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1 年 8 L j 第 3 6卷 第 8期 润滑与密封 L UBRI CAT1 0N ENGI NEERI NG Au g 2 01 1 Vo 1 3 6 No 8 D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0 2 5 4 0 1 5 0 2 0 1 1 0 8 0 1 3 钛合金球与骨水泥界面之 间的微 动磨损机 制研究 武琳张德坤 中国矿业 大学材 料科学 与工程 学院江苏徐州 2 2 1 1 1 6 摘要 采用钛合金球与 自制骨水泥试样 以球 平面接触方式 在 自制的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开展干摩擦和 2 5 小 牛血清介质 中切 向微动磨损试验研究 考察钛合金球与骨水泥界面之间的微动运行特性 并采用 S 3 0 0 0 N型扫描 电镜观 察磨痕形貌来分析其微动磨损机制 结果表明 随着微动振幅的增加 微动运行由部分滑移 区向混合 区转变 随着接触 载荷的增加 试样接触面之间更容易发生黏着 与干摩擦相 比 在小牛血清溶液中部分滑移 区向较大振幅区扩展 部 分 滑移区摩擦 因数值较低且保持稳定 混合 区的摩擦因数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稳定摩擦 因数随着接触载荷 的增加而减小 随微动振幅增大而增大 骨水泥试样的磨损量在小牛血清介质中比在空气中大 并且随接触载荷增大而增大 骨水泥在 小牛血清介质中微动磨损的损伤机制主要为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 溶液分子在应力作用下对骨水泥基体有削弱作用 关键词 钛合金 骨水泥 微动磨损 磨损机制 中图分类号 R 3 1 8 1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2 5 4 0 1 5 0 2 0 1 1 8 0 4 8 6 Fr e t t in g W e a r S t u d y o n t h e I n t e r f a ce be t we e n Tit a n iu m Al l o y Ba l l a n d Bo ne Ce me n t W U L in Z h a n g De k u n S ch o o l o f Ma t e r ia l s S ci e n ce a n d E n g in e e rin g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t y o f Mi n in g a n d T e ch n o l o g y X u z h o u J ia n g s u 2 2 1 1 1 6 C h i n a Ab s t r a ct T h e t a n g e n t i a l f r e t t i n g we a r b e h a v io r o f t it a n iu m a l l o y b a l l a n d b o n e ce me n t wa s e x p e ri me n t a l l y i n v e s t ig a t e d u s i n g a b a l l o n fi a t s p e cime n a r r a n g e me n t in d r y a n d 2 5 f e t al calf s e r u m me d iu m t o t e s t t h e ir f r e t t i n g ch a r a ct e ri s t ics T h e S 3 0 0 0N s ca n n in g e l e ct r o n micr o s co p e wa s u s e d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we a r t r a ck mo r p h o l o g y a n d a n a l y z e we a r me ch a n is m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f r e t t i n g r e g ime is t r a n s f o r me d fro m t h e p a r t ia l s l ip r e g ime i n t o t h e mi x e d f r e t t in g r e g ime wi t h t h e in cr e a s in g o f f r e t t i n g a mp l it u d e s u n d e r t h e s a me co n t a ct l o a d W i t h t h e i n cr e a s in g o f co n t a ct l o a d a n d fix e d f r e t t i n g a mp l i r u d e a d h e s i o n s a r e mo r e l ik e l y t o o ccu r b e t we e n t h e co n t a ct s u r