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_第1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_第2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_第3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倍受青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原料来源广 易燃烧、热值高 储存方便 制备工艺廉价易行a b c d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要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来决定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d在101kpa时,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3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4 kj/ mol,当它氧化生成1 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a26.0 kj b51.9 kj c155.8 kj d467.3 kj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 = 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b naoh(aq)+hcl(aq) = 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cs(s)+o2(g) = so2(g)h=269.8kj/mol(反应热)d 2no2 = o2+2no h=-116.2kj/mol(反应热)5已知:2h2(g)+ o2(g)=2h2o(l) h= -571.6kj mol-1 ch4(g)+ 2o2(g)co2(g)2h2o(l) h= -890kj mol-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3 c14 d236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a-44.2kjmol-1b+44.2kjmlo-1 c-330kjmol-1 d+330kjmlo-1725 ,101 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aq) +(aq)+(aq)+2oh(aq)=baso4(s)+2ho(1)h=57.3 kj/molb.koh(aq)+h so4(aq)= kso4(aq)+ho(l)h=57.3kj/molc.c8h18(i)+ o (g)=8co (g)+ 9ho(g)h=5518 kj/mol化学试卷第1页(共4页) 化学试卷第2页(共4页)d.2c8h18(g)+25o (g)=16co (g)+18ho(1)h=5518 kj/mol8已知:1 mol h2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436kj 的能量1 mol cl2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243kj 的能量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 hcl分子时释放 431kj 的能量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h2(g) + cl2(g) = 2hcl(g) 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 +183kj/mol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kj/mol 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1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kj/mol 9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 体积,co2占2/3 体积。且有:c(s) + 1/2o2(g) = co(g) h = 110.5 kj/mol , co(g) + 1/2o2(g) = co2(g) h = 283 kj/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a172.5 kj b 1149 kj c283kj d 517.5 kj10已知:2co(g)+o2(g)=2co2(g) h=-566 kj/molna2o2(s)+co2(g)=na2co3(s)+ h =-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 kj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h-452 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总数为6.02102311.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d加入催化剂可以使平衡向右移动12.对于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o2(g)= co2(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将木炭粉碎成粉末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增加压强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增加木炭的量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13. 2so2(g)+o2(g)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 14.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3p(g)q(g)= 2r(g)2s(s)体系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15.下列反应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2no2 = n2o4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3o2 = 2o3(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 h2(g)i2(g)= 2hi(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nh4hco3(s)= nh3(g)h2o(g)co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16. 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pc(g)+qd(g),如图表示的是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17.在2so2o2 = 2so3(正反应放热)的平衡体系中,下列条件可使反应速率加快,且平衡向右移动的是a.升高温度 b.增加压强 c.减小so3的浓度 d.使用催化剂18.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aa(气)十bb(气)= cc(气)起始浓度(moll) 3.2 0.8 0.02s末浓度(moll) 2.0 0.4 0.8由此可推算出上述方程式中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 )a.124 b.412 c.312 d.32119. 把ca(oh)2放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一定温度下达到溶解平衡: ca(oh)2(s)= ca2+2oh。当向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若温度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ca2+数目减少b. ca2+浓度增大c. 溶液中oh浓度减小d. 溶液oh浓度增大20. 下图表示反应x(g)4y(g)z(g),h0,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6 min 后,反应就终止了 bx的平衡转化率为85%化学试卷第3页(共4页) 化学试卷第4页(共4页)c若升高温度,x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 d若降低温度,v正和v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小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5分)21(10分)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56.65kj的热量。(1)该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放出大量热量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_。(2)写出肼和双氧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3)h2o(l)=h2o(g)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足量双氧水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是 _。(4)已知n2(g)+2o2(g)=2no2(g)h=+67.7kj/mol, n2h4(g) + o2(g) =n2(g)+2h2o(g)h= 534kj/mol, 则肼与no2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2.(5分)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2hi(g)= h2(g)十i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1)如果升高温度,平衡混合物的颜色_,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体系的压强 。(2)如果加入一定量的h2,平衡_移动。(3)如果使密闭器的体积增大,平衡_移动。23(20分)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1)根据下表中数据,在答题卡上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t/minx/moly/molz/mol01.001.000.0010.900.800.2030.750.500.5050.650.300.7090.550.100.90140.550.100.90(2)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4)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5min时间内反应物y的转化率:_;(5)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_;达到平衡时z的产率等于_;达到平衡时y的体积分数等于_(6)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