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 分数:一、积累和运用:(28分)1、注音或写出汉字。(2分) ( ) ru ( ) xi陨 落 ( )智 恪 尽职守 ( )渎2、下列词语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灵柩 狡黠 味同嚼蜡 根深蒂固B 谀词 繁衍 持之以桓 怒不可遏C 旁鹜 扶掖 吹毛求疵 豁然贯通D 诘难 匡骗 重蹈履辙 涕泗横流3、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 史记是我国第一总纪传体通史;全书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B 李白是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的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C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D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4、古诗文默写(8分)(1)山舞银蛇; 。(沁园春雪)(2)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3)上级在任命郑兴姜靖柏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他是: ;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4)诗人写愁绪;往往化虚为实;具体可感。李清照在国败、夫亡、失宝时写的武陵春;流露出愁的情绪: ; 。(5)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写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心理矛盾的句子是 ;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2分)二十世纪最伟欠的发现;荚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现;_。当“拯救地球”成为全世界的共同呼声;环境问题便超越了国家、种族、文化和贫富;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天”大问题。 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我们的祖先一路披荆斩棘、高歌猛进 只有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才终于懂得了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根本性转折 6.水浒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形象。下面的两个人物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都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括号里。(4分)林 冲:误入白虎堂( )( )怒杀王伦鲁 达:拳打镇关西( )( )大闹野猪林 7.阅读下面材料;接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 殷墟是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艘墟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家较专业、系统展示商代文物的地下博物馆;有青铜、甲骨文等五个展厅。从平面上看;殷墟博物馆酷似甲骨文的“洹”宇;取殷墟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材料二住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造型取材于象形文字的“墉”(即城墙)字。建筑内容包括主体馆、广场、字坊。字坊高18.8米;宽10米;取甲骨文“字”之形;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象征性建筑之一。作为我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目前共有馆藏文物及辅助展品11300余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等多个方面。(1)根拟以上材料;概括殷墟博物馆和中国文字博物馆造型上的共同特点;并说说这种设计的好处。(4分)共同特点:好处: (2)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带领游客们参观完殷墟博物馆后;要继续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段串联词;注意两个博物馆之间的联系;过渡自然。(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共15分)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老师说;性别。 女。大家刷刷写下。 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好象42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14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点弯曲什么的。 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象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啊。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象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11)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象不太像。(12)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认依据。(13)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14)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准确。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15)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16)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背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作者:孙道荣 有删改)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3分)9 第段开头的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沦的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补写在下面。(3分)10 第(13)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4分)11 第(14)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12 第(16)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共12分)匠人与大师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奖。 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音乐、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而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鲁班最初也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作者:梁衡;有改动)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4第段、第段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5笫段中有一个事实论据不恰当;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2分)16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巨论此事;未尝不叹惜痛恨于桓、灵也。侍中、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也待也。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乙】高祖(刘邦)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破;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也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选自史记高祖本纪)17、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给馈饷;不绝粮道 绝: 18、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4分)(1)未尝不叹惜痛恨于桓、灵也。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9、写出源于选文中的两个成语。(2分)(1) (2) 20、甲乙两文都谈到了用人的问题;你认为诸葛亮和刘邦都强调了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南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作者为什么称这首词为“壮词”?请从选材或语言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分析。(2分) 四、作文(50分)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1)题目:我身边的 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除诗歌外;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