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学案.doc_第1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学案.doc_第2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学案.doc_第3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学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教师版)【高考考点】(参考2012年广东高考考试说明要求)1.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联单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4.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6.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8.辩证的否定观 9. 辩证否定 11.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2.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1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4. 创新的社会作用【重点难点】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4.辩证的否定观及要求【基础知识梳理】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七个概念(1)矛盾就是反映 哲学范畴,简言之, 矛盾就是 。(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 、 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同一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 , 为前提,双方共 ;二是矛盾双方 ,即 、 ,在一定条件下 。(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 的属性。它体现着 的倾向和趋势。(4) 矛盾是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 ,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 ;矛盾贯穿于 ,每一个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 。(5)矛盾特殊性含义 。(6)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处于 地位,对事物发展起 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 地位、对事物发展 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7)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一个矛盾中,其两个方面的 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 地位,起着 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 决定的。处于 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二、三大关系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 ,就没有 ,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 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 ,就没有 ,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 ,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 、相互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 ,又相互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三、一大重要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 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 ,并找出解决矛盾的 方法。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 ,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 。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 ,也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 【主要原理及方法论要求】(注意;实际上只有二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分拆成六个)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 ,即 ;矛盾贯穿于 ,即 。方法论:承认 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 , , ,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特殊性原理: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地位、作用及关系);原理:方法论: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地位、作用及关系);原理: 方法论: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矛盾的 矛盾的斗争性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 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 和 1;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个基本属性方法论要求 关系;含义地位;【自主构建网络】【考点精题演练】1、孟子在告子下中说:“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柳宗元在柳河东集敌戒也说:“敌存灭祸,敌去召过。”这主要说明的是矛盾双方的() a相互依存对事物发展的作用b相互包含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c相互转化对事物发展的作用d相互斗争对事物发展的作用2、“为保障奥运会期间的蔬菜供应安全,为每个蔬菜编入唯一的条形码,即身份密码,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立即追溯到源头。”北京奥组委为食品安全编蔬菜“身份密码”的辩证法依据是()a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近来,猪肉涨价,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但加重了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负担。对此,养猪户高兴,城镇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人群叫苦。这启示我们应()善于全面地分析矛盾认识到事物都存在着两个方面看到矛盾的双方是根本对立的承认矛盾、揭示矛盾、分析矛盾abcd4、12.今年汽车市场出现的淡季不淡的态势,一方面拉动了内需,使厂家利润大增,另一方面也给本已拥挤的路面交通带来了更大压力。材料体现了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趋势 矛盾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前提a b c d5、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因稳定而高速的经济增长被称为金砖国家,五国发展模式有所不同: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巴西是重要的“原料基地”,俄罗斯是“能源大国”,印度是“世界办公室”,新加入的南非则是“非洲的资源库”。这一现象a证明了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b说明了个性寓于共性之中c强调了主次矛盾各有其特点 d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6、权威人士认为,如果人民币盲目升值,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可谓弊大于利,得不偿失。权威人士的观点主要说明()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7、资源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迫切地需要人们提高对资源再利用的认识。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一认识的根据是物的资源或废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废物向资源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技术性废物和资源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由其所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a. b. c. d.8、“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国语郑语)这段古文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具有平衡性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割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a. b. c. d.9、一位西方哲人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生出了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下列观点与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矛盾各不相同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人不可能解决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性质a. b. c. d.10、谚语:当一扇门对你关闭时另一扇窗也为你开启。这一谚语符合a二元论 b重点论 c实践论 d两点论【高考体验】1、(08山东2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蕴含的哲学道理釜底依次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一分为二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bcd2、(2008全国卷29) “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这句话所强调的是 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人不可能没有缺憾任何理性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人的认识 a b cd3、(2008江苏卷33)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上:“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4、2010高考?福建卷35)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这告诉我们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首要条件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5、(2010年高考?上海卷21)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作为非缺碘地区,上海市场增售无碘盐,市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材料体现的哲理有事情要把握度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做事情要突出重点a b c d. 二、非选择题6.2010年5月24日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人们已经熟悉了美国高官用中国成语描述两国关系的发展。这次,是盖特纳财长讲“风雨同舟”,克林顿国务卿讲“殊途同归”。两个国家的社会文化、现实国情、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市场发育程度上殊异不同,各自选择了自己的国家发展轨迹,但却需要面向当今世界的一系列共同挑战,因为跨越太平洋的两个大国要面对“共同的未来,还有责任”。经历了数十年风风雨雨,中美已经能更为理性地对待分歧。两个大国间到底是选择做合作伙伴,还是对手敌手?是和平共处,还是彼此防范?是互利共赢,还是损人利己?是平等相待,还是压服对方?中方的答案是明确的。两国不是零和博弈的对手,而应该是互利共赢的伙伴。坦诚沟通、相互理解,理性客观看待对方的战略意图,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是对话中频频出现的话语,也为我们描述了战略与经济对话这个两国重要的沟通和交流平台的要旨所在。请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对立性和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中美之间到底是选择做合作伙伴,还是对手敌手;是和平共处,还是彼此防范;是互利共赢,还是损人利己;是平等相待,还是压服对方体现了矛盾的观点。矛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