电子信息贾汪终端,4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科技先进乡镇”,“贾汪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被省科委批准为徐连经济带四大科技示范园之一。教育结构日臻合理,区、乡、村三级普教、职教、成教网络基本形成,全区“两基”工作通过省验收。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集汉画像石精品的白集汉墓陈列馆已对外开放,文化大厦、体育场等已动工兴建。建立健全了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95%的村卫生室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建成了广播、电视、有线电视三台,有线电视延伸到五个乡镇。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在65%以上,建成并巩固了12.8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和噪声达标区。精神文明建设结出新硕果,大吴农民画蜚声全国,苏北第一支农民铜管乐队马庄乐队第一个从苏北走上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向全国人民讲述贾汪老百姓自己快乐的故事。【投资导向】贾汪区经济发展以规模经济为方向,积极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重点项目。加快形成以铜牛集团年产100万吨高标号特种水泥和大吴年产1.5万立方定向刨花板为龙头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皮肤科护理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山东b类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快递员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90题)
- 2025年运动医学与康复治疗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零售行业考试宝典答案解析
- 2025年职高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考化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外科常见手术器械使用要点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宝鸡科目一考试题及答案
- 第一单元《精神信仰力量情感》《大路歌》教学设计湘艺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综合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 2025外贸采购合同模板
- 体操保护与帮助课件
-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划书一等奖
- 工程后期服务的方案(3篇)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8000
- 2025年湖南省高考历史真题(原卷版)
- 老年人脑卒中课件
- 2025年传媒行业编辑记者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全解
- 钢架油漆翻新施工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