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城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城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城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城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城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城镇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理数据的估计合理的是()a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是5cmb人散步的速度约为3m/sc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是20d一块橡皮从课桌掉落地上约4s2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天宫一号”d“神舟九号”3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由于下列原因造成测量结果有差异,其中属于误差的是()a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放置b测量者对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计时偏大c测量者在读数时,其视线与刻度尺成20角d刻度尺未紧贴被测物体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甲车速度是4米/秒c甲车运动4秒后路程是1.5米d10秒两车相距3米5仲夏时节,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6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超声波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8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9下列个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a甲、乙b乙、丁c甲、丙d丙、丁10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是为了减弱噪声c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看到溅起水花,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11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2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像c看不见高墙后在的物体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1)物体的长度是cm; (2)停表的读数是mins;(3)体温计的读数是; (4)温度计的示数是14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的过程中,以航船为参照物,钓鱼岛是的,若以海警为参照物,航船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5小明在体育毕业考试中,50m跑的成绩是8.0s,他的平均速度是m/s;在4100m接力赛中,为了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16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产生的,并通过传播到学生的耳朵17摄氏温度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8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由下表信息可知:要在家中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温度计,而在气温很低的南极应选用 温度计测气温物质熔点/沸点/水银38.8357酒精11778.519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和,其中需要放热的是20同学们排成一路纵队,如果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队就排直了,这利用了的原理从地面发出的激光射到月球再反射回地面,所用时间为2.56s,则月球离地球km?三、作图与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21下列图象中能反映蜡的熔化过程的是,理由是abcd22“哈气”和“吹气”都是从人口里出来的“气”,对着水面吹气能使热水变凉,对着双手哈气能使手变暖请你简要说明其中的道理四实验与探究题(23、25小题各7分,24、26小题各6分,共26分)2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和秒表(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陡”或“缓”)些,目的是(3)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的过程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24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雨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与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这些猜想,他们找来了一些琴弦,其规格分别如表: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601.02f铜1000.76g钢80h尼龙800.76i尼龙1001.02为了验证这些猜想,他们找来了一些琴弦,其规格分别如下表所示:(1)为了验证猜想一,可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研究(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请你填上该琴弦的横截面积25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锡的熔点是,段表示锡的凝固过程(2)在bc段,锡处于态;在de段,锡处于态(3)锡的熔化用了min,它在熔化过程中要热,且温度26在完成“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小明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正确应选图1中的,读数时正确应选图2中的(2)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秒)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699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实验中测得水的沸点是(3)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种即可)五计算题(27小题4分,28小题6分,共10分)27如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需要多少min?2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继续行驶了100m求:(1)该汽车在前500s行驶的路程是多少m?(2)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多少s?(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多少?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城镇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理数据的估计合理的是()a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是5cmb人散步的速度约为3m/sc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是20d一块橡皮从课桌掉落地上约4s【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估算法;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中学生的食指宽度在1cm左右,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散步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025左右故c符合实际;d、课桌的高度不到1m,一块橡皮从课桌掉落地上不到1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2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天宫一号”d“神舟九号”【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解答】解: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相对它的位置不变,“天宫一号”是静止的,地球相对于“神舟九号”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地球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所选参照物,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3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由于下列原因造成测量结果有差异,其中属于误差的是()a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放置b测量者对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计时偏大c测量者在读数时,其视线与刻度尺成20角d刻度尺未紧贴被测物体【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比较思想;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错误不是误差结合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读数方法来进行分析【解答】解:a、刻度尺没有沿被测物体的长度放置,方法错误,不是误差;故a不符合题意;b、对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偏大,这样造成的结果偏差属于误差,符合题意;c、测量者在读数时,其视线与刻度尺成20角,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产生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b不符合题意;d、刻度尺末紧贴被测物体,产生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的产生的原因,以及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甲车速度是4米/秒c甲车运动4秒后路程是1.5米d10秒两车相距3米【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如图,甲乙路程和时间图象是正比函数图象,所以甲乙都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从图上找出任意一对时间和路程的对应数据,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大小(2)求出甲的速度,知道甲的运动时间,利用s=vt求甲通过的路程;求出10s甲乙通过的路程,甲乙同向运动,二者之差可得甲乙相距多远【解答】解:ab、甲乙同向运动,由甲乙图象知,甲乙都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v甲=0.4m/s;乙的速度:v乙=0.1m/s,所以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ab错;c、由v=得,s=vt,所以经过4s,甲通过的路程:s甲=v甲t=0.4m/s4s=1.6m;故c错;d、由v=得,s=vt,所以经过3s,甲通过的路程:s甲=v甲t=0.4m/s10s=4m;乙通过的路程:s乙=v乙t=0.1m/s10s=1m,因甲乙同向运动,所以甲乙相距4m1m=3m,故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象,从图上能得出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经过一段时间物体运动的距离,经过一段路程物体用时多少等5仲夏时节,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音色【