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周易中的隐喻思维模式杨万里(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摘要:周易之卦象爻辞晦涩难懂,主要原因是其中蕴含诸多隐性话语。这种隐曲之意的表达是古人隐喻思维模式的表现。周易中一切隐喻的“本体”即为取法万物、映射万物的“象”。隐喻思维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从具象到形象的观物取象和从形象到表意的立象以尽意。这种隐喻思维模式有四个特征,即隐曲性、对应性、想象与联想性和主观性。关键词:周易; 象 ;隐喻思维 ;模式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ON the Metaphorical Thinking Pattern of I Ching Yang Wanli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u,610041,China)Abstract: The Eight Diagrams and Yao terms in I Ching are very obscure, mainly because it contains many hidden words. This hidden meaning of the expression is an old metaphor of thinking performance. All the metaphor body in I Ching shall be borrowing from everything, the mapping of all things. Metaphor thinking consists of two processes: from the concrete to the image of watching for images,and from image to Ideography. The metaphor of thinking has four characteristics, recessiveness, correspondence, imagination and association,and subjective.Key words: I Ching; Image; Metaphorical Thinking; Pattern周易作为我国古代具有哲学意味的一部伟大著作,其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周易中的“象”和卦爻辞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常人的思维所力不能及的,之所以会有如此感受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太多的隐含话语系统。而周易中隐喻的思维模式主要是通过隐语传达出来的。一、周易中的“象”隐喻思维的载体。周易的思想是通过它自己的独特载体传达出来的,即以“象”为本,它的一切思想和内容均寓于“象”之中。所以研究周易中的隐喻思维过程,不得不先对其中的“象”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周易中的“象”取法万物,包罗万象,世间之物理两维皆蕴于“象”中。周易中关于“象”有诸多论述,如系辞下传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238-239“象也者,像也”;【1】243“象也者,像此者也”【1】237,“八卦以象告”【1】262等等。通过这些表述,我们不难看出卦象主要来自于自然界万物,通过仰观俯察的途径得来。在观物取象的过程中远近皆取之,万物皆包之。自然之“象”经过抽象演化为“卦象”,即由阳爻“”和阴爻“-”组成的不同的图形八卦和六十四卦。虽只是有限的几个符号,却包罗万象,用以模拟、象征自然和社会的所有现象,从而预测人世吉凶。人们常说的“取象比类”,正是指“取卦象之象来类比自然和人事,并对自然和人事发展变化的状况、趋势作出解释和预测”。【2】易系辞传认为,整个易都是“象”,都是以形象表明义理。其实周易就是“象”及其意义的综合,而“象”是表现形式,是显的,意是形式之下的,是隐的。由阴阳爻、八经卦乃至六十四卦所组成的周易象征符号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形象体系,其所隐喻的内容既有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自然形象,又有“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悦)也”【1】270等的基本特性,并以之为基础建立起周易的思想世界。每个卦象所代表的是一类具有相似性质和意义的事物,是对此类事物的模仿。因此在隐喻的时候也不是一一对应的,每次推演预测都可有不同的隐喻事物。周易中的“象”具有象征思维,但又比象征的表义更广泛。作为形象化的符号,卦象是作为本体与喻体的中介出现的。