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文 人民版.doc_第1页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文 人民版.doc_第2页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文 人民版.doc_第3页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文 人民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 原 五 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3月) 高 二 历 史(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共50分)1“天子授土授民,诸侯称守称臣,诸侯之于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天子建国以下,还有诸侯立家、卿置侧室等级次,王领天下,诸侯领国,卿大夫领家,西周时代的中国,理论上已是一个统一国家。”由此可知西周政制a以定居农耕文明为基石 b以中央集权为基本特征c以“天下共主”行直控 d以部族联盟为国家结构2.汉武帝创始了一条新的法制,即派遣中级人员(六百石)巡行郡国,察考大吏(二千石)的成绩和罪恶,随时向中央快速汇报,这种法制叫 a殿最制 b刺史制 c内外朝制 d道路制3.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自成一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如图所示的曲折,其中在士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促进作用的制度创新是血缘贵族官僚政治贵族政治士族政治官僚政治文史儒生世家子弟士人学子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4.“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能够体现这一“法宝”核心的是 a以内侍、贵戚等近臣取代重臣强化统治 b以文臣等取代武将和节度使“文治天下” c强化监察和谏议系统严密监视各级官员d分化事权使各部门和官员之间相互牵制5. 右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a中书省 b军机处 c内阁 d礼部6.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此书极有可能是 a. b. c. d.7.“人是第一位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他来自某一特殊阶级,而是他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决不会因为贫困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利克里的话体现出的当时雅典的时代精神是a.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b.“要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智”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8. 古希腊文学与社会在描述雅典戏剧公演时写道:“这些观众一个挨着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政治的人,自己被深深的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由此可见,观剧a反映了雅典丰富的社会生活 b是雅典公民大会的一项内容c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有助于雅典人形成身份认同 9.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依现金借贷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用的语言即为当事人的法律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上述规定体现出十二铜表法a具有诸法合体的特征 b热衷于维护平民利益c严格限制债权人得利 d含朴素的自然法倾向10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 ,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倾向于a从关注神与自然到关注人本身 b否定神权统治,与上帝直接对话c走出愚昧迷信弘扬理性和科学 d追求人身和思想自由,向往法治社会11.在英国“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这种局面结束主要得益于a光荣革命扭转了国王与议会关系 b权利法案正式确立了议会主权c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d选举权的扩大与两党制的发展121868年7月美国通过的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凡在美国出生或归化美国的人,均为合众国的和他们居住州的公民。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对于在其管辖范围内的任何人,不得拒绝给予法律的平等保护。”它实际上a实现了美国的种族平等 b是防范奴隶制卷土重来c取消了各州的立法独立性 d激化了联邦与州的矛盾13.“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的诞生是a英国封建主义与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 b美国资产阶级与种植园主矛盾的体现 c法国资产阶级不同派别斗争的产物 d德国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调和的证明14.“面对联军6000余人犯八里桥,没有动员兵民勤王,全力守卫京师,而是逃之夭夭,名曰北狩,咸丰帝铸成了历史之大错、特错!”网友的这番历史评论围绕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5西报有论:“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不见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由此可见当时a李鸿章积极组织了对日抗战 b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c清朝统治实际已名存实亡 d国人普遍麻木,民族意识不强16.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种局面a开始于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b引发了国人对西方政治体制的朦胧关注 c标志中国摈弃闭关锁国,开始融入世界d使中国现代化运动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17.有学者剖析近代某一事件时,将其称为中国“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并为其贴上“民族革命”、“土地革命”、“中世纪式西化”等标签,这一事件 a. 以“自强”、“求富”为旗号 b. 阻止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c.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纲常名教 d. 最大功效是“都建金陵废帝王” 18. “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下列各项能证明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这一观点的的是 a. 法兰西1875年宪法 b.德意志1871年宪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 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从学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与此同时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造成“西学”与“中学”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明涌入 b西学冲击,严重削弱民族性c中学历经千年,体系严重僵化 d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与转型20.“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徒维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论者此言实际是在a.反对学习西方技术 b. 反思洋务之不足c.