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音色指声音的特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解答】解: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传播来减弱噪声此选项错误;b、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小响度来减弱噪声此选项错误;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此选项错误;d、蛙声和蝉声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声学的基础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是基础知识的考查6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考点】音色【分析】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解答】解: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与应用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超声波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信息;声与能量【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而不是音调越高,故b错误;c、超声波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应用、声音的物理特性、减弱噪声的方法等,属于综合性的题目,但难度不大8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2)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3)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吸热;(4)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解答】解: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湿衣服中的水分在阴凉处照样可以发生蒸发现象,使得衣服里的水汽化,从而衣服变干,该选项说法正确;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该选项说法正确;d、取出冰箱的冰茶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以及吸放热情况,是2016届中考物态变化部分基本的考查内容,相对比较简单9下列个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a甲、乙b乙、丁c甲、丙d丙、丁【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甲:屋檐上的冰凌正在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乙:铁丝网上出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丙: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丁:草叶上出现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因此需要吸热的是甲和丙故选c【点评】判断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2016届中考热学知识考查的热点内容10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是为了减弱噪声c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看到溅起水花,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减弱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进行控制,哭声监测设备只能监测,无法减弱;(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4)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b、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只能监测噪声的大小,不是为了减弱噪声,故b错误;c、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看到溅起水花,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与声现象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点,了解基础知识可做出判断,难度不大11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解答】解:(1)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是壶嘴里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2)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白气”,属于液化现象因此二者都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生活中的热现象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先搞清楚变化前后物体的状态,再确定物态变化名称12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像c看不见高墙后在的物体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典型的实例有日食、月食、影子和小孔成像【解答】解:a、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c、看不见高墙后面的东西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说明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我们要能够判断出哪些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光,对于光的传播规律以及产生的现象,一定要了解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1)物体的长度是2.75cm; (2)停表的读数是1min39.8s;(3)体温计的读数是37.8; (4)温度计的示数是12【考点】长度的测量;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时间的测量【专题】定量思想;图析法;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3)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先要弄清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度相垂直(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解答】解: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9.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11.75cm对齐,物体长度为11.75cm9.00cm=2.75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1”和“2”之间,偏向“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9s和40之间,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9.8s,即秒表的读数为1min39.8s(3)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7.8(4)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20”在“1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12故答案为:(1)2.75;(2)1;39.8;(3)37.8;(4)12【点评】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14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的过程中,以航船为参照物,钓鱼岛是运动的,若以海警为参照物,航船是静止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则静止;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运动【解答】解:我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的过程中,以航船为参照物,钓鱼岛与航船的位置发生改变,钓鱼岛是运动的;若以海警为参照物,航船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航船是静止的故答案为:运动;静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平时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15小明在体育毕业考试中,50m跑的成绩是8.0s,他的平均速度是6.25m/s;在4100m接力赛中,为了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或速度相同)【考点】速度的计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已知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利用公式v=得到平均速度;运动方向和快慢都相同的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解答】解: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6.25m/s;接棒人在传棒人接近接力区时应及时起跑,当两人速度接近一致,基本保持相对静止时开始交接,便于接棒人顺利接棒故答案为:6.25;相对静止【点评】只有交接棒的两运动员近似保持相对静止,才便于稳定接棒16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的耳朵【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解答】解: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的耳朵;故答案为:振动,空气【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分析解答17摄氏温度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考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解答】解: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故答案为:冰水混合物;100【点评】此题考查了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上表示的温度就是摄氏温度,在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摄氏度18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由下表信息可知:要在家中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水银温度计,而在气温很低的南极应选用酒精 