在隐喻思维结构中,从世间万物取象才能形成符号化的卦象,而从形象化的卦象到爻辞则最终完成了隐喻思维的整个过程。其中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象征,更是一种复杂的比喻、类比以及逻辑推理等隐喻思维模式。二、周易中的隐喻思维过程。周易中隐语的表达通过隐喻思维的两个过程来完成的:从具象形象,体现了形象思维的特点,但同时运用了思维中的抽象能力;而从形象意义意的表达,体现了抽象思维的特点,但同时又运用了思维中的具象能力。周易的意象思维正是介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一)、从具象到形象的转化观物取象。易经中的卦象是通过对自然界对象的模仿、类比、象征等初级的隐喻思维模式得出的,因此取象方式是观物取象。无论是表示“苍茫一色的天,水陆分开的地”,【3】还是如郭沫若等说的表示男女两性的性器官,总之,阴阳二爻都是对自然界万物模仿和隐喻得出的总括性的符号。所谓观物取象,首先是对世间万物的“观”,及取材于自然;而“象”则是形象化的符号,其最终指示的乃是人意。故“包牺氏”借助仰观俯察的方式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进行大量而又具体的观察和揣摩,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进行模拟和抽象,从而创造出八卦之“象”,并以之与“神明之德”、“万物之情”相通相类。系辞中说到观物取象的目的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拟诸形容,象其物宜”。其中的“类”和“象”,也道出了这种模仿的特征。周易中的“观象”观的不仅是万物的自然形态,还有对其生长运行及变化发展的更深层次“理”的探索,即“六爻,是仿效天下万物的发生与变动。”【4】古人观物的目的不是对其简单模仿再现,而是通过观察研究想要探索大自然及社会的内在变化的奥秘。他们通过模仿隐喻的思维方式对万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联系进行了深入探索。这种联系反映到卦象上则是“爻”的排列组合。有“风行地上”的现象就有了观卦;有“天下有山”的现象就有了遁卦;有“明人地中”的现象就有了明夷卦等等。“爻”与“爻”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就是对自然现象的变化及自然现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观察和模仿。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忽略,那就是观物取象过程中对万物进行分类模拟的思维方式。“万物睽而其事类”,从中可以看出,“万物各具形体是乖异,但生存继承有它相类之点。”【5】世间万象,看似形态各异,而实则异中自有其同一。又如乾文言曰万物“各从其类”;系辞上提出“方以类聚”,故系辞下有言:“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他们在大自然中生活,一切与其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物在他们看来都是神圣的,似乎世间万象皆出其中,万事万理皆取其情。最先进入他们思维域的共有八种原型事物:天、地、雷、风、水、火、山、泽。随着生产力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认知领域随着扩展、补充,于是越来越多的物象进入他们取法的范围,如:马、牛、木、花、果实、釜等。由于人们认识的发展,思维也更加科学化,逐渐认识到应该对这些错综复杂的万物进行分类归纳,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人们掌握其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更好的指导生产生活。他们通过观察万物与八种基本物象之间在形态、声音及颜色等外在层面以及质、理等某些内在层面上的某种相似性,进而对万事万物逐一的归为八大类。其中马、首、金等归于“天”类,布、釜、大舆等归于“地”类尽管现代人看来此种分类极为浅显而不科学,但是一旦进入古人们的文化领域,这种分类体系的建构已是巨大突破了。他们把混沌的、朦胧的万物导入有序化。而这种“类”的划分又有利于人们观物取象后,以所取之“象”隐喻更多进入人们视野和思维域的陌生事物甚至是抽象的社会领域的事理。如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物,并且相应地赋予了健、顺、动、入、陷、丽、止、悦八种性质;还可以引申为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八种伦理意义和其他的意义。