f a ce s o f t h e s p e ci me n Co mp a r e d t o d r y f ri ct io n b o u n d a r y o f t h e p a rtia l s l i p r e g ime s h i f t s in t h e d i r e ct i o n o f l a r g e r d is p l a ce me n t a n d t h e mix e d r e g ime s h ri n k s in calf s e r u m me d iu m Th e r e a r e t wo s t a g e s f o r f r ict i o n co e f f icie n t cu rve in t h e mi x e d f r e t t in g r e g ime i e in cr e a s e a n d s t a b l e s t a g e in wh ich f r ic t i o n co e f f i ci e n t is h i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n t h e p a rtia l s l i p r e g i me Th e s t a b l e f ri ct i o n co e f f i ci e n t t e n d s t o d e cr e a s e wit h t h e i n cr e a s e o f co n t a ct l o a d wh il e it i n cr e a s e s wit h f r e t t in g a mp l i t u d e s in cr e a s e Th e we a r v o l u me o f b o n e ce me n t s a mp l e s in t h e ca l f s e r u m me d iu m is l a r g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a ir a n d i n cr e a s e s wi t h t h e co n t a ct l o a d in cr e a s e I n ca l f s e r u m me d iu m t h e we a r me ch a n is m o f fre t t in g is ma in l y a d h e s iv e we a l f a t ig u e we a l a n d t h e we a k e n in g e f f e ct o f s o l u t i o n mo l e cu l e s o n t h e b o n e c e me n t ma t r ix u n d e r s t r e s s Ke y wo r d s t it a n iu m a l l o y b o n e ce me n t f r e t t i n g we a r we a r me c h a n i s m 目前所采用的人工全关节置换材料 多为金属 陶 瓷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硬质材料 在人工关节与人 体骨之间连接时大多通过骨水泥填充并 固定关节柄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5 0 8 7 5 2 5 2 江苏省 自然 科学基金项 日 B K 2 0 0 8 0 0 5 收稿 15 t 期 2 0 1 1 0 5 3 0 作者简介 武琳 1 9 8 7 一 女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人工关 节材料微动磨损研究 E m a i l 5 0 5 0 w l w l 1 6 3 co rn 关节柄表 面 与骨 水泥 直接 接触 因二 者 弹性模 量 不 同 在应力作用下界面间产生微动磨损 将导致无菌 松动和骨溶解 引发骨水泥病 这也是关节假体置换 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 研究人工关节与骨 水泥界面的微动磨损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Z h a n g H等 成功在体外模拟了关节柄与骨水泥 间的微动磨 损并发现关节柄表面的磨损区域与骨水泥 表面的微孔有较大关联 B e r n a r d F o r e s t 等 研究了 环境因素对人工关节材料界面间 3 1 6 L不锈钢与 2 0 1 1年第 8期 武琳等 钛合金球与骨水泥界面之间的微动磨损机制研究4 9 P MM A骨水泥 3 1 6 L不锈钢与 T i6 A 1 4 V 微动 的影 响 结果表明微动区域 耗散能和界面间的腐蚀 是相 互依存的 王野平等 研究了干燥股骨和钛合金的微 动磨损特性 发现骨组织在微动过程中将发生疲劳破 坏 从而造成假体松动 于海洋等 研究了天然活性 股骨密质骨 纯钛 的微 动磨损 行为 探 讨 了不 同位 移 幅值下摩擦 因数 随循 环次数变化 的规律 蔡 振兵 等 分别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 