温度计测气温物质熔点/沸点/水银38.8357酒精11778.5【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选择温度计的原则是:温度计内的测温物质的凝固点应该比被测温度低,沸点应该比被测温度高【解答】解:(1)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这一特性制成的;(2)沸水的温度是100,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是78.5,水银的沸点是357,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这个温度下,水银已经成固态的了,所以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此时酒精还是液态的,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故答案为:热胀冷缩;水银;酒精【点评】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判断在所测温度下温度计内的物质是否为液态19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和凝固,其中需要放热的是凝固【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先把铜块变成铜水,然后再把铜水变成铜像,物质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先熔化后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故答案为:熔化;凝固;凝固【点评】判断一种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一定要分析现象原来和现在的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20同学们排成一路纵队,如果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队就排直了,这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从地面发出的激光射到月球再反射回地面,所用时间为2.56s,则月球离地球3.84105k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首先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其次,由于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眼才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2)要想计算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必须知道当收到信号的时间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关系【解答】解:(1)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前面的同学反射的光能直接进入人眼,若所有的同学都在一条直线上,前面相隔一位的同学反射的光就不会进入人眼,所以也就看到相隔一位的同学(2)已知光速为v=3108m/s,而从地球向月球发信号的时间为:t=2.56s2=1.28s,由公式v=得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s=vt=3108m/s1.28s=3.84108m=3.84105km故答案为:光沿直线传播;3.84105【点评】光沿直线传播形成很多现象:日月食、小孔成像、射击、站队、影子等本题还考查了电磁波测距离的应用,主要是记住光速并能熟练运用速度的计算公式三、作图与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21下列图象中能反映蜡的熔化过程的是b,理由是蜡是非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abcd【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析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并存状态,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熔化过程,对应温度为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吸热的同时,温度也在不断地升高【解答】解:蜡是一种非晶体,因此,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只有b图符合a是晶体熔化的图象,c是晶体凝固的图象,d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均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蜡是非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非晶体有关的信息,学会观察分析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象,关键是掌握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2“哈气”和“吹气”都是从人口里出来的“气”,对着水面吹气能使热水变凉,对着双手哈气能使手变暖请你简要说明其中的道理【考点】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简答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蒸发属于汽化的一种方式,汽化要吸热;液化是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要放热【解答】解:“哈气”时,从嘴中哈出有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手就会液化,液化要放热,故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吹气”能加快热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蒸发,蒸发吸热,可使热水的温度降低,故夏天用口吹气使热水变凉【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让我们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这也就说明了物理是要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四实验与探究题(23、25小题各7分,24、26小题各6分,共26分)2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缓 (填“陡”或“缓”)些,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3)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的过程做变速(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0.18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0.225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根据公式v=,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2)斜面坡度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3)计算出小车全程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根据平均速度的比较,得出小车从斜面到底端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解答】解:(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v=,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缓些(3)全程长s1=90cm=0.9m,通过全程的时间t1=10:35:0510:35:00=5s,全程的平均速度v1=0.18m/s,下半段路程为s2=0.9m=0.45m,时间为t2=10:35:0510:35:03=2s,则v2=0.225m/s;由v2v1可知,小车左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v=;刻度尺;(2)缓;便于测量时间;(3)变速;0.18;0.225【点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v=算出平均速度,计算过程中注意路程和时间的统一24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雨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与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这些猜想,他们找来了一些琴弦,其规格分别如表: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601.02f铜1000.76g钢800.76h尼龙800.76i尼龙1001.02为了验证这些猜想,他们找来了一些琴弦,其规格分别如下表所示:(1)为了验证猜想一,可选用编号为a、b、c的琴弦进行研究(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a、d、f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请你填上该琴弦的横截面积【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不变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长度不变【解答】解:(1)为验证猜想一,可选择长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a、b、c进行研究(2)为验证猜想二,应选择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琴弦a、d、f进行研究(3)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择横截面积和长度都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琴弦d、g、h进行研究,横截面积都是0.76mm2故答案为:(1)a、b、c;(2)a、d、f;(3)0.76;【点评】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探究其中一个因素和物理量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25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锡的熔点是230,ef段表示锡的凝固过程(2)在bc段,锡处于固液共存态;在de段,锡处于液态(3)锡的熔化用了4min,它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且温度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析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晶体熔化时,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该晶体的熔点;根据图象中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熔化过程还是凝固过程;(2)晶体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完毕处于液态;(3)晶体熔化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凝固的特点:晶体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由图可知锡在230时开始熔化,所以熔点为:230,bc段锡处于熔化状态,dg段温度下降趋势为凝固图象;ef段表示锡的凝固过程(2)由图可知,在bc段,锡处于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在de段,熔化完毕,处于液态;(3)锡从第3min开始熔化,到第7min熔化完毕,熔化时间为7min3min=4min,锡在熔化时不断从外界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1)230;ef;(2)固液共存;液;(3)4;吸;不变【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晶体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分析,将凝固图象和熔化图象合二为一,掌握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将其分为熔化前、熔化时、熔化后、凝固前、凝固时、凝固后几个过程进行分析更加简便26在完成“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小明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正确应选图1中的d,读数时正确应选图2中的乙(2)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秒)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699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7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实验中测得水的沸点是99(3)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图a是水沸腾时的情况(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小水的质量(写出一种即可)【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实验题;探究题;实验分析法;图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后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会保持不变,不同的那个自然就是错误的,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