从阴阳二爻、八卦及六十四卦符号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周易隐喻思维过程是以代表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具象为起点的,从具体的物到表现物的符号卦象,这个演化过程是模拟的形象思维加上对同类事物共同性质的提炼并进而分类的抽象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二)、从形象到表意立象以尽意。周易中隐喻思维过程的低级阶段是从“具象”到“形象”的模拟与分类的过程观物取象,而从已获得的卦象到人们所要表达的意的演化则是其高级思维阶段立象以尽意。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1】233 “立象以尽意”的观点是针对“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观点提出的,因此在本质上也属于我国古代有关“言”与“意”关系的讨论的范畴。儒家谈言不尽意,那么周易所采取的是另一种表意方式即立象以尽意。“夫象者,出意者也”,即象可以表意,是意的承载者,可以实践“尽意莫若象”,“意以象尽”。同类事物的共同性质可用一个代表性的物象集中表现出来。那么人们在观象的同时也是进入同类事物的思维领域而体认其共同性质从而获得其内含的深刻意义的过程。周易中所展现的是“立象以尽意”的隐喻思维模式,其中有两维“象”与“意”。文章开篇已讨论过“象”的本质问题,那么它所表达的究竟是何“意”呢?“意”不是一些纯粹抽象的道理,也不是与人事无关的纯自然界的联系与规律,而是同个体的志向、情感、理想、等密切相关的复杂内容。它是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概念、看法、观点等,或者是已有表象的重新组合、识记所形成的新的客观世界所没有的社会维度的概念,例如对人们面临的灾难的预测等。那么,从立象到表意的思维过程主要是怎样完成的呢?周易中的“象”是作为隐喻思维的本体生成的,“象”就是立足点和根本。卦象是为了表示人们的某种意,那么代表世间万物的卦象是如何与人们的主观心理对应起来的呢?卦象作为表意的符号,虽然不能将客观的自然之物象与主观的精神之意象一一映射,但是人们在创造这些物象符号时候绝不简单为了记录或再现那些单纯的个别之现象,而是模仿和重现的同时隐喻和象征着丰富的社会意义。可以说每个“象”所对应的目标域是十分广泛的,是一对十、一对百甚至千万的关系模式。但是从具象到抽象的“意”的对应决不是随机的或自然形成的,而是经过人们的想象和联想等找出其一类事物的相似点而隐喻和象征得出的。那么易中之“象”就成为了本体,即所谓的始源域。中国古代文化中早有象征的思维及表达方式存在,只是没有明确提出象征这一词语而已。如易经之“象”,表达内在之意并不是直接说出,而是通过特殊的暗示来呈现,其从一物延伸辐射到他物的过程,很明显有象征的存在。后来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将这种“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的现象进一步概括为:“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这可以说是中国式象征的最早表述。王弼的这一说法揭示了周易借助事物形象表征思想意蕴的内在倾向,其内在意蕴基本上与现在西方理论中象征一词相对应。这和南宋罗愿尔雅翼所说的“形著于此,而义表于彼”十分相似。显然这与隐喻的内在本质直接关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类比、比喻、象征等思维形式,从本质上看,是同一形态的东西。比喻是类比的表现形式,象征即是隐喻,是一种特殊的比喻。三者都建立在经验的、具象的基础上,都是主体借助一定的物象或原理,以阐明特定的情感意志的一种方法。因此我们可以把此类的表达方式统一归为隐喻。既然是隐喻,就不得不借助于想象与联想之力。比如乾茎卦,它就是由六个阳爻构成,这是我们看得见的。而意义则是不确定的,有人看它像天,它表示的则是天体运行不息之意;有人看它像龙像虎,它表示的则是威风凛凛、不可欺凌之意;有人看它像男人君子,它表示的又是自强、奋发、向上之意。这种情形恰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为“意象”所下定义不谋而合。“意象是由想象力所形成的那种表象。它能够引起许多思想,然而,却不可能有任何明确的思想、即概念,与之完全相适应。”6因此由易经中的卦象隐喻出来的隐语和意象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即没有一种与之完全对应的概念,它能够通过想象与联想表达许多种意。还以乾卦为例,它能表达许多种思想,上面我们已经说了,它可以表达天体的特点,也可以表达动物的本性,也可以表达人的精神品格;但又不能确切地说出它到底表达什么,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想象力的作用更是不可缺少,即使承认“三”是天的象形字,没有想象,天也决不会是“三”这个样子。没有想象力,“三”与男人、君子、金玉寒冰更搭不上边。“立象以尽意”的高级思维阶段主要是通过隐喻及象征等表意方式借助于想象和联想的思维方式共同完成的。到此,周易完成了其表达隐语之意的隐喻思维过程。