T i6 A 1 4 V等人工关节材料进行了扭动微动磨损特 性试验 研究 了载荷 角位移 循环次数 环境湿度 和含氧环境对扭动微动运行机制的影响 以上研究未 对钛合金与骨水泥界面 间的微动磨损机制进行深入探 讨 本文作者 以钛合金球与 自制骨水泥试样为摩擦 副 分别在干摩擦以及2 5 小牛血清中模拟人工关 节的微动磨损状况 对其微动磨损特性和损伤机制进 行 了研究 1 实验方法 实验选用医用钛合金 T C 4球 直径 5 m m 化学 成分如表 1 所示 超低黏度骨水泥在 自制模具中制备 成平面 其成分见表2 在自制的微动摩擦磨损试验 机上开展球 平面接触模式的切向微动磨损实验 实 验参数为 室温 介质为空气和 2 5 小牛血清溶液 微动振幅 D分别选为 2 0 5 0 9 0 1 2 0 1 5 0 I m 接触载荷 F 为 1 0 4 0 N 每隔 5 N递增 微动频 率 为 1 H z 循环周次 为 1 1 0 次 用计算机采 集微动磨损过程中摩擦力和微动振幅的变化 根据所 得的微动运行特性 曲线 即摩擦力 F 一位移幅 值 D 一 循环周次 曲线 确定微动磨损 的区 域特性 计算得到平均摩擦因数 研究接触载荷变化 对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规律 实验结束后 在光学显 微镜 下测量 骨水 泥试 样磨 痕 的宽度 如图 1所 示 以计算出的磨损体积作为评价其微动磨损量的参数 骨水泥微动磨损体积 可由下式表示 盯 h 3 R 一 h R 一 踊 式中 R为钛合金球半径 d为磨痕的平均宽度 表 1 T C A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T a b l e 1 C h e mi c a l c o mp o s it io n o f TC 4 表 2 超低黏度骨水泥 型号 C E ME X XL 成分 T a b l e 2 C o mp o s it io n o f C EMEXXL b o n e c e me n t 液体成分 l 8 3 3 g 消毒的玻璃瓶液体 甲基丙烯酸甲酸 二甲基缩醛 甲苯酸 对苯二酚 9 8 2 0 质量分数 1 8 0 质量分数 7 5 1 0 质量分数 粉末成分 5 0 g 袋装消毒粉末 硫 酸钡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过氧化苯甲酰 8 5 o 0 质量分数 1 2 0 0 质量分数 3 o o 质量分数 图 1 钛合金与骨水泥微动磨损体积示意图 F ig 1 S c h e ma t ic dia g r a m o f f r e t t in g we a r v o l u me b e t we e n t it a n iu m a l l o y a n d b o n e c e me n t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 S 3 0 0 0 N型扫描电镜观察微动 磨痕形貌 分析其微动磨损机制 2 结果与讨论 2 1 微 动运行机 制 图 2 示出了钛合金球与骨水泥在小牛血清溶液中 微动 磨 损 的 F 一 D 一 三 维 曲 线 当 F 1 0 N D 2 0 m时 一 曲线始终呈直线状 见图 2 a 微动处于部分滑移区 微动磨痕由中心黏着区和接触 边缘微滑区组成 接触表面间的运动靠表面层的弹性 变形来实现 摩擦力较小且稳定 当 F 1 0 N D 4 1 5 0 m时 F 一 D曲线在微动初期完全打开 呈平 行四边形 钛合金球与骨水泥的接触界面处于完全滑 移状态 随着循环周次 的增加 摩擦力逐渐增大 钛合金球与骨水泥接触面间的相对滑移减少 弹性变 形量增加 一 D曲线逐渐转变为椭圆状 经数百个 周期后闭合成直线状 此后曲线多次在椭圆与直线间 转化 并在稳定期保持椭圆状 说明切向微动运行于 混合区 见图2 b 润滑与密封 第 3 6卷 f b D 1 5 0 p m 纠2 小牛血清中钛合金球与骨水泥微动磨 损的 F 一 D 一 三维曲线 F 1 0 N F ig 2 D N cu r v e s o f f r e t t in g we a r o f t ita n iu m a l lo y a n d b o n e ce me n t i l 1 ca l f s e r u m me d iu m u n d e r d i ff e r e n t cy cl e s F 1 0 N 00 5 0 0 5O 1 00 1 O0 5O 0 50 1 0 0 1 00 5 0 0 50 100 Ampl it u d e Die m a N I 接触载荷决定了微动接触区的初始尺寸 应力分 布和接触刚度等的大小 在相同的微动振幅条件下 同一循环次数 的 F 一 D 曲线 随着接 触载 荷 的增 加 而 发生改变 如 图 3所示 微 动振幅为 9 0 m 当接 触 载荷较小时 F 1 0 N 微动初期 F D曲线呈平 行四边型 钛合金球与骨水泥之间以完全滑移为主 最大摩擦力在 2 N左右 当接触载荷大于 l 0 N时 F 一 D曲线为直线型 摩擦 力增至 3 5 N左右 当循环 周次增加到 1 0 0 0次 接触载荷 F 1 0 N的 F 一 D 曲 线闭合成直线状 而 F 2 0 3 0 N时的 F 一 D曲线未 发生明显改变 微 动 中后 期 F 