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doc_第1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doc_第2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doc_第3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doc_第4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院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说明: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2003年3月17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了在河南洛阳发现了东周时期王陵遗址的消息,而对确立这些重要遗存属于东周王室的重要证据之一,便是六马之驾,考古学者称之“天子驾六”。关于“天子驾六”的发掘出土,其史学价值在于()a体现了周天子的“神权”特征b修正了逸礼王度记中的错误之处c有助于考证周朝实行的礼乐制度d证明周天子与贵族在权力上的矛盾尖锐2“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材料表明()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c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d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3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06年,周王在封鲁公至鲁时,除分给他殷民六族,还“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封康叔于卫时,不但确定封疆的四至界限,而且“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并教导他“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可见分封制在当时 ()a传播了周文化b妥善安置了殷商遗民c拓展了疆土封界d稳定了诸侯王的统治4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作者旨在说明()a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b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c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d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5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d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62015年2月19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7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却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无为之实则为因循”。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汉初沿袭周朝分封制 汉承秦制体现在大体沿袭了秦朝的官僚制度 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贯穿汉代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建立的封建政权abcd8下表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从中可推出的符合事实的结论是() 时期 郡县数 西汉 三国 两晋 隋朝 唐前期 苏南浙江 会稽郡北部31县 4郡50县 5郡70县 7郡43县 13州74县 江西 豫章郡18县 4郡51县 6郡58县 7郡19县 7州34县 福建 会稽郡南部1县 1郡9县 2郡14县 1郡5县 5州28县 a行政区划设置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c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管理不断加强d地方权力不断加强削弱了中央集权9白居易在郑覃可给事中制中云:“给事中之职,凡制敕有不便于时者,得封奏之;刑狱有未合于理者,得驳正之;天下冤滞无告者,得与御史纠理之;有司选补不当者,得与侍中裁退之。率是而行,号为称职。固不专于掌侍奉、赞诏令而已。”其论述的部门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六部10晋书刘毅传载:“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材料反映当时的选官制度()a能使人才脱颖而出b体现严格的等级划分,强化了世袭特权c选拔标准十分严格d缺乏社会公正性,滋生了各种腐败问题11有学者认为,夏商西周确立了封建大一统,那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秦统一后,确立新的体制,又是对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的否定。这种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正反合阶段。而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反合阶段。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合”。由此,作者认为行省制()a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c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d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摒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12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在全国分设冀、幽、并、徐、梁、青、荆等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官,内容有:“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两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这主要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b王国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c皇帝加强对基层百姓控制d中央集权受到地方的严重威胁13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行省制14汉书严助传载:“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汉武帝采取以上举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地方b削弱相权c选拔人才d监察百官15唐朝前期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当时所有以皇帝诏敕形式颁行的政府诏令,既须皇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并经政事堂盖印,否则便不具有合法性。由此可知()a皇帝与宰相的权力都受到了限制b政事堂会议形成了民主政治的雏形c朝议制度减少了君主的决策失误d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机构已形成16明朝时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b若是阁臣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c内阁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借助皇权,权力在六部之上d叶向高在内阁六年,对君权、部权都很尊重,反映了当时皇权专制的加强17对下表中“大臣”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1发折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 7开面 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 2接折 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 8交折 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 3见面 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9月折 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 4述旨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10随手 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 5过朱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11封柜 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6交发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a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c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d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18谕大学士等曰: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著于城内拔给闲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清圣祖实录卷六十九康熙十六年十月癸亥条)该谕旨的目的是()a选拔侍从陪皇帝作诗写字b成立机要秘书班子,帮助皇帝理政c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d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19“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这批判的是()a隋唐的科举制b雅典的民主制 c罗马的法律制度d欧美的代议制度20下列关于古代希腊罗马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梭伦改革主要调节的是雅典公民内部矛盾b地理环境造成了希腊城邦独立自治的特点c罗马万民法中的“万民”指的是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罗马公民d“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基督教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21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a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b为近代西方的公民权利提供了思想渊源c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d为罗马公民参与国家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2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a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b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23近代欧洲曾出现“罗马法复兴”现象,如14世纪,在法国兴起了独立的“罗马法学派”在荷兰则以格老秀斯为代表的“理性法学派”,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在德国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研究罗马法。这一现象说明罗马法()a基本内容仍有其生命力b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c某些原则仍具借鉴意义d成为史学研究理论指导24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五条规定:物品之转让,通过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时缔结契约的方式,并通过在出庭辩论时于最高审判官前对该物品所有权之否认的方式。这一规定反映出十二铜表法()a严控被统治阶级的转让行为b在法律行为中强调程序合法c重视商品经济中的道德因素d宣扬民主制度对公民的意又25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如果无知、笨拙的人开出的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毒物,这就不可能称之为医生的药方;同样,一个民族的任何法规也不能称之为法律,即使该民族不管这是一个毁灭性的规则而已接受了它。”作者意在说明()a“恶法非法”是古罗马的立法原则b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弱者c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兴衰d法律的制定应该遵循自然理性学院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12345678910111213ccaccddcbdaac141516171819202122232425bacadbabbcbd26、【答案】(1)观点:政治制度根植于本国本民族,即使学习外国制度,也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否则必然失败;(2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自有其合理的一面,不能全盘否定。(2分) 说明: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维护了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2分)创造了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2分) 近代前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用维新改良的办法,在中国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但最终失败;(2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高举民主共和的大旗,企图在中国建立美国三权分立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最终仍以失败而告终。(2分) (2)创新:在民主形式上,美国实行代议制的间接民主,摈弃了雅典的直接民主、轮流坐庄;(2分)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美国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的联邦制国家,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2分)在国家权力架构上: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来维护和保障民主政治制度。(2分)(满分4分,答出两个方面可得满分) (3)区别: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由全体人民行使权力;(3分)而美国三权分立式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由资产阶级行使权力,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3分) (4)认识: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可以有不同的民主形式;不同的民主形式彼此之间可以根据国情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但反对照搬照抄。(3分,言之成理即可)27、【答案】(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或者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变。)(2分)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1分)。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2分) (2)政治方面:如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加强皇权等;(1分)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方面:中止西学东渐,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1分)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国社会面临深重的危机。(2分) (3)变化:罗斯福新政后扩大了行政权力。(1分) 影响:这种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广泛施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增强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同时,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2分) 28、【答案】评分标准及示例:必须是在解读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