宣扬传统文化价值 d. 宣传革命救国论21. 新派文人胡先骕继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后发表中国文学改良论,主张“欲创造新文学,必浸淫于古籍,尽得其精华,而遗其糟粕,乃能应时势之所趋,而创造一时之新文学。” 这与当时新青年的文学革命主张a.不谋而合 b.相辅相成 c.对立冲突 d.两不相干22.“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a“以俄为师”,消灭私有制与剥削 b追求均富,合理分配生产所得c落实民权,暴力推翻封建帝制 d平均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23.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对这一提法认识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b. 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开始的标志c. 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d. 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开始的标志24. 马克思主义是欧洲“工业革命孕育出来的”,“没有工业的中国,想要把它悉数搬来应用,流弊有无,且不必管,却最苦的是搔不着痒处。” 根本上扭转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种状况的是a. 中共一大宣告中共建立 b. 国民革命实现国共合作c.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确立 d.“过渡时期总路线”颁布 25. 中国的近代化说“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 a五四运动启发民智,广泛动员了群众 b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的革命积极性 c土地革命促进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 d抗日战争刺激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15分、28题17分)26(18分)思想文化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轴心时代”的中西思想集萃时段西方中国公元前8至公元前3世纪泰勒斯:万物皆源于水赫拉克利特:万物的本原是火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天人合一”“万物皆备于我”“仁民而爱物”荀子:“人之性恶”“天道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墨子:非命而尚力,“久”“宇”(时空连续) (1)据材料一,概括“轴心时代”中西方思想家思想研究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思考,中西同时并存的思想文化高峰,其经济、政治基础有何不同?(8分)材料二 当基督教成为国教的时候古希腊文明遭到了最严重的摧残,基督教的主教大人们是绝对不允许教徒沾染希腊学术的,在他们的心目中,古希腊文明是最肮脏的东西,他们是不会欣赏断臂维纳斯美丽的雕像的,因为女神穿的衣服太少了。13世纪前后人文主义学者们打着复古的旗帜,开始了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有力批判,重新复活了古希腊自由的人文精神,整个欧洲成了近代科学与文明的辉煌起点。就在欧洲人打碎套在他们头上的精神枷锁的时候,中国却出现了程朱理学,并终于发展成了官方规定的人们必须信仰的教义,“儒先亿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儿朦胧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 !” 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明在他们画定的圈子中走入了永久的死胡同。 思想的自由与禁锢对近代文明进程的影响(2)材料二中的“复古”运动与程朱理学在思想上的最大差异是什么?程朱理学为何能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从材料看这种局面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最大伤害是什么?(10分)27.(15分)杰出政治人物的能力、品格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 在内政上,德国仍实施压制性政策,当时的政治安排是,立法机构的成立,须得经过国王的许可。帝国国会的主要功能是咨询和批评,而不能过问军事与外交问题。德国的首相也就是普鲁士王国的首相。内阁阁员只对国王负责,不受下院不信任投票的影响。总之,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并未推进宪政改革,政府是军国主义的,不是民主的。 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等材料二 我们重新选举一位公民来主持美国政府的行政工作,已为期不远。因为这样做有助于使公众意见获得更为明确的表达,我已下定决心,谢绝将我列为候选人。由于关切(我)提出一些看法供你们严肃思考。政府的统一,使大家结成一个民族,现在这种统一也为你们所珍视。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强烈的愿望,要求精心维护和保持联邦制。还有一项同样重要的事,就是一个自由国家的思想习惯,应当做到使那些负责行政的人保持警惕,把各自的权利局限于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在行使一个部门的权力时,应避免侵犯另一个部门的权限。乔治华盛顿的告别辞(1796年)(1)由俾斯麦主持确立的德意志新体制“新”在何处?对德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分)(2)材料三反映华盛顿极度珍视美国的哪些立国基本原则?华盛顿退出选举对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意义何在?(6分)(3)综合以上认知,试说明杰出政治人物与历史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2分)28.(17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艰难曲折,但却是大势所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可以说,辛亥革命受到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激发,但它既不是独立建国,也不是以弑君的方式消灭君主主权,而是由君主下诏,以传统的天命转移的话语,将君主的统治权转移给全体国民,换取民国的优待条件;诏书同时委任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南方民军商议统一事项。在清廷下诏后三天,南京临时参议院即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成为统一的民国政府的首脑。将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的一系列事件称为“大妥协”,对于这一妥协,主流史学向来采取否定态度。但如果从国家主权的连续性考虑,这一“大妥协”无疑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大妥协使得政权迅速过渡,避免了旷日持久的内战,也为中央政府腾出手去处理边疆危机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在这次“大妥协”中,无论是清王朝,还是南方的革命派,都体现出了顾全大局的精神。海裔“旧邦新造”的历程:1911-1917年宪政史反思(1)据材料一,概说对辛亥革命“旧邦新造”的理解(4分)(2)有学者将文中的“大妥协”类比“光荣革命”,其一致点何在?据材料归纳这次“大妥协”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主流史学向来取否定态度的原因?(7分) 材料二 漫画新式五味瓶(见右图):在一张“国民政府”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分别贴着“苏俄”、 “工人”、 “学生”、 “军人”、 “妇女”等标签,显示出新式革命道路在外援、动力等方面的特点和优长之处。(3)材料二谈及的革命与前述“大妥协”时代的革命在路线上有哪些明显不同?其最主要的斗争成果是什么?(6分)abddb ccddd dbcbd dcddb cbdcd26.(1)同:重视对人类自身或人性的认识;注重认识客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考究天人关系;否定宗教迷信和神权,体现以人为中心;(4分)基础:西方是奴隶制商品经济与民主政治;中国是封建农耕经济与君主专制官僚政治的逐步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