1 0 N的 F D曲线 为稳定椭圆状 而 F 2 0 3 0 N的 F 一 D曲线仍保持 为直线状 同一循 环周 次下 随着接触 载荷 的增加 钛合金球 与骨 水 泥间 的接 触面 积增 加 摩 擦 阻力 增 大 试样接触 面 不易 发生 滑移 且 容易 发生 弹 塑性 变 形 使 F 一 D曲线更易闭合 0 O 5 0 0 50 1 00 1 00 5 0 0 5 0 1 OO 1 0O 5O O 5 0 1 OO Am pl it u deD l am b 1 0 10 0 50 0 50 1 0O 1 00 5 0 0 50 1 OO 1 OO 50 0 50 1 0 0 A m pl itu de D iem d N 1 0 0 0 O O 5O 0 5 O 1OO O O 50 0 60 1 O O 1O O 5 0 0 5 O 1 O 0 Amp l it u de D t t m c N 1 0 0 0 9 5 O 0 5 0 1 0 0 t 0 0 50 0 50 1 00 1 00 5 0 0 5O 1 OO Ampl it u d e D t m e Ar l 00 0 0 图 3 钛合金球与骨水泥在不同接触载荷下和不同循环周次的 F 一 D曲线 D 9 0 m ng 3 F t D cu r v e s o f t i t a n i u m a l l o y a n d b o n e ce me n t i n d if f e r e n t cy cl e s u n d e r d i ff e r e n t l o a d s D 9 0 I a m l u o J 暑 曲 盘 I 2 0 1 1 年第 8期 武琳等 钛合金球与骨水泥界面之间的微动磨损机制研究 5 l 2 2微 动 运 行 工 况 图 在不 同接触载荷 和微动振 幅下进 行 了大量试 验 通过 D曲线分析和磨痕形貌观察 得出了钛合金 球与骨水泥微动运行工况图 如图4所示 结果表 明 当接触载荷固定时 随着微动振幅的增大 微动 由部分滑移区向混合区转变 且 随着接触载荷的增 大 部分滑移区 混合区逐渐向大振幅扩展 当给定 位移幅值不变时 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大 微动由混合 区向部分滑移区转变 在本实验条件下 在微动振幅 内未出现滑移区 这是 因为处于室温的 仅 T i 是六方 结构 c a 1 5 8 8 比理想值 1 6 3 3小很多 致使 1 0 0 1 面更易滑移 故易发生黏着 与干摩擦相 比 在小牛血清溶液中 由于液体介质增大了固体界 面的黏着力 部分滑移区向较大振幅区扩展 相 应的混合区域缩减 Di s p l a c e me n t D t t m a Dr y Di s p l a c e me n t D t t m b I n c a l f s e r u m me d i u m 图 4 钛合金球与骨水泥微动运行工况图 Fi g 4 D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f r e t t i n g r e g i me s o f ti t a n i u m a l l o y a n d b o n e c e me n t 2 3微动摩擦 因数 图5 示出了振幅为9 0 m时 不同接触载荷条件 下 钛合金球与骨水泥分别在空气和小牛血清中的摩 擦因数变化曲线 在空气中 摩擦因数的变化主要分 为2个阶段 在磨损初期 前 1 O个循环周次 摩擦 因数从一个较低值逐渐增加 之后趋于稳定 在小牛 血清溶液中 当接触载荷小于 1 5 N时 与空气中摩 擦因数随循环周次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由于微动初 期 钛合金球与骨水泥接触面积较小 故初始摩擦因 数较小 随 着循 环周 次增 加 实际 接触 面 积逐 步 增 大 发生黏着和弹塑性变形 摩擦 因数增大 经过 1 0个循环周次以后 摩擦因数基本保持不变 Cy cl e sN b I n c a l f s e r u m me d i um 图5 不同介质和接触载荷条件下摩擦 因数变化曲线 D 9 0 m F i g 5 Va r i a t i o n o f t h e f r i c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f r e t t i n g c y c l e s i n d i ff e r e n t m e d i u m s u n d e r d i ff e r e n t l o a d s D 4 9 0 m 当接触载荷大于 1 5 N时 小牛血清中 微动处 于部分滑移区 摩擦因数在整个磨损过程基本稳定且 数值较低 在小牛血清中 微动初期的摩擦因数比空 气中的大 稳定后2种介质中的摩擦因数基本相同 这是 因为小 牛血清溶液与较大的接触载荷 均增加 了钛 合金球与骨水泥试样之间的黏着作用 使摩擦力增 大 摩擦因数相应增大 随着接触载荷的增加 稳定 摩擦因数呈现降低趋势 其中接触载荷 F 1 0 N时 的摩擦因数最大 达到0 3 5左右 而接触载荷 F 4 0 N时的摩擦因数最小 并稳定在 0 0 9附近 由于 接触载荷的增加使实际接触面积增大 而摩擦力的大 小主要取决于实际接触面积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 