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2012年鱼我所欲也中考一。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 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时 B.蹴尔而与之 蹴:踩踏 C.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施加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恩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行道之人弗受 有好事者船载已入 而不知人之乐 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此之谓失其本心 山峦为晴雪所 洗 其人遂无以对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 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二: 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14-16题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万钟于我何加焉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而山不加增 复前行,欲穷其林 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D 是亦不可以已乎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文: 16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2分) 三: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蹴尔而与之 蹴: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呼尔而与之 1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四: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史,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被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惠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敏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删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带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拉史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官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见而不受夸为官宣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幂受,夸为妻要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夸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主: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辟:同“避”,躲避) B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丧:丧失)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践踏)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得到) 10下列甸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相与步于中庭B苛政猛于虎也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管夷吾举于士 11 把第1卷鱼我所欲也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2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此之谓失其本心 12根据鱼我所欲也的内容填空(2分) 孟子认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他通过 的取舍、箪食豆羹的取舍、 的取舍等方面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 五: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厉害 B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苟且得到 C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增加 D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12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这句话中“而”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学而不思则罔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D朝而往,暮而归 13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 C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D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六: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0.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之 蹴 辩 已 21.翻译划线句“此之谓失其本心”这个句子(2分) 22. 填空: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 重论述了 “ ”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3分) 23.请任意写出文段中具有对比性的一组句子(内容)七: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2)蹴尔而与之 蹴: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7.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妇拍而呜之(口技)B.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 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八: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1721题(15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7. 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两组是( ) ( ) A. 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 B. 故不为苟得也 为宫室之美为之 C. 得之则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 乡为身死而不受 便扶向路 E. 宫室之美吾妻之美我者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19.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3分) 20.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2分) 21.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2分) 一。 答案:6.C 7.B 8.B 二:14.(3分)D 15.(3分)先 前(有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 却接受了(译出大意2分,关键字“乡”1分) 16.(2分)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三:12(1)及,到践踏(用脚踢;踢) (2)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放弃;止) 13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 1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四:9D(得:同”德“,动词,感激恩德) 10B(于:比,介词) 11(1)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 处呢?(2)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来的思想(2分,”此之谓“”本心“各1分) 12鱼与熊掌,万钟(丰厚的俸禄)五:答案: 11C(加:益处,好处) 12B(原句中的“而”与B项中的“而”都是转折连词,但是A并列连词,又,并且;C顺承连词,来,就;D表修饰,可不译) 13A(将生比作鱼,将义比作熊掌,是比喻论证) 六,:20、加.之,结构助词,的 蹴,用脚踢 辩,通“辨”,辨别 已,停止,放弃(4分) 21.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天性、天良)(2分) 22.举例 义 生 (3分) 23.“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对比; “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对比; “乡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对比; “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对比 (不用原文,用自己的话叙述也可)(2分) 七:答案:6.(4分)患祸患,灾难蹴用脚踢 乡通“向”,从前 已停止(一词1分) 7.(3分)C(C项均译为代词“的人”;A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并列关系连词;B项分别译为“他的”、“恐怕”;D项分别译为“却”、“就”) 8.(6分)(1)(3分)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什么不可以用呢?(“甚于生”1分,“得生者”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3分)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每个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非独”1分,“是心”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9.(3分)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1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八:答案:17、B D 18、(1);(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宁愿)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京专升本测试题及答案
- 合肥市H小学流动儿童家校合作:困境剖析与突破路径
- 合建式奥贝尔氧化沟工艺:低成本与高脱氮除磷的协同探索
- 合募配穴针法对改善应激性胃溃疡胃电的实验探究
- 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必一 9.2 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 课件
-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包(轻巧夺冠)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考试题库B卷带答案详解(达标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得分题)打印含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模拟卷及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
- 水库除险加固及主体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鉴定书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件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
- 义乌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00条(2022版本)
- 动静脉内瘘的物理学检查
- JTG-T5521-2019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 XX集团落实子企业董事会职权工作方案
- 【培训课件】商务礼仪培训教材(非常全面系统)
- 防性防侵害安全教育幼儿园
- 途虎服务流程
-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科知识素养的提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