三、周易中隐喻思维模式的特征:通过对周易中隐喻思维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思维结构具有以下特征:(一)隐曲性。隐曲性是周易隐喻思维模式的一个最突出、最基本的特点。周易之所以难以被现代人理解,主要是因为其表意的思维方式具有隐曲性。这种隐曲性则主要是通过象征和隐喻等手法呈现出来的。对于系辞下所说的“其事肆而隐”,韩康伯注云:“事显而理微”,孔颖达疏云:“其易之所载之事,其辞放肆显露而所论义理深而幽隐也”。7韩康伯和孔颖达的注疏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领会周易见微知著、以简寓繁、形式婉曲、意蕴深隐的思维模式。周易中隐喻和象征的表意方式所遵循的基本规则都是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发现相似性进行类比,从而建立起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前面也谈过,我们可以把周易中比喻、类比、象征等一系列相似的表达方式统一归为隐喻思维。周易中的卦象除了其自身所具备的明显的意义之外,还有着特殊的内涵,如阳爻“”,其本身的外表特性显示出来的就是一长横,而它可以通过隐喻思维被人们联想成一切阳性的、刚健的事物;坤卦给我们的外在形式是六个小短横的集合,但它又代表大地、母亲、女性、臣子、小人、柔顺等一切与阳性、刚健相对立的事物。另外,周易借助卦象符号系统来进行隐喻类比,每个卦象一经产生以后,就不再代表具体的事物,而是用来象征各种抽象观念。可见,其中的卦象所隐含的东西已超过了明显的和直接的意义,有些甚至是非常复杂的推演和极为晦涩的隐喻,所以周易中的思维方式体现出极大的隐曲性。(二)、对应性。所谓“观物取象”,其始发源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自然界事物。如八卦起源于自然界八种基元事物;六十四卦皆源于六十四种自然现象。然后是“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的过程,这是从具体可感的物到可以代表其其物的卦象模拟、分类的思维过程,从而演化出其普遍的共性的意义。再后则是“立象以尽意”,用特定的,具体的卦象所代表的物来表达抽象的观念化的意。思维的终点仍然是特定的、与之对应的“意”。也就是在同一次隐喻思维过程中,“物象意”之间都是具体而对应的。从具体的卦来看:乾卦是“仰观于天”而来,卦象是模拟具象“天”的结果,但已包含抽象的意义“乾”(健)。意义的表达不是抽象的言说,而是一个具体的象“龙”。在表“健”的意义时,“天龙健”之间就是很明显的对应关系。(三)、想象与联想性。想象和联想,可以称得上是整部周易的组织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其中,“拟”和“像”的过程所运用的就是想象与联想的能力。许多心理学家都曾给想象这一概念下过定义:“所谓想象,就是我们的大脑两半球在条件刺激物的影响之下,以我们从知觉得来而且在记忆中所保存的回忆的表象材料,通过分析与综合的加工作用,创造出来未曾知觉过的甚或是未曾存在过的事物的形象的过程。”8从这一概念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想象就是从已知象到创造象的过程,其中包含着分析与综合的主观因素。从周易整个思维过程来看,具象到形象的过程,更明显地体现着想象的特征,将物的具体形态用最为简约的可以示意其主要特征的卦象符号表达,从具象到形象这个过程中,创造象完全是在已知物基础上想象、模拟的结果,创造象的观念意义也是从主观物中继承来的。而在周易意象思维的后半程,即从形象到意象的过程,想象更偏重于联想的成分,创造象与已知象在主观因素,即意义上的关联更为密切。周易的联想,主要通过四条中介道路,即以“卦象”、“人事物理”、“文字意义”和“情状”作为中介展开想象。【9】(四)、主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美助理合同协议书范本
- 公司签用工合同补充协议
- 原木定制安装协议书范本
- 合作协议股份合同书模板
- 合作发起设立公司协议书
- 外资入股公司协议书范本
- 倒土方居间协议合同范本
- 公交公司股份合作协议书
- 公司全资投资协议书范本
- 全屋定制加盟合同协议书
- 气动阀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防控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安全主题教育
- 汽车美容承包合同(标准版)
- 管道设计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新交际英语(2024)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内蒙古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兵团基层两委正职定向考录公务员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