实 际接触面积的增加并不与接触载荷成正比 而是比接 触载荷增加得慢 因此接触载荷的增加反而使摩擦因 数降低 图6示出了接触载荷为 3 0 N时 不同微动振幅 条件下 钛合金球与骨水泥分别在空气和小牛血清中 的摩擦因数变化曲线 可以看 出 当微动振幅小于 9 0 m时 微动运行于部分滑移区 接触区一直处于 鲫 钙 加 加 加 2 O O 0 O 0 0 O O 0 O 鲫 们 i 2 窖 苫 0I 3旨 0 0 0兽 蛊 苫 一 Ja 0 0 要 毒 们 2 s 0 量 0 Z 钟 如 2 5 暑 0 Z 2 0 l 1 年第 8期 郭清兵等 摩擦化学反应对环氧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3 结论 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存在增加了复合材料的导热 性 降低了接触面之间的温度 另外通过与对偶面的 直接接触 使 F e 元素 向材料方向发生转移 增大了 转移膜 的均匀性 纳米粒子通过弥散强化作用增强 了 基体的力学性能 减弱了分子链的氧化降解等反应 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材料的完整性 混杂填料兼备两 方面的因素且互相促进 因而在提高复合材料的减摩 耐磨性 中表现 出协 同效应 参考文献 1 F r i e d r i ch K We a r o f r e i n f o r ce d p o l y m e r s b y d i f f e r e n t a b r a s i v e co u n t e r p a r t s M F r ie d r i ch K F rict i o n a n d We a r o f P o l y m e r Co mp o s it e s Ams t e r d a m El s e v ie r 1 98 6 2 3 3 2 8 7 2 Z h a n g M Q R o n g M z Y u S L e t a 1 E ff e ct o f p a r t i cl e s u r f a ce t r e a t me n t o n t h e t r ib o l o g ica l p e rfo r ma n ce o f e p o x y ba s e d n a n o co m p o s it e s J We a r 2 0 0 2 2 5 3 9 1 0 1 0 8 6 1 0 9 3 3 B a h a d u r S F u Q G o n g D T h e e f f e ct o f r e i n f o r ce m e n t a n d t h e s y n e r g is m b e t we e n Cu S a n d ca r b o n fi b e r o n t h e we a r o f n y l o n J We a r 1 9 9 4 1 7 8 1 2 1 2 3 1 3 0 4 Z h a n g z B r e i d t C C h a n g L e t a 1 E n h a n ce m e n t o f t h e w e a r r e s is t a n ce o f e p o x y s ho rt ca r b o n fib r e g r a p h it e F E a n d n a n o T i O 2 J C o m p o s i t e s P a r t A A p p l ie d S cie n ce a n d M a n u f a ct u r i n g 2 0 0 4 3 5 1 2 1 3 8 5 1 3 9 2 5 G u o Q B R o n g M z J i a G L e t a 1 S l i d in g w e a l p e rf o r m a n ce o f ll a n o S i O 2 s h o rt ca r b o n fib e r e p o x y h y b rid co m p o s it e s J We a r 2 0 0 9 2 6 6 7 8 6 5 8 6 6 5 6 苏峰华 张招柱 王坤 等 M o S 和P T F E改性炭纤维织物复 合材料 的摩擦磨 损性 能研 究 J 摩擦 学学 报 2 0 0 5 2 5 4 3 3 8 3 4 2 Su Fe n g hll a Zh a n g Zh a o z h u W a n g Ku n e t a 1 Frict io n a n d we a r p r o p e rtie s o f ca r b o n f a b ri c co mp o s it e s fi l l e d wit h PI F E a n d Mo S J T r i b o l o g y 2 0 0 5 2 5 4 3 3 8 3 4 2 7 李科 向定汉 朱晓林 等 F I F E与纳米高岭土填充 P P S 复 合材料的摩擦 磨损性 能研 究 J 润滑 与密封 2 0 0 7 3 2 1 1 5 9 1 6 1 Ke Xia n g Din g h a n Z hu Xia o l in e t a 1 S t u d y o n f ri ct io n a n d we a r p r o p e r t ie s o f p o l y ph e n y l e n e s u l f id e fil l e d wit h p o l y t e t r a fl u o r o e t h y l e n e a n d k a o l i n n a n o p a r t i cl e s J L u b ric E n g 2 0 0 7 3 2 1 1 5 9 1 6 1 8 C h a n g L Z h a n g Z T r i b o l o g i ca l p r o p e r t ie s o f e p o x y n a n o co m p o s it e s Pa rt I I A e o mb in a t L c e f f e ct o f s h o r t ca r bo n fib r e wit h n a n o T i O 2 J We a r 2 0 0 6 2 6 0 7 8 8 6 9 8 7 8 9 陶克梅 向定汉 P 丁 F E 石墨与玻璃纤维填充聚甲醛的摩擦 磨损特性研究 J 润滑与密封 2 0 0 6 3 1 9 1 0 3 1 0 5 T a o Ke me i Xia n g Din g h a n F r ict io n a n d we a r b e h a v io r o f POM fill e d w it h F E a s s fib e r a n d g r a p h it e J L u b ri c E n g 2 0 0 6 3 1 9 1 0 3 1 0 5 1 0 S o n g H J Z h a n g z Z S t u d y o n t h e t r i b o l o g i ca l b e h a v i o rs o f t h e p he n o l ic co mp o s it e co a t in g fi l l e d wit h mo d ifi e d n a no TiO2 J T rib o l I n t 2 0 0 8 4 1 5 3 9 6 4 0 3 1 1 We t z e l B H a u p e r t F F r i e d rich K e t a 1 I m p a ct a n d w e a r r e s i s t a n ce o f p o l y m e r n a n o co m p o s it e s a t l o w fil l e r co n t e n t J P o l y m E n g S ci 2 0 0 2 4 2 9 1 9 1 9 1 9 2 7 1 2 B a h a d u r S D e l i G T h e tr a n s r a n d w e a r o f n y I o n a n d C u S n y l o n co mp o s it e s Fil l e r p r o p o r t io n a n d e o u n t e r f a ce ch a r a ct e r is t i cs J We a r 1 9 9 3 1 6 2 1 6 3 1 6 4 3 9 7 4 0 6 1 3 S h i G Z h a n g M Q R o n g M z e t a 1 F rict i o n a n d w e a r o f l o w n a n o m e t e r S i3 N 4 fil l e d e p o x y co m p o s i t e s J We a r 2 0 0 3 2 5 4 7 8 7 8 4 7 9 6 1 4 L i T Q Z h a n g M Q S o n g L e t a 1 F r i ct i o n in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北京市昌平区七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湘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专卖区协议书
- 老年患者颈部脊柱保健规范培训
- 搜索技巧与方法
- 胃癌常见症状及护理关怀培训
- 2025版冠心病发作症状解析与护理技巧
-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实训课
- 鼻饲输注营养液的护理标识
- 快递降本增效汇报
- 电商企业考勤管理制度
- 《WPS AI智能办公应用大全》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5月24日福建省税务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
- 可复用航天器结构-洞察及研究
- 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个案
- 公司保密培训课件下载
- 肿瘤的放射治疗及护理
- 形位公差培训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 秋天 课件
- 